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能治好吗

【www.zhangdahai.com--庆典致辞】

  【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山东地区HBV-DNA阳性患者249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5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26例,肝硬化(LC)38例,重型肝炎(FHF)32例。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快速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C基因型124例(49.8%),B基因型84例(33.7%),B+C混合基因型41例(16.5%)。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CAH、LC、FHF)中占优势,而ASC组则是以B基因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性(�P�0.05);B基因型组中HBV-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C基因型组为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经趋势检验,除B基因型女性和B+C基因型女性两组人数较少,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外,其余7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ASC中,以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而在活动性肝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中,以C基因型为多见,提示基因型与疾病活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临床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9-0022-0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全球性健康问题,感染后既可表现为急性或暴发性肝炎,也可表现为各种慢性感染,如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HBV感染的肝损害主要由免疫机制所介导,而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有感染时的年龄、个体的遗传素质和病毒的基因变异,后者影响病毒抗原的表达。当前, 基于全核苷酸序列比较,可分成8 种不同的A~H基因型,应用HBV基因分型,研究其不同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49例慢性HBV-DNA阳性者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49例慢性HBV-DNA阳性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男186例,女63例,平均年龄(33.8±14.6)岁,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53例,慢性肝炎(CAH)126例,肝硬化(LC)38例,重型肝炎(FHF)32例,所有病例均为山东省当地汉族居民,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通过适当的临床和实验室方法排除所有引起慢性肝病的其他因素,如HC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代谢失调等。
  1.2 血清学检验 血清用来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病毒学指标(HBsAg、抗- 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DNA,剩余血清在-70℃保存备用。肝功能测定:将样本进行3000转/min分离血清,然后取血清直接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乙肝五项指标的测定:采用双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自厦门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仪器为美国DENLEY自动酶标洗板机、BIORAD450型酶标仪。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PCR扩增仪为美国PE5700全自动分析仪。
  1.3 HBV基因分型 先通过外引物进行第一轮PCR,然后,将6对型特异性引物分到两个反应体系(MixA和MixB)中分别对第一轮扩增产物进行第二轮PCR,根据阳性结果判断出样本的基因型。
  1.4 统计学分析 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不同基因型HBV感染CAH的基本特征比较用q检验,HBeAg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基因型的关系用�χ��2检验、�χ��2分割检验和趋势检验,�P�0.05)。B基因型组中HBV-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C基因型组为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经趋势检验,除B基因型女性和B+C基因型女性两组人数较少,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外,其余7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 ASC组中,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2.491,�P�=0.002),以B基因型为主;在活动性肝病中,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均以C基因型为主,其中,CAH组:�χ��2=19.241,�P�=0.0001;LC组:�χ��2=6.368,�P�=0.041;FHF组:�χ��2=6.063,�P�=0.048;在B基因型组,各不同临床类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8.11,�P�=0.0001);在C基因型组,各不同临床类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4.353,�P�=0.0001);在B+C基因型组,不同临床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4.22,�P�=0.238)
  *经两两比较q检验:B基因型的ALTs水平低于C基因型,�P�[1]。
  本研究发现山东地区以C基因型(48.6%)为优势基因,其次为B基因型 (34.3%), 并有B+C基因型(�17.1%�)存在,未发现其他基因型。研究中,同时发现在ASC中,以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而在活动性肝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中,以C基因型为多见,提示基因型与疾病活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优势基因型反应了HBV自然感染史发生的变异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B+C基因型感染中,C基因型滴度明显高于B基因型,提示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其复制能力强于B基因型,两种基因型的同时存在是合并感染还是由一种基因型变异而来尚不清楚。
  本研究中发现,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携带组中,携带组中以B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组ALT水平与HBV-DNA滴度显著高于B基因型组,提示C基因型与活动性肝损害有密切关系,但在活动性肝病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组之间,C基因型检出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其与肝损害严重程度并不成正相关。
  我们的研究还显示,性别与基因型无关,与Nakayoshi等[2]报道的相似;性别与HBeAg阳性率无关(�P�>0.05),但年龄与HBeAg阳性率有明显相关,随着年龄增长,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各基因型组间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8),C基因型组HBeAg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

推荐访问:乙型肝炎 相关性 临床 病毒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qingdianzhici/2019/0312/1130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