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圈层经济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www.zhangdahai.com--经济论文】

内容提要:大都市圈层空间经济是近年来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构建成都市圈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统计年鉴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数学模型,研究了成都市“都市圈层经济结构”的存在形式。研究表明成都市具有明显的城乡圈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市圈中城乡空间互动机制、协调发展模式,提出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措施。

关键词:都市圈;统筹城乡;圈层经济;发展战略;全域成都

中图分类号:F12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48-04

1.引言

区域空间的竞争是目前比较关注的焦点。区域空间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理想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尤其受到关注。

国外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另一种是工业化后发达国家都市圈模。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采用西欧模式,而日本等工业化后发达国家则选择都市圈发展模式[1-2]。关于“都市圈”一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它最早起源于1910年的美国,后被日本广泛使用;另一种是认为它最早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后被全世界广泛使用,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著名的都市圈,如纽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3-9],都是都市圈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范例。从国内研究来看,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殊形式,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中已经形成,有的正在形成中,如国家“十一五”新规划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十个都市圈[10]。这些新兴的都市圈经济形态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成都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西部特大城市,是成渝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一极,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特殊背景下,研究成都市区域范围内的城乡空间结构互动机制和协调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成都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最新统计年鉴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数学模型,研究成都市“都市圈层经济结构”存在形式,即第一圈层(中心城区发达区域),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第三圈层(远郊乡村区域)。这就构造了都市圈内部特殊的城乡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市圈中城乡空间互动机制、协调发展模式,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措施。

2.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形态

2.1 圈层经济结构的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成都市经济普查资料和成都市统计年鉴(2006),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11],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来选择评价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因子上表所示:

2.2 圈层经济发展聚类分析模型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对成都市圈层经济进行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数据变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把数据项逐步分型划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或站点之间、群体之间相似程度的客观分类系统[12]。

应用以上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结合聚类分析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13]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聚类分析图和圈层结构图可以看出,成都市经济呈现明显圈层结构状,并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近郊、远郊扩散的三个圈层。这一评价结果说明成都市经济有着特殊的空间地理特征,圈层经济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成都市圈层经济空间地理类型具体可分成以下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

第二圈层: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郫县、双流县;

第三圈层:都江堰市、青白江区、新津县、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彭州市、金堂县。

3.成都市城乡发展特点及空间互动机制

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圈层经济结构,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以成都市城乡宏观、中观研究为视角,我们界定成都市第一圈层(中心城区)为城市区域,以第三圈层(远郊区)为乡村范畴,以第二圈层(近郊区)为城乡过渡区域。成都市城乡发展特点如下。

3.1 城乡人口构成及变化情况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 082.03万人,比上年增加22.34万人,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538.1万人,同比减少67.89万人,减少11.2%,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由2004年的57.2%下降到2005年的49.7%。分圈层来看,第一圈层共有人口292.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口径,此圈层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0%;第二圈层共有人口329.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62.7%;第三圈层共有人口460.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71.9%。从人口的构成及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一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二、三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二、三圈层,这也充分说明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

3.2 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状况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 3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圈层来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第一圈层占49.8%,第二圈层占29.9%,第三圈层占20.3%,第一圈层(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到了一半左右,第三圈层(乡村区域)经济总量仅占1/5左右,差距较大。全市人均GDP为21 712元,比上年增加935元,增长4.5%,其中,第一圈层达到38 512元,第二圈层20 451元,第三圈层9 965元,第一、三圈层之间的差距为28 556元,比例达3.87∶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减,人口总量却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增。成都市人口与经济发展出现逆变化的特点,反映出成都市是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带大农村的城市。

3.3 城乡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

全市各圈层中三产业均有不同特征,其中,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29亿元,占7.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007.67亿元,占42.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 181.05亿元,占49.8%。分圈层来看,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1.8%,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39.9%,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58.3%,上升1.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43.4%,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38.1%,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18.5%,持平。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第一圈层占62.8%,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圈层占21.5%,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圈层占15.7%,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第一圈层第一产业逐步萎缩,第三产业最发达;二圈层第一产业占有10%的比重,第二产业占50%以上;第三圈层第一产业比重超过20%,二、三产业相对比较均衡。

