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www.zhangdahai.com--教学设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5篇

【篇1】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篇2】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篇3】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知道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通过对显微镜的初步认识,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制作简易的显微镜。


【教学难点】
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青苔、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不怕细菌小,再小能看到,安家实验室,科研立功劳。(打一科学仪器)谜底:显微镜。


今天我们要接触一个科学仪器显微镜。下面一起去看看它为什么能将物体放得更大吧!
二、合作探究
讨论: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探索研究:

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分别拿两个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发现:用两个凸透镜恰当的组合在一起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就更大了。


小结: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
实验名称做一个简易显微镜
实验器材放大镜、卡纸、胶带纸、剪刀
制作步骤选用合适的纸筒,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然后把放大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这样放大镜即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


出示制作过程。标注目镜和物镜的位置。对着人眼的透镜叫目镜,焦距较大;
对着物体的透镜叫物镜,焦距较小。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青苔和花朵。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
肉眼看到的花,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管。


小资料: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生于荷兰,他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之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发展
17世纪,人们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最早的一架显微镜。后来不断改进,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利用透镜对光的折射而产生物象的,它的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出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菌和叶绿体图片。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放大倍数达到了200万倍的。利用它可以看见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看见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电子显微镜下的SARS病毒和大肠杆菌图片。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和三维扫描。它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横向可达0.1纳米,纵向可达小于0.01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图片。


三、拓展延伸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多食品、工业品、药品都是依赖微生物制造的;
微生物在矿产探测与开采、废物处理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本课总结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的世界。


五、本课训练
(一)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3.(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和三维扫描。


(二)连线题
袁隆平第一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设计并制造出了增强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六、家庭作业
回家之后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家里的事物。


【板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做个简易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经历前人发明显微镜的过程,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尝试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事物。[具体教学时我首先出示课前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然后讲解并示范制作步骤:1.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象;
3.用卡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显微镜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演示操作、合作交流,知道了显微镜的制作原理,并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物体,领略了在显微镜下微小世界的奇妙,为学习下一课奠定了基础。


【篇4】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研究性教案:缙云县溶江乡中心小学 钭永华

【教材分析】

《怎样放得更大》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四课。本课将将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内容共两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做个简易显微镜”, 首先提出怎样把物体放得更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启发学生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放大倍数会大大提高。第二部分为“显微镜的发展”。这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史。从16世纪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第一架光学显微镜到20世纪德国制成第一架电子显微镜,一部显微镜的发展史充分反映了人类永不满足现状,对自然规律善于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根据教材本研究课教学活动延伸了一个水滴放大镜的制作和进行比较观察的活动加以拓展。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放大镜的功能和构造有了了解,并使用放大镜观察到了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到了放大镜比肉眼观察更有利。这样学生很顺势的就能进入本节课内容,显微镜比用放大镜更有利于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微生物和细胞,并认识到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是一段不断改进的历史。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材提供的列文虎克的资料谁最早发明出显微镜和在发显微镜展史上是几世纪出现显微镜容易混存在概念混淆,特别是使用简易显微镜进行观察在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给予解决。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先安排展开第二部分显微镜的发展史进行研究,而后再安排学生制作简易显微镜并展开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科学词汇:凸透镜 显微镜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螺纹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科学方法: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核心价值观:激发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显微镜的发明,用两个螺纹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难点: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的焦距。完成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进行观察活动。

【器材准备】

分组器材: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制作学具包、简易显微镜观察记录单

教师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一)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二)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列文虎克发明了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框架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PPT出示詹森父子发明显微镜故事

▲PPT阅读教材P11资料

强调:最早的可放大300倍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发明的,最早发明显微镜的是荷兰的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眼镜商,他制作的单筒显微镜能放大10~30倍,俗称“跳蚤镜”。教师点出最早的显微镜和最早的300显微镜的区别。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PPT出示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PPT出示显微镜发展史

教师作简单说明。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一)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二)我们自制显微镜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活动一:尝试用两个螺纹放大镜观察物体。

1.比较直接用眼睛看到的物体和用螺纹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用不同放大倍数的两个螺纹放大镜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你能说说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形状的关系吗?

活动二:利用配套学具制作简易显微镜并观察

1.做个简易显微镜。先将纸片用双面胶粘成一个方形的支架,再将两片螺纹放大镜横向插入纸片支架的槽中组合起来使用。

2.观察叶子。在显微镜模型下面,放一片叶子。调整两个螺纹放大镜的间距以及与叶子的距离,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此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叶子图像。

3.观察昆虫。用显微镜模型罩住蚂蚁,观察蚂蚁的头、胸、腹、足和触角,了解蚂蚁身体构造。

4.小结。

三、运用巩固,拓展延伸

活动三:做水滴放大镜并进行比较观察

1.做水滴放大镜。用滴管在三个深浅不同的弧形凹槽内滴上水滴,分别通过此三个水滴观察物体,比较通过三个凹槽的水滴观察物体的放大效果。

2.在一个平底和一个锥形的凹槽内滴上水滴,通过此水滴观察物体被放大的情况。

3.在三个不同大小的通孔上滴上水,通过水滴观察物体。

【板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显微镜发展史

用螺纹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

做水滴放大镜

【记录表】

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记录表

物体名称:

肉眼观察

放大镜下观察

建议显微镜观察

【作业辅导】

一、我会填:

1.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2.目前世界上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是____显微镜。

二、我会选:

1.平常用的放大镜一般放大倍数较低,而焦距相对较长,在几厘米左右,那么制作简易显微镜的纸筒长度一般要有( )倍叫距地长度?

A.1﹣2倍 B.3﹣4倍 C.5﹣6倍 D.无所谓

【篇5】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推荐访问:更大 教学设计 放得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怎样放的更大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2022/0917/487618.html

  • 相关内容
  • 09-17 2022年党员干部汲取张坚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定义】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骨干力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干部汲取张坚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党员干部汲取张坚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警

  • 09-17 【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音乐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当前位置:>>2021-10-03转眼间,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又渡过了忙忙碌碌的一学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不足。这一学期我担任的是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

  • 09-17 师德师风校长讲话稿(完整)

    校长,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师德师风校长讲话稿,供大家参考选择。师德师风校长讲话稿师德师风校长讲话稿篇1篇一:一等奖师德师风演讲稿

  • 09-17 2022年守纪律讲规矩专题讨论个人发言稿二【完整版】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守纪律讲规矩专题讨论

  • 09-17 上学期和下学期时间|上学期初一美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本【完整版】

    当前位置:>>2021-10-03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为使今后的教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