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精选推荐】

【www.zhangdahai.com--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精选推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出示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我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回答问题是做到谦让。

  三、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四、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2)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香蕉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小松鼠看到又来了一些小朋友,准备送给他们10个梨。小朋友们,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个梨?

  原来有30个梨,小松鼠送给小朋友了10个,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个梨,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五、学以致用

  乌龟先生在干嘛呢?他正准备把这些信送给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想和他一起送信吗?

  1.口算。

  3+2=4+5=6-4=

  30+20=40+50=60-40=

  小兔子在玩凑百的游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也一起玩好吗?

  请听好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报整十数,另一个同学答整十数,两个同学报的数相加要得一百。谁来和老师先玩一玩。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小猫花花在钓鱼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钓鱼?这鱼怎么钓呢?先算出每个小鱼身上算式的答案,然后,放在相应的小桶里。

  2、口算。

  2+3+4= 20+30+40= 9—4—3= 90—40—30=

  6+1—3= 60+10—30= 7—5+4= 70—50+40=

  然后,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草地上三个小猴子在分花生,谁来说一说图上的意思,还剩多少个花生?我们一起算一算。

  六、达标测评

  书上59页。

  七、课堂小结

  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10=30 10+30=40 20+30=5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计算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

  2、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鲜花已盛开,我想公园里一定很美,你们想不想去逛公园?(生回答)不过事先可说好,除了脚印,请你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和照片,请你什么都别带走。做一个讲公德、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对不对?(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瞧,公园到了。知道吗,买门票不用花钱,只要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进去了。(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生口答)

  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注意,要跟上队伍,注意安全呐!

  仔细观察,刚进门,你都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假山、鲜花、游人)这么多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1)看图提问列式:不要只欣赏,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出示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紫花还剩多少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分析呢?列式(板:10+2030—10)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探讨计算方法:

  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引导启发)

  汇报交流:(生说计算方法)(表扬、奖励声音响、积极主动)

  2、反馈练习:做一做

  观赏完鲜花,咱们去买两个气球吧!(画)呀,球上有两道题,谁算对了,气球就送给谁,有信心做对吗?(生独立解答,可以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30+40=70,70—40=30)是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气球送给他。

  三、巩固新知

  1、到猴山了,看小猴子多可爱呀!买一些送给小猴子吃,好不好?一定在工作人员许可下才能喂动物,要爱护小动物。我先买40个,担心不够,又买了20个,你知道我一共买了多少个?(40+20),为什么?喂完了猴子,结果还剩下20个,你知道喂给猴子多少个?(60—20),为什么?

  2、从猴山下来感觉累了吧?你闻到香味了吗?看哪,是苹果!(出示)谁想吃就来摘吧,不过得算对题,说出算法,苹果才归你。

  3+24+56—4

  30+2040+5060—40

  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前面是小熊的家了,可它只欢迎认真做题、聪明好的孩子,快做对题去小熊家参观,做客。(出示,口头正确即可)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

  该回家了,快查查咱们人数够不够,男生20人,女生30人,一共应该是多少人?(20+30=50人)有10个人刚才请假先走了,现在应该有多少人?(50—10=40)别忘了,还有带队的两位老师呢?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公园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

  2 、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老师听说一(2)班同学们的计算很棒,今天想请你们把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给在坐的每位老师看不好?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得数:

  (1)20+2= 32-2= 35-5= 60+7= 70+5=

  43-3= 56-6= 80+2= 30+9= 15-9=

  (练习过程中重点提问这两题:32-2=30你是怎么算的?)

  师:32-2=3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30的呢?

  生: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对,从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80+2=82 你怎么想的呢?

  生:8个十和2个一是82

  (2) 5个十是( )?

  7个十是( )?

  30里面有几个十?

  60里面有几个十?(要完成)

  复习小结: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强,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快准地算出这些题。接下来,老师还有许多难题想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敢)仔细听!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当新的学期开始,开学的第一天,说说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是不是最期待老师给你们发新书呢?

  (课件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看!一(6)班也在发新书!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搬书的过程(先搬来10本再搬来20本)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先搬来10本书,又搬来20本书(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一下就发现了这两条有用的数学信息。那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师随着生的提问将问题板书在刚才两条信息的后面,变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就编成了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道题读一遍。(生齐读题目)

  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一)尝试交流算法

  师:好!同学们,要想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列出算式呢?谁会列式?

  生:10+20=30(本)

  师:哇?你还直接就说出得数啦!好厉害!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10+20=30的?

  生:(回答的这位学生回答的计算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a 、数的方法:10、20、30。

  b 、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 、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 、想减算加:因为30-10=10。所以10+20=30。

  e 、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因为1+2=3,所以10+20=30(预设)及时的把过程板书

  板书:想:1+2=3, 10+20=30 (板书在算式的旁边位置)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摆小棒

  师:那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和他的算法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们的桌上,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算一算,好了,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

  2、展示过程,理解算理

  师:谁来告诉老师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让生自由说自己的算法,如果有学生说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就提问:那你是怎么摆的呢?左边摆多少?右边摆多少?我们请你上台摆给大家看看,好吗?)

  (让生上展示台上摆出左边有1捆小棒,右边有2捆小棒.)

  师:请同学们看着他摆的小棒,左边的1捆小棒是几个十?(1个十)右边的2捆小棒是几个十呢?(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呢?(3个十)

  3、结合算理,掌握算法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算式,仔细想想刚刚我们摆小棒的过程,刚才我们摆了1捆小棒是一个十(板书),又摆了两捆小棒是2个十(板书),一个十和 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是30(板书)。(结合板书说)

  板书设计:

  10 + 20 = 30

  ↓ ↓ ↑

  1个十 + 2个十 = 3个十

  小结: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算式就可以通过想它的组成来计算。

  师:除了用小棒来计算,还可以从我们的计数器上直观看出我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先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再在十位上继续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4、举一反三,理解整十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很棒,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再出一道算式,你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呢?

  (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新的算式:30-20=)

  师:谁算出结果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是10。(可以请两三名学生说)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得这么好?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30 - 20 = 10

  ↓ ↓ ↑

  3个十 — 2个十= 1个十

  小结:结合板书来说

  10+20=30

  30-20=10

  5、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这两个算式,算式中所有的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零)对!像这样的数在数学里我们就叫它整十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想每个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啦!

  四、巩固练习

  1,、摘果子游戏:当说出算式的得数,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如:30+20= 50-20= 30-10= 60-30= 30+50= 60+20=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动,说对算式火车就继续开动.

  50+40= 30-20= 60-20= 70+10+10=

  90-10= 80-20= 40+40= 20+30+10=

  (这种类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不会开不快,如果你怕时间不够,你可以先进行第5题,再进行此题,但一定要保证第5题上出来)

  3、口算竞赛,抢答题。发现数的规律特点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5、猜一猜,红花后面藏着几

  50+( )=90 90-( )=30 ( )+( )=100

  ( )-20=80 ( )-40=50 ( )-( )=30

  分组出示,最后一组的时候这样引导,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看我出来第三组了哦!

  ( )+( )=100

  ( )-( )=30

  先分开引导,再结合引导,最后一口气说出两道题。现在谁能说?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你会计算了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出示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我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回答问题是做到谦让。

  三、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四、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2)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香蕉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小松鼠看到又来了一些小朋友,准备送给他们10个梨。小朋友们,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个梨?