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95年的46.96%下降到2005年的32.3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95年的23.11%上升到2005年的36.88%,从业人员结构由1995年的比重排序一二三型转变为2000年的一三二型,2005年为三一二型,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成都市产业结构类型和发达国家、地区较为一致,属于321型。从各圈层来看,第一圈层的产业结构类型与发达国家、地区一致;第二圈层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类型属于231型;第三圈层产业结构类型属于321型,但是第一产业比重超过20%,第二、三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

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类型为312型,且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比重大致相当,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大于60%,而成都市仅为36.9%,差距很大,因此成都市从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从近几年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成都市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人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加快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优化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

3.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359元,比上年增加96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485元,比上年增加413元,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4年的2.55∶1缩小到2005年的2.53∶1。分圈层来看,第一圈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256元,第二圈层为4 645元,第三圈层为4 179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1∶1.81、1∶2.44、1∶2.72,第一、三圈层之间差距较大。

从以上城乡发展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市城乡发展差距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也是突出的:(1)第一圈层(城市)的人口比重在上升,第二、三圈层(乡村)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二、三圈层,充分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2)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由第一圈层向第二、三圈层递减;(3)成都市第一圈层产业结构类型合理,第二、三圈层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结构受产业结构影响,但第三产业在吸纳成都市就业人口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成都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但有缩小趋势。

针对成都市目前的城乡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的现实,我们提出了“人口、产业逆向流动”和“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空间“双流动”机制,该空间流动机制就是要实现人口由乡村(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由城市向乡村或城乡过渡区域布局,在人口和产业的逆向流动的基础上,土地资源要能够自由流动或流转,为人口和产业布局提供重要载体。

4.成都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及战略

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是明显的,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突破城乡之间的壁垒,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以政策保障为先导、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城镇体系为桥梁”的发展模式。所谓“以政策保障为先导”,就是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政策要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倾斜;所谓“以交通网络为基础”,就是要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一城、三圈、六走廊”的交通网络布局,实现圈层之间资源、信息的快速、高效流通;所谓“以城镇体系为桥梁”,就是要以“点—轴”理论为指导,增加中小城镇结点,以结点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以便大中小城镇辐射农村区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4]。

4.1 第一圈层发展战略

第一圈层为中心城区,虽然这一圈层的产业比重结构与发达国家相同,均为三二一型,但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2.9%),也就是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质量优化。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这一区域的第三产业(各项数据都表明第三产业是成都市人口经济活动转移和人口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零售业、旅游业以及会展业。为了更好地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应逐步将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城乡过渡区域和乡村区域迁移。

4.2 第二圈层发展战略

第二圈层应集中发展工业产业,随着工业产业的加强,也可以极大地带动城镇体系的建设,这些将成为第二圈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辐射源。第一圈层企业的外迁,同时发生迁移的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同时能带动第二圈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吸收第三圈层的农民进入该区域从事非农产业。

4.3 第三圈层发展战略

该圈层是成都市的大部分乡村区域,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要不断转移到第一、二圈层,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功能区的职能分工,第三圈层的特色农业、旅游资源能得到进一步扶持和开发,两个方面的因素都能不断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以成都市大都市圈层经济现状为基础,在城乡“人口、产业逆向流动”和“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双流动”空间互动机制的作用下,采用“以政策保障为先导、以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城镇体系为桥梁”的发展模式,必将有力促进成都市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006A073)。

参考文献:

[1]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价[J].经济地理,1996,9(3):32-36.

[2]杨建荣.论中国崛起世界级大城市的条件与构想[J].财经研究,1995,6:45-51.

[3]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J].地理学报,1992,47(6):15-18.

[4]朱荣林.都市圈经济宏观形势与体制改革视角[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23-31.

[5]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25.

[6]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26.

[7]陈飞翔.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J].财贸经济,2001,6:16-23.

[8]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念[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8-70.

[9]姚士谋.中国的城市[M].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50-59.

[10]高晓倩,纪成君.我国三大都市圈优势对比分析[J].经济师,2005,(4):259-261.

[11]任平,周介铭,何伟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737-740.

[12]王洪芬.计量地理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7-132.

[13]苏金明,傅荣华.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03-315.

[14]刘晓丽,王发曾.经济转型期中原城市群地区城镇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J].人文地理,2006,21(3):1-4.



[作者简介]任平(1978-),男,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开发、土地规划与经济评价。

[收稿日期]2008-08-11(责任编辑:黄晓梅)

推荐访问:成都市 互动 协调发展 战略研究 经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jingjilunwen/2023/0408/58136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