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_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症状干预

【www.zhangdahai.com--表态发言】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1~11月248例择期手术的不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并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焦虑水平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术前1天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变化值、术前疼痛反应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50分,则表明患者有焦虑症状。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②干预组: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定时由责任护士对手术患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心理健康标准及如何调节心理情绪,必要时采用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和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情绪和疾病的关系及对疗效的影响,以解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增强手术的自信心。同时要告知患者家属,不要将焦虑、抑郁、紧张等情感随意表达出来,以免影响患者。③对照组:对手术患者术前l天采用常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组问比较用t检验。
  2护理措施
  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患者术前都表现为心情过度紧张、恐惧及坐卧不安,渴望自己的手术能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关心,更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或手术费用的问题,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在手术前要检查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手术时间。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有时在麻醉、术中或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力争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对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耐心进行解答,保证患者术前的稳定情绪,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导致患者的心情紧张,为此护士要正确地运用语言和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亲切和蔼,不要谈论易使病人误解的有关问题,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
  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完毕,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术后清醒的患者及家属交代好术后的注意事项,告之患者及家属对患者禁食、禁饮的时间,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如需要和家属交代的有关事情,必须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伤口的愈合。此外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通过家属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以便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3结果
  两组干预前,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推荐访问:干预 病人 护理 手术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biaotaifayan/2019/0329/4295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