  原来有30个梨,小松鼠送给小朋友了10个,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个梨,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五、学以致用

  乌龟先生在干嘛呢?他正准备把这些信送给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想和他一起送信吗?

  1.口算。

  3+2=4+5=6-4=

  30+20=40+50=60-40=

  小兔子在玩凑百的游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也一起玩好吗?

  请听好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报整十数,另一个同学答整十数,两个同学报的数相加要得一百。谁来和老师先玩一玩。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小猫花花在钓鱼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钓鱼?这鱼怎么钓呢?先算出每个小鱼身上算式的答案,然后,放在相应的小桶里。

  2、口算。

  2+3+4= 20+30+40= 9—4—3= 90—40—30=

  6+1—3= 60+10—30= 7—5+4= 70—50+40=

  然后,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草地上三个小猴子在分花生,谁来说一说图上的意思,还剩多少个花生?我们一起算一算。

  六、达标测评

  书上59页。

  七、课堂小结

  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10=30 10+30=40 20+30=5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6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四、总结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①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指着不同横排、竖排、斜排说一说。

  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先填一填,再讨论。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例题,第27——2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伙伴,看!(出示课件(例题图画)

  2、教师提问:看到这幅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说,再结合例题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0-20=3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5-2=3,所以50-20=30;也可能说5个十减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加油站

  欢迎来到智慧城堡,只要回答对以下的问题,你就能坐上通往智慧城堡的热气球。(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4=()5-1=()9-3=()

  30+40=()50-10=()90-30=()

  六、教学后记: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题以学生喜欢小动物出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教学中,通过操作总结出算法,并以游戏的形式做课堂练习,激发学生了的学习兴趣,主动答题积极性高。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遗漏,如:提问时,学生说答案和电脑出示有一些误差;还有课堂上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没有。而且,在巡视指导和提问题的时候照顾不到全班的同学。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其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计算习惯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0+20=(你是怎么算的?)60+7=(你是怎么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刚才咱们口算时,知道在计算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十合起来,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我们今天还要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的知道。

  (本节课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加法,开课时就进行数的组成的复习,并归纳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创境激趣:

  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老师要跟同学们发新书了。发了什么书?

  你是在哪里发现数学书和语文书的信息的?

  师整理信息:你能用这三条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要求数学书有多少本要怎样列算式?生:35+3=38

  还能提吗?(生: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那该怎样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读教材时,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寻找信息,然后尝试让学生根据梳理出来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刚才计算出35+3=38,你们同意吗?你是怎样算的?

  会算的人小声说一说,其余的人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根小棒,再摆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来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来就是三十八根。

  师:五根表示什么,三根又表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八个一,八个一再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三十八。

  师:我们刚才都是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

  还有谁会象他这样说一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2)那35+30=65,算得对吗?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再摆三十根,用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六个十,再把六个十和五个一合起来就是六十五。

  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生)

  同位说一说。

  (不会算的学生用小棒帮着算,会算的学生可以直接算,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提高。在不断的提问和追问中,在小棒的直观作用下,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理解为什么要把几个一要和几个一合起来,几个十要和几个十合起来。)

  (3)咱们再来观察这两道算式,都是35+几,他们在计算时的方法一样吗?第一题先算的是什么,第二题先算的又是什么?

  师小结:第一题我们是先把三个一和五个一合起来,第二题我们是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

  (让学生观察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样的教学策略是这一节课必须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口算吗?

  3.内化算法,揭示课题

  书中61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观察上面的三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下面的三题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咱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咱们知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个一先加几个一,再和几个十合起来,而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都是先把几个十加几个十,再和几个一合起来。

  (通过例题和做一做中的对比练习,适时地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来一场口算比赛怎么样?

  全对的人为自己奖励一枚智慧果,错了的,改过来也把智慧果奖励给自己。

  (2)用咱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不光能正确口算,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 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说。

  二、出示目标:

  1、我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我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回答问题是做到谦让。

  三、创情激趣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四、自主学习交流导思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2)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香蕉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小松鼠看到又来了一些小朋友,准备送给他们10个梨。小朋友们,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个梨?

  原来有30个梨,小松鼠送给小朋友了10个,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个梨,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五、学以致用

  乌龟先生在干嘛呢?他正准备把这些信送给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想和他一起送信吗?

  1.口算。

  3+2=4+5=6-4=

  30+20=40+50=60-40=

  小兔子在玩凑百的游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也一起玩好吗?

  请听好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报整十数,另一个同学答整十数,两个同学报的数相加要得一百。谁来和老师先玩一玩。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小猫花花在钓鱼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钓鱼?这鱼怎么钓呢?先算出每个小鱼身上算式的答案,然后,放在相应的小桶里。

  2、口算。

  2+3+4= 20+30+40= 9—4—3= 90—40—30=

  6+1—3= 60+10—30= 7—5+4= 70—50+40=

  然后,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草地上三个小猴子在分花生,谁来说一说图上的意思,还剩多少个花生?我们一起算一算。

  六、达标测评

  书上59页。

  七、课堂小结

  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10=30 10+30=40 20+30=5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3

  导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导学背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导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导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导学准备:课件、各种小奖品。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情境导入:

  师:学习新课之前带大家玩一个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我会算

  3+2 = 2+7= 6-3= 5+3= 9-4= 7-2=

  第二关:我会填。

  3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 )个十; 4个十和2个一组成( )。

  第三关:我会数

  师:没有小棒了,你们能接着数吗?

  10、20、30、40、( )、( )、( )、( )、( )

  师:数学上像10、20这样个位是0的两位上我们把它叫做: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看,老师要给大家发新书了。课件呈现P62例1主题图。

  师:(出现10本)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看到一包书,里面有10本。

  师:(出现20本)你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又来了20本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怎样列式?

  预设生:10+20=30(板书)

  2、自主探究: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展示点拨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10+20的不同方法。

  预设:

  组1:看图数:10、20、30

  组2: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3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

  组3: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三个十是30,所以10+20=30。

  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组4:我们用拨一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然后再拨2个珠子,一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师点拨:再拨2个珠子为什么不在个位上拨?

  师: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1,这里是10,所以要在十位上拨。

  生:……

  组5:计算的方法:1+2=3,所以10+20=30

  师:你在哪找到的1和2?

  追问:在这里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3、教授减法

  师:经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一共有30本书,现在如果老师发给同学们10本,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还剩几本?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30-10=?

  师:结果是多少呢?

  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30-10的不同方法。

  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点拨师:这是30根小棒,减10,就是要拿走10根(播放课件),还剩20根。

  组3:数的组成法: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也就是20。

  生4:计算的方法:3-1=2,30-10=20

  师追问: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

  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师:大家请看,这是在让我们做什么啊?

  生:一图四式。

  师:拿出你的本子开始写写吧。

  (1)看铅笔图列式并口算:40+20= 20+40= 60-20= 60-40=

  (2)对比:4+3= 8-2= 7-4= 3+2=

  40+30= 80-20= 70-40= 30+20=

  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生:我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3)40+3与40+30的对比有什么不同?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4)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智慧树,这个树上长满了有红又大的草莓,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只要你把草莓上面的算式算对了,你就可以把红草莓抱回家了。

  (5)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太棒了,还想不想要更多的草莓?

