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www.zhangdahai.com--教学设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4篇

【篇1】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一、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二、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促使胎头下降的4个因素有:

1.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由胎轴传至胎头。

2.宫缩时子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3.胎体伸直伸长。

4.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胎头在下降过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发生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三、俯屈

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变胎头枕横径为枕下前囟径。

四、内旋转

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五、仰伸

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联合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六、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七、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头及双肩相继娩出,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顺利娩出。

例题:

1.枕前位分娩机制恰当的是

A.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俯屈状态

B.下降动作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之中

C.下降动作呈连续性

D.俯屈动作完成后,胎头以枕额径通过产道

E.胎头颅骨最低点达骨盆最大平面时出现内旋转动作

[答疑编号500715040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半俯屈状态;下降动作呈间歇性;俯屈动作完成后,胎头以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胎头颅骨最低点达骨盆底遇到阻力时,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在中骨盆平面出现内旋转动作。

2.枕前位分娩机制恰当的是

A下降动作呈持续性,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B.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俯屈状态

C.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半俯屈状态

D.俯屈动作完成后,胎头以枕额径通过产道

E.胎头颅骨最低点达骨盆最大平面时出现内旋转

[答疑编号5007150401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3.枕前位胎头到达骨盆底俯屈后,以哪条径线适应产道继续下降

A.双颞径

B.双顶径

C.枕下前囟径

D.枕额径

E.枕颏径

[答疑编号5007150401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4.枕前位胎头经俯屈动作后,内旋转在哪个平面进行

A.骨盆最大平面

B.骨盆入口

C.中骨盆

D.出口平面

E.骨盆底

[答疑编号5007150401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胎头下降到骨盆底遇到阻力时,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枕部向前旋转45°达耻骨联合后面,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为内旋转,胎头内旋转在中骨盆平面进行。

5.枕前位胎头入骨盆入口以哪条径线衔接

A.枕下前囟径

B.双顶径

C.枕额径

D.枕颏径

E.双颞径

[答疑编号5007150401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胎头呈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以枕额径(11.3cm)衔接。

6.对于分娩机制中下降,哪项恰当

A.下降动作呈间歇性

B.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C.胎头下降程度可作为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D.初产妇比经产妇胎头下降慢

E.胎头下降至阴道外口,出现仰伸动作

[答疑编号50071504010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E

【篇2】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以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2.下降

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1)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2)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3)胎体伸直伸长;(4)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3.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周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

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由会阴前缘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入口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篇3】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妇产科主治医师——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左前位最多见,以枕左前位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一)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存在头盆不称。

  (二)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促使先露下降的因素有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③胎体伸直伸长;
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三)俯屈

  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变胎头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称俯屈。

  (四)内旋转

  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胎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五)仰伸

  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六)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再向左旋转45°称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
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七)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双肩相继娩出,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

先兆临产的临床特点

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1.假临产

假临产的特点有:①宫缩持续时间短(

【篇4】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构建
作者:郭亚飞 孙健 赵传文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09期

        【摘要】雨课堂作为重要的教育科技手段,其在智慧课堂中具有潜在作用。文章介绍了雨课堂的功能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如何基于雨课堂构建智慧课堂,以变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的智慧教学和学生的智慧学习;探讨了雨课堂在智慧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雨课堂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關键词】雨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学习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碳减排与低碳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研究”基金资助;南京师范大学新生研讨课教改课题“能源与环境概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知识体系的被动接受者,其创新思维模式易受限于课堂教学,难以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对学生而言,由于教学模式刻板,课程内容枯燥,其难以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其课程设计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已构建的知识体系和待获取的知识信息,其授课计划中的重难点内容规划缺乏科学性。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动态量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对知识体系存在的疑惑无法及时得到解答,教师无法及时获取教学信息反馈以完成自我评价并调控教学方法与内容。对督导而言,由于教务通常在期末反馈学生的评教信息,其无法高效地完成动态的教学监管,以及时向教师提供改进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建议,这意味着教务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督导各自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形成动态的教学管理闭环。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将“互联网+教育”的思想引入到教学改革中,旨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衍生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等新概念。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基石,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产物,其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赋予教师新型动态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给学生提供自由高效的智慧学习方式。如:智慧课堂倡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堂,应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形成动态的闭环;智慧课堂采用多重量化的评价体系,耦合了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其对课程质量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线上与线下学习相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上述优势,智慧课堂自出生以来便受到教育界高度的关注。如前所述,智慧课堂的核心为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改革。如何让信息化技术走进智慧课堂,使互联网技术真正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值得深入思考。有鉴于此,笔者以信息化技术的产物——雨课堂为例,探讨其在智慧课堂构建中的潜在应用。

        一、雨课堂简介

        2016年,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学堂在线的研发人员推出了一款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该软件基于PPT和微信即可实现动态的智慧教学过程,具有简单适用且高效便捷等优势,其自开发以来便受到国内外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雨课堂软件具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功能。

        第一,授课内容同步与动态反馈。在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模式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雨课堂,在微信中即可观摩授课内容。雨课堂授课内容同步的功能打破了教室内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破解了教室后排和两侧区域学生难以清晰地获取幻灯片信息的难题,使学生公平高效地享受授课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匿名点击“不懂”按钮,将课程掌握情况动态地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传统课堂上学生因担心打断教师授课节奏而不敢反馈疑惑的尴尬境地。

