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窗》教学设计【10篇】(完整文档)

【www.zhangdahai.com--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天窗》教学设计【10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天窗》教学设计【10篇】(完整文档)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

《天窗》教学设计2

  单位:孟津县小浪底中心小学姓名:田艳琰电话:

  26.天窗

  1583791xxxx

  26.天窗

  第二课时 主备人:田艳琰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唯一、慰藉、扫荡”等词语的含义。

  2、朗读课文,读出对文字的独特感受,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 在遣词造句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4. 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的独特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天窗。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感受;体会天窗的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想象描述法、指导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基以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重视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解疑,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颅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程序: 一、

  观察回忆,整体感知天窗的魅力。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矛盾写下它?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请大家快速回顾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天窗的?

  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天窗是神奇的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两个学习课文。

  二、潜心会文,体验想象的神奇。

  1、速读课文4—7自然段,

  1) 找出“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第二部分中出现了几次? 2) 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部分分成几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 学法一:初读了解内容,默读思考:4、5小节主要写什么?“慰藉”是什么意思?

  2) 学法二:精读解决问题:在夏天阵雨来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自由读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回答。

  3) 学法三:细读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 想象体会“扫荡的威力”。让我们和文中的孩子一起到地洞似的黑屋子里去感受想象一下这风这雨这雷这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

  5) 学法四:美读体会情感。男女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女同学读分号前面的内容,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那种惊喜的心情。男同学读分号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关在黑屋子里的不快心情。

  3、我们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第二层6、7小节。

  1) 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小组讨论:晚上“休息”时,为什么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 细读比喻句、排比句。体会它的妙处。

  4) 美读体会感情。孩子们的想象要读得激动神往而又快乐。

  4、试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吧! 1) 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神奇的?

  2) 文章中的那些描写是“虚” “无”的,哪些是“有” “实的?

  3) 你对“天窗”有哪些新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品味语言、美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弄清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天窗虽小却能开人心窍,有了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世界。我们要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 四、观察想象,个性抒写。

  老师也给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请观看星空图,聆听优美的乐曲,放飞自己的想象,把你想象到的化作优美的语言写在纸上吧! 用“仰望星空,我看到 ,想象到 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课堂小结:刚才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愿大家抓住一切想象的机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到一个个神奇、美妙、广阔的世界!愿你们的明天像星空一样璀璨夺目!愿你们的人生永远有一扇天窗在朝你们开放!

《天窗》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

  3.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天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

  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

  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

  (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

  【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

  (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

  (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

  板块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结合经历,释“慰藉”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吗?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个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在《天窗》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信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窗》。

  (2)熟读课题。(板书:天窗)

  2.整体感知。

  (1)师引导: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指名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师指名读句子。

  ②师引导理解“慰藉”:谁能给“慰藉”找个近义词?

  ③预设:安慰。

  ④生齐读。(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紧接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慰藉”。

  板块二 反复朗读,悟“慰藉”

  1.再读课文,圈画感受最深的词、句、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l 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段,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师巡视指导。

  (3)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提示:结合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来理解)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以下句段的交流)

  (1)交流句段一,指名朗读,理解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这时候”是什么时候?(预设:夏天阵雨来了时)

  ②师引导: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③示例: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玩耍和嬉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自我安慰。

  ④师引导理解: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⑤生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到屋里来啊!”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预设:命令、不可违抗)师指名读。(板书:进屋)

  b.“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师指名读。(板书:被逼)

  ⑥师小结: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抚慰,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句段二,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朗读。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比较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示例:课文中的语言更生动形象。

  ③仿写练习。

  a.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模仿“想象”。

  课件出示;

  请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

  这雨,像泼,像倒,从屋顶直泻下来;这风,用力地撕扯着大地;这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这电,带子似的飞速一瞥。

  b.生自由仿写。师巡视指导。

  c.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范例。

  ④生齐读。师引导:“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⑤师指名交流。(示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⑥引导想象。

  a.师引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透过小小的玻璃,你还可能看到什么?

  b.示例:红叶……(相机指导朗读,想象着风、雨、雷、电威力巨大无比的状况进行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思考:

  ①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②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预设:天窗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板书:神奇)

  ③“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2)示例:孩子们是善于想象的,想象出的东西比现实看到的更丰富。句中的“有”与“实”指的就是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天马行空,所以就会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实”了。

  (3)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板块三 拓展交流,谈“慰藉”

  1.拓展交流。

  (1)师引导:同学们,在你们失落和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呢?请大家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2)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小练笔。

  师:大家也来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3.课后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天窗》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用“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说说自己透过玻璃窗观察景物的所见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 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拓展目标: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习习惯: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试着背诵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策略:

  继续学习比喻句,懂得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1、 这句话主要些什么。

  2、 分清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 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教具准备

  1、三张带有比喻句的幻灯片。

  2、录音机及录有暴风雨声响的磁带。教学时间 3课时。板书设计:天 窗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看见 想象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第一课时课时要求: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揭示课题。出示投影片:这是什么?(天窗)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天窗》。

  二、 初步阅读。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2、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想一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几段?

  2、讨论交流(第一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二段4—7节,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

  四、 讲读课文第一段。

  1、谁来读一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城里的房子和乡下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乡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

  2、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来读一读。师小结:乡下人为了使关上木板窗的屋子里有光线,所以开了天窗,来,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时要求:通过学习第二大段,解决“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理解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大段,知道了乡下人为了采光而在屋面开了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出示板书: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

  (1) 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现了几次?(二次)

  (2) 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段分几层?(分两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出示学法1)初读,想一想4、5小节主要讲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初读,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慰藉。

  (2) 再读课文,了蟹在夏天阵雨天时,为什么天窗会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1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2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学法2)精读,了解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4)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了。(出示比喻句)

  ○1这是句什么句子?(比喻句)

  ○2读一读。

  ○3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屋子比作地洞)

  ○4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屋子的静和黑)

  (5)请同学在这两节中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好句子?出示句子:“透过……闪电一瞥。”

  (6)(出示学法3)细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这风、这雨、这雪、这雷、这闪电是怎样扫荡这世界的?学生交流。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板书:无穷无尽

  (7)总结:我们学习了第4、5节,运用了初读、精读、细读“三读”课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时,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体会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展开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学第二层6、7节。

  (1) 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四人讨论:“为什么是唯一慰藉?”