  师:不过这一次可不一样,这一次我来说得数,小朋友你来说算式,你的算式等于我的得数,我就和你做朋友,我每次只收5个朋友哦,抓紧机会吧。

  2、拓展提升

  (1)师: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猜一猜,小动物后面藏着什么数?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走,老师带你们买衣服去。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有多少本书?

  10+20=30(本)

  想: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计算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

  2、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鲜花已盛开,我想公园里一定很美,你们想不想去逛公园?(生回答)不过事先可说好,除了脚印,请你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和照片,请你什么都别带走。做一个讲公德、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对不对?(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瞧,公园到了。知道吗,买门票不用花钱,只要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进去了。(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生口答)

  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注意,要跟上队伍,注意安全呐!

  仔细观察,刚进门,你都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假山、鲜花、游人)这么多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1)看图提问列式:不要只欣赏,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出示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紫花还剩多少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分析呢?列式(板:10+2030—10)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探讨计算方法:

  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引导启发)

  汇报交流:(生说计算方法)(表扬、奖励声音响、积极主动)

  2、反馈练习:做一做

  观赏完鲜花,咱们去买两个气球吧!(画)呀,球上有两道题,谁算对了,气球就送给谁,有信心做对吗?(生独立解答,可以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30+40=70,70—40=30)是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气球送给他。

  三、巩固新知

  1、到猴山了,看小猴子多可爱呀!买一些送给小猴子吃,好不好?一定在工作人员许可下才能喂动物,要爱护小动物。我先买40个,担心不够,又买了20个,你知道我一共买了多少个?(40+20),为什么?喂完了猴子,结果还剩下20个,你知道喂给猴子多少个?(60—20),为什么?

  2、从猴山下来感觉累了吧?你闻到香味了吗?看哪,是苹果!(出示)谁想吃就来摘吧,不过得算对题,说出算法,苹果才归你。

  3+24+56—4

  30+2040+5060—40

  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前面是小熊的家了,可它只欢迎认真做题、聪明好的孩子,快做对题去小熊家参观,做客。(出示,口头正确即可)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

  该回家了,快查查咱们人数够不够,男生20人,女生30人,一共应该是多少人?(20+30=50人)有10个人刚才请假先走了,现在应该有多少人?(50—10=40)别忘了,还有带队的两位老师呢?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公园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计算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

  2 、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鲜花已盛开,我想公园里一定很美,你们想不想去逛公园?(生回答)不过事先可说好,除了脚印,请你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和照片,请你什么都别带走。做一个讲公德、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对不对?(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瞧,公园到了。知道吗,买门票不用花钱,只要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进去了。(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生口答)

  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注意,要跟上队伍,注意安全呐!

  仔细观察,刚进门,你都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假山、鲜花、游人)这么多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 1 )看图提问列式:不要只欣赏,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出示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紫花还剩多少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分析呢?列式(板: 10+20 30 — 10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2 )探讨计算方法:

  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引导启发)

  汇报交流:(生说计算方法)(表扬、奖励声音响、积极主动)

  2 、反馈练习:做一做

  观赏完鲜花,咱们去买两个气球吧!(画)呀,球上有两道题,谁算对了,气球就送给谁,有信心做对吗?(生独立解答,可以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30+40=70 , 70 — 40=30 )是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气球送给他。

  三、巩固新知

  1 、到猴山了,看小猴子多可爱呀!买一些送给小猴子吃,好不好?一定在工作人员许可下才能喂动物,要爱护小动物。我先买 40 个,担心不够,又买了 20 个,你知道我一共买了多少个?( 40+20 ),为什么?喂完了猴子,结果还剩下 20 个,你知道喂给猴子多少个?( 60 — 20 ),为什么?

  2 、从猴山下来感觉累了吧?你闻到香味了吗?看哪,是苹果!(出示)谁想吃就来摘吧,不过得算对题,说出算法,苹果才归你。

  3+2 4+5 6 — 4

  30+20 40+50 60 — 40

  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 、前面是小熊的家了,可它只欢迎认真做题、聪明好的孩子,快做对题去小熊家参观,做客。(出示,口头正确即可)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

  该回家了,快查查咱们人数够不够,男生 20 人,女生 30 人,一共应该是多少人?( 20+30=50 人)有 10 个人刚才请假先走了,现在应该有多少人?( 50 — 10=40 )别忘了,还有带队的两位老师呢?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公园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8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四、总结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①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指着不同横排、竖排、斜排说一说。

  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先填一填,再讨论。

  教学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9

  教材解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本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不需要考虑到不够减的问题,因此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法: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

  70-20= 60-30= 80-50= 90-60=

  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

  1.出示主题图,教学“35-2”.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小男孩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一下“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用数数的方法

  生2: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算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孩子的思维。

  (5)师: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去减2 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理由

  师: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6)老师处事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学生汇报,师板书:35-20=

  (2)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生1:先算30减20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

  3.比较35-2与3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9页上做一做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5-2= 33 35-20= 15

  5-2=3 30-20=10

  30=3=33 10=5=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到100)

  2.计算

  1+2 3-1

  6+3 9-6

  5+3 8-3

  3+4 7-3

  4+2 6-2

  二、新课

  1.激疑:把1+2改为10+20,你会算吗?

  2.解惑:为什么10+20=30?等于40对不对?

  3.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争论)

  4.小组代表发言,师顺势引导:拨计数器、用小棒操作表示

  5.引导学生明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三十。

  6.巩固: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加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加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7.迁移:加法会算了,减法会不会?把复习引入中的计算题中的减法题全部改为几十减几十,让学生计算,说算理。

  8.指导学生看书上P56主题图:要求观察图的中间部分,按从左往右顺序看。提问:有几种颜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盆?黄花有几盆?紫花有几盆?

  9.体会加法的含义: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盆?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10.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搬走10盆紫花,还有多少盆紫花?

  指名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那部分)

  三、课堂练习

  1.P58第一题,指导学生先看懂图,说清图意再计算。

  2.P58第二题,要求按竖行做,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快速算法: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在个位上写零。

  3.P58第三题,看图列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很容易。学生们都能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因学生年纪太小,在探究计算方法上,应适时、适当给予启发和引导。个别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计算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

  2 、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鲜花已盛开,我想公园里一定很美,你们想不想去逛公园?(生回答)不过事先可说好,除了脚印,请你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和照片,请你什么都别带走。做一个讲公德、保护环境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对不对?(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瞧,公园到了。知道吗,买门票不用花钱,只要做对一道题,就可以进去了。(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生口答)

  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注意,要跟上队伍,注意安全呐!

  仔细观察,刚进门,你都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假山、鲜花、游人)这么多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 1 )看图提问列式:不要只欣赏,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出示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紫花还剩多少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分析呢?列式(板: 10+20 30 — 10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2 )探讨计算方法:

  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引导启发)

  汇报交流:(生说计算方法)(表扬、奖励声音响、积极主动)

  2 、反馈练习:做一做

  观赏完鲜花,咱们去买两个气球吧!(画)呀,球上有两道题,谁算对了,气球就送给谁,有信心做对吗?(生独立解答,可以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30+40=70 , 70 — 40=30 )是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气球送给他。

  三、巩固新知

  1 、到猴山了,看小猴子多可爱呀!买一些送给小猴子吃,好不好?一定在工作人员许可下才能喂动物,要爱护小动物。我先买 40 个,担心不够,又买了 20 个,你知道我一共买了多少个?( 40+20 ),为什么?喂完了猴子,结果还剩下 20 个,你知道喂给猴子多少个?( 60 — 20 ),为什么?

