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新教材一起成长|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句子

【www.zhangdahai.com--财务工作总结】

  “贵阳市第四届中小学音乐课比赛”活动落下了帷幕。我听了中学组的21节课,感触颇多,真是感到音乐课程改革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给音乐教学这片沃土带来了生机。音乐教师对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由模糊,逐渐变得象溪水一样清澈透明。音乐教学构建了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学的关系,缩短了音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合了众多的艺术风格于一体。
  一、 教学理念的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明确地提出音乐教育并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是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教师现在已改变了原来陈旧的教学观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等方面也溶于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如:21中翟婷老师在《月光》一课中,运用了几首学生喜欢的通俗歌曲,通过自己优美地弹奏,逐步设“陷阱”,条理清晰的教学,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享受了音乐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为其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二、 有效实施“双基”教学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溶入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七中侯兴智老师在《美丽的亚细亚――东亚歌舞风情》一课中,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歌舞的海洋,并能知道主干音型与都节调式,了解伽椰琴和尺八,为这节课增色不少。这样的课就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本身就是创造,而学习能否具有实际成效,不是靠强制的灌输、重复的练习去获得,而是靠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必要的智力基础来获得。所以,对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及其音乐经验联系密切的,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益的基础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将伴随他们一生。
  三、 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形式来体现,现在的教学挖掘上深入了,教学手段丰富多彩,拓宽了感知音乐的渠道,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音乐课就是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白云二中马琳珂老师在《音乐与电影电视》一课中,注重了音乐与时事的结合,选择神州6号发射的画面,背景音乐为《飞得更高》,以及《雪绒花》、《亮剑》等画面,加上教师激情、简洁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美妙的音乐课堂,从有震撼力的情感教育入手,深入挖掘音乐特点。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有很多切身的体会,有兴趣参与。
  《课程标准》中指出:“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要逐渐引导学生关注有深度的学习,要养成学生静心欣赏音乐的习惯,别把学生带离了音乐。
  四、 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也就是说,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中要体现音乐。通过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如同语文结合,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亦可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抒情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同史地学科综合,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28中刘小萍老师在《蓝色月光》一课中,注重了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选择的背景音乐为《弯弯的月亮》,加上美仑美幻的图片,教师简洁、温婉的语言,形成音画结合的教学情景,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他们的生活,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有兴趣参与。与老师一起共同回忆了许多脍致人口的经典诗句。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不断实践而实现的,学生创造能力也是通过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教师在音乐课上要尽可能多的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手段、方法,并且不断地挖掘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样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学生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理解。
  总之,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音乐教育正面临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更要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的行为、思想去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
  音乐课程改革因教师而精彩,我们教师因课程改革而成长。

推荐访问:新教材 一起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caiwugongzuozongjie/2019/0317/1932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