  (3) 细读比喻句。

  (4) 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5) 有感情地读6、7小节。

  三、 总结全文:

  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的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这些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另外,我们这堂课还学习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体会语言的“三读”读书方法。第三课时课时要求:进一步理解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下雨天,孩子们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们先来理解(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会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物”这句句子。

  (1) 句中的两个“它”指什么?(天窗)

  (2) 自由读句,完成练习。如果有了 ,你就会永远 。

  (3) 句中有两处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因为有了天窗,你才会联想想到种种事情)

  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么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内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切。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练习设计: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A”:选择一个下雨的天气,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B”: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C”:以《窗外》为题,选择你看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写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备注:“A”为学习困难学生完成,“B”为中等学生完成,“C”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天窗》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唯一、慰藉、扫荡”等词语的含义。

  2、朗读课文,读出对文字的独特感受,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在遣词造句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4、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的独特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天窗。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感受;体会天窗的神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想象描述法、指导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基以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重视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解疑,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颅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程序:

  一、观察回忆,整体感知天窗的魅力。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矛盾写下它?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请大家快速回顾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天窗的?

  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天窗是神奇的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两个学习课文。

  二、潜心会文,体验想象的神奇。

  1、速读课文4—7自然段,

  1)找出“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第二部分中出现了几次?2)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部分分成几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学法一:初读了解内容,默读思考:4、5小节主要写什么?“慰藉”是什么意思?

  2)学法二:精读解决问题:在夏天阵雨来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自由读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3)学法三:细读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想象体会“扫荡的威力”。让我们和文中的孩子一起到地洞似的黑屋子里去感受想象一下这风这雨这雷这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

  5)学法四:美读体会情感。男女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女同学读分号前面的内容,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那种惊喜的心情。男同学读分号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关在黑屋子里的不快心情。

  3、我们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第二层6、7小节。

  1)初读。课文讲什么?

  2)精读。小组讨论:晚上“休息”时,为什么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细读比喻句、排比句。体会它的妙处。

  4)美读体会感情。孩子们的想象要读得激动神往而又快乐。

  4、试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吧!1)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神奇的?

  2)文章中的那些描写是“虚”“无”的,哪些是“有”“实的?

  3)你对“天窗”有哪些新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品味语言、美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弄清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天窗虽小却能开人心窍,有了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世界。我们要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

  四、观察想象,个性抒写。

  老师也给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请观看星空图,聆听优美的乐曲,放飞自己的想象,把你想象到的化作优美的语言写在纸上吧!用“仰望星空,我看到,想象到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课堂小结:刚才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愿大家抓住一切想象的机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到一个个神奇、美妙、广阔的世界!愿你们的明天像星空一样璀璨夺目!愿你们的人生永远有一扇天窗在朝你们开放!

《天窗》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

  3.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天窗》教学设计10篇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一瞥(piē)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q”。)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对相关语句进行品读。

  1.品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课文第4、5自然段的语句)

  夏天阵雨来了时,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2.把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如果将“雨脚”“一瞥”分别换成“雨点”“一闪”,好不好?(不好。“雨脚”“一瞥”凸显了孩子眼光的独特,令人感受到童心的跃动,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

  从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只是闪电、雨,想象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3.品读“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从“逼”字读出孩子的心情。

  引导:是啊,孩子还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再玩会儿,不想休息,也睡不着,他又想起了那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可爱的天窗。这时,天窗又给了孩子怎样的慰藉?

  学生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用双直线画出“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想到的”。(出示句子)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指名朗读这些句子,学生谈谈感受。(夜的美丽神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用声音传递夜的美丽神奇,体会天窗的神奇、有趣。

  小结:看到的只是一粒星、一朵云、一条影,想到的却是夜的美丽神奇,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师生再次走近天窗,从课文的文字中感受这份神奇之美。

  2.齐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小小的天窗一次又一次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夜的美丽神奇、天窗的无限魅力,所以我们感谢写下《天窗》的茅盾先生!

  2.作业:和父母讲一讲“天窗”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

  3.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天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

《天窗》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闪电星云无穷无尽

《天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 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 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天窗》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

  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

  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

  (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

  【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

  (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

  (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

  板块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结合经历,释“慰藉”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吗?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个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在《天窗》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信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窗》。

  (2)熟读课题。(板书:天窗)

  2.整体感知。

  (1)师引导: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指名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师指名读句子。

  ②师引导理解“慰藉”:谁能给“慰藉”找个近义词?

  ③预设:安慰。

  ④生齐读。(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紧接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慰藉”。

  板块二 反复朗读,悟“慰藉”

  1.再读课文,圈画感受最深的词、句、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l 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段,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师巡视指导。

  (3)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提示:结合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来理解)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以下句段的交流)

  (1)交流句段一,指名朗读,理解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这时候”是什么时候?(预设:夏天阵雨来了时)

  ②师引导: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③示例: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玩耍和嬉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自我安慰。

  ④师引导理解: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⑤生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到屋里来啊!”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预设:命令、不可违抗)师指名读。(板书:进屋)

  b.“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师指名读。(板书:被逼)

  ⑥师小结: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抚慰,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句段二,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朗读。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比较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示例:课文中的语言更生动形象。

  ③仿写练习。

  a.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模仿“想象”。

  课件出示;

  请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

  这雨,像泼,像倒,从屋顶直泻下来;这风,用力地撕扯着大地;这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这电,带子似的飞速一瞥。

  b.生自由仿写。师巡视指导。

  c.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范例。

  ④生齐读。师引导:“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⑤师指名交流。(示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⑥引导想象。

  a.师引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透过小小的玻璃,你还可能看到什么?

  b.示例:红叶……(相机指导朗读,想象着风、雨、雷、电威力巨大无比的状况进行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思考:

  ①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②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预设:天窗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板书:神奇)

  ③“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2)示例:孩子们是善于想象的,想象出的东西比现实看到的更丰富。句中的“有”与“实”指的就是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天马行空,所以就会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实”了。

  (3)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板块三 拓展交流,谈“慰藉”

  1.拓展交流。

  (1)师引导:同学们,在你们失落和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呢?请大家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2)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小练笔。

  师:大家也来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3.课后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天窗》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

  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天窗》教学设计10篇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

  二、发现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景物、动物。

  屋子 闪电 云彩

  星 蝙蝠 夜莺 猫头鹰

  2、学习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带子似的闪电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词“似的”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说比喻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

  星 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蝙蝠 灰色的蝙蝠

  夜莺 会唱歌的夜莺

  猫头鹰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男、女分角色读 竖着读

  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教师重点指导: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 无 有 虚 实

  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晚上,当他们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唯一”。

  课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读读这两段话,透过字里行间,你能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体会孩子们认识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导朗读

  4、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他们的?怎么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a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一段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雪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导理解朗读

  师读: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听出了什么?

  雨点跟雨脚不一样吗?

  对啊,雨点它有脚,它光着脚丫在那儿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样轻快。

  “一瞥”是什么意思?闪电它有眼睛啊,它飞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导朗读,读出想象中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

  小结:就这样,活泼会想的孩子,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b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又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呢?请默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想象到的。

  汇报:

  看到:想到:

  一粒星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灰色的蝙蝠

  会唱的夜莺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夜的美丽与神奇,就这样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亲爱的孩子们,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仰望头顶的星空,你会想的什么呢?

