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研究_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www.zhangdahai.com--感谢信】

   摘 要:本文试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参照系,自未端寻源方式探讨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制订。提出建立内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以职业岗位群为对应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    关键词:职业要素 人才质量 培养目标 评价标准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应如何评价、采取何种标准予以评价、现行评价体系是否能客观公正地说明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目前仍说辞不一。在关注来自学校内部评价的同时,注重来自用人单位及行业社会的外部用人需求与评价标准,反促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截至2011年底,我国2101所高校中独立设置专科专业的有1281所。2000万高校在读学生中,近一半为高职生。高职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行各业生产、服务一线的生力军,高职生一次性就业率也因此高于普通本科。然而受传统就学思想及现行招生体制的制约,就读高职是高中毕业生的末选,高职招生居高考志愿及招生的最后批次,因之生源总体质量弱、生源竞争激烈。如何提升高职办学水平、获得更好的生源?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获得更好的社会认同?如何转变人才理念、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系列有关高职人才质量的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特别是近年间升格的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
   本文拟就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问题展开探讨,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参照系,自未端寻源分析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制订与人才最终质量评价之间的关联。提出建立内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以职业岗位群标准要求对应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遵从教学主体的内部培养质量的同时,注重吸取自行业及用人单位的外部质量评价,反促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愈加完善、可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更科学化、更具操作性。
   1.高职人才质量评价现状
   1.1人才质量内涵
   关于“质量”的内涵,《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2000:1450)中的注解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1] 而实际应用中,“质量”一词的语义已超出上述语境的概括,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仅从语义学、管理学角度即有不同解读: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在ISO8402-1994《质量术语》将“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定义产品质量,认为质量优劣取决于产品满足用户适用性需求的程度。在此意义上,适用性即是质量的内涵。[2] 肖化移折衷上述定义后,将对质量的描述分为“本质质量”和“评价质量”两种:认为“本质质量”指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及特征;“评价质量”是用户对实体满足其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评价。[3]
   对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而言,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场所,毕业生就是高校生产的“特殊产品”,其质量评价的标准因与该“产品”的关系不同,评价角度和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别。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定义为:高职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以及达到毕业生本人预期的程度。其内涵包含了本质特性,即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性,另外也包含了用户的评价。
   1.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等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各校程度并不一致,其效果也是相差很大。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评价与监控体系不及普通本科院校。质量评价的内、外结合性不强是高职院校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校内质量控制各校不一,自主性较强;对毕业生缺乏跟踪管理,对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反馈的渠道。
   二是职业针对性不强、人才技能培养监控乏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多年内呈现的繁荣也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因基础薄弱而出现缺乏特色、缺乏师资、缺乏人才培养的要件等问题。一些高职为突出其与中职的差异,进而办成本科压缩型,或是办成中职的拉伸型教育,未能顾及高职在“职业性”和“高技能素质”上的要求。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脱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注重对学员进行“项目”培训。德国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所含的345个工种(专业)中,均有系统考核量化标准与之对应,教学培训过程结束时,内部评价各项考核值亦完成。培训结束后第三方机构即国家或地方工商联合会介入,对进入结业的人员再行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评估,颁发职业准入资格证书。在这一方面,我国目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评估只是部分实施,远未实现全面考核评级。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内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能充分合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化效益的途径。内部评价包含的两方:办学方即第一方和管理机构即第二方,是当前评估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两大主体。但是完善的评价机制中尚需来自外部的评估,亦即本文中定义的第三方的评价。构建三方评价体系并促使三者间的信息交互,建立质量的闭环检验机制,对于提高人才质量具有建设意义。质量评估体系三方因素关联性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包括了高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人员、教育管理行政机构与人员、独立第三方机构在内的各据一个侧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就现行管理体制而言,各级政府支持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的设立并给予政策与投入,是这一系统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
   3.1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
   在语义学中,“标准”有两层含义:衡量事物的准则;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5] 国标GB/T 3935.1―83为工程学意义上的标准下的定义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6]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被定义为:依照用人单位要求、面向职业岗位群、融入职业标准而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达到的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执行标准。
   这种目标和规格并非一成不变,它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变化。因为“质量标准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技术知识论。”“其质量标准包括职业能力及相关知识、普适性能力及其相关知识。”[7]这种职业能力就是专业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其相关知识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适性能力则是指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其相关知识就是与人相处、团结合作、重新学习等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方法能力,能使人在岗位、甚至是职业发生变化时,原有的知识能有效迁移,尽快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能力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关键能力。
   3.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
   首先要确立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制定人才的培养规格,按职业标准的内核构建课程标准和体系,围绕课程标准来确立教学标准,以工作过程构建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质量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过程的控制和评价。人才质量的评价目的还在于促进培养过程的不断完善,以期培养出更加能够满足要求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来。所以,应该依照规格建立起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和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根据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这很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直接使用的“产品”就是课程,好的课程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而应建立符合职业岗位标准的课程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策划、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结果评价四个环节的、融入职业要素的标准,还要制定教学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制定每一门理论课、校内实习实训课、一体化教学课、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参与度、合作度、吃苦耐劳精神)等情况的评价标准;
   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培养目标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增长、毕业生胜任岗位并稳定。培养目标实现主要是学生能够达到职业岗位群标准的要求,能顺利地通过课程、实习的测试,能够达到职业资格的要求,通过职业资格的认证。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稳定性,则通过学校的毕业生回访和第三方的毕业生半年后至五年内的跟踪调查来判断。
   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毕业生通过岗位工作的实际体验,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评价学校开设课程的合理性和核心知识的可用性。王伯庆先生认为: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应该包括,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职业工作是否重要,如果不重要,有没有必要继续开设,或有没有必要设为专业必修课;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初始专业岗位的需要,如果不能,是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更新改进。这样的评价对课程改进极其重要。”[8] 所以,毕业生的评价,对学校的课程开设的合理性具有极强的诊断性,便于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但毕业生在不同的企业和岗位,对课程合理性的感受不尽相同,标准也是建立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因而会出现见仁见智的现象,学校收集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后,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提炼对课程改革的依据。
   总之,融入职业要素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即职业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行健等编,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1450
  [2]http://baike.省略/view/13930.htm
  [3]肖化移,姚海娟.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理论探索[J].职教通讯,2008(5):21
  [5]周行健等编.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61
  [6]高晓康,陈于萍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3
  [7]肖化移.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质量与标准观[J].职教论坛2005(6)上:23
  [8]王伯庆.必须请就业的毕业生评价课程[OL].麦可思研究第102期.[2012-01-10]. http://www.省略
  
  作者简介:
   王育仁(1964-),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

推荐访问:高职 评价体系 质量 人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anxiexin/2019/0322/2824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