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之子】安徽农业大学徐悲鸿

【www.zhangdahai.com--章程规章制度】

  关于父亲,徐庆平有很多话可说――在温暖的阳光中与徐庆平交谈,感受那朴实的言谈中透出的至情至性的艺术气质,透过温馨的阳光,那柔和的面部轮廓,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恍然间,艺术大师在眼前重现。作为徐悲鸿先生之子,徐庆平的形象与父亲有太多相似;而关于父亲,徐庆平的确有很多话可说。
  1953年,徐庆平刚刚7岁,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父亲徐悲鸿便离他而去。转眼近6O年过去了,父亲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而父亲的精神在他心中已成永恒。
  一枚印章纸犊情
  徐悲鸿的婚姻生活颇为坎坷,他共有四个孩子,与蒋碧薇育有一儿一女,徐伯阳和徐静斐,徐庆平和妹妹徐芳芳则是徐悲鸿与廖静文所生。庆平出生时,徐悲鸿已51岁。虽然与父亲在一起生活时间不长,但庆平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却颇为深厚,在徐庆平眼中,父亲不仅是个著名的画家、教育家,更是一个舐犊情深的父亲。
  提起父亲对自己的爱,徐庆平说了一件小事。上世纪70年代,在画界已小有名气的徐庆平开始从专攻油画转为画国画。慢慢地,在国画界,他的名气也起来了,画的画越来越多。每次画完画,他总喜欢用一方刻着“徐庆平”三字的印章,因为这枚印章他用起来最顺手。画家都知道,一幅画的画面和谐与否,印章作用不可小觑,许多画家都曾为自己没有合适的印章配画而苦恼。但徐庆平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这枚式样简单的印章,与自己的许多幅画都极为和谐。正是此事,让年近不惑的徐庆平猛然醒悟:原来,父亲在绘画上一直对自己寄予极大希望,只是由于怕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才一直没有表露出来。因为这枚印章是在庆平出生不久,徐悲鸿专门托好友齐白石为他所制!
  在庆平幼年时,徐悲鸿从来没对庆平的未来提过明确要求。他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在职业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如果你对这个孩子过于溺爱的话,还是不要让他学画,因为这个职业实在太苦!作为一代画坛巨匠,徐悲鸿深知绘画之路的艰辛,他爱子情深,并不希望自己的小儿子也从事这份“苦差事”。廖静文十分理解丈夫,因此,自小徐庆平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事。最终,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徐庆平还是选择了将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心系教育爱国情
  徐悲鸿作为一名书画界巨擘,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举世皆知。然而,徐庆平却说,父亲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教育家。
  徐悲鸿一生在教育上投入的财力数不胜数,当年在欧洲游历学习时,他就四处奔波呼号,建议国家要建立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学院。有段时间,徐悲鸿发现当时欧洲艺术品价格极为便宜,“只要4万元,就可以建一个罗丹艺术馆”,然而,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他这愿望最终也未能实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一双手拼命地绘画,用卖画所得来购买他认为将来有一天可用于展览的艺术品。除了投入钱财外,徐悲鸿终生对教育都抱有一种令人难以想像的激情,而他那种激情,则是作为晚辈的徐庆平在若干年后才理解的。
  20世纪80年代初,徐庆平在巴黎工作,有一天他去卢浮宫参观,当他迈入博物馆时,在一个陈列各国建筑缩微模型的分馆中,他看到一个老师带着十多个小学生在那儿参观,他听到老师正对那些十来岁的孩子说,要他们仔细观察比较各国建筑不同的美。若干年后,每当提及此事,徐庆平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震惊”!相对欧洲这些国家而言,“不要说当时的中国,即使是现在的中国,对于艺术和美的欣赏,我们实在有太多缺憾了!”而作为一名艺术家,徐庆平一向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可能在十年或是二十年里得到大步跨越,但若想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他们对于美的赏鉴能力,这不是一代人,甚至也不是两三代人就可以做得到的。
  也就在那时,他对父亲当年对于教育投入的远大于艺术的激情有了深刻理解。父亲的这种行为,正是源于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对祖国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爱!
  徐悲鸿不仅对教育事业热心,据徐庆平回忆,父亲当年对自己学生的关爱程度也令人不可想象。在他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后,作为知名画家,每天都有很多绘画爱好者给他写信,对这些来信,徐悲鸿不管有多忙,都会挤出时间亲自回信。一次,一个小学生抱着忐忑心情,将一些画作寄给徐悲鸿,并在信中希望他给自己作些指导。对于一个孩子的来信,徐悲鸿毫不怠慢,他非常认真地回了信,在信中对那孩子寄来的画作不仅作了指导,甚至具体到画中的一匹马的马腿应该怎么画。得到了徐悲鸿的指导,这个孩子更加热爱绘画,后来他考取艺专,终于可以直接面对徐校长的指导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我国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刘勃舒。
  “你知道为什么老百姓那么喜欢徐悲鸿的马吗?”徐庆平认为,徐悲鸿的马,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种精神,那种勇敢、忠诚、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既是一位出身穷苦、肩负民族艺术振兴、追求光明的艺术家的精神写照,更是不畏列强、奔向自由解放的民族精神的写照。他在欧洲画马的速写不下千幅,心中对马已经熟透了。徐庆平说,抗战时期,父亲画的马是野马、战马,精神境界不一样,有很强的时代感,英俊、矫健,他的大写意的创作技法独树一帜。
  “哲属悲鸿”含情深
  徐庆平说,父亲有一枚印章用得特别频繁,这枚印章刻有四字“暂属悲鸿”。
  作为一名艺术大家,徐悲鸿对书画的鉴赏力极高,而作为一名极为爱国的艺术家,由于担心一些国宝级书画艺术品流失,徐悲鸿在自己一生中,穷尽所有,收藏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各类书画精品达1200余件。徐庆平回忆,自己小的时候,虽然父亲收入较高,但他家的生活,有时却“捉襟见肘”。当时北京琉璃厂一带有许多古玩店,老板们与徐悲鸿都很熟,只要店里进了书画“重货”,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东西送到徐悲鸿家,而只要徐悲鸿认为是真正的好东西,总会尽力购得。徐庆平说,当年古玩店老板们来时总喜欢用一块蓝布将东西包起来,因此,“每当看到他们腋下夹着蓝布包走进门,父亲总是很兴奋。在这种情形下,只要父亲认定的好东西,价钱都是由老板说了算,父亲从不还价,有时母亲哭笑不得地‘教’他:再喜欢也要略微控制一下。但这时,作为艺术家的父亲却显出真性情的一面,他老实说‘我控制不住’。”为了这上千幅古品真迹,在徐庆平印象中,因为家无余钱,父亲从未进过银行,甚至连庆平当年上小学所交的学费居然是“母亲将自己的衣物在‘寄售所’换来的。”
  这些穷尽所有购得的书画作品,是徐悲鸿的挚爱,有时他会依照收藏家的习惯在这些作品上留下印迹,这就是“暂属悲鸿”印。他常说,对于这些字画,他只是为国家暂时保留,只要时机成熟,他会全部还给国-家。徐庆平说,正是缘于父亲的这个想法,母亲廖静文在父亲去世当天,就将他生前所有的1200多件藏品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从这点上来看,母亲可谓父亲的真知己!
  徐庆平说,虽然父亲在自己少年时即由于积劳成疾而离世,但作为一代名家,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理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自己脚下的路是在父亲的爱的光辉照耀下,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而未来,自己和后辈们还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推荐访问:徐悲鸿 之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zhangchengguizhangzhidu/2019/0303/366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