  训练说话出示图:

  秋天来了,当你透过小小的,看见飞过的一只大雁,你会想到:

  北风呼啸,当你看见一朵洁白飘逸的雪花,你会想到:

  活泼会想的孩子就这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指名汇报

  小结: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引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让心灵通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天窗》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

  3.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想象

《天窗》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板书: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教师简介作者)

  3.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

  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5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

  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

  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

  (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

  (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

  (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

  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结合经历,释“慰藉”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吗?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个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在《天窗》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信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窗》。

  (2)熟读课题。(板书:天窗)

  2.整体感知。

  (1)师引导: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指名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师指名读句子。

  ②师引导理解“慰藉”:谁能给“慰藉”找个近义词?

  ③预设:安慰。

  ④生齐读。(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紧接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慰藉”。

  板块二反复朗读,悟“慰藉”

  1.再读课文,圈画感受最深的词、句、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l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段,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师巡视指导。

  (3)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提示:结合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来理解)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以下句段的交流)

  (1)交流句段一,指名朗读,理解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这时候”是什么时候?(预设:夏天阵雨来了时)

  ②师引导: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③示例: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玩耍和嬉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自我安慰。

  ④师引导理解: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⑤生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到屋里来啊!”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预设:命令、不可违抗)师指名读。(板书:进屋)

  b.“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师指名读。(板书:被逼)

  ⑥师小结: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抚慰,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句段二,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朗读。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比较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示例:课文中的语言更生动形象。

  ③仿写练习。

  a.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模仿“想象”。

  课件出示;

  请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

  这雨,像泼,像倒,从屋顶直泻下来;这风,用力地撕扯着大地;这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这电,带子似的飞速一瞥。

  b.生自由仿写。师巡视指导。

  c.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范例。

  ④生齐读。师引导:“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⑤师指名交流。(示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⑥引导想象。

  a.师引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透过小小的玻璃,你还可能看到什么?

  b.示例:红叶……(相机指导朗读,想象着风、雨、雷、电威力巨大无比的状况进行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思考:

  ①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②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预设:天窗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板书:神奇)

  ③“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2)示例:孩子们是善于想象的,想象出的东西比现实看到的更丰富。句中的“有”与“实”指的就是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天马行空,所以就会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实”了。

  (3)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板块三拓展交流,谈“慰藉”

  1.拓展交流。

  (1)师引导:同学们,在你们失落和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呢?请大家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2)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小练笔。

  师:大家也来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3.课后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作品。【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天窗》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

  二、发现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景物、动物。

  屋子,闪电,云彩

  星,蝙蝠,夜莺,猫头鹰

  2、学习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带子似的闪电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词“似的”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说比喻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

  星——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莺——会唱歌的夜莺

  猫头鹰——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男、女分角色读竖着读

  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教师重点指导: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无?有?虚?实

  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晚上,当他们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唯一”。

  课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读读这两段话,透过字里行间,你能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体会孩子们认识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导朗读

  4、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他们的?怎么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A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一段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雪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导理解朗读

  师读: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听出了什么?

  雨点跟雨脚不一样吗?

  对啊,雨点它有脚,它光着脚丫在那儿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样轻快。

  “一瞥”是什么意思?闪电它有眼睛啊,它飞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导朗读,读出想象中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

  小结:就这样,活泼会想的孩子,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B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又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呢?请默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想象到的。

  汇报:

  看到:——想到: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灰色的蝙蝠

  会唱的夜莺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夜的美丽与神奇,就这样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亲爱的孩子们,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仰望头顶的星空,你会想的什么呢?

  训练说话出示图:

  秋天来了,当你透过小小的,看见飞过的一只大雁,你会想到:

  北风呼啸,当你看见一朵洁白飘逸的雪花,你会想到:

  活泼会想的孩子就这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指名汇报

  小结: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引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让心灵通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天窗》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板书: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教师简介作者)

  3. 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 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蝠宙

  熟字换偏旁:藉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 )。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 )是孩子唯一的( ),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唯一、慰藉、扫荡”等词语的含义。

  2、朗读课文,读出对文字的独特感受,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 在遣词造句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4. 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的独特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天窗。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感受;体会天窗的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想象描述法、指导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基以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重视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解疑,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颅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程序:

  一、观察回忆,整体感知天窗的魅力。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矛盾写下它?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请大家快速回顾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天窗的?

  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天窗是神奇的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两个学习课文。

  二、潜心会文,体验想象的神奇。

  1、速读课文4—7自然段,

  1)找出“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第二部分中出现了几次?

  2)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部分分成几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学法一:初读了解内容,默读思考:4、5小节主要写什么?“慰藉”是什么意思?

  2)学法二:精读解决问题:在夏天阵雨来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自由读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3)学法三:细读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想象体会“扫荡的威力”。让我们和文中的孩子一起到地洞似的黑屋子里去感受想象一下这风这雨这雷这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

  5)学法四:美读体会情感。男女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女同学读分号前面的内容,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那种惊喜的心情。男同学读分号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关在黑屋子里的不快心情。

  3、我们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第二层6、7小节。

  1)初读。课文讲什么?

  2)精读。小组讨论:晚上“休息”时,为什么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细读比喻句、排比句。体会它的妙处。

  4)美读体会感情。孩子们的想象要读得激动神往而又快乐。

  4、试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吧!

  1)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神奇的?

  2)文章中的那些描写是“虚”“无”的,哪些是“有”“实的?

  3)你对“天窗”有哪些新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品味语言、美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弄清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天窗虽小却能开人心窍,有了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世界。我们要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

  四、观察想象,个性抒写。

  老师也给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请观看星空图,聆听优美的乐曲,放飞自己的想象,把你想象到的化作优美的语言写在纸上吧!用“仰望星空,我看到,想象到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课堂小结:刚才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愿大家抓住一切想象的机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到一个个神奇、美妙、广阔的世界!愿你们的明天像星空一样璀璨夺目!愿你们的人生永远有一扇天窗在朝你们开放!

《天窗》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10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

  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

  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

  (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

  (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

  (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

  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结合经历,释“慰藉”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吗?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个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在《天窗》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信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窗》。

  (2)熟读课题。(板书:天窗)

  2.整体感知。

  (1)师引导: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指名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师指名读句子。

  ②师引导理解“慰藉”:谁能给“慰藉”找个近义词?