  2 、从猴山下来感觉累了吧?你闻到香味了吗?看哪,是苹果!(出示)谁想吃就来摘吧,不过得算对题,说出算法,苹果才归你。

  3+2 4+5 6 — 4

  30+20 40+50 60 — 40

  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 、前面是小熊的家了,可它只欢迎认真做题、聪明好的孩子,快做对题去小熊家参观,做客。(出示,口头正确即可)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

  该回家了,快查查咱们人数够不够,男生 20 人,女生 30 人,一共应该是多少人?( 20+30=50 人)有 10 个人刚才请假先走了,现在应该有多少人?( 50 — 10=40 )别忘了,还有带队的两位老师呢?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公园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4

  导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导学背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导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导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导学准备:课件、各种小奖品。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情境导入:

  师:学习新课之前带大家玩一个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我会算

  3+2 = 2+7= 6-3= 5+3= 9-4= 7-2=

  第二关:我会填。

  3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 )个十; 4个十和2个一组成( )。

  第三关:我会数

  师:没有小棒了,你们能接着数吗?

  10、20、30、40、( )、( )、( )、( )、( )

  师:数学上像10、20这样个位是0的两位上我们把它叫做: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看,老师要给大家发新书了。课件呈现P62例1主题图。

  师:(出现10本)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看到一包书,里面有10本。

  师:(出现20本)你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又来了20本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怎样列式?

  预设生:10+20=30(板书)

  2、自主探究: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展示点拨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10+20的不同方法。

  预设:

  组1:看图数:10、20、30

  组2: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3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

  组3: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三个十是30,所以10+20=30。

  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

  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组4:我们用拨一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然后再拨2个珠子,一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师点拨:再拨2个珠子为什么不在个位上拨?

  师: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1,这里是10,所以要在十位上拨。

  生:……

  组5:计算的方法:1+2=3,所以10+20=30

  师:你在哪找到的1和2?

  追问:在这里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

  3、教授减法

  师:经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一共有30本书,现在如果老师发给同学们10本,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还剩几本?

  师:怎样列出算式?

  生:30-10=?

  师:结果是多少呢?

  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30-10的不同方法。

  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点拨师:这是30根小棒,减10,就是要拿走10根(播放课件),还剩20根。

  组3:数的组成法: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也就是20。

  生4:计算的方法:3-1=2,30-10=20

  师追问: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

  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师:大家请看,这是在让我们做什么啊?

  生:一图四式。

  师:拿出你的本子开始写写吧。

  (1)看铅笔图列式并口算:40+20= 20+40= 60-20= 60-40=

  (2)对比:4+3= 8-2= 7-4= 3+2=

  40+30= 80-20= 70-40= 30+20=

  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生:我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3)40+3与40+30的对比有什么不同?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4)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智慧树,这个树上长满了有红又大的草莓,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只要你把草莓上面的算式算对了,你就可以把红草莓抱回家了。

  (5)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太棒了,还想不想要更多的草莓?

  师:不过这一次可不一样,这一次我来说得数,小朋友你来说算式,你的算式等于我的得数,我就和你做朋友,我每次只收5个朋友哦,抓紧机会吧。

  2、拓展提升

  (1)师: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猜一猜,小动物后面藏着什么数?

  (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走,老师带你们买衣服去。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有多少本书?

  10+20=30(本)

  想: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0-10=2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3. 开火车上学校。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坐上火车,准备开往学校,可火车没有司机。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它们送到学校?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动物们到了学校,看到小猴和小熊早就到学校了(呈现画面),他们正在那儿干什么?你能数把它们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能求出还要搬多少张椅子吗?

  评析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应用情境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如一定要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只有认真开好火车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学校等。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本节课结合儿童生活现实和知识体验,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小动物上学”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班内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接着在“修围墙”练习中让学生比较,渗透优化的算法。再通过交流自己是“如何很快就帮助鸭妈妈找到骇子”的,使优化算法成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算法优化。

  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花开了,草也绿了,外面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郊游?只有回答出下面的问题的同学才能和老师一起出去。

  2.出示复习题。

  3.同学们表现真棒,还等什么?赶快出发把!咦,出发前我们还得准备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课件出示)想吃吗?只有会思考问题的孩子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蛋糕。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赶快动脑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2.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10+20=? (30)

  3.你都知道等于30了,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再摆两捆小棒就是2个十,合在一起就是3个十,是30。

  你们能和他一样用小棒摆一摆吗?(集体摆),指名前示范摆,下面同学们跟着摆。(师板书)现在把小棒放进桌兜,课件回顾刚才小棒的摆法。

  (2)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个数学小帮手来计算。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拨一拨,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我先在十位拨了一颗珠子,就是1个十,在拨两颗珠子就是2个十,合起来就是3颗珠子,就是3个十,是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件)

  (3)还有的下朋使用1+2=3,10+20=3算出来的,哪些同学用的着这样方法?举一下手,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能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呢?

  4.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你的好方法领取一张车票吧,准备出发啰!

  出示算式:

  全回答正确的请举手,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景点:琵琶岛、茶山、龙头村

  5.减法

  玩了这么多的景点,一定饿了吧?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面包)总共有多少个呀?(30个)赶快吃吧!你们吃的真香呀!你们吃了多少个呀?(20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几个?)想一想: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指名答,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看看哪些孩子是既会玩又会学习的好孩子。请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1、2题,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看到你们表现的这么棒,馋嘴小猴也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看,小猴想爬上楼梯摘桃子。

  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小猴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看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3.看,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摘到了这么多的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指名回答,生评论。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四、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玩得高兴吗?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既会玩又会学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什么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板书课题)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件)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吗?回家可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奶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其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计算习惯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0+20=(你是怎么算的?)60+7=(你是怎么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刚才咱们口算时,知道在计算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十合起来,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我们今天还要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的知道。

  (本节课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加法,开课时就进行数的组成的复习,并归纳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创境激趣:

  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老师要跟同学们发新书了。发了什么书?

  你是在哪里发现数学书和语文书的信息的?

  师整理信息:你能用这三条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要求数学书有多少本要怎样列算式?生:35+3=38

  还能提吗?(生: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那该怎样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读教材时,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寻找信息,然后尝试让学生根据梳理出来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刚才计算出35+3=38,你们同意吗?你是怎样算的?

  会算的人小声说一说,其余的人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根小棒,再摆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来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来就是三十八根。

  师:五根表示什么,三根又表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八个一,八个一再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三十八。

  师:我们刚才都是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

  还有谁会象他这样说一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2)那35+30=65,算得对吗?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再摆三十根,用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六个十,再把六个十和五个一合起来就是六十五。

  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生)

  同位说一说。

  (不会算的学生用小棒帮着算,会算的学生可以直接算,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提高。在不断的提问和追问中,在小棒的直观作用下,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理解为什么要把几个一要和几个一合起来,几个十要和几个十合起来。)

  (3)咱们再来观察这两道算式,都是35+几,他们在计算时的方法一样吗?第一题先算的是什么,第二题先算的又是什么?

