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生活:呼唤儿童习作的现实超越_

【www.zhangdahai.com--其他企业范文】

  春游作文,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写过。天涯网贴出来的关于“春游”的两篇小学生作文,激起大家的无限感慨:   【民国小学生作文】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现在小学生作文】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某某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某某公园,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前者寥寥几笔,优雅、生动,而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呢?我们的孩子已经没有春游的快乐了,也不知道真正的自然是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一直在追求着生活化的习作教学,可是在教学中习作的生活化真能做到吗?真生活的习作教学又是怎样的?
  一、“真生活”与“真作文”
  1.真生活,真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作文最重要的源泉。”我将这种观察理解为对生活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关注。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习惯,走进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这样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其次,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进行真观察。要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而是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让学生在作文中寻找乐趣,我们也许可以尝试着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为了作文而作文”。
  2.真生活,真发现。
  新课标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细细体会可以说突出了一个字――真!即让学生体验“真”的生活,激发“真”的感情,运用“真”的语言。
  镜头一:“啊!我发现了……”这篇习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把自己平时的发现写出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课堂上有一名学生举手问我,发现的内容可不可以没有什么道理或科学性?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孩子们纷纷兴高采烈地投入到他们丰富而新奇的发现中去了。通过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逐渐学会了留心观察生活,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真生活,真表达。
  新课标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作文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
  镜头二:学校组织学生秋游。游玩结束,要求大家写篇游记,可学生纷纷抱怨这次秋游不好玩,没有可写的,作文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于是我对他们说:“孩子们,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好玩吗?”此时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完全被我调动起来。
  晚上一篇篇代表他们心声的习作发到了我的邮箱,看着学生们的习作,似乎能看到他们生气和不满的样子,也让我想起了伏尔泰的话:“我不一定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真话的权利。”真实的想法形成了生动的表达。姑且不论孩子们对这次秋游的评判是否客观、公正,但是由于说真话的权利被捍卫了,他们就写出了自由、生动的文章!
  4.真生活,真评价。
  习作讲评是提高学生习作素质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是教师独自面对一大沓作文逐字逐句地批改,耗时费力,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关注的永远是他的分数,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那新课程理念下的真生活习作评价究竟应该怎样呢?要注意两点:
  首先,习作评语要多样化。在教学中我发现每个教师在评改习作时都会写下“模板式”的评语,学生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丝毫引不起注意。当今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评价要体现针对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其次,评价主体要多样化。曾经听过生本教育的习作教学课,“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特别欣赏其中的点评手段,它主要通过自评、互评、联评来进行。
  真生活的习作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习作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二、“作文”与“做人”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课堂上讲真话,学生口头“我口说我心”,笔头“我手写我心”;师生不虚伪、不矫揉、不造假。这,就是目前习作教学中最大、最迫切的人文,也是人文的本义,更是做人之本。
  1.实现习作教学指导的自主开放。
  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要放手,不要用太多的要求、标准束缚学生,要从孩子表达的需要出发,多鼓励少批评;先放胆写再小心写,由浅入深,逐步树立写作的信心,培养他们乐于写作的兴趣。其次要创设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习作指导课要改变过去“审题立意――范文引路――依葫芦画瓢”的作文指导结构,不设样板,不设模式,让学生在“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样”的全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施展。
  2.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学生习作中表达出的真实情感,我们唯有呵护、尊重和引导。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们在习作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只有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宣泄,真情流露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被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的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在学生习作的批语中,对他们的真情、真感、真体验进行褒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真”生活,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享受、体验生活的滋味,全面而辩证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3.倡导个性化习作。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在习作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习作课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区别,生活环境的差异,加上性格的差别,因此学生的表述必然会千差万别。这说明习作本身就应该是多样性的,我们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标准评价学生的习作,更不能以“应试的标准给学生扣一些无实际意义的,诸如“中心不明确,立意不新颖”的大帽子。要多肯定其个性,鼓励他们多与其他同学多交流,通过个性交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特长的展示,个性的张扬,必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起写作的兴趣,诱发出潜在的创造力,写“真”文,做“真“人”。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儿童习作。
  “真生活”理所当然地呼唤儿童习作的现实“超越”!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丁家桥小学)

推荐访问:习作 呼唤 超越 现实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taqiyefanwen/2019/0321/270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