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成长因素与对策研究

【www.zhangdahai.com--住建城建房产】

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员成长的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农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和工作状况的调研和分析,提出影响青年农科人员的成长因素,主要是农业研究周期长,工作清贫,待遇偏低;
对农业,农科院的发展定位不能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等,从而提出了单位领导加强与青年科技人员沟通,增强科技人员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创造年轻人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建立有效的学习,活动机制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员  青年  成长因素  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提出了振兴和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
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靠科学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进展,然而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已有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很不够。根据科技部门反映,全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推广应用的只占30—40%,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或实验田里,这是很大的浪费。目前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21世纪的农科人员正面临着因此而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青年是希望,是未来,在农业领域更是如此。农科院的青年年纪轻、学历高,直接参与现代化农业建设、参与上海都市型的农业建设。针对我院新一轮学科调整、机构重组、人员配置的科研改革,青年对此有何建议,这些问题将影响青年在科研生产中的状态和精神面貌。
院团委通过问卷、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青年农科人员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范围是我院研究所的部分青年。我院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共有279人,占全院一线科技人员总数的50.6%。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生12人,大专毕业生3人。召开座谈会2次,分别有20人左右参加,个别访谈人数达30人左右。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当前青年农科人员思想状况的基本特点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主流是好的,面对社会大气候和单位小环境,绝大多数青年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健康、向上的。
    1、注重提高综合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调查表明,我院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没有“等、靠、要”观念,而是有着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青年科技人员深刻认识到生存和发展要靠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尽管做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比较辛苦,但我院绝大多数年轻人能够积极投身于农科工作第一线,长期在基地蹲点,从书本中加深理论学习,在实验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不少人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学习新的专业学科,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在“您的业余时间如何安排”一题中,选择“在宿舍学习”的达24人,“上图书馆”的达14人,两者加起来共38人,超过“与亲友交流”、“上街”等其他选项。
年轻人求知欲强烈,同时又会有许多新的设想,他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在“目前您最需要的是什么”一题中,选择“课题”的有29人,占74.4%,居第一位,远高于“职称”、“住房”、“婚姻”。在回答“您是否希望老专家在工作上指导和帮助”这一问题时,有39人选择“希望”,高达100%,青年希望领导、老专家当好伯乐,指出不足与长处,帮助青年健康成长。在回答“您崇拜的人物是谁”时选择“袁隆平”的有14人,居第一位,选择比尔•盖茨的有12人,居第二位。这说明了我院青年科技人员为了农业科研发展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投身农科事业的坚定决心。
2、具有较强的民主管理意识,关注院发展大局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参与民主管理意识较强,据调查反映,绝大多数青年进入农科院后,就把自己的发展、切身利益同农科院的发展紧紧联在一起。调查发现,“您是否愿意同领导交流”选择“是”的有36人,占总数的92.3%,尽管他们的想法局限于个人想法,但相信这都是在为科研的发展提建议和意见,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农科院这个大家庭,有搞好农业科学研究这一共同目标。在座谈中,当问及设置“领导接待日”你是否愿意参加时,绝大多数表示愿意参加,个别表示“若有效果,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是愿意参加的”。
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状况除以上两大特点外,新进院的青年科技人员还存在着一个角色转变——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磨合期,他们要磨去校园情结,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新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青年科技人员难免心理上压抑,思想上迷茫、困惑。
(二)影响青年农科人员的成长因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尽管青年平时注意了解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但是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毕竟不多,尤其是21世纪的农科青年,更要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构筑我们的精神支柱。
2、涉及青年自身的实际困难
从座谈的情况来看,我院青年科技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社会转型期,我院的发展定位。近几年来,虽说上海市政府给我院的财政拨款尚未减少,但从改革形势发展来看,我院势必要同市场接轨,只有不断进行改革。目前,我院进行学科调整,机构重组,逐步转制的科研体制改革,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对此比较关注。认为:农科院要发展只有深化改革,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问卷调查表也证明了这点,在“您认为影响您在岗位上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一题中,选“激励机制不完善”的达24人,远远超过“课题经费少”、“人际关系复杂”、“方向不明确”、“岗位不适应”。青年科技人员认为,虽然我院已进行几次改革,但现行的科技体制仍然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手脚,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工作环境和氛围。调查显示,“您对目前工作环境感觉如何”,认为“满意”的有2人,“尚可”的29人,以上两项共31人,占总数79.5%;
“不满意”的8人,约占总数的20.5%。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受重视。青年总想创一番事业,尤其是刚毕业不久,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若得不到重视和信任,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其次,工作量不足。有一部分青年科技人员觉得在工作上“吃不饱”,有力无处使;
