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分析】

【www.zhangdahai.com--章程规章制度】

  摘要: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DC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均无复发,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术后3例3个月后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中图分类号:R739.4l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465-02
  
  颅内动脉瘤是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往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夹闭为主,但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和手术难以达到的动脉瘤,逐渐成熟的介入技术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补充。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6年1月以GDC完成颅内动脉瘤22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46~75岁,平均58.52岁。为Hunt&IeSS分级I~Ⅲ级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病例选择:①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手术治疗。②一般情况较差,年龄较大。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其中合并眼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瘤1例,脉络膜前动脉瘤2例,小脑前下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
  
  1.2栓塞材料的选择
  均使用GDC,选用微导管有Magic 3F/2F、Tracker-18。
  
  1.3治疗过程
  22例动脉瘤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局部予以利多卡因浸润麻醉。12例患者均采用股动脉入路,Seldinger法将6F或7F导管鞘置入右侧股动脉。在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腔后,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GDC经微导管缓慢推入,在透视下监视微弹簧圈构筑的形态,当微弹簧圈的标记越过微导管第2个标记时表示微弹簧圈已完全推出微导管,并已完全送入动脉瘤腔内。经DSA证实后,使用电解电源发生器解脱,解脱后再次行DSA造影,依此填塞直至满意。
  
  2 结 果
  
  本组22例患者29个动脉瘤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均无复发,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作。术后3例3个月后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良好。
  
  3 讨 论
  
  3.1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与手术夹闭的疗效比较:1991年Gugliemi发明的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是血管内治疗史上的一次飞跃,良好的栓塞率和安全性使其成为部分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近几年对显微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可控性研制,拓宽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领域。由于该方法具有侵袭性小、操作简单、治疗风险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因此在欧洲80%的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2002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SAT)完成。该试验是迄今为止对破裂动脉瘤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目的在于比较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与手术夹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血管内治疗在临床转归方面优于外科手术治疗。在血管内治疗组中,治疗1年后生活不能自理和或死亡的为23.7%(190/801),而外科手术组为30.6%(243/793),血管内治疗相对危险性比外科手术组下降22.6%,绝对危险性下降6.9%。两组间1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血管内治疗组为8.1%,外科手术组为10.1%。两组间1年内再出血率也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内治疗组和外科手术治疗组分别为2.4%和1.O%。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破裂动脉瘤适合做血管内栓塞,就应当首选血管内治疗。但血管内治疗的远期疗效还需要通过长期随访确定。3.2介入治疗后可以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椎穿刺置管,早期放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助于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痉挛发生率可达50%~70%。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迟发性脑缺血,其中发生延迟性神经功能障碍者高达25%~30%,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它是常见的死亡及致残原因。脑血管痉挛与红细胞崩解后的产物有关,一般在SAH后3d发生,6~8d达到高峰,12d左右下降。栓塞治疗后,弹簧圈或支架改变了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可以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椎穿刺置管而没有再次破裂的危险,早期快速放出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减少血性脑脊液中红细胞总量,有效减少红细胞分解产生的致痉挛物质,减轻血管的收缩作用,显著降低了由于血管痉挛造成的迟发脑缺血。本组患者中,均采用腰椎穿刺术释放血性脑脊液,同时术后常规予以扩容、血液稀释、高血压疗法(3H疗法)及术中、术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同也降低了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本组有3例术后3个月后复查头部CT提示脑积水,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3患者的年龄越大手术治疗效果越差,而血管内栓塞治疗不受年龄限制。Barker等对3919例接受手术和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5岁以上患者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夹闭。患者全身状况不佳,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拒绝手术的患者,也可行血管内治疗。
  
  3.4其他因素:颅内动脉瘤无论行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都要求操作者应具有娴熟的技术水平。因此,操作者的个人技能和经验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因素之一。此外,医院条件、患者经济状况、家属意见等都应加以考虑。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推荐访问:动脉瘤 栓塞 电解 弹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zhangchengguizhangzhidu/2019/0324/3360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