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骨刺【药刀治疗跟骨骨刺80例临床观察】

【www.zhangdahai.com--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关键词:药刀;中医药疗法;跟骨骨刺;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61-01�   跟骨骨刺是由跟骨结节处发生损伤性炎症,生物力学功能紊乱等而产生骨刺,引起以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近年来本科采用药刀治疗跟骨骨刺8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女71例,男9例;双足跟发病12例,单足68例;年龄25~59岁;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5 a;全部病例均以站立、行走时及跟底受压迫刺激时引起疼痛,或疼痛加重为主症,全部拍X线片确诊为患足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足伸出床沿,踝前垫1枕头,足跟朝上将足垫稳,在压痛最明显处(即是骨刺尖部)用痛点检查器查及最小痛点探针探及痛敏点,用陕氏药刀(专利号:96235564X97)注射式缨枪型刺入至痛敏点后注入0.375%布比卡因2 mL、祖师麻2 mL、曲安奈德10 mg混合液,约�2~��5 min�后稍摇动药刀刀柄待患者感觉局部不痛时行横行切开、铲磨、纵行挑拨手法治疗,而后退针至皮下,向不同方向提插捅2~3次,直至骨面。然后出针,紧压针眼5~10 min,直至不出血为止,用创可贴贴住针眼处,术后局部3 d内严禁浸水。观察15~25 d后如无效者做第2次治疗。
  3 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活动自如,可从事日常工作者;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1次治疗,治愈35例,第2次治疗治愈20例,第3次治疗治愈5例,显效17例,无效3例。随访治愈病例中1 a内均未复发,2 a内复发3例。复发病例均以同样方法治疗后治愈。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45岁,长期从事站立位工作,2008年9月就诊。右跟部疼痛3 a,站立或行走时跟底面疼痛,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明显加重,拍X线片示:右足跟骨结节处鸟嘴样骨刺形成。曾作封闭治疗,理疗、中药泡洗等治疗,治疗后多则2~3月少则10多日便复发。经用药刀治疗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5 体会
  跟骨骨刺属跟痛症范畴,是由于长途或负重行走、长期站立位工作及长跑等使趾腱膜、趾短肌等在跟骨附着部反复牵拉,慢性损伤,引起跟骨下滑囊炎和跖腱膜炎等,炎症久之,纤维化或钙化形成骨刺,引起跟痛,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于寒湿浸袭、肾虚等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不通则痛。多见于中年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本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理疗、热敷、痛点阻滞、口服镇痛药等治疗,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观察,本病用传统治疗远期疗效差,多易复发。药刀疗法属小针刀与穴位注射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属微创疗法,小针刀可直接松解剥离此处的粘连和结节,解除病理因素,再者通过小针刀的机械刺激和切割,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强,因跟骨骨刺多伴有局部滑囊炎发生,以小针刀多向提插挑拨,可刺破局部滑囊囊壁,减少复发因素,此法亦同针刺手法的苍龟探穴法,“四方钻剔”,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同时利用布比卡因、曲安奈德抗炎镇痛、祖师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使炎症物质随代谢而消散,疼痛亦随之解除。本病治愈后嘱患者穿软底鞋、常跺脚跟、以温热水泡脚,以防复发。本法操作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疗效显著,不易复发,费用低,适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收稿日期:2011-01-11)

推荐访问:骨刺 临床 观察 治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erenduizhaojianchacailiao/2019/0424/9292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