  师小结:第一题我们是先把三个一和五个一合起来,第二题我们是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

  (让学生观察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样的教学策略是这一节课必须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口算吗?

  3.内化算法,揭示课题

  书中61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观察上面的三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下面的三题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咱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咱们知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个一先加几个一,再和几个十合起来,而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都是先把几个十加几个十,再和几个一合起来。

  (通过例题和做一做中的对比练习,适时地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来一场口算比赛怎么样?

  全对的人为自己奖励一枚智慧果,错了的,改过来也把智慧果奖励给自己。

  (2)用咱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不光能正确口算,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

  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花开了,草也绿了,外面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郊游?只有回答出下面的.问题的同学才能和老师一起出去。

  2、出示复习题。

  3、同学们表现真棒,还等什么?赶快出发把!咦,出发前我们还得准备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课件出示)想吃吗?只有会思考问题的孩子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蛋糕。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赶快动脑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2、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10+20=? (30)

  3、你都知道等于30了,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再摆两捆小棒就是2个十,合在一起就是3个十,是30。

  你们能和他一样用小棒摆一摆吗?(集体摆),指名前示范摆,下面同学们跟着摆。(师板书)现在把小棒放进桌兜,课件回顾刚才小棒的摆法。

  (2)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个数学小帮手来计算。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拨一拨,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我先在十位拨了一颗珠子,就是1个十,在拨两颗珠子就是2个十,合起来就是3颗珠子,就是3个十,是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件)

  (3)还有的下朋使用1+2=3,10+20=3算出来的,哪些同学用的着这样方法?举一下手,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能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呢?

  4、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你的好方法领取一张车票吧,准备出发啰!

  出示算式:

  全回答正确的请举手,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景点:琵琶岛、茶山、龙头村

  5、减法

  玩了这么多的景点,一定饿了吧?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面包)总共有多少个呀?(30个)赶快吃吧!你们吃的真香呀!你们吃了多少个呀?(20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几个?)想一想: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指名答,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看看哪些孩子是既会玩又会学习的好孩子。请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1、2题,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看到你们表现的这么棒,馋嘴小猴也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看,小猴想爬上楼梯摘桃子。

  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小猴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看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3、看,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摘到了这么多的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指名回答,生评论。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四、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玩得高兴吗?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既会玩又会学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什么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板书课题)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件)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吗?回家可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奶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3篇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5+5=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

  2 、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老师听说一(2)班同学们的计算很棒,今天想请你们把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给在坐的每位老师看不好?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得数:

  (1)20+2= 32-2= 35-5= 60+7= 70+5=

  43-3= 56-6= 80+2= 30+9= 15-9=

  (练习过程中重点提问这两题:32-2=30你是怎么算的?)

  师:32-2=3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30的呢?

  生: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对,从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80+2=82 你怎么想的呢?

  生:8个十和2个一是82

  (2) 5个十是( )?

  7个十是( )?

  30里面有几个十?

  60里面有几个十?(要完成)

  复习小结: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强,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快准地算出这些题。接下来,老师还有许多难题想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敢)仔细听!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当新的学期开始,开学的第一天,说说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是不是最期待老师给你们发新书呢?

  (课件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看!一(6)班也在发新书!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搬书的过程(先搬来10本再搬来20本)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先搬来10本书,又搬来20本书(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一下就发现了这两条有用的数学信息。那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师随着生的提问将问题板书在刚才两条信息的后面,变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就编成了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道题读一遍。(生齐读题目)

  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一)尝试交流算法

  师:好!同学们,要想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列出算式呢?谁会列式?

  生:10+20=30(本)

  师:哇?你还直接就说出得数啦!好厉害!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10+20=30的?

  生:(回答的这位学生回答的计算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a 、数的方法:10、20、30。

  b 、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 、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 、想减算加:因为30-10=10。所以10+20=30。

  e 、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因为1+2=3,所以10+20=30(预设)及时的把过程板书

  板书:想:1+2=3, 10+20=30 (板书在算式的旁边位置)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摆小棒

  师:那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和他的算法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们的桌上,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算一算,好了,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

  2、展示过程,理解算理

  师:谁来告诉老师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让生自由说自己的算法,如果有学生说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就提问:那你是怎么摆的呢?左边摆多少?右边摆多少?我们请你上台摆给大家看看,好吗?)

  (让生上展示台上摆出左边有1捆小棒,右边有2捆小棒)

  师:请同学们看着他摆的小棒,左边的1捆小棒是几个十?(1个十)右边的2捆小棒是几个十呢?(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呢?(3个十)

  3、结合算理,掌握算法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算式,仔细想想刚刚我们摆小棒的过程,刚才我们摆了1捆小棒是一个十(板书),又摆了两捆小棒是2个十(板书),一个十和 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是30(板书)。

  师:除了用小棒来计算,还可以从我们的计数器上直观看出我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先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再在十位上继续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4、举一反三,理解整十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很棒,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再出一道算式,你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呢?

  (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新的算式:30-20=)

  师:谁算出结果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是10。(可以请两三名学生说)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得这么好?

  5、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这两个算式,算式中所有的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零)对!像这样的数在数学里我们就叫它整十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想每个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啦!

  四、巩固练习

  1,、摘果子游戏:当说出算式的得数,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如:30+20= 50-20= 30-10= 60-30= 30+50= 60+20=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动,说对算式火车就继续开动.

  50+40= 30-20= 60-20= 70+10+10=

  90-10= 80-20= 40+40= 20+30+10=

  (这种类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不会开不快,如果你怕时间不够,你可以先进行第5题,再进行此题,但一定要保证第5题上出来)

  3、口算竞赛,抢答题。发现数的规律特点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5、猜一猜,红花后面藏着几

  50+( )=90 90-( )=30 ( )+( )=100

  ( )-20=80 ( )-40=50 ( )-( )=30

  分组出示,最后一组的时候这样引导,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看我出来第三组了哦!

  ( )+( )=100

  ( )-( )=30

  先分开引导,再结合引导,最后一口气说出两道题。现在谁能说?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你会计算了吗?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用具:

  70根小棒、小磁铁、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算(生听老师念口算题,在练习本上写算式。)

  口答

  (1)40里面有几个十?70里面有几个十?

  (2)5个十是多少?9个十是多少?

  (3)3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个十、3个一是多少?

  二、教学新课

  1、谈话导入。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小朋友们,这些花美吗?

  今天咱们光明小学的小朋友到公园去玩耍,看见工人师傅在搬花,于是他们就帮爷爷数花。每人十盆十盆地数,一共数了多少盆?(生数数,先观察每一列有多少盆花?10盆。然后在十盆十盆地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一共有6个十,是60盆。)

  师:对,一共有60盆鲜花。 刚才我们是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一共有60盆花,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左边有30盆,右边有30盆,合起来一共有60盆,30+30=60)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思考,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再来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也许,现在小朋友不知道,再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今天我们要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小朋友们,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你知道吗?(生数数,10、20、30……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教学例1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 左边摆一捆小棒,每捆十根,表示红花的盆数。右边摆两捆小棒,表示黄花的盆数。

  (生操作,师巡视。师在黑板用小磁铁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按老实要求摆好了小棒,下面老师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在活动之前,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仔细:一捆小棒表示多少?那又摆了两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捆小棒表示10根,又摆了两捆表示黄花的数量有20盆。

  师: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那如果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师用实线圈把左右3个小磁铁圈起来。)

  生:10+2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接着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思考过程

  ①10是几个十?20是几个十?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十?

