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临床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www.zhangdahai.com--医院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PCI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695例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共发生并发症49例,发生率7.1%。其中心室纤颤6例,C型以上血管内膜撕裂6例,冠状动脉穿孔2例,无复流6例,支架术后6 h急性血栓形成1例,血管迷走反射20例,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8例。结论PCI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经及时处理多数预后良好。�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效改善冠脉血流,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症状,现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同时PCI围手术期并发症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院在PCI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95例。男438例,女257例,平均年龄21~83(62±12)岁。不稳定型心绞痛457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 170例,择期PCI 68例。�
  1.2方法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成功标准参考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南规定[1]。�
  
  2结果�
  
  围手术期共发生主要并发症49例,发生率7.1%,平均年龄58~76(65±6)岁,男30例,女19例。现将主要并发症分述如下。�
  2.1心室纤颤6例。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其中1例女性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在前降支口部置入支架过程中突然发生室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抢救成功。PCI术中发生室颤5例,其中1例为心绞痛左主干合并右冠后三叉前病变,部分病例术中存在导管嵌顿、支架定位时间过长、造影剂推注过多情况。1例于术后20 min突发室颤经电除颤成功,该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冠PCI术发生无复流现象。�
  2.2C型以上血管内膜撕裂6例,其中女性3例,3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均置入支架后好转。冠状动脉穿孔2例均为女性。1例为前降支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管状狭窄80%,支架后发现造影剂外漏至心肌内,病人明显胸痛,立即用支架球囊低压贴附封堵穿孔部位15 min,并静脉推注鱼精蛋白�40 mg�中和肝素,观察30 min造影剂未继续外漏,患者病情平稳结束手术。另1例回旋支闭塞病变导引钢丝推进时穿透血管壁造成穿孔,未发现造影剂外漏,停止手术。4 h后病人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立即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
  2.3术中无复流(TIMI0~1级)6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因血栓负荷较重引起无复流者经尿激酶冠脉内缓慢注射血流改善,其余3例行各种治疗措施均不理想。另外,支架术后6 h急性血栓形成1例,经入导管室再次球囊扩张后好转。�
  2.4血管迷走反射20例,多发生在拔管过程中,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其中1例于拔管后1 h出现迷走反射,并发生抽搐。患者多存在紧张、入液量不足情况,并有困倦、哈欠等前驱症状。所有患者经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静脉滴注或小剂量缓慢静脉推注后好转。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8例,1例指引导管推送过程中进入主动脉内膜形成夹层,但因夹层破口逆血流方向而未加重;另7例为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经局部再次压迫后均好转。此2种并发症自2003年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
  
  3讨论�
  
  PCI围手术期并发症并非少见,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与多数研究及临床报告相近[2]。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室颤的发生与心电生理不稳定及再灌注有关,导管嵌顿、造影剂推注时间过长及球囊或支架阻塞严重狭窄的冠脉时间过长增加室颤发生率,在支架置入前选择最佳操作体位充分暴露病变,对严重病变充分预扩张,合理应用直接支架术等可以缩短支架通过病变及定位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颤的发生,室颤发生后迅速电除颤多能立即恢复。�
   近年来随着支架的使用,因血管内膜撕裂引起的冠脉急性闭塞已得到有效控制;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置入支架后并发冠状动脉穿孔已引起重视,本组1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即刻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考虑是否与肌桥运动改变了内膜受损的壁冠状动脉的运动方向及协调性,加重管壁损伤有关,因此,肌桥患者不推荐介入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采取外科肌桥切断术或旁路移植术[3]。另外,冠状动脉穿孔引起的迟发性心包填塞应予以高度警惕。�
  无复流现象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大隐静脉桥PCI术中,死亡率10倍于未发生无复流者,GPIIb/IIIa拮抗剂、腺苷等可能改善冠状动脉的再灌注。本组资料显示尿激酶对血栓负荷较重引起无复流者有效,支持溶栓易化性PCI能有效预防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提高心肌水平的再灌注[4]。但易化性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仍有分歧[5]。�
   本资料显示,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呈强烈时期依赖性。PCI初期上述并发症发生率高与介入医师经验不足有关。困倦、哈欠等前驱症状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预示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充分补液,及时发现各种前驱症状,酌情使用阿托品、多巴胺可明显减少迷走反射的发生;而手法得当、有效的局部压迫与包扎对上述两种并发症均有预防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冠状动脉 并发症 临床 介入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yiyuangongzuozongjie/2019/0404/5415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