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9年柳州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分析 北京流动人口2018数量

【www.zhangdahai.com--党建论文】

  【摘要】 目的 分析柳州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资料,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柳州市2001~2009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期间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18.40/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为65.32/10万。柳州市区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3.33%)、妊娠合并心脏病(25%)、妊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16.66%)、羊水栓塞(8.33%);流动人口孕产妇死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28%)、产科出血(24%)、羊水栓塞/妊高征(16%)、妊娠合并肝病(12%)、异位妊娠(8%)。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58.3%,不可避免死亡占41.7%;流动人口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占78.89%,不可避免死亡占21.21%。结论 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城市水平,但尚不平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亟待加强。取缔非法接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异位妊娠的急救抢救能力,是今后干预的重点。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死亡监测;流动人口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核心指标。柳州市作为国家级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点之一,从1996年开始承担监测工作,经过十五年的不断实践和监测研究,我们已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运作模式,保证了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在我市妇幼卫生等各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系列防控策略和措施,市区户籍人口MMR已日趋稳定。然而,流动人口MMR却高达50/10万以上。我们旨在通过对2001~2009年柳州市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分析,为今后制定降低MMR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2009年柳州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监测报表、病历记录、死亡调查报告、孕产妇死亡市级评审资料、妇幼卫生报表。
  1.2 研究对象 在柳州市区分娩的所有孕产妇,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 d内各种原因死亡的(除外意外死亡)均为监测对象,包括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
  1.3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孕妇死亡个例及评审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2 结果
  2.1 柳州市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 2001~2009年,发生在柳州市区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共有45例,其中柳州市区户籍人口12例、流动人口33例,柳州市户籍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38.89/10万,而流动人口平均为65.32/10万,详见表1。
  表1 2001~2009年柳州市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MMR(1/10万)
  
  2.2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顺位 2001年~2009年,柳州市区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产科出血(33.33%),第二位是妊娠合并心脏病(25%),第三位是妊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16.66%)、第四位羊水栓塞(8.33);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妊娠合并心脏病(28%),第二位是产科出血(24%),第三位是羊水栓塞/妊高征(16%),第四位是妊娠合并肝脏疾病(12%),第五位是异位妊娠(8%)。
  2.3 妊娠的计划性 柳州市区户籍的孕产妇死亡病例中,75%为计划内妊娠;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则多为计划外妊娠,占55%。
  2.4 围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柳州市区的12例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产前检查5次以上者占50%;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产前检查5次以上者6例占18.18%,50%未接受过任何围产期保健服务。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中,多数未能很好地利用已有围产保健服务。
  2.5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经柳州市围产协作组讨论,2001~2009年属柳州市户籍人口的12例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不可避免者5例占41.7%,可避免7例占58.3%;33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21.21%,可避免死亡26例占78.79%。
  3 讨论
  3.1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是城市孕产妇死亡的重点人群 2001~2009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率是柳州市区户籍人口MMR的3.6倍。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是一群生活在城区的特殊人群,她们多数来自贫困地区,经济条件差,文化层次低,流动性大,居住地不固定,缺乏正确的生育保健知识和到正规医院就诊的意识,享受有偿医疗保健服务的承受力低,潜在的巨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常常被服务网络所遗漏[1]。对于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单靠卫生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亟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2]。建议通过实行减免住院分娩费用、部分基本孕产期保健项目免费等措施,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差距。
  3.2 积极开展保健服务提供人员的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柳州市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产科出血,由产科出血引起死亡的占33.33%(多数为产后出血),直接产科因素占41.67%,流动人口MMR中直接产科因素占48.48%,这就提示我们存在产科知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如,一级医疗机构缺乏基本的抢救知识和技能,如不能正确估计出血量、在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未及时补液,对疾病的危重程度认识不清等。有些医院在引产、催产、剖宫产时对指征掌握不严、引产方法选择不当,不按诊疗常规办事,抢救操作技术差,截留高危孕产妇等。建议对相关专项技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培训,加强助产机构的能力建设,规范相关的诊疗技术和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规范、优质的保健服务[3]。
  3.3 加强广大人群的健康教育。很多研究显示,增强孕产妇及其家人的健康知识和意识,提高孕产妇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对减少孕产妇死亡也显示出促进作用。建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以及社区宣传、街头咨询等手段广泛开展宣传,倡导社会广泛参与、有针对性面对普通人群、孕产妇、青少年等目标人群开展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并有机地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防治宣传相结合,提高广大群众保障孕产妇的健康意识与知识水平。
  3.4 发挥“三级网络”的作用,加强妊娠高危因素的筛查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妇幼保健网络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要求配备妇保人员,保证“三级网络”正常有效运行;明确各级职责,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妊娠高危因素筛查和管理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的覆盖面和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及孕产妇死亡率[4,5]。
  3.5 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的动态收集和监测。建立健全本市的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妇幼信息的跨机构、跨区域共享,进而实现妇幼保健服务指标的动态收集与实时监管,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辖区妇幼卫生状况,同时争取将妇幼卫生的信息收集和监测扩展到流动人口等社会边缘群体。
  
  参 考 文 献
  [1] 张晨霞,王桂珍.定西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 4978-4980.
  [2] 沈汝冈,杨惠娟,李禾,等.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1995~2004年死亡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3(27):223-225.
  [3] 刘英涛,陈刚,吕军,等.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9(7):544-545.
  [4] 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2003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卫生部2004年全国妇幼卫生信息结果分析报告,2004:1-37.
  [5] 张发斌,马学元,刘焕年,等.青海省1998~1999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2, 9(18): 1097.

推荐访问:柳州市 孕产妇 流动人口 死亡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dangjianlunwen/2019/0413/729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