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观察_35岁吃降压药能活多久

【www.zhangdahai.com--公司简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及肥胖人口增加均是导致高血压病增加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项目,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
  2005年7月在上海黄浦区豫园街道,对2个居委中35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应调查8 201人,实际调查7 132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 395人,患病率为19.55%。按照患者入组标准(年龄35~79岁,长期居住等)分为综合干预组和自然观察组。干预组15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89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39岁,平均(68.2±6.8)岁,该组随访1年。自然观察组147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8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36岁,平均(67.4±7.1)岁,该组进行健康教育。�
  1.2干预措施 �
  1.2.1测血压社区医生与高血压患者建立固定随访关系,每月1次上门测量血压,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1.2.2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和正确服药等。�
  1.2.3健身运动建立社区科学指导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健身锻炼,如太极拳、慢跑、有氧操等。�
  1.2.4社区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己印制的健康教育处方,并督促其执行。�
  1.2.5药物治疗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推荐的降压药物临床参考原则进行系统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血压等数值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
  
  2结果�
  
  2.1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
  两组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两组行为改变比较�
  两组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2.3两组体重比较�
  综合干预组干预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观察组干预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两组BMI比较�
  综合干预组干预前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观察组干预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两组血压比较�
  两组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综合干预组和自然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2.6两组血压达标控制率比较�
  综合干预组前后血压的达标控制率由6.4%上升至�67.8%。自然观察组血压的达标控制率由7.0%上升至�33.2%,综合干预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自然观察组。血压达标控制标准为<140/90 mmHg,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达标控制率都有统计学差异,见表6。��
  
  
  3讨论�
  
  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行为因素相结合的产物,系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它与人的遗传基因及人们的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1980―1991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4.2%,2002年患病率则达到了18.8%[1],本组资料显示,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达19.6%。�
  我国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仅为4.0%~8.0%,高血压的控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能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降低高危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3]。本课题通过一表二方(血压表、健康处方、药物处方)和适宜的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
  调查表明,加强高血压特定知识的宣传,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或消除特定的危险因素,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4]。本课题通过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调整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使肥胖和高盐饮食人群减少,使血压及其并发症控制在较低水平。�
  有效控制高血压与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相关危险因素的了解、对疾病重视程度和规范的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内外经验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有效途径[5]。在本课题的实施中,虽然干预人群中的低盐饮食人数和运动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来说还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干预吸烟人群的戒烟过程中,医务人员感到更加困难,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比较差。所以,社区居民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团队医务人员立足社区,推动以健康教育为手段,健康行为的养成为主要目标,起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有以下几方面体会:① 建立健全社区综合防治系统,加快加强社区高血压病防治队伍建设是日益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任务。② 社区全科服务团队建立是社区高血压病综合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③ 定期测量血压,进行病情动态监测;加强健康教育,调整优化生活方式;指导合理用药,落实坚持规律服药等已是社区高血压病重要管理内容,它对管理效果将产生重大影响。④ 社区综合干预的经费投入和社区综合防治管理质量的保证都将影响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效果。��
  
  4参考文献�
  
  [1]范书英.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3(10):441.�
  [2]张宇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0,39:140-144.�
  [3]唐新华.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J].中国社区医师,2006,4(22):13.�
  [4]张文红,徐秀花,张秀云,等.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从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2):89-90.�
  [5]陈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J].中国全科医学,2005,12(8):1020-1021. �
  (收稿日期:2007-05-08)

推荐访问:原发性 高血压 干预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gongsijianjie/2019/0329/4208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