  ③3个十怎样写?怎样读?(3个十,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这个数写作30,读作三十,在这里给学生强调下无论是读数或者是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板书:10+20=30

  (让学生理解思考过程,可让学生反复说过程)

  小结:口算10+20得多少,分三步想:先想1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后想1个十加2个十得几个十?再想3个十是多少,应该怎么样写?

  师:小朋友们,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马上来检验一题

  20+30 10+40 30+50

  (生思考,和同桌小声讨论,后汇报,说思考过程,你是怎样想的?)

  (2、)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再用小棒摆。师在黑板上用小磁铁演示。

  师:现在有紫花30盆,我们应该用多少捆小棒来表示紫花的数量呢?(30)

  那现在工人师傅搬走了10盆。搬走的10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去掉1捆小棒,生拿走1捆小棒,师用虚线圈把其中1个小磁铁圈起来。)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盆花?怎样列式计算?(先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再汇报。)

  生:还剩下20盆紫花,30-10

  师:30-10=20,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快速算出答案的?

  (师引导生用数的组成来思考: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10=20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知识,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齐读:10+20=30 30-10=20 小结:在口算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加上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减几个十。小朋友们,你们会了吗?(会)既然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你们了。

  3、指导生完成做一做题目。

  第一题:30+40 请学生上黑板用小磁铁演示,按后根据图说一说

  ①30表示什么?40 表示什么?30+40又表示什么?

  ②30加40 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数的组成。)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4、及时练习:算一算、想一想(生快速口算,选取个别题目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

  50+30

  30+10

  40+50

  20+30

  30+50

  50-30

  30-10

  60-40

  三、巩固练习。

  1、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贴上小猴(得数为30)、小兔(得数为70)、长颈鹿(得数为20),小鸟(得数为50)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口算出得数,然后对号入座。

  师:请大家先给小猴送信。(生将得数是30的卡片贴在小猴的信箱中。再集体订正。)

  20+50

  30-10

  90-20

  10+10

  80-60

  10+40

  60-30

  60+10

  90-40

  30+20

  40-10

  70-20

  80-50

  50-30

  40+30

  2、首尾相接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个同学先一道题,要求题目必须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法不限。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再编一道题,以此往下继续进行练习。如:第一个学生说20+40=60;第二个学生说60-10=50……以此类推。(这个游戏主要是考考学生反应,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还可以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要想完成游戏,必须学会听游戏规则。)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0-10=20

  30-10=20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

  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5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2、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习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习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创设帮猴子摘苹果的情境,引发课堂互动,将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复习置于有情节的探索中,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设计意图:学生在摘苹果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课本中的习题以逛超市的形式呈现,继续创造孩子们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愉快的购物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这样设计,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立足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这节课浓缩后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设计意图: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准确计算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算理。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三、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说教材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看花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验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那老师就带你们去花园逛逛吧!可是工人叔叔说你们要是想去的话必须闯过两关。大家有信心吗?好,请看。

  1、出示复习题。

  师:大家真的是好厉害呀!过关了。请跟老师进花园欣赏吧!

  2、出示各种漂亮的花。

  师:现在花园里又运来了一些花,想看一看吗?

  3、出示例1。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探究新知。

  1、看着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说一说。

  2、你能自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4、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优化算法。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7、全班交流汇报。

  8、继续探究。

  师:有一位小朋友要买10盆,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买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六、巩固延伸 。

  1、接力赛。(学生竖行排列,第一名同学得出结果,告诉第二名同学继续计算。)

  20+60→( )-30→( )+50→( )-40→( )+10……

  2、帮小熊改错。

  90-20=7( )50—30=80( )

  40+1=50( )30+20=10( )

  3、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出小猫、小象、小熊猫、小猴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张口算卡片,根据得数放入正确的信箱。

  20+20 50-20 10+40 60-40 40-10

  30+30 90-40 80-10 30+10 10+50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计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同时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七、 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些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3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练习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说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练习题第1、2、3、4、5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也便于以后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为理解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出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五、说教法

  愉快式教学

  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

  六、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

  ☆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课本。

  八、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是3月7日,明天是什么节日呢?*时妈妈对我们好吗?明天是她们的节日,老师带你们去摘花,明天送给妈妈好不好呢?出示复习练习题(1、10以内数的加减法。2、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教学情境,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在情绪、知识等方面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小动物们也有礼物要送给妈妈呢!(呈现画面:小松鼠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也是10个)。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1、提出问题

  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5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借助小松鼠和小狗也为妈妈准备礼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说出冰糖葫芦的串数和每串的个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使题目由“枯燥”的计算变成“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接着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同桌讨论、小组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说说有多少种算法,提倡算法多样的理念,启发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我根据学生说出的不同方法,板书其中的三种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夺取智慧珠。(呈现“想想做做”的第1题。)

  2、鸭子找妈妈。(结合画面)几个小鸭子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字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小鸭子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妈妈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3、过山车。(结合画面)我们玩过山车游戏吧!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呢?(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4、小猫钓鱼。(结合画面)(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去游乐场”的练习游戏,再次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打破了由“枯燥”的计算变成了“直观、生动”的练习。这样既注重了基础,又拓展了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及情感经验,既有助于老师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总之,这节课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九、课后反思

  整节课优点

  1、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尝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的形成了算法多样的局面。

  2、及时板书学生说出的各种算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3、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应用情境中,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时间不够,怕他们不会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没能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更多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今后打算:我将不断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4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爱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高兴吗?(高兴)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想)请看(课件:动画片)Dora很高兴认识你们,还想跟你们做游戏呢,愿意吗?(愿意)老师伸出一个指头,问学生:这是什么?(一个指头)一双手有几个手指?(10个)如果老师加同学们一双手就是多少?(20)加两双手是多少?(30)10,20,3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十数。(板书“整十数”)

  谁在说话?(点课件小精灵说:今天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我背包里的智慧星。今天我的旅程是去小熊家玩,想和我一起去吗?(想)

  只要你们答对了这些题,就可以出发了。(点课件:复习题)

  1、我是口算小能手(以开火车的形式答)

  2、我会填(全班答)师:同学们可真棒,都做对了。

  二、新授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点课件:小精灵说:怎么去小熊家呢?我们要先经过百花园、鳄鱼河,才能到达小熊家,一起出发吧。)师:百花园到了(点课件:欣赏图片)。

  看!这些鲜花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多么美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点课件)哦,原来这些花是森林公园里小动物们种的。看,他们正在数花呢,你们也想数一数吗?(想)红花有多少盆?(老师领着大家数一数红花)(电脑出示10盆)

  师:黄花呢?(20盆)紫花呢?(30盆)你怎么这么快就数出来了?(一排是10盆,两排就是20盆,三排就是30盆,)(电脑出示20、30。)师: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板书:题目贴在黑板上)

  a、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b、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c、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d、红花、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师:同学们真聪明,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教师为你们骄傲!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学生列式(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生: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合起来)