  ③预设:安慰。

  ④生齐读。(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紧接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慰藉”。

  板块二反复朗读,悟“慰藉”

  1.再读课文,圈画感受最深的词、句、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段,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师巡视指导。

  (3)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提示:结合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来理解)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以下句段的交流)

  (1)交流句段一,指名朗读,理解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这时候”是什么时候?(预设:夏天阵雨来了时)

  ②师引导: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③示例: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玩耍和嬉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自我安慰。

  ④师引导理解: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⑤生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到屋里来啊!”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预设:命令、不可违抗)师指名读。(板书:进屋)

  b.“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师指名读。(板书:被逼)

  ⑥师小结: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抚慰,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句段二,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朗读。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比较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示例:课文中的语言更生动形象。

  ③仿写练习。

  a.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模仿“想象”。

  课件出示;

  请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

  这雨,像泼,像倒,从屋顶直泻下来;这风,用力地撕扯着大地;这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这电,带子似的飞速一瞥。

  b.生自由仿写。师巡视指导。

  c.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范例。

  ④生齐读。师引导:“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⑤师指名交流。(示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⑥引导想象。

  a.师引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透过小小的玻璃,你还可能看到什么?

  b.示例:红叶……(相机指导朗读,想象着风、雨、雷、电威力巨大无比的状况进行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思考:

  ①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②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预设:天窗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③“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2)示例:孩子们是善于想象的,想象出的东西比现实看到的更丰富。句中的“有”与“实”指的就是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天马行空,所以就会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实”了。

  (3)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板块三拓展交流,谈“慰藉”

  1.拓展交流。

  (1)师引导:同学们,在你们失落和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呢?请大家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2)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小练笔。

  师:大家也来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3.课后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作品。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天窗教学设计3篇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一瞥(piē)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q”。)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对相关语句进行品读。

  1.品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课文第4、5自然段的语句)

  夏天阵雨来了时,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2.把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如果将“雨脚”“一瞥”分别换成“雨点”“一闪”,好不好?(不好。“雨脚”“一瞥”凸显了孩子眼光的独特,令人感受到童心的跃动,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

  从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只是闪电、雨,想象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3.品读“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从“逼”字读出孩子的心情。

  引导:是啊,孩子还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再玩会儿,不想休息,也睡不着,他又想起了那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可爱的天窗。这时,天窗又给了孩子怎样的慰藉?

  学生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用双直线画出“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想到的”。(出示句子)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指名朗读这些句子,学生谈谈感受。(夜的美丽神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用声音传递夜的美丽神奇,体会天窗的神奇、有趣。

  小结:看到的只是一粒星、一朵云、一条影,想到的却是夜的美丽神奇,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师生再次走近天窗,从课文的文字中感受这份神奇之美。

  2.齐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小小的天窗一次又一次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夜的美丽神奇、天窗的无限魅力,所以我们感谢写下《天窗》的茅盾先生!

  2.作业:和父母讲一讲“天窗”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教学设计的设计10篇

教学设计的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0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各式各样的杯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的各式杯子,丰富视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创新意识,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围绕杯子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杯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PPT出示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2、揭晓谜底,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激发创作能力。

  (一)、初步了解杯子的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质:青铜、玉、陶土

  2、实物出示现代的杯子。

  保温、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质:玻璃、塑料、钢化、陶瓷、金属、纸、木、竹子等

  (二)、观察分析结构

  1、分发实物杯子给小组进行观察。

  2、小组合作探究杯说说结构。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欣赏有趣的杯子

  1、新颖独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设计图

  三、课堂艺术实践

  1、要求:标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简单的功能介绍。

  2、音乐融入课堂增加学生创作愉悦性。

  四、展评学生作品

  1、自评,根据老师提供的短句,阐述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评

  3、师评。

  五、拓展延伸并小结

  欣赏趣味生活图片,感受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教学设计的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与千克的感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些硬币,盐,绳子等实物。

  2、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眼睛最明亮,你们觉得现在我们教室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教室里最重的是老师,老师的体重是100斤,最轻的是XXx,她的体重的XXx斤,而100斤,XXx斤,这些表示物体有多重的量都叫做质量,而我们说的斤,公斤,千克等都是质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通用质量单位

  克与千克、(板书:克与千克)

  二、探究新知。

  活动

  一、认识新朋友克

  小朋友们,请你拿出纸盒子里的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呢?那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到称量的工具,秤。

  1、初步认识各重秤

  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量,秤的种类有很多,(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在市场上面称量大袋的粮食用的磅秤,有实验室用的天*,有超市里经常使用的电子秤,还有水果店经常使用的盘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物体的轻重程度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秤,我们现在要测量的是2分硬币的质量,我们就需要用到电子秤。

  2、初步认识1g我们一起来称量一下吧,,那么这个2分的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再次用手掂一掂,说一说,你认为质量大约为1克是什么感觉呢?1克是很轻很轻的,我们用一只手就能很轻松的掂起来,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体时,用的计量单位是克,又叫g(板书:计量较轻的物体——克、g)

  3、几粒黄豆大约重1克

  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小小的黄豆,大家拿出一颗黄豆,用手掂一掂,说说,它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掂的时候我看见有很聪明的宝贝,他一手拿黄豆,一手拿着硬币,一起掂,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宝贝啊,那么,你得出你的结论了吗?

  对了,黄豆比1克轻,那么,你知道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g吗?动动小手,掂一掂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那么刚才小朋友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用天*进行验证)原来6粒黄豆大约重1g。那么5粒对不对呢?也对,6粒小一点的黄豆和5粒大一点的黄豆

  4、猜猜我是谁

  老师昨天晚上在给大家准备学具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就不知道我称量好的物体谁是谁呢?你能帮帮我吗?

  (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一起掂一掂,猜一猜,请组长说一说纸巾12g、1元硬币6g、盐500g、细绳比1g轻

  生活中也有很多是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小朋友们昨天回去找到了那些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展示课前题单)

  活动

  二、认识新朋友千克、kg

  1、认识1kg一包盐是500克,那两包盐呢?500+500=1000g,那到底是不是1000克呢?我们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称量的工具了,盘秤

  简单认识一下盘秤,盘秤的单位是千克,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我们来称量一下两包盐,指针指向1,即为1kg。

  思考:为什么计算出的答案是1000克,而称量出来的答案是1kg,因为1000g=1kg,刚才我们学习了1枚两分的硬币大约为1g,1000枚2分硬币呢?那么2kg的质量大约会有多少枚硬币呢?1kg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请小组长拿出两包盐,放在袋子里,左手掂硬币,右手掂两包盐,小组内轮流掂一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重的感觉,1kg用一只手掂一下就有一点困难了,说明计量较重的物体用的单位是千克,kg(板书:计量较重的物体用千克、kg)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吧,小组一起合作,用手掂一掂,1kg大约有几本数学书。

  小组长汇报,教师盘秤验证,大约4本书。

  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生活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千克来做单位?老师也找到了一件质量为千克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洗衣液净含量5kg,苹果净含量25kg。

  这瓶洗衣液的上面写着呢,净含量2kg,那么这个净含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秤一秤,咦?怎么会比2kg多那么多呢?净含量就是指这瓶洗衣液不包括瓶子的质量是2kg,包含了瓶子就会比2kg多。

  (展示课件)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吧,看看谁最棒。学生独立完成,展示题单,集体订正。

  三、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四、拓展

  刚才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了体重,其实我们8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如下:只有在标准体重内,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健康,长的更高,更强壮,小朋友们,回家后去秤一秤,自己的体重吧,看看你是多少kg?看看你达标了没有?最后啊,老师还有四句口诀来送给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展示课件)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下课!

