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能自愈吗【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体会】

【www.zhangdahai.com--班组建设】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病因病机;临床分期;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7-0057-02
  
  慢性胆囊炎可由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也可因胆道蛔虫或胆道结石引起,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胃脘痛”、“黄疸”等范畴。根据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特征,临床可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恢复期,中医药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必要时可配合对症治疗。现将笔者治疗慢性胆囊炎体会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调,或忧郁恼怒所致。病位主要在胆,其发病与转归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胆为六腑之一,宜通降。其“通”有赖肝气之疏泄,“降”则靠胃气之下行。因此,当肝为邪侵或情志不遂而致疏泄失常,胃为邪扰或食伤气滞而失和降,终致胆气不利而发病。《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又为三焦阳气升降出入之枢纽,胆气是否畅达又可直接影响各脏腑尤其是脾胃功能活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胆汁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是脾胃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若胆气失于调畅,影响胆汁的贮藏与排泄,反致脾失健运,或加重胃失和降,势必气血化源不足;引起或加重肝气郁滞,久则气病及血,致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胆气不利,“不通则痛”,故以胁部或脘肋疼痛为基本表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苦,胃气逆则呕吐”(《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脾失健运,水谷消化吸收障碍,故见腹胀、纳呆,厌食油腻;久病则渐成虚证或气滞血瘀证。
  
  2 临床分期
  
  2.1急性发作期 以邪实为主。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邪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或因情志郁结,郁怒伤肝,以致肝失疏泄,肝胆同病。常见右肋胀满或剧烈绞痛,窜痛不定,伴寒战发热,呕恶腹胀,胸闷,口苦咽干,烦躁,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
  
  2.2缓解期以血瘀为著。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说:“初病湿热在经,久病瘀热入络”;“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慢性胆囊炎病程较长,初病感受湿热之邪致肝失疏泄,为在经在气;久则肝郁气滞络瘀,邪入血分,为在络在血。若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或饮食不节,脾胃升降失常,以致肝胆气滞或胆胃不和,气滞日久,血瘀肝胆。常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按之更甚,或右肋下见痞块,性急易怒,心烦躁扰,舌质暗,瘀斑,脉弦等。
  
  2.3恢复期以正虚为本。脾升胃降,燥湿相济,纳运相成;胆胃之间存在着“胆随胃降,胃随胆升”的相互关系。久病多虚。因胆病日久,脾胃虚弱,纳化无力,以致气血匮乏,正气不足,机能低下。常见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劳累后诸症加重,舌淡胖,脉弦细无力等。
  在缓解期也往往出现气短、神疲乏力等正虚,恢复期或兼见胁肋刺痛血瘀症表现,临证时当细察。
  
  3 辨证治疗
  
  3.1急性发作期当分辨湿热之轻重。热重于湿者,腹痛剧烈,拒按,发热,体温37℃以上,舌红少津,苔黄,脉弦数;湿重于热者,胁肋胀满疼痛,口苦咽干,善太息,胸脘痞闷,呕恶腹胀。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基本方:龙胆草、青皮、柴胡、法夏各10g,黄芩12g,瓜蒌皮、郁金各15g,蒲公英50g。热重于湿者加栀子、大黄;湿重于热者加车前仁、茯芩。如胁痛明显者加枳壳、川栋子、元胡;见黄疸加茵陈、大黄;便秘腹胀者加大黄、芒硝、木香、腹皮;呕恶者加藿香。
  
  3.2缓解期此期湿热、气滞证不明显,而以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瘕块、按之痛甚之血瘀证为突出,并见心烦躁扰,舌质暗,瘀斑,脉弦等。治以活血化瘀为主。基本方:膈下逐瘀汤加黄芩、郁金各10g。刺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便溏者去当归;呕恶者加竹茹、半夏;见黄疸加茵陈、栀子、大黄;若兼气虚加党参、黄芪。
  3.3恢复期经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后,湿热清,瘀血去,病情稳定,病势较缓,常以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神疲乏力等脾虚证为主。治疗须以扶正为要,拟健脾和胃、补气养血之法。基本方:四君子汤。纳差者加焦三仙;嗳气者加陈皮;若见心脾两虚证可选用归脾汤加减;兼肝郁气滞证合用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兼血虚合用四物汤或当归补血汤。
  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常见疼痛症状。如痛甚者可配合针刺,以解痉止痛。偏实证取期门、足三里,偏虚取肝俞、足三里、三阴交,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30min,疼痛缓解后停用。在以上各期中如有结石或蛔虫分别加入海金沙、鸡内金和驱蛔或安蛔等药治疗。胆囊炎症状较轻和结石不大者可取金钱草15g/日泡代茶饮。
  
  4 典型病例
  
  方某,男,37岁,于2006年3月10日初诊。既往有胆囊炎病史8年。2天前,因饮酒及食肥甘食物后出现脘肋部疼痛并发热,经当地医院西医治疗未见好转。刻诊:右肋下窜痛及胃脘部胀满疼痛,寒战发热,呕恶,纳呆,口苦咽干,烦躁,大便3日未解,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数。体查:体温38.6℃,右上腹疼痛拒按,右肋下扪及痞块。血常规:wBC 12.6×10g/L,其中N78%,L16%,B超提示:胆囊大小7.8cmX4.5era,胆囊壁增厚欠光滑,边缘模糊并多发陛结石。药用龙胆草、青皮、柴胡、法夏各10g,黄芩12g,郁金、瓜萎皮各15g,蒲公英50g,大黄、芒硝(调服)各15g。1剂,水煎分3次服。次日二诊,服药后呕恶止,脘肋疼痛明显减轻,热渐退,解稀便4次,臭秽,舌脉象基本同前,体温37.6℃,原方去芒硝,大黄减至10g,3剂,每日1剂,分3次服。3月14日三诊,热退,每餐能进少量稀饭,右胁肋感觉刺痛,心烦,大便日2次,质稀,舌色红滞稍暗,苔较前薄,脉弦。隔下逐瘀汤加味,药用五灵脂(包煎)、桃仁、丹皮、赤芍、白芍、元胡、香附、红花、枳壳、黄芩、郁金各10g,川芎6g,甘草3g。5剂,每日1剂,分3次服。3月19日四诊,疼痛基本消失,唯饮食量不大,腹微胀,气短,乏力,日解稀便2次,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稍弦。归脾汤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各15g,茯苓、焦白术、远志、枣仁、柴胡、白芍、焦三仙各10g,甘草、木香各6g,上方加减服10余剂后,诸症消失,饮食、睡眠均正常;B超复查胆囊大小6.4an×2.6cnl,囊壁光滑,边缘清楚;血象正常。嘱其吞服归脾丸调理1月善后。
  按: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之称,其生理特点有“中清不浊”和“通降下行”,贮藏和排泻胆汁,以助饮食物消化。该病例首用清热利湿法使“中清不浊”。方中龙胆草主清肝胆湿热,并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黄、芒硝通腑泻热功效确切;瓜萎皮与柴胡、青皮相配能增强疏肝行气宽中之功效;蒲公英有苦泄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阴的特点,尚能利胆、利尿及健胃、轻泻,并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通则不痛”,缓解期则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故用膈下逐瘀汤,其黄芩、郁金相配可解郁热。后期脾胃虚弱已显,故健脾和胃是重点,用归脾益气养血。合柴芍六君子汤,一则使清阳上升、生化有源而补肝血胆气不足,二则使中焦枢纽运转正常、气机得以协调畅达,从而达到疏肝利胆之目的。

推荐访问:胆囊炎 诊疗 中医 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banzujianshe/2019/0423/9114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