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鹏 王兴鹏:改建中的3点感悟

【www.zhangdahai.com--学校工作计划】

  在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的边上、地铁一号线延长路站的对面,一栋白色的建筑高高耸立,那是2008年竣工的第十人民医院新外科病房医技综合大楼,随着这栋楼的投入使用,第十人民医院的实际开放床位数达到了1400张。
  “新建建筑对很多医院来说都是锦上添花,但是这栋外科楼对我们医院来说是雪中送炭”,院长王兴鹏这样评价新建外科楼对该院的意义。
  在2004年以前,医院的名称是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归属于铁道部。医院内所有的建筑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对于当时医院的条件,王兴鹏用“无法想象”来形容:病房里没有卫生间,只有公用的卫生间;由于线路老化,所以不能使用空调,卫生间使用电风扇,在病房里只能用冰块来降温。
  “以前很多患者不愿在我们这里住院,嫌我们条件太差,尤其是上海本地的患者,在夏天如果没有空调,他们是肯定不会来的”,王兴鹏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到了2004年,医院成为上海市卫生局直属医院,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市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入巨大,该院外科大楼项目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建筑面积46000m2,政府投入一半资金,医院自筹一部分,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部分。通过这次改建工程,王兴鹏有自己的3点感悟――
  规划:设计未来发展蓝图
  王兴鹏说,做好改建项目,规划是第一步。为了改善医院的医疗条件,十院制定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即改建外科病房医技综合楼和动力辅助楼。改建后的外科病房医技综合楼为地下1层,地上16层(不包括设备管道夹层),建筑面积44809m2,占地面积3354m2,建筑高度77.5m,床位497张,包括外科病房、手术室和医技用房;动力辅助楼为地上2层,建筑面积1824m2。
  医院的全面改造,以医院改造总体规划及一期新建的外科病房医技综合楼和动力辅助楼为启动的序幕,体现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思想原则。
  王兴鹏介绍说,在“十一五”初期,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外科楼,新建内科楼的项目也于2008年立项,总建筑面积75000m2,总投资5亿,政府投入60%。
  在“十一五”中期,医院的门诊楼大修项目也被立项。
  2009年,为了配合加强中医院的建设,医院对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6500m2的第二门诊部进行了大修。
  王兴鹏说:“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希望在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能够把急救中心建起来。在闸北地区,乃至宝山、普陀地区,十院直接和间接覆盖的常住人口大概有300万。闸北区有大量的老年人口,冠心病、心肺脑病发病率很高。”
  设计:以方便实用为主
  2008年,外科大楼竣工,“2009年,我们医院的出院患者增幅达到了40%多,与这栋楼有很大关系”。
  在谈及这栋楼的设计时,王兴鹏对记者说:“总体来讲,我觉得改建工程应重在方便实用。”
  比如,涉及到一个学科需要两个病区的问题,将这两个病区放在一层楼里可以方便管理。
  手术室的设计很特别。手术麻醉科医生的办公场所和手术室的位置是楼上楼下,手术麻醉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专门的特殊通道到手术室去,从而减少院内污染。
  供应室与手术室是联动的,有一部专用的小电梯;手术科室到手术室也有专用的电梯。
  ICU的设计也很独特,里面有负压病房,可以将特殊感染患者安置进去。
  一楼设计了一些公用区间,比如小商店,方便患者购买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个面包房。
  记者观察到,急诊楼和外科楼之间有一个连廊,这为某些需要在两栋楼之间往返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免去了风吹雨淋的困扰。如果没有连廊,在下雨的时候,往返于两栋楼之间会很不方便。
  在分流方面,外科楼在设计的时候很重视电梯的使用。除了设置通往手术室的专用电梯,对于公共电梯也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处理。比如,在每层楼的公共电梯处,都摆放了几盆植物;六部公共电梯有明确的分工,每部电梯只能到达指定的楼层,并且在电梯上方有清晰的提示;污物的运输有专门的电梯,设置在走廊外面的一个人流很少的角落里,与公共电梯有一定距离,而且之间有门相隔。
  
  建设:人才是关键
  近几年来,十院为患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发展:
  2009年与2008年相比,门急诊量增幅29%,出院患者增幅40%,手术患者增幅43%;2010年1~6月份,门诊患者增幅25%,出院患者增幅22%,手术增幅24%。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上海全市三甲综合性医院中是数一数二的。
  王兴鹏认为:“对于医院建设来说,人才是关键,是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人才的引进和学科的发展上。
   王兴鹏对引进人才的要求是:人品好,业务素质强,有高学历、高职称和学术影响力。对于这样的标准,有人担心招不来人才。王兴鹏对他们说:“这件事情是急不得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王兴鹏亲自去和要引进的人洽谈。
  近两年,十院先后引进了30多位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让王兴鹏自豪的是,“引进来的这些同志很争气,2009年我们拿了19项国家自然基金,有一半是他们拿到的;2010年,有超过一半是他们拿到的。2010年上海市医学进步一等奖总共有6个,我们拿了一个,也是引进的人才拿到的。”
  王兴鹏有个想法,在上海这个“强手”如林的地方,十院发展较晚,所以不能与其他医院比现在,要比未来。比未来比什么呢?比的不是房子,比的是有潜力的人才。
  除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在学科建设方面,十院正在打造4+4+5的格局,即以4个重中之重学科为龙头、4个重点学科为骨干、5个特色学科为支撑的医院学科建设框架体系。
  (责任编辑 薛晓英)

推荐访问:建中 感悟 王兴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ongzuojihua/2019/0422/8914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