教学设计的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赏析中初步认识展示设计,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和设计类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学习实践中感受展示设计的实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评述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展示设计的基本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特点进行评价和改进生活中的展示设计。

  一、导入

  假设学校将组织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你们将怎么布置?

  生:……

  师:……其实布置一个美术作业展,将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场地的安排、现场的布置、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展板的制作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同学们静静地去思考。这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设计,也是我们今天美术课上的主题:展示设计。

  二、赏析

  1、综合性艺术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图片。仔细观察,在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摩托车展示设计包含了哪些设计?

  生: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展台设计、照明设计……。

  师:从这个展示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正是展示设计的一大特点,综合。

  师小结: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2、主题性艺术

  师:在正大摩托车展示设计中,所有设计门类的全面出动,都指向什么目的?为了宣传产品,为了让观众能够购买产品,这是这个展示案例的唯一的目的,也是展示设计的又一特点,主题性。师小结:展示设计是具有主题性的综合艺术。

  3、审美性艺术

  师:是不是所有的展示设计都能够让人怦然心动、过目不忘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是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照片,你会喜欢哪个设计?为什么?生:……

  师:形态、色彩、照明、文字、图像,这些正是展示设计的设计元素,有效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小结: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评判展示设计的好与不好,肯定不是简单的标准。但若要非用一个角度去评价展示设计好坏优劣的话,这个角度就是审美的角度。这是展示设计的第三个特点:审美性。

  三、展示设计的类型

  师:生活中类似刚才欣赏的展示设计场景,你还能举例吗?生:文峰中的服装展示设计、电器展示设计、化妆品展示设计等……。师:这些都属于商业展示设计。师:除了商业展示设计以外,你还看到过哪些展示设计?生:讨论、交流。(江海风情园中的海门历史博物馆、文化展、刚才讲到的画展布置、校史陈列室的布置等……)。(图片展示活动照片)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活动照片中也包含着展示设计,不管精彩与否,总之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展示设计的存在。它包含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会

  设计、科技馆设计……展示艺术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

  四、归纳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展示设计有没有更深的认识?请大家归纳一下。生:……师:刚才同学们归纳了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综合性、主题性、审美性和展示设计的主要类型: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科技馆等。

教学设计的设计4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科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文字的处理与交流》的第一、二节,主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电子小报。电子小报作为展示文字和图像的便捷手段,是在Word基本的操作都学习完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综合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制作电子作品和修饰各对象的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想像力丰富,已具备利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插入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等操作。但对小报的版面设计和美化、修饰还欠缺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Word中艺术字、剪贴画、图片、文本框的插入和设置,培养学生利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的能力,通过本次任务的练习使学生能体会到在综合任务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电子小报的版面大小、报头制作、文稿及图片的插入和编排等设置。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电子小报进行排版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中汉字录入的基本操作及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Word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二、设计电子小报

  1、确定小报内容

  一份好的小报应该主题明确、内容充实、题材多样。设计电子小报,首先得确定小报的主题,再根据小报的主题、版面大小准备所需各类稿件。

  步骤1:确定小报主题。

  步骤2:确定版面内容。

  步骤3:收集与选择素材

  2、设计小报版面

  步骤1:初步确定版面布局。

  步骤2:绘制版面草图。

  三、制作电子小报

  1、制作小报

  制作小报时,首先应设置好版面的大小,再根据版面的设计,分别插入文本、图片等素材,完成报头、专栏的制作。

  步骤1:新建小报文档,设置版面大小。

  步骤2:制作报头。

  步骤3:插入、编排文稿及图片等。

  四、美化小报

  五、教师演示:

  ①设置页面,包括设置纸张大小等。

  ②制作报头。常用技巧和方法: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插入图片等

  ③编排文稿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插入标题

  ◎ 录入文字

  ◎ 插入图像:包括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等。

  ◎ 插入文本框:包括横排和竖排,篇幅大的还可以采用分栏编排,文章与文章之间以文本框的形式加以区分,也可在自选图形中加入文本框。

  ◎文字围绕:选中要实现图文混排的图形,选择设置环绕方式、环绕位置等。

  ④版面整理和修饰

  ⑤美化小报。

  六、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成果展示

  【课堂总结】

  同学们都能根据小报的制作要素去设计制作小报,在使用艺术字和图片时能做到与版面的整体布局谐调统一,做得非常好。课后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完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置了互动交流、基础知识学习、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成果展示、课堂小结,总体感觉教学环节相对较多,学生在完成各个教学环节过程中时间比较紧,应当适当删减部分环节,如基础知识学习,小报的版面设计可提前给学生先学习,这样就可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制作作品。

教学设计的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红3黑4红5 (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 - 3×3×(-3)=333324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33(3)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 2

  (2)对折二次有几层? 224

  (3)对折三次有几层? 2228

  (4)对折四次有几层? 222216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22 23 24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2n

  aaa?师:猜想:a生:an

  n个a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a的n次方

  老师总结: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教师解说乘方的特殊性),在an中,a

  的因数),n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 (-3) (-3) (-3) (-3)=

  2.1×2.1×2.1×2.1×2.1= 1

  21

  21

  21

  21

  21

  2=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练习二、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

  543431126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再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在七年级数学晚会上,有6个同学藏在盾牌后面,男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正数,女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负数,这6个盾牌如下图所示,请算一算,盾牌后面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15 ;(-5)8;(-7)6;(-10)25;123;(-16)9

  乘方的运算是本节内容的第二个难点,符号确定后,学生往往容易犯直接拿底数和指数相乘的错误,所以准备了下面的例题,且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过程,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例1:计算(教师板演一题后请学生板演)

  (1) 26 (5) 62

  (2) 73

  44(3) (3) (6) 3

  33(4)(4) (7) 4

  比一比:(1)与(5)一样吗?(3)与(6)一样吗?(4)与(7)一样吗?

  小结:一定要先找出底数和指数,确定符号后再去计算。

  例12:计算:(1) 2522,(2)()3,(3),(4),(5)4 53533334

  比一比:(2)与(3)一样吗?(4)与(5)一样吗?

  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5、课外探究

  一张纸厚度为0.05mm,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将是珠峰的30倍。试着去计算一下,这句话对不对。

  6、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数是相同的;

  特别提醒: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负数和分数括起来

  2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要确定符号要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7、作业布置:习题2.6第1、2题;

教学设计的设计6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教学难点:研究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彩球数个,旧挂历纸,胶水等。

  学具: 剪子,圆规,直尺,划线笔,旧挂历纸,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彩球了解彩球在什么场合使用

  常用于节日或现代居室装饰,很受人们的喜爱。彩球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

  2、板书课题——彩球的设计

  三、新授

  1、提问: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基本形在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彩球的什么地方吸引你?它是怎样组合的?

