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www.zhangdahai.com--庆典致辞】

   摘 要: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专业实习以及德育教育几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从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的探索中,试提出个人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的几点思考与构想。
  关键词:革旧鼎新;中西汇通;共育英才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89-02
  
  千百年来,中医药的人才培养,多以子承父业或以师带徒的方式来实现。尽管近现代,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以开办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形式已被社会所认同,但中医院校的办学模式,仍滞后于现代教育和科学发展水平。尤其是在以下几方面,仍有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 办学理念,要革旧鼎新、与时俱进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确有不容置疑的治病效果,甚至对于某些慢性疑难病症的疗效,还优于现代医学。然而,对于疾病的认识和病因病理阐释,还往往局限于《内经》时代的水平上。《内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尽管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诠释,但也多是以经解经、人云亦云,缺乏真正令人信服的科学验证。《内经》的某些认识,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内经》之论已不能完全概括现今医疗实践的新发现,理论认识已不能与医疗实践同步。反观现代医学,尽管它的建立发展远远晚于中医中药。但是,现代医药由于能够与现代科技发展同步,一些前沿的科技成果不断被其吸纳引入。因而,其对疾病的认识日渐深入,检查手段不断更新,治疗方法日益增多。中医药学要发展,也必须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要求真务实、大胆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2 专业设置,要扬长避短、彰显特色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高等院校盲目申办新专业。既有利于扩大招生增加收入,又为院校的增编升格加重了砝码。中医院校也不例外,什么中医护理、民族医药、市场营销、中医男科、营养食疗、美容康复、中药种植……都成了新设专业或专业方向,甚至中医院校要申办西医专业。增办专业扩大招生无可非议,但是,不考虑办学宗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需求……,这不但不能保障办学质量,有损于办学声誉,更有害于青年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前程。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中医院校不宜过多开办专业,而要扬长避短,彰显特色。只要能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几个核心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专业体系,那就可以在国内中医药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这并非痴人说梦,俗谓“世间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3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和调整学科、专业。”
  3 教材编写,要兼权熟计、择善而从
  自高等中医院校建立以来的50多年间,中医药学的统编教材,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尽管各科教材也不断补充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新知识、新内容。但更多的还是重复引证前人的一些传统见解。尤其是各科教材之间的某些内容,如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文献参考……,不仅各学科之间互相重复,即使在同一学科同一本教材内,也常是彼此类同,难求新意。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中医药学理论的信任危机。因此,对中、西医的各科临床教材,必须兼权熟计、善善以长、兼容并蓄。诸如:疾病名称要规范统一,具体内容可中西并举,或并列不悖。20世纪80年代,由卫生部组织有关院校编写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用的《内科学》及《外科学》等,就曾做过有益的尝试。这既可减少临床各科的无谓重复,更可避免由于中西医认识的巨大差异,而使学生无所适从。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则应以中医认识为主,但要对近年研究的新成果、新认识及时汲取吸纳。有关经典原著或各家学说等已散见于中医各门课程之中,不宜再以课程形式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4 专业实习,要循名责实、各有其所
  实习,既是课程学习的继续,更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一些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实习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实习的需要,甚至根本没有与专业相应的实习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15条规定“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因此,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附设药厂,则应循名责实,建立与之相应的实习场所。既然设有中药专业,就应附设中药栽培基地或中药制药厂;设有针灸推拿专业,就应附设针灸推拿康复医院;中医专业则应附设中医医院……。而且,这些附设厂、院的经营管理及医技人员都应由相应院系的专业人员来承担。这样既便于专业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医、教、研三位一体的运作管理。建立与专业相应的附属医院或制药厂,也并非难若登天。近年来,一些私人医院或药厂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而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医技力量,更有群众信赖的高等中医院校,为什么不能办好自身的医院或药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相关部门的决心与支持。
  5 思想教育,要针砭时弊、崇德爱国
  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遵从伦理,崇尚美德。可以说从幼儿学步到耄耋老者,无不时时受到传统礼教的熏陶。从小学到大学又都有政治教育课的学习。但过多的课堂说教,常常难以被学生所认同。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应更多地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地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势报告或讲座。特别对那些既能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又能激发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型事件,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此外,高等医药院校,还应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不仅要体现于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更要贯穿于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带教医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要让青年学生懂得:医药是一门特殊行业,它以救死扶伤为宗旨,而不以积财赚钱为目的。
  改革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有相关部门的政策允许和全力支持,更需要医道同仁的和衷共济、共同参与。
  6 几点思考与构想
  6.1 提倡学术争鸣 历史上的学术争鸣,出现了金元四大家、明代的温补学派、明代的温病学说,近代的中西汇通……不仅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也促进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毛主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6.2 敢于自我作故 改革创新不能陈陈相因、循规蹈矩,而要敢于由我做起,要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特别是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选择上,要突破中、西医界限,择善而从。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
  6.3 切忌抱残守缺 中、西医各有尺短寸长,两者应取长补短,共同开创中国医药的未来。不论中医或西医,尤其是中医,要敢于离经叛道、独辟蹊径,切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江泽民同志讲:“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
  6.4 勿虑鹊巢鸠占 中西汇通相互渗透,并不意味着现代医学会替代传统医学。能否取代,关键在于治病是否有效。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炎症、胃肠炎、痢疾、冠心病、妇科疾患……确实疗效确切,绝非现代医学所能替代。而急腹症等的手术疗法、肿瘤切除、器官移植……,也并非传统医学所能胜任。民谚谓:“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因此,唯恐鹊巢鸠占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本文只是个人的一己之见,不当之处敬请医界同仁给予斧正。
  (收稿日期:2011-02-10)

推荐访问:探析 中医药 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qingdianzhici/2019/0424/9272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