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怎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www.zhangdahai.com--住建城建房产】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症的效果。方法 将伴有焦虑症的120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和抑郁评定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工具对患者进行基线和治疗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SA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2,P>0.05);SD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7,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总分和SDS总分均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焦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癌;焦虑症;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05-02
  
  癌症作为严重的社会负性生活事件,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心理反应[1]乳腺癌也不例外。乳腺癌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2],目前手术根治加联合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期限,但癌症恐惧,术后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等,是女性乳腺癌患者心理上的一大威胁。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恐惧、自卑或绝望等症状,因此,对伴有焦虑症的乳腺癌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改善其病情有现实意义。笔者伴有焦虑症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腺体外科住院治疗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按文献[3]伴有焦虑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婚育状况、工作情况、付费方式、收入等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者基本情况见表1。
  1.2方法
  1.2.1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实施下列心理干预:(1)协助患者消除日常小事问题,并告知患者家属其在患者面前的言行举止和情绪表现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劝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经常安慰和鼓励患者,尽量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尤其是配偶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对患者产生积极的效果更佳。(2)沟通交流:患者一旦诊断为乳腺癌,对前途忧心忡忡,对治疗预后作悲观的估计,极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医护人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尊重,关心和给予热情耐心地开导患者,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对消除焦虑抑郁的心理,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有促进作用。(3)想办法激发患者的生活热情: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调整等治疗方式轮番上演,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和病情的迁延不愈等等都会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的产生或加重。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给其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对战胜疾病有诱导作用的事例,激发患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4)让患者了解各种治疗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化疗、内分泌调整等治疗的目的,原理,过程和必要性,动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可有效减轻其恐惧心理。(5)患者传授:邀请乳腺癌老患者现身说法,把其与医生配合治疗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伴有焦虑症的乳腺癌患者,鼓励其多与老患者交流思想,以增强其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治疗效果的信心。
  1.2.2焦虑症的评定方法焦虑症的评定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分员的选择:评分员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组成,评分员先培训后进行调查。在评分时评分员首先将量表中的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解释,然后由患者逐项自填,调查量表完成后由评分员逐项复核无误后收回。
  干预前,于治疗前生用SAS 和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评价和治疗后的变化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别。
  1.2.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组间差别比较用t检验,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干预后SAS总分和SDS总分均有下降(P0.05),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将极大地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伴有焦虑症的乳腺癌患者多数是由于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了解所产生的。部分患者由疼痛等症状引起。焦虑抑郁症状伴随整个疾病的诊疗过程。吴志祥等[4]报道乳腺癌术后2年内有34%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49%的患者有抑郁症状。癌症不但病情重,病程较长,治疗复杂,而且治疗费用昂贵,常给病人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经济负担也是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付费方式也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自费支付方式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公费治疗者。本调查提示年龄越小其焦虑程度越高,患者的年龄越低,对长期生存的期望越高,另外年轻患者大多生活、社会经历较年长者少,面临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接受能力差,年龄大的乳腺癌患者其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年轻患者,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5-8]。而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于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则无显着性差异,说明不管何种教育程度,对疾病的康复有同样高的期望值。乳房缺失及术后化疗使乳腺癌患者面临诸多心理问题,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5]。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越好,其生活质量水平越好;焦虑、抑郁水平高者,生活质量较差,这与Longman等[6]研究发现的焦虑和抑郁与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的结论相一致。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还能促进其生理功能和心理康复。崔红梅等[9]从乳腺癌患者早期阶段的心理护理、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早期的心理护理、术后恢复期心理护理、放疗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后期阶段的心理护理(痊愈患者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晚期的心理护理)做了详细的诠释。鲁延红等[10]对203例患者乳腺癌患者从待诊期、新入院期、手术前期、乳房切除术后及康复期进行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效果。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疾病的不同阶段及肿瘤的性质,均有其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11]进行针对性的精神支持治疗。医护人员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进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的心理条件,增强其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其心理症状,重新保持心态平衡[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干预后其心理症状有明确改善(P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0.
  [4] 吴志祥,李春波.乳腺癌术后心理状态调查病人[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4�7.
  [5] 张芳云.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68-369.
  [6] Longm an A J,Braden C J,M ishelMH.Side-effects burden,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nd life quality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pattern of association over time [J].Oncol Nurs Forum,1999,26(5):909- 915.
  [7] Pedro LW.Quality of Life for Long-Term Survivors of Cancer:Influencing Variables [J].Cancer Nursing,2001,24:1-11.[8]A rndt V,MerxH,S turmer T,et al.Age-specific detriments to quality of life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ne year after diagnosis [J].Eur J Cancer,2004,40 (5):673 � 680.
  [9] 崔红梅,刘娜娜.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19-8420.
  [10] 鲁延红,王菊霞.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系统化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9):1236-1237.
  [11] 朱敏玲,郑修霞,梁平等.社会支持与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11.
  [12] 贾强,陈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0,1(11):47.
  [1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
  通信作者卢冠铭。

推荐访问:乳腺癌 干预 焦虑 抑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zhujianchengjianfangchan/2019/0329/4288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