  2、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与方法。

  自主探究:每组桌面上都有一个已完成的彩球,请组长带领大家将彩球打开,分析一下再重新组合。研究讨论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

  一组:正三角形彩球作品。二组:正方形彩球作品。三组:正五边形彩球作品。四组: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分析什么样的基本形适合制作彩球?开口处开在哪里最为合适?

  3、欣赏书中作品。打开教材第14~15页。

  4、学生总结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部分制作的要点彩球设计与制作要点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作业提示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用卡纸设计多边形的基本外形,并进行复制和装饰美化,然后组合成彩球。

  学生: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课堂作业总结:

  1、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表扬作业认真,效果好的同学。

  五、展示与评价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教学设计的设计7

  [展示]

  1、分析流程的现状;

  2、确定改进的目的和要求;

  3、确定改进方案。

  [任务]

  分析、改进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开始—到各班级报到—到财务室交学费—到宿舍管理室交住宿费并领住宿证和锁匙—到食堂购买饭卡—到教材科交书费购买教材—到体育室交费购买运动服—到校医务室交体检费—体检—结束。

  学生通过分析流程现状,确定改进的目的和要求,最终确定改进方案,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巡堂辅导,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提示要点。

  展示学生改进流程方案,点评。

  [拓展任务]

  学校饭堂就餐流程的改进设计。由于学校饭堂的就餐条件有限,现在学校为了缓解就餐压力,采用了错峰就餐的方案,对此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拓展]

  流程的改进条件:

  1、技术、设备和工艺水*的提升;

  2、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3、人员技术水*的提升。

  [总结]

  1、对流程进行优化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流程优化应充分考虑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

  2)对于工作流程,应该综合考虑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规范等问题。

  3)对于工艺流程,应综合考虑设备条件和工艺水*,同时要考虑节约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等因素。

  2、常见的流程优化方法有哪些?

  1)对时序进行调整改进(失踪的汤勺)

  2)对环节进行改进(合并、增加、删减等)(空盒子难题)

  3)对环节和时序都进行调整改进(新生入学报到流程)

  3、流程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和方法。

  2)“顺序”的思想和方法。

  3)衔接的思想和方法。

  4)流水线的思想和方法。

  5)优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设计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挑剔、胆怯”等词语。

  2、通过自主阅读,体会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且能够初步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3、激发对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小说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准备

  学生在上课前,自读课文两遍;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魔”书写,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导读,自读自悟。

  (一)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梳理人物,借助人物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导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三、交流碰撞,感知形象。

  (一)感知托德的板块。

  1、学生默读描写托德的段落,想想托德是怎样一个人,划出有关的句子,写写批注。

  2、学生自由谈理解,交流句子,谈感悟,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概括的托德的特点的词语。

  预设一: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预设二: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预设三: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3、聚焦托德的神态“笑”的具体描写,感悟托德的见钱眼开。

  (1)理解托德的“笑”。

  再读描写笑的句子,联系自己所知道的笑,并归类。

  看到托德的笑给你什么感觉?

  (2)感受托德的“笑”的独特之处。

  通过比较作者与学生自己,以及其他名家对笑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描写的独特之处。

  (3)对神态“笑”的整体感知。

  教师引读。

  小结人物特点,板书“神态”。

  (二)感知老板的板块。

  1、小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老板的板块。

  2、汇报交流老板的特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的写法。

  预设一:“把这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样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这是老板在通过贬低托德来达到他的目的)

  预设二:“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老板搜肠刮肚,极力奉承来达到目的。)

  预设三:“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老板已经语无伦次了,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的那副奴才相。)

  3、小结老板特点,板书“语言”。

  (三)归结人物。

  1、展开想象,尝试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自由练写。

  2、交流练笔,评价反馈。

  (四)回应课题。

  课文的开头,“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待遇,这一切都是——缘于金钱的魔力。托德前后的变化,老板这样的热情也都是——缘于这张钱,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出示《百万英镑》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质疑激趣。对《百万英镑》这部小说,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么?

  附课文:

  24、金钱的魔力

  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我把它穿上。衣服并不合身,而且一点儿也不好看,但它是新的,我很想把它买下来,便没有挑剔,只是颇为胆怯地说道:“请你们通融通融,让我过几天再来付钱吧。我身边没有带着零钱哩。”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们说:“朋友,你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他的穿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吧。这套衣服的钱我完全出得起,我不过是不愿意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那好极了,我向你道歉。”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老板赶紧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他兴致勃勃地问道:“喂,怎么回事?出了什么岔子吗?”

  我说:“什么岔子也没有。我在等到他找钱。”

  “好吧,好吧,托德,快把钱找给他,快把钱找给他。”

  托德回嘴说:“把钱找给他!说说倒容易,先生,请你自己的看看这张钞票吧。”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啊,我要找的那一套在这儿哩。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你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这是一位外国的亲王定做的——您也许认识他呢,先生,就哈利法克斯公国的亲王殿下,因为他母亲病得快死了,他只好把这套衣服放在我们这儿,另外做了一套丧服去——可是后来他母亲并没有死。不过那都没有问题,我们不能叫一切事情老照我们……我是说,老照他们……哈!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好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

  我也表示了满意。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好说得很对。这可以暂时对付着穿一穿,您等着瞧我们照你自己的的尺寸做出来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吧。喂,托德,把本子和笔拿来,快写。腿长三十二……”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并且吩咐赶制晚礼服、便装、衬衫,以及其他一切。后来我有了插嘴的机会,我就说:

  “可是,老兄,我可不能定做这些衣服呀,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到我付钱,要不然你能换开这张钞票也行。”

  “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先生。托德,快把这批定货赶出来,送到这位先生公馆里去,千万别耽误。让那些小主顾们等到一等到吧。把这位先生的住址写下来,过天……”

  “我快搬家了。我随后再来把新住址给你们留下吧。”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教学设计的设计10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通融、刻薄、武断、窘况、雅致”等词语;

  2、体会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主线,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去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在对“托德、老板”和“我”的对比体验中,体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金钱面前表现出丑态;

  4、培养学生树立一种文学欣赏的意识:欣赏文学作品时,要融合作者的经历、作者生*,以及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5、积累“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描摹人物金钱丑态的词语;

  6、激发学生阅读《百万英镑》的兴趣,并通过好书推荐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马克、吐温代表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主线,从人物形象上去把握“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ppt课件;选有《百万英镑》全译文的书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2、了解学生课前读了几遍课文,是否已经标上小节号;

  3、和学生协商两点:a、认真聆听、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声音要响亮;b、交流句子时,要明确是哪一小节哪一句话,如果要交流的句子很长或者是成段的,你就只需要说明是哪一小节或者哪一小节哪一句,不用完整地读下来。

  4、聊一聊学生阅读过的书籍,以及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作家

  5、出示马克、吐温的生*资料,简单提取一些有效信息(你们从这些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一、检查初读,了解主要内容

  1、板书并齐读课题(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的一个故事,就是由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这是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的节选)

  2、检查朗读,出示一个长句检查读书情况(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初读了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长句: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3、理清故事

  出示理清主要内容的填空,指名反馈。交流反馈后,顺势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作者在故事中重点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是谁?(板书:托德、老板)

  明确这是一张多少面额的钞票(如果有学生在反馈时就已经指出这是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则追问学生是怎么判断出的。可以结合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来推想)

  4、从主要内容中抓出主线(总结板书:冷漠热情)

  二、抓住“冷漠”和“热情”两条线,品读人物性格

  过渡:因为一张面额为百万英镑大钞的出现,托德和老板对“我”的态度经历了由“冷漠”到“热情”的转变,那么作者马克、吐温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刻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的呢?

