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_浅谈语文教育的情感培育和渗透

【www.zhangdahai.com--表态发言】

  摘 要:本文从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精神成长的角度,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三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育和渗透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共鸣;释放;人格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4-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充斥着浓厚的工具色彩,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精神成长却被排挤到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边缘地带。由此,语文教学的情感流失,导致教学的单调乏味,苍白无力。笔者认为,重视语文教育情感的培育和渗透,让学生在美好情感中学习语文,感受生活,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崇高的情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接受心灵的体验
  语文教学的情感培育,是一个长久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要点燃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之火,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首先要体味文中的情和意,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才能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
  在教授郁达夫《古都的秋》一文时,笔者这样来创设情境氛围:多媒体教室中,背景音乐是马思聪的《思乡曲》。在学习课文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一腔幽怨之中,感受那“归去来兮不可归”的无边惆怅和无尽落寞。教师在缠绵悲恻的音乐声中深情地朗读完了课文,尽管课文要表达的并不是乡愁主题,但那乐曲声中层层叠叠的哀怨,繁繁复复的忧伤,正应和了作者郁达夫苦闷孤独、无处倾诉的柔肠百转,萧瑟寂寥北上赏秋的悲凉心境。然后教师继续展示“悲秋”的图片配上古人“枫叶荻花秋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一些诗句,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忧思、眷恋、向往之情浑然一体。学生的情感已经为音乐、为画面、为作者所牵动,接下去的课文分析,学生在已经体验到课文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之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的北国秋景自然就水到渠成,牢牢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同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如果以通常的朗读课文,分析段落去组织教学,便会将这篇美文讲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失去欣赏的美学价值。我们不妨采用这样的情境教学法: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挂上一幅“荷塘月色图”,让学生通过画面联想到荷塘上的美景;然后合上课本,听名家的朗诵带,使学生在舒缓、淡雅、清丽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流水般朦胧的月色,嗅出那若有若无的荷香。于是,那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舞拂的荷叶、袅娜羞涩的花朵,还有那弯弯杨柳的倩影,都给学生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他们从中获得了愉快、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艺术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范文,而情感又是文章的灵魂。古人说“言为心声”,这些美好的诗文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有生活的悲欢离合;有人生的思索追求;有寄情山水的执着;有悲歌慷慨的壮志。这些情感是人性的集中体现,是做人的基本要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精心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情、表达感情、评价感情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认识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寻求自身的艺术感悟,从而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实施“哲理美”、“道德美”的教育。
  我们在教授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不难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的朗读分析背诵的程序,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来比较阅读,体会作者蕴藏其中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感时伤今,满怀抱负”的情感共鸣。先以杜甫的《登高》一诗为例,学生初读时对诗作的理解较简单,长江滚滚,落木萧萧,诗人穷愁潦倒,悲怜哀叹,处处透露出个“悲”字。但我们指导学生翻开历史,再来看看诗人的一生:生于唐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饱经忧患,生活窘迫,他满怀豪情壮志,视国家、民族的灾难为己任。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后,再让学生来作情感评价,他们就能深切地感悟到“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厚重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因此诗作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横行权贵的抨击。诗中的“悲”就不仅仅是自身的悲了,这“苦恨”也贯穿了对时代的怨愤。无须用多余的语言,无须用一本正经的教导,学生自然就为诗人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所感染了。
  课文中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吸取精神力量的宝藏,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和作品情感共鸣,以情激情,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情绪,激起他们心灵的涟漪,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憎恨丑恶黑暗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引导情感释放,让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
  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文学经典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高尚人格的养成作用显而易见,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都通过艺术形象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效仿楷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气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担负起民族振兴的责任;“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广胸怀教育学子要率直真诚,襟怀坦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时代强音唱出了诗人鄙视权贵、飘逸豪放的风范,也给了后人乘风破浪、不断进取的力量。但语文教育中德育并不能因此而自行实现,因此当教师带领学生和作品达到强烈共鸣,达到情景交融后,就更应该关注学生灵魂的净化,美好心灵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锤炼,继续鼓励学生释放情感,丰富和创造作品,对意境、人物意蕴等确立自己独到的看法,形成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的完善人格。
  情感的释放首先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才能使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开放与创新的空间,给他们充分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点燃他们的情感火花。
  情感释放的另一重要方面体现在情感的表达上,教师要把情感调动引入到具体的作文教学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做人,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一个情感、人格有缺陷的人,不能算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充分地释放,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我班有位同学从小父母关系不和,吵闹不休,终至离婚。他心中对父母充满了怨恨,觉得生活失去信心,整日沉默寡言,最后破罐破摔,荒废学业。在作文中把父母当作自己报复的对象、永远的仇人而唾弃。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利用正在学习的《我与地坛》一文来做情感的疏导,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疙瘩。我在课堂中针对他讲了一段话:我们人生中谁会是一帆风顺的?他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瘫痪了,他前途渺茫,没有工作,没有爱情,没有出路,他悲痛欲绝,他甚至把这一切都归罪于他的母亲。他应该倒下吗?是的,但他没有倒下,经过痛不欲生的人生思索,他终于醒悟了,他向母亲忏悔了……我让这位同学站起来,大声地朗读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深重的爱也让他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还在他的作文后加了这样的批语:和他相比,你是个健全人,你有发达灵活的四肢,父母分开了,但你仍得到了双份的爱,你并没有遭到遗弃,你还有前途,还有未来美好的一切!我还及时和班主任反馈,和家长取得联系,做他的思想工作。在接下来的《名人传序》一文教学中,我继续利用文章中那个孤独、贫穷、残疾、受尽磨难而又从没向命运屈服的贝多芬作为我的“法宝”,在课堂上奏响了高亢的《命运交响曲》,在这样强大的感情“攻势”下,终于他走出了人生痛苦的阴影之中,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学习也开始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他后来在一篇作文中回忆他的母亲,每个星期六赶十几里路,早早地提着大包吃的穿的来看他,有时候送他上学,泪眼婆娑地追着汽车跑……这些生动的细节让很多同学为之动容。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心学生的个性、人性、情感和道德,把情感培育和渗透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让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学生的情感发育也必将硕果累累。

推荐访问:浅谈 培育 渗透 语文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biaotaifayan/2019/0321/2633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