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2宠物吸经验【“被天堂吸进去”】

【www.zhangdahai.com--表态发言】

  直觉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它虽属于人的一种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方式,但它绝非单纯的感知,而是充满着个性,洋溢着丰富的情感,是具有创造性的心灵表现形态。艺术作品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产物,它同样能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日益成长着的、深层次的精神生活,帮助学生发现艺术与情感相互作用的关系,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情感、宣泄情绪。而这种带有浓重情感色彩的直觉体验会让儿童的美术创作活动迸发出让人惊叹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抓住那些也许是稍纵即逝的情感流,唤醒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尚处萌动期的直觉体验,激活创作灵感。
  记得去年某日,同事们一到校就不约而同地在议论说,本校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因病医治无效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让她无限眷恋的世界和她伤心欲绝的父母,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忽然想到我也任教那个班的,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当天上美术课时,我看到果然有一个空位还留在那儿,桌子上还摆放着作业本,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的组长生病没来,谁负责收作业本啊?”看得出,孩子们还不知道那个不幸的消息,我当时也就没有说破,只是这个提醒,还是让我觉得心里酸酸的。
  人有了一些深切的情感体验就要想方设法地加以表达,几天前还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突然去世,这样的情感震荡无疑会强烈地冲击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这样的心理体验和情感经历独特、真切、强烈,与平常那种通过“创设情境”刻意营造出来的情感体验相比,其冲击力度可想而知。
  正巧,当时有一个单元主题就叫《哭泣不是错》,我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应该也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我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把这种情不自禁的悲痛转化为一种艺术表现,让悲情的直觉通过绘画来达到升华。于是,我就及时在这个班上安排了一节绘画创作课。课上,我先语气沉重而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得知这一噩耗时的悲痛情绪,借此引发学生也说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然后就提示他们可以通过画一幅画来表达出心底的哀伤和对同学的想念之情。至于具体如何表现,我也未作过多的提示,因为我知道,只要他们内心真的想要有所表达,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途径,也可以说,绘画技法不是这一课的学习重点。在绘画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好多学生的神情自始至终比较凝重肃穆,甚至有些悲戚哽咽,课堂气氛也一度让我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抑和沉闷,但我心里明白,这一课情感氛围本该如此。
  课后整理这些作品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用绘画表现人的伤心欲绝的情绪时,除用飞溅得比较夸张的泪水来表现之外,创造性的方式层出不穷:有人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行为来反映;有人通过纯粹的点、线、色块等抽象造型来烘托、渲染;有人通过飘落的黄叶、飞扬的雨雪等环境来营造……更让我称奇是,有的学生在绘画的同时还附上简洁的“创作感受”,也让我尽可能多地从小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体会他们真切的情感表达。印象最深的就是肖志尧同学的这幅作品,他对自己的作品有这样的解读:我想,人最后的归宿是天堂,而人是被强迫地拉进去了,所以我画的是被天堂吸进去的,而这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所以我画的是梦境……“被天堂吸进去”,一个“吸”字表达得多么生动、多么贴切、多么有力!
  艺术之神赋予人类的创造之火,需要情感来点燃。小小的火种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闪耀,可以因情感的力量而燃烧,也可以因冷漠和麻木而熄灭。面对这种生命逝去的无奈,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艺术表达,这难道不正是我所期待的吗?可见,儿童的艺术灵感多来自于直觉,儿童绘画是最为典型的直觉的反映,充分展现了儿童本身特有的感情、认识和自我表现方式。或许,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名言“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推荐访问:吸进 天堂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biaotaifayan/2019/0321/2704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