  1、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这两个人物对“我”态度冷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对我分外热情的句子;用心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能读懂这些句子背后的什么信息,在这个句子旁批注一个关键词语。

  2、交流反馈,由学生结合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来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人物性格,师适时作点拨引导(链接关键句子)。根据学生反馈,教师适时板书“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等刻画人物性格的词语。如果学生反馈的关键词语不是很丰富,则及时出示相关词语读一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在当堂应用中加深理解。要积累的词语如下:

  藐(miǎo)视轻视贪恋贪婪势利眼以钱取人以衣取人金钱至上

  拜金主义见钱眼开傲慢无礼市侩(kuài)小人唯利是图世故圆滑

  献媚讨好阿(ē)谀(yú)奉承十分怠慢刻薄的嘲讽极尽奉承之能事

  交流读书体会,感悟人物性格

  a、“冷漠”背后的信息

  我等候着,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托德对我的不以为然、托德眼里的鄙视、我的胆怯……)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是一种怎样的语气?——讥讽、嘲笑。从人物语言上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换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读出托德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补充拓展:不但店员托德对我态度极其冷漠,那个老板更是如此,他自始自终都没有出来招呼过我,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对我呢?我本应该是被他们称之为上帝的顾客啊!

  指名反馈交流(因为“我”看上去是个穷光蛋)

  当时的我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呢?(如果有学生看过这部小说,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请看《百万英镑》这部短篇小说的一二两个小节(出示《百万英镑》一二小节,默读,从中知道了什么?

  过渡:如此冷漠的主仆两人却在顷刻间,变得热情非常,那全都是因为什么?(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

  b、“热情”背后的信息

  (重点探究体会)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好好读一读,这是怎样的一种笑?虚伪的、丑陋的……(如果学生一开始只能点到这种笑容是难看的,那么追问:微笑背后隐藏的什么呢?朗读,感受语言的讽刺幽默)

  这是一张怎样的钞票哦,竟然会让一个人在顷刻间换了嘴脸。(出示关于一百万英镑和人民币之间相互换算的信息,以及一百万英镑对于世纪中期的英国人来说,需要工作一千多年,从客观层面感受这确实是一张大钞票,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理解钞票之巨后,指导朗读,读出人物对金钱的贪婪

  猜想心理活动:那一刻拖德在想什么啊?(为刚才藐视“我”的行为懊悔;对眼前的巨额钞票浮想联翩……)

  课堂小练笔,用两三句话来描写托德当时的心理活动

  学生写完后,指名两三位学生交流

  齐读原句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你从“望”“吹”“钻进”等动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你是不是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呢?有意思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老板极尽奉承之能事的嘴脸,感受作者辛辣讽刺的语言特点)

  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让学生结合句子说说人物性格即可,即过分热情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金钱的贪婪。)

  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先生。托德,快把这批定货赶出来,送到这位先生公馆里去,千万别耽误。让那些小主顾们等一等吧。(让学生结合句子说说人物性格即可,即过分热情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金钱的贪婪。)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礼仪性告别啊,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翻来覆去地写呢?——透过这言语,我们清晰地看到老板的那副奴才相,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罗罗唆唆)

  补充:如果有学生讲到了第10小节有关老板批评托德的话,则顺势引导:这时的老板为什么要在“我”面前批评托德呢?那完全是为了讨好我,金钱至上的嘴脸跃然纸上。

  (说明:以上几个片段,重点体会描写托德笑容的句子,其他句子则主要由学生自读体悟、简单交流为主,视课堂情况而定,不一定一一讲到)

  c、拓展材料、加深理解

  过渡:像这样的人又何止托德和老板呢?请大家看看我从《百万英镑》这部短篇小说中引用过来的几节译文吧?

  出示《百万英镑》中的几节译文:

  我在那儿坐着发愣,望着那张钞票直发愣,大约足有一分钟才清醒过来。然后我首先发现的是饭店老板。他定睛望着钞票,也吓呆了。他以全副身心贯注着,羡慕不已,可是看他那样子,好像是手脚都不能动弹似的。我把那张钞票伸到他面前,满不在乎地说道:

  “请你找我钱吧。”

  这下子他才恢复了常态,百般告饶,说他无法换开这张钞票;我拼命地塞过去,他却连碰也不敢碰它一下。他很愿意看看它,把它一直看下去;他好像是无论看多久也不过瘾似的,可是他却避开它,不敢碰它一下,就像是这张钞票神圣不可侵犯,可怜的凡人连摸也不能摸一下似的……

  读了这几节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这家饭店的老板也和课文中的托德和老板一样见钱眼开)

  对于这些人,金钱就具有神奇的魔力,莎士比亚关于金钱的精辟言论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做的。

  “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美的,错的变对的,卑_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莎士比亚

  d、体会反差、强化主题

  ①深挖“金钱魔力”的内涵

  师:故事的开头,“我”遭遇的是那搬冷漠,可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热情,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那都是因为——那一张百万英镑大钞的出现,看来,金钱真的具有一股十分神奇的魔力,箭头指向课题,再次齐读课题。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天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篇

《天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教材简析:

  《天窗》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一、图片配乐,引入茅盾的故乡——乌镇

  师:同学们看那,这是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那里又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优雅的乌篷船,再看那倚水而建的房子,木板窗打开了,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啊!茅盾爷爷的家乡每一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最让他难忘的是那神奇的天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窗。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天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要开一个小洞做天窗呢?

  3、引读:碰到大风大雨时,人们需要--------

  北风呼呼叫的时候,人们需要--------

  三、天窗——孩子唯一的慰藉

  1、对于乡下的孩子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呢?引出: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板书: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两次“这时候”是相同的时间吗?