        第二,在线测验与研讨。雨课堂设置了在线答题的功能。教师预先设置问题,在解析某个知识点后可向学生推送习题。学生在手机上作答,后台可自动收集并统计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并及时地向教师反馈信息,以方便教师知晓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雨课堂还设置了学生分组的功能。教师可选择随机分组或按指定规则对学生进行快速分组,打破了传统课堂上学生分组的时空限制,节省了大量时间。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或头脑风暴的弹幕讨论,相互分享各自独特的见解,可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学生无法各抒己见的壁垒。该功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课程合作与分享。雨课堂可为课程添加多个教师,通过网络将负责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聚集组成教研组。课程负责教师在雨课堂虚拟的教研室内可相互分享教学资源,交流课程讲授心得体会,并提出课程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教师团队可相互配合,高效完成课程设计与讲授。此外,教师可在课前和课后向学生推送相关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使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第四,云端互联与大数据分析。雨课堂自动收集并整合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后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学习报告,通过云端互联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授课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以调整教学策略。

        总体而言,雨课堂兼顾了“课前自学-课堂互动-课后巩固”的基本教学环节,能够动态地反映整个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更高效轻松地学习。

        二、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实施

        笔者结合自身利用雨课堂的授课经验,总结了如图1所示的智慧课堂构建模式。雨课堂以PPT和微信作为载体,发挥其课程合作和分组功能,将教学主体和对象划分为教研组和学生组。雨课堂在教研组和学生组之间搭建桥梁,兼顾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等多个环节,让教与学的信息在主体与对象间循环传递,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课前,教师利用雨课堂平台将课程相关的素材推送给学生完成课程预习的环节。学生完成课程预习后,通过习题演练将课程预习的效果反馈给教师,让教师预先做好学情分析,以动态调整其授课方案和策略,有的放矢地安排重难点教学内容。例如,笔者在讲授《太阳能原理与技术》中“太阳辐射”章节内容时,课前预先向学生推送与太阳辐射相关的地理学和传热学知识,通过分析学生习题演练的反馈数据,知晓学生对太阳辐射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课堂上,教师将授课内容实时推送给学生,确保学生的思维及时跟上授课节奏。学生通过手机及时反馈其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讲解完某知识点后,及时向学生推送相关的习题随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后台基于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直观地显示学生正确或错误答案的分布情况。这相当于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增加了仪表,量化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检测其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成效。此外,教师向学生推送开放式课题或团队任务,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或分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碳计量与核算》中“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排放清单”章节内容时,利用雨课堂将学生分组并向其共享基础数据,让学生分别完成电力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和化工行业等典型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并对核算结果展开研讨。

        课后,教师将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和习题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拓展性学习并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太阳能原理与技术》中“储能”章节内容时,课堂上重点阐述蓄电池储能的相关原理与应用。为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筆者在课后向学生推送了其他类型的储能技术原理与应用,如机械类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气类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电化学类储能(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热储能(显热储存和潜热储存)和化学类储能(氢气和碳氢燃料)。

        雨课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云端互联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和学生间的高效动态传输,并实时记录课程信息和学习数据,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生成学习报告,量化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实时、客观和全方位地展现教学状态。教师基于反馈的数据,可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及时自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教师利用雨课堂,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相结合,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课程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环节始终保持高效的学习态势,最终达到智慧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雨课堂在智慧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雨课堂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开发应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福音。数据显示,雨课堂推广3个月内,便应用于全国16000多个实体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毋庸置疑,雨课堂在未来智慧课堂中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笔者针对雨课堂在智慧课堂的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雨课堂是借助信息技术传递教育资源并辅助教学的工具。教育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互联网+教育”并不能主导教育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应不拘泥于形式。教师要理解雨课堂仅是智慧课堂的载体,要正确厘清教学理念与智慧课堂的关系,注重教育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融入教学设计中,并通过雨课堂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将知识体系高效合理地呈现给学生。此外,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雨课堂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第二,雨课堂能够实时、客观和全方位地展现当前的教学状态,为教学活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雨课堂仅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教学的桥梁,师生可借助该平台实现互评。但教务工作者难以介入完成第三方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依赖于学生在教务系统中的评分。由于评价次数单一,评价指标不够灵活,评教结果准确性和客观性较差。在雨课堂未来的开发工作中,应预留接口将其与高校教务系统对接,便于教务工作者获取实时动态的教学数据,以客观公正地完成教学评价。

        第三,当前,雨课堂主要以PPT和微信作为载体实现教学资源传递。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面上涌现出诸多新型的多媒体软件,如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和Prezi等。尤其是Focusky,其类似3D电影镜头的缩放、旋转和平移特效可生动地展现教学资源,在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和教学竞赛中极具应用前景。如何将雨课堂与Focusky等软件融合,实现更便捷的教学资源整合,使雨课堂借助多元化载体丰富地应用于智慧课堂,值得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2]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27-33.

        [3]王秀珍,王粉梅,裴斌.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8(04):139-142.

        [4]王瑞娟,印志鸿.雨课堂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01):38-40.

        [5]李娜.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市场研究,2017(12):11-13.

        [6]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19):245-246.

        [7]李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考[J].现代交际,2019(02):137-138.

        [8]李艳如,唐莹.基于微课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1):40-42.

推荐访问:分娩 教学设计 课堂 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枕前位分娩机制的主要动作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2022/0916/48716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