  师: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的想法说给同桌听。看看哪位同学想的方法妙。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5)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到底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先摆几捆小棒?(1捆)这一捆表示什么花?(红花),再摆(2)捆小棒,这2捆表示(黄)花,合起来就是(3)捆小棒,也就是3个十,表示红花和黄花一共有30盆。所以10+20=30(请一名同学把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利用展台展示出来)

  师强调算理: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方法都很好,值得表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第二题:先读题目,问怎样列算式?(全班一起做)第

  三、四题由学生自己做,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展台展示叫学生说:我写的算式是其中老师简单的讲一下第四题(我们还没学整十数的连加,你就会做了,你好聪明哦!),你们是这样的吗?(是)你们真棒!)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小牛想把这里最漂亮的10盆紫花送到它的好朋友朵拉,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还有多少盆紫花?)原来有30盆紫花,小牛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师板书:30-10=20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搬走了10盆,就是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用减法。)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的?和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因为3-1=2,所以30-10=20。

  生3:3个十减去1个十还有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10=20。师小结:咱班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强调算理:3个十减去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展台演示小棒)

  用手指着黑板上的那些算式说,今天我们学的都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加、减整十数”)好,刚才同学们个个都很棒,那你能编出像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来考考大家吗?一个说→全班答。

  (3)下面老师来出题,看看谁算得最快?有没有信心?(有)(点课件)练习: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发现了什么?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3+2=5 4+5=9 6-4=2 30+20=50 40+50=90 60-40=20 小结: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个位上添“ 0 ”就可以。

  三、巩固练习

  第一题:蜜蜂采蜜师:(点课件)百花园里的花这么美,这么香,还引来了蜜蜂呢,它们该采哪朵花呢?谁来帮帮它们?这是一星级的题,答对了加10分。

  第二题:花落谁家

  这些花漂亮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花,想要吗?(点课件)谁答对了就送给谁。问一两个学生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第三题:鳄鱼河

  走过百花园,又来到了鳄鱼河(点课件),Dora说:跳上得数是60的算式才能安全过河。你能找出得数是60的算式吗?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第四题:输密码

  朵拉他们来到了小熊的家(点课件),可是,这是一把密码锁,小猴子把密码输成这样,你们看它输对了吗?(点课件)这些密码对了吗?这是二星级的题,答对了加20分。

  师:我们*时做题就要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不要像小猴子一样粗心哦。

  第五题:水果题

  (点课件)小熊说:这下输对了密码,你们请进吧。小熊准备了一些水果(点课件)请看,你能用这3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90 60 30答对了奖一个苹果,看谁写得又对有快?

  第六题:放气球(拓展延伸题)

  师:刚吃完水果,小熊又请我们去放气球呢(点课件)

  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最大能填几?10+30>()25 +()= 25 —()这是三星级的题,答对了加30分。

  师:先算10+30=40,那右边要比40小,比40小的数有哪些?(学生随意讲)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最小能填(0),最大能填(39),谁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说出可以填哪些数吗?(0~39)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我们来算一算这几个队的得分情况(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算)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分?谁与谁一共多少分?今天,我们跟朵拉玩得开心吗?希望同学们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更多的问题,好不好?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红花10黄花20紫花30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 + 20 = 30(盆)

  1个十2个十3个十

  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10 + 30 = 40(盆)

  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三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还有多少盆紫花?30 - 10 = 20(盆)

  3个十1个十2个十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题:一共有150棵果树,其中有80棵苹果树,其它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150-80=70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150-80=70(棵)

  想:

  (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

  (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5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1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学生在已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枯燥乏味、机械训练使学生感觉厌烦,致使讨厌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适当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可能有多种形式,应允许其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导学策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采用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科学获知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优化选择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流程: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师:(媒体出现情境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游乐园玩,游乐园是在一座小岛上,要想过去,需经过一条水路,一路上设有关卡,回答对了才能进得去。有信心吗?

  1、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走过荷叶)(每组4号同学口答)

  10497863861094

  2、5个7是多少?8的7倍是多少?6个10是多少?(洞门口)(2人小组互说算法)

  二、探究新知(突出贡献奖励:2颗)

  1、(进入游乐场)出示主题图,从中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出问题)

  2、咱们也帮助售票员阿姨解决一些问题。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独立列式,2人小组说说你的算法)

  10人要多少钱?(2人小组说算法,集体展示,算法多样)

  3、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独立完成,集体展示)

  4、怎样计算简单?出示:207=2007=20007=

  (4人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汇报)总结算法: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5、练习口答:67=607=6007=

  99=909=9009=

  三、巩固练习(奖励:每小题2颗)

  1、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2人小组核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学案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学案设计1006402300387005400

  640240073056003700

  (4人小组)讨论:5600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集体汇报)

  2、一瓶矿泉水2元钱,买20瓶需要多少钱?

  3、李叔叔运来8箱苹果,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2、3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四、游戏:在游乐园玩得很开心,谁算得快,是谁的(每小组4人赛)

  610056033004208200

  20400630071009200

  五、拓展练习(思维活跃奖励3颗)

  用数字2、3、4、6、10、20、30、40、60、12组成一道乘法式子,使它们的积是240。

  六、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总结评价:得到10颗星及以上的学生换取墙贴星)

  七、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210=10203=60

  不看因数0,表内乘法积,积末尾添0

  教学点评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掌握口算方法。对本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分别以2人小组、4人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交流和总结出算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学生参与面广。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及设计游戏活动和得星激励评价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索新知打下很好的基础。练习设计有层次性,由简单计算到解决问题,起到了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的作用。整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处处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经历了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理解算法的学习活动过程。这不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的理念,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创设情境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增强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起到学以治用的效果。整堂课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完好。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2

  课题四: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铺孕伏

  1.填空: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 ②5+8=

  ③9-4= ④15-7=

  ⑤8+9= ⑥15-6=

  ⑦14-6= ⑧4+6=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出现课题.) 下载

  2.教学例9.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

  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汇到一起,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个十是40 (板书:“40”)

  5个一是5 (板书:“5”)

  教师讲述: 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 40+5=45 (板书:“4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40+5的计算方法.

  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

  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所以 40+5=45

  (3)教师出示:60+3

  引导学生思考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

  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

  所以 60+3=63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1小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

  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

  列成算式是:50 + 6=56(填书)

  ②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

  30+4= 20+8= 50+2=

  3.教学:“45-5”.

  (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所以 45-5=40.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学生试算 63-3 (板书: 63-3=)

  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 63-3=60(板书“60”)

  (4)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

  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想一想: 5+40=□,应该怎样计算?

  (1)可以启发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引导学生明确:

  5+40表示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得45.与例9:“40+5”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反馈练习:

  ①试算 2+50,并叙述计算方法.