有的认为闲置一个时期后人将会变得懒散,不进则退,专业也会逐步荒废。当然,以上两点也说明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存在不足。再次,待遇偏低。有的青年科技人员认为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相差太远,心理不平衡,问及“您认为目前您所在岗位的年收入应当是多少”,选择“5万”的有10人,占总数25.6%;
选择“3万”的有14人,占总数35.9%;
认为自己所在岗位中年收入为“2.5万”的有12人,占总数30.8%。
我们所调查的青年科技人员中,博士5人,硕士19人,学士12人,从这三个学历层次的人数和选年收入为“5万”、“3万”、“2.5万”的人数相比较来看,与目前实际收入情况差距较大。在座谈中,有的青年科技人员说,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与私营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自己能力不比他们差,可是待遇却不如人,心理上不平衡;
有的则提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基础性的工作做得较多,而且有些工作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科研单位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由于年轻,职称偏低,待遇不是很高。从调查情况不难看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经济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多样化的影响。
三是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首先,家庭负担重,经济困难。青年科技人员中来自农村的比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个人负担重,希望工作后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使一些青年考虑去待遇较高的私营、合资企业工作。其次,夫妻分居。据调查,有的青年科技人员并不想离开我院,但考虑到家庭因素,最后只好忍痛割爱。再次,生活状况。我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您对目前生活环境感觉如何”一题中,认为“满意”的1人,“尚可”的25人,两者占总数的66.7 %,“不满意”占33.3%。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也暴露了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而青年科技人员中存在耐不住清贫,急于求成的现象。但总的来看,我院青年科技人员仍不失为一支品德好、作风正、思想活跃、能力较强,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事业心和上进心。这些是做好我院青年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条件;
同时也要求我们真正把握青年的需求,把服务青年、赢得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加强与青年科技人员的沟通
    调查中,多数青年科技人员认为上级领导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成才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舞台。如果能定期、经常地同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就能及时了解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这既是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途径,又能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院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二)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1、 留住人才
    调查中很多青年科技人员提出了一些希望,比如有一个设备较齐全的工作环境、宽松的生活环境、认真干一番事业;
待遇适当提高;
丰富业余生活等,其实这涉及到“三个留人”即事业留人、情感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关键在于加快我院发展,健全和完善科技体制;
情感留人,在于我们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关心青年科技人员,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尤其是节假日,对住宿、单身青年要多关心;
适当的待遇留人,利益分配要适当、合理,按劳分配,并有一套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勤奋努力有成绩的青年可适当提高待遇。
2、 培养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青年科技人员已不再满足于以前所受的教育,而是要求定期接受除自我教育以外的继续教育。他们认为,院所应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科技人员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多一些专业培训、继续深造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青年科研群体的培养,形成科研梯队,以避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影响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合理使用人才
    在调查中,青年科技人员反映了人才使用方面的两个问题,一是院内土生土长的人才院里不够关心他们,而较关心和重视近期以较优厚待遇引进的人才;
二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而学历相对低的青年科技人员认为,他们不如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硕士、博士生受到重用。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充分调动以前引进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避免人才资源浪费。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为经验丰富、有一定科研能力而学历相对低的青年科技人员提供深造机会,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这就要求有合理的用人机制,达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关系,调动各层面,各层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各种学习、活动形式的青年培养机制
座谈中,青年科技人员还对如何提高综合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院里给予大力支持。
1、 走出去
    可以通过在职深造途径,如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
可以有计划地组织青年到外地学习、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我院青年科技人员同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部分青年科技人员,没有充分利用上海的信息传递快、信息量大的优势,若长期如此下去,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不利。
2、 请进来
    科研机构应该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经常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来院交流,作专题报告,使青年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3、 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我院有农业部、上海市的三个重点实验室,有不少在国内有着重要影响的专家,可以充分利用院内资源,根据科研发展的需要,对青年科技人员进行本专业、相关专业、邻近专业的培训和讲座。
4、 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青年多学习,学习政治理论、相关专业知识;
多交流,时事政治讨论、不同专业间横向、纵向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工作体会与经验、外语会话等,以充实青年科技人员各方面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激发青年科技人员不断创新。

 

推荐访问:科技人员 因素 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zhujianchengjianfangchan/2021/0320/1921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