  @指导朗读大人呼唤孩子回家的话语,认真体会孩子们想在雨中嬉戏,却被呼唤回家的失落心情。

  @引导学生体会晚上,月光下的草地河滩给予他们的快乐,而又不得不去休息的失落。

  四、神奇的天窗让他不再寂寞

  小小的天窗给孩子带来了慰藉,他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仔细读读第5和7自然段,在自己觉得美的地方写下感受。

  1、第5自然段:体会“雨脚”的美丽,和雷电的威力,相机指导朗读,从而在读中感悟作者想象由静到动的变化。2、第7自然段,初读后谈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如诗,如画,美丽,神奇~)

  出示幻灯片:把它写成一首诗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一颗星,一朵云,

  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

  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

  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

  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师读,生闭上眼睛感悟晴朗夜空的美丽。

  3、生谈看到了什么,读出来。

  4、同学们与其说天窗外的世界是一首诗,不如说这如诗的世界孕育了茅盾爷爷文学的种子,他的童年是在乌镇度过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就离他而去,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不是很富裕,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于是,他经常透过天窗仰望外面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园,他是多么爱天窗啊!

  读:

  五、爱观察的孩子拥有神奇的天窗

  也许是天窗外的世界与乌镇美丽风景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在乌镇简陋的房子里他开始了自己文学的创作,从而写下了反映他童年生活的小说《春蚕》、《林家铺子》;优美的小品散文《白杨礼赞》所以茅盾爷爷回忆往事时,这样的夸了天窗: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指导朗读。

  1、通过“看见”“想到”体会只有会观察的孩子才能拥有神奇的天窗。

  2、读最后一段,谈自己的理解。

  六、总结拓展

  1、出示星空图,学生在音乐与图片的感染下写下自己的想象。

  2、天窗外的世界是幅永恒的画面,印在茅盾爷爷的心中,也印在我们的心中。想象是首隽永的小诗,想象是悠扬的曲调,同学们愿你们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那么你们的未来也会像今夜的星空璀璨无比!

《天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 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 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天窗小学作文3篇

天窗小学作文1

  乡下房子只有前面几个窗子,如果是晴天,窗子打开,空气也清新了,光线也有了,可如果是坏天气,孩子就被关在屋子里。孩子们精力充沛,在屋子里百无聊赖,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一块儿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下大雨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我们仰着脸,让雨打在脸上,伸出舌头品偿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的,它们对在外面顶着雨跑的"孩子说:“快回来!快回来!一会儿淋感冒了,看你们还怎么得瑟”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被关进地洞似的屋子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儿在那里跳来跳去。你会看见带子是的闪电一瞥,你会联想到,这风,这雨,这雷,这电,是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它们的威力会比你露天真实感到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去休息时,也许你还忘不了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愉快时光,这时候,你总会从帐子里伸出头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那玻璃上掠过一条黑影,你会想到这也许是蝙蝠。也许是夜莺,也许是老虎,也许是乌鸦美妙奇异的夜晚,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我爱天窗!

天窗小学作文2

  我们刚刚学了茅盾的《天窗》,我回想起来,我老家的这间古老的房子,小小的天窗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白天,我们能看见发光的`太阳,甚至还能看见飞翔的小鸟呢。晚上,我们还能看见闪闪烁烁的星星和白玉盘似的月亮。

  今年的寒假,我记得有一天,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外面万籁俱静、漆黑一片。我在老家的房子里津津有味地阅读《海鸥乔纳森》这本书。我读着读着,突然感觉我变成了一只海鸥,乔纳森正跟我说:“豆豆,如果你想要成功,那就必须要努力,必须要牺牲自己的某些东西或时间——正如我,我牺牲了自己的抢小虾小鱼的时间,努力去练习飞翔。我的飞行技术很好了之后,我反而不需要再去争先恐后地争抢那些漂浮在表面的残渣、面包屑,我可以吃到更新鲜的食物,你必须要懂得,如果你比别人更努力,也许你会得到比别人好得多的东西……”我突然抬起头来,为我白天玩耍了很久时间,根本不碰寒假作业感到惭愧,恍悟到,我必须要向乔纳森一样努力,为了我以后更好的人生做更好的铺垫!

  我抬头看了看屋子里的天窗,虽然外面依然黑暗,但我的心突然一阵敞亮,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我意识到,我不能只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而不去努力尝试去实现,要不然就会“思而不学则殆”。


《天窗》教学设计10篇(扩展7)

——天窗评课稿3篇

天窗评课稿1

  一、本堂课的优点及亮点:

  1、教学思路清晰

  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这一段话为主线,以阅读为基础,由“词”引领,以学定教,在“读中”反复品味,通过细致化,情景化的阅读,让学生读出作者心思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在朗读“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教师要求学生渗透自己的感情去读后配以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多姿多彩。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时有层次有梯度, 课堂结构紧凑,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的角色定位比较准确,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善于因材施教,能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比较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3、教材运用恰当

  著名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阅读是感悟的"基础,想象使情感得以拓展,感悟让阅读、想象由表层深入内里,得以深化。在体会“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一句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从“无中看有”,“虚中看实”,让“小小一片神奇的空白”留给学生些许的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在卢梭、罗宾斯的名言中,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用想象去为学生插上通往知识彼岸的金色翅膀。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之处:

  没有将研究性学习进行到底,在最后结合图片让学生自由想象时如能联系生活实际再给学生一个思索: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天窗,我们可以怎么办?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想象,培养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处理也许会更出彩。

  三、赏析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推荐访问:天窗 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10篇】 《天窗》教学设计1 《天窗》教学设计1-3课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2023/0504/593446.html

  • 相关内容
  • 05-04 2023年《圆明园毁灭》读书笔记【10篇】【完整版】

    《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1  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心里非常愤怒。我国这花了150多年,将近半个世纪才修好的皇家园林,祖国的艺术瑰宝,就这样被他们掠夺,烧毁了。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

  • 05-04 《夜莺与玫瑰》读后感【10篇】(2023年)

    《夜莺与玫瑰》读后感1  前几天,我看了些王尔德的作品,名叫《王尔德代表作——夜莺与玫瑰》。我发现王尔德这个作家写的童话都是按实际情况写的,比如,在《自私的巨人》里虽然巨人是假的,但是最后那个巨人老

  • 05-04 《女生贾梅》读后感【10篇】(范例推荐)

    《女生贾梅》读后感1  同学们,你们读过《女生贾梅》这本书吗?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超级好看!写得太有意思了!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贾梅,她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漂亮、引人注目、新潮。贾

  • 05-04 2023年《天气之子》观后感【10篇】(2023年)

    《天气之子》观后感1  业界一流的作画与分镜、RADWIMPS质量上乘的音乐、令人振奋的声优演技,我本以为新海诚能为我再现《朝花夕誓》的感动,结果他却把这一切都搞砸了。肤浅如小时代的故事注定无法支撑

  • 05-04 2023年《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10篇】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1  今天,我们看了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很感人,以至于我们看完之后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个女的和个男的想结婚,结果那男的他妈不愿意,说那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