  ②自己编几道同类加法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

  (三)全课小结

  让学生结合例9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随堂练习

  1.填空:

  2. 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看图写算式: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6题.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30+60x30+6并说出计算过程。

  50+20x50+2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x30+8x35+30x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1)、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总结算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30+60x30+6并说出计算过程。

  50+20x50+2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x30+8x35+30x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1)、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总结算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 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老师应该重视。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问题还是值得深思,当堂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可能是中间过程我说的话多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引导上挤占了时间,能够再挤出来5分钟就好了。课下又延长了3分钟进行了课堂检测,从检测情况来看,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做对比练习,看珠子图写算式这道题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比较了一下,因为怕时间不够,就没有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应该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

  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 通过我们教研组对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的研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领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部分,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正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组织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如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答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回答。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机会,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继续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5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继续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据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将本课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我在教本节课时尤其重视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激情导入新课

  抓准了本课知识的切入口,自然地引入对于“整十数”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入课题。

  2、放手让学生探究

  (1)问题的发现:由春天的公园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相信学生一定能“行”,留些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

  (2)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3、鼓励思考,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用十作单位计算”的唯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10+20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而不是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在总结评价时,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比如:在一个孩子提出的数学问题是:红花.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三步计算的问题时,我及时表扬了他;当孩子叙述得不全面时,我说:“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在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好!”正是在这种具体而又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评价中,使孩子们既获得了成功的的体验,又使他们明确了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努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

  3、在重视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更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及时组织学生对算法进行探讨交流,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感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进行算法优化。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这节课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1.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

  2.班大人多,个别孩子注意不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将本课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我在教本节课时尤其重视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松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8)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篇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如10+20等于多少?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4类似竖式的算法。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2

  今天,我上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课后,有以下的教学反思:

  1、我能把“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就知的迁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在学习新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地高,完成了教学目标。

  2、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以及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好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以优带差,讨论氛围热烈活跃。

  4、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几?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直接用1+2=3,再在后面添一个0

  (2)用相同数位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3)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所以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5、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明确理解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6、高效的处理了教学中的生成问题。

  如:“活动单二”4+5=2+7=9-3=

  40+50=20+70=90-30=

  我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组数的特点,从而引出竖着做会既快又准的做题方法,但是课堂上却有学生说横着做快。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灵机一动说: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到底怎样做更好。通过比试证实了竖着做既快又准,这样既有说服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课题教学效果,反而为这节课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

小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3

  新课结束后,自我总结了以下本节课的得与失: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创境导入的闯三关起到了收心和复习引入的作用。通过做题把学生的心收回到课堂上来,在复习的时候又为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方法的总结。在算10+20=30的时候,不规定一种方法,而是由学生总结出多种方法,并且都给与肯定。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以后的改进:

  一、导学单的设计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怎样计算的?”,范围太大,对学生的指向性不强,没有实际操作的指导性。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重新这样设计导学单:

  (1)摆一摆:先摆()捆小棒,再摆()捆小棒,合起来是()捆小棒,就是()。

  (2)拨一拨:先在()位拨()个珠子表示(),再在()位上拨()个珠子表示(),合起来是()。

  (3)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评学中的“摘草莓”,题目数量过多,学生说的太慢,题量过大,而且每一个草莓题目都让学生说算法没有必要,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的习题没有时间做。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减少几个草莓题目,或者前面的草莓让学生说怎样算的,后面就不说算法,直接说得数。因为通过前面的训练,后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可以加快速度。

  三、评学中两个做游戏时发奖品,浪费了太多时间。如果再讲课堂课,我会这样设计,学生回答正确,口头表扬,告诉学生下课来拿奖品,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四、学生动手太少,课堂上没有学会动笔计算的时间,学生一直在口头说,没有实际的纸上计算训练。如果再讲这堂课,我会在“摘草莓”和“找朋友”两个训练当中缩减一些时间,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做书后面的习题。

  本人的能力有限,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前辈不吝赐教。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扩展9)

——《整千整百数加减法口算》教学反思3篇

《整千整百数加减法口算》教学反思1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4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为后继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良好途径。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体验。

  一、预学案为学新知铺路

  预学案是学生已经学过而且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较密切的知识,通过练习,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课前完成,课上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习新知节约了时间。

  二、导学案为学新知导航

  (一)情境导入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通过游览北京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同学们带着对北京的向往之情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新知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北京的情感。

  (二)小组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利用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总结计算方法,在动手做和动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算理。

  三、检测案巩固新知

  通过找朋友小游戏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起到了熟练口算的目的。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各位观课教师的建议下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

  1、在表达方面,要培养学生讲的兴趣。在数学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语句完整、有序。在练习的时候多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在练习方面,时间没处理得好。找朋友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用时比较短,处理有些仓促。

  3、遇到1400+900= ( )-70=210这些较难题的时候,应该抽出来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4、课堂评价太少,致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可以适当地进行小组或个人评价。

  总之本节课也成功也有不足,各位观课教师也从不同的观课维度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下一步我会进一步修改教案,争取将不足变为更精彩的环节。

《整千整百数加减法口算》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书的读写、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数位的组成是本节课的主要算题思想方法。本堂课的要点是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理解的过程即是转化和类比的过程。

  本节课我做到了:

  1、复习旧知针对本节所要用到的算理

  在课的伊始先让孩子们汇报一下自己搜集的万以内的数,并把数字写下来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揭题,本节课将利用数位的组成来解决问题。

  2、把问题简单化,渗透数学思想

  在课堂讨论中,孩子得出了很多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给予肯定。我重点讲解的是利用数位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初步感知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与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一样。把所有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全部转化为20以内、10以内、100以内数的加减。在算出300+400=700时,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找到想3+4=7这种方法。

  3、注重了孩子的练习巩固

  由于本节课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加强了孩子的练习。从小试身手、找朋友的游戏环节、解决问题的计算环节、到思维拓展环节层层递进,让孩子在联系中体会算理。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细节上的处理不是很仔细。幻灯片上的字体颜色有些不是很清楚,复习旧知例题中的数字颜色看不清楚,孩子读数、写数时就显得费劲,影响了课的进程。

  2、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到位。前面的讨论、讲解部分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作出调整并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做,也没有时间进行本节课的总结。

  本堂课的"教学,虽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已基本达到目的,但实际效果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怎样才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稳扎基本功,真诚的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处理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多听课,多反思,多求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组织好课堂。争取一节课一个样,每天都进步。

推荐访问:十数 教学设计 加减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0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2023/0504/593475.html

  • 相关内容
  • 05-04 2023年《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0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看了这个电影,我感到了电影中这位爸爸的伟大。  这位爸爸可以忍着村民们的嘲笑和歧视,训练自己的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而且训练的不是其它女孩该干的运动,而是摔跤这种男人

  • 05-04 2023年《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0篇】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本书的逻辑要比《拖延心理学》更加的优秀,不同之处在于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拖延症的产生原因上,而是将重点放在拖延症可能导致的后果,并且如何去改善之上,各有互补,如果书友们深受拖

  • 05-04 2023年《捉迷藏》中班教案【10篇】

    《捉迷藏》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⒈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有趣意境。  ⒉认识颜色与相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6号;各种颜色的物品以及相应的色块

  • 05-04 2023年度《开学第一课》五年级观后感【10篇】

    《开学第一课》五年级观后感1  九月一日,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主题:美就在你身边。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感人,让我深深感受到里面的教育是多么

  • 05-04 《快把我哥带走》观后感【10篇】

    《快把我哥带走》观后感1  国内较少看到以兄妹感情为题材的 电影。因为偏爱张子枫,想了解彭昱畅的演技的缘故打开电影。  故事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快镜头,节奏轻快,与国内小清新电影相差无几,但影片到中后部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