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18~35岁年轻肥胖者心电学指标的探讨】

【www.zhangdahai.com--教学考试试卷】

  【摘要】 目的 探讨18~35岁中心型肥胖者与QT离散度及ST-T改变的心电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年龄18~35岁的39例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肥胖组)与34例正常体质量者(对照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及测量QT离散度(QTd)、校正后QT离散度(QTcd)、ST段及T波、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 肥胖组的BMI、WHR、QTd、QTcd 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2],但QTd、ST-T这两个指标与18~35岁年轻肥胖者有何关系未见相关报道。为此笔者通过对18~35岁年轻肥胖者与心电学指标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肥胖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亚洲人诊断标准: BMI≥25Kg/m2为肥胖;中心型肥胖判断标准为:腰臀比(WHR) 男≥0.9, 女≥0.8。无内分泌和代谢性病因的单纯性肥胖者。收集2004-2006年 在我院门诊及体检时确诊为中心型肥胖者(肥胖组)39例,男性34例,女性5例,年龄18~35岁,平均(26.64±6.12)岁,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性别与肥胖组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者(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8~35岁,平均(25.03±5.02)岁,所有对象均除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肝肾等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一般临床资料的检测 受试者脱鞋,着内衣,分别测量身高(m)、体质量(kg)、计算BMI=体质量/身高�2(m2);腰围(cm)、臀围(cm)、计算WHR=腰围/臀围。做心电图前后各测一次血压,取其平均值。�
  1.2.2 仪器测量 心电图仪: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生产的心电工作站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记录速度25 mm/s,采集90s的同步信号并叠加,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测量与手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QT间期。QT间期的测量起点以12导联中Q波最早起点为准,T波终点的判断:①有U波存在时取T波与U波交接的最低点;②T波回到等电位线或TP段的交点;③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双向T波以终末T波回到等电位线为准。每个导联测量5个心动周期取其均值。按Bezeet公式计算校正QT间期(QTc )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QTd的正常参考值为[3]。ST段移位的测量:抬高自基线上缘量至ST段上缘,下移自基线下缘量至ST段下缘。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5 mV,或近似水平型压低≥0.075 mV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1/10R波或倒置、双向,为ST-T改变。 �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   
  2 讨论�
  QT离散度、ST-T改变是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和心电活动不稳定现象的指标,是反映心肌电生理活动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QT延长综合征、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脏病领域,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研究中发现肥胖组QTd、QTc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4]。心脏中脂肪过度沉积,能量代谢紊乱使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活化,这些可以通过激活各种信号途径使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室扩张,心室重钩,从而导致严重的心肌病变[5]。本组病例为年轻肥胖者, QTd明显大于正常值,提示心室发生了某些病理性改变,如心肌细胞肥大,潜在心肌缺血,心肌间质纤维化等改变,这些病理改变足以引起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化非同步性加大,有导致心肌病变的倾向,因而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还发现肥胖组的心电图改变中ST段以水平型和下斜型为主,下移为0.05~0.15 mv,T波多为倒置、双向,其心电图改变类似心肌缺血或劳损时的变化,可能是因为肥胖伴随的血压上升,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冠脉储备受损,肥胖并存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的间接影响。而对照组ST段以上斜型下移为主,下移为0.05~0.1 mv,T波多为低平;有ST-T改变的病例中肥胖组QTd均大于60 ms,对照组均小于50 ms,虽然两组病例由于例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以从中发现肥胖组中有ST-T改变者QTd延长更明显,有可能发展为左室肥厚或缺血性心肌病,应进一步追踪观察。笔者先前的研究[6] 表明年轻人中心性肥胖者QTd与对照组比较已大于正常参考值,在本组资料中年轻肥胖者的QTd增大,且合并有ST-T改变者的QTd增大更显著,提示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明显异常。�
  综上所述,QTd在年轻肥胖者明显增大及并有ST-T改变者的QTd增大更显著,提示QTd可作为18~35岁肥胖者早期预测高心血管病风险的一项参考指标,尤其是伴有ST-T改变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采取减轻体质量等干预措施,在避免由于肥胖而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对于本组病例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尚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
  
  参考文献
  [1] 赵飞,王玉玮,杨杰,等.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电图QT离散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51-52.�
  [2] Kortelainen M L,Sarkioja T.Visceral fat and coronary pathology in male adolescents.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1,25(2):228-232.�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全国心率变异性、倾斜实验及QT离散度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1998,26(4):246.�
  [4] Zimarino M, Cappelletti L, Venarucci V, et al. Age-dependence of risk factors for carotid stenosi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mong candidates for coronary arteriography. Atherosclerosis,2001,159:165-173.�
  [5] 杨菊红,冯凭.心脏脂肪变性与肥胖相关性心脏病.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142-144.�
  [6] 张琴,陈晓婕,岑梅,等.QT离散度与中心型肥胖者的关系研究.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2):103-104.�

推荐访问:心电 肥胖者 探讨 指标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shijuan/2019/0405/5685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