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母婴接触的关键期 阶段性是抓关键期吗

【www.zhangdahai.com--会议主持词】

  和一位初为人母的朋友聊天时,她感叹到:“你的宝宝可真幸福,因为你是生物学博士,懂得很多生物心理学知识,可以直接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宝宝身上。”儿子确实健康、活泼、可爱,只是我很难判定到底有多少是我这个“博士妈妈”的功劳。但朋友的话启发了我:把我做母亲的经历与心理学有关的一些体验写出来,与年轻的母亲一起交流。
  宝宝是在预产期提前一星期时来到这个世界“报到”的。“是儿子呀!”护士告诉我。在听到他的哭声几分钟后,护士就把小宝宝抱到我身边,让他吸吮乳头。呀!真是个小丑丑(这是我给宝宝准备的小名),一睁眼,额头上全是皱纹。看着他就是一剂最好的镇痛药,产后的缝针之痛都不算什么了。在2小时的观察期间,宝宝安安静静地趴在我胸前吃奶,偶尔“呀……”地招呼一声,让我欣慰不已。我知道,他正在经历出生后的第一个关键期呢!
  关键期理论是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提出来的。有一阵,劳伦茨身后老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一队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因为这群小鸭子在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物就是劳伦茨。他据此提出了关键期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小鸭子的这种先天学习(他称之为“印刻”现象)只在其出生后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内发生,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并形成永久性依恋。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再出现这么好的学习时机。
  婴儿也存在关键期。心理学家进行了试验:两组刚出生的婴儿,一组与母亲接触时间短,一组与母亲接触的时间长。结果,在关键期内长时间接触婴儿的母亲对孩子关心较多,抱孩子的时间和次数更多,她们时常抚摸孩子,并与之交流目光,较少把孩子留给他人照料。这些孩子在5岁时的智商,也较接触少的孩子高。
  我为自己住进这所妇幼保健院感到庆幸,因为它实行母婴同房。这对母婴关键期内的接触很重要,既能帮助我加深对宝宝的感情和了解,又能帮助宝宝形成对母亲的依恋。刚刚来到人世的宝宝,一出生就被放到我温暖的怀中,不仅能帮助他更好地应付全新的环境,还能一如既往地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感到安全。有些不知所措的儿子就这样渐渐安静下来,香甜地吸吮着乳汁。
  在这关键的几小时内,我克服了产后的种种不适,尽量和宝宝多沟通;多抱他,睡觉时也让他躺在我身边,让他熟悉我的气味……后来我发现,如果把我穿过的衣服放在他身边,他会睡得更踏实;用手轻轻触摸他,既给他皮肤以刺激,也让他适应我的触摸;在他醒来时,对他说说悄悄话,这种亲切的“交谈”,能促使他尽快辨认出我的声音。其实,这种沟通的受益者不光是儿子,还有我自己。这个过程让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他,并从心理上完成了从孕妇到母亲的过渡。
  同产房的一位产妇在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时很担心:“我的宝宝一出生就因宫内窘迫被送去抢救,会不会对母婴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劝慰她:尽管劳伦茨认为关键期一旦错过便无可弥补,但后来有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可以达到部分弥补的效果。
  其实,宝宝在今后成长中还会面临很多个“关键期”。即使真的错过了接触关键期,还可以更好地迎接后面的关键期。如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出生后5~10个月,口头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为2-3岁,书面语学习的关键期为4-5岁,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在关键期到来之际或之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刺激,可以帮助孩子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推荐访问:关键期 母婴 把握 接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huiyizhuchici/2019/0425/9437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