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降临现实 浅谈神话“回流”的现实性

【www.zhangdahai.com--考察材料】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都认为神话已经不具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只是把它当做文学历史上的一个历程。承认其艺术的创造力,同时也给予前人众多生存和生活的理由,它的出现被认为有太多的时间限制性,但笔者经过认真分析,依然坚定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神话在当前依然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神话;回流;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55-2
  
  有人认为,神话已经不会在今天产生,而且似乎提出了相当有力的证据:首先,神话产生在生产力十分低下,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不能理解更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因此他们产生了自然崇拜和人格化的神的观念。其次,“自觉的艺术生产方式”也是神话不再产生的原因之一。自觉的艺术生产方式与不自觉的艺术生产方式相对立。神话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界(包括社会)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他们把幻想和现实生活混为一谈的产物,而后代的文人、作家或者是宗教徒以自觉的艺术生产方式创作的神魔小说,或是为了隐喻现实,发泄自己的不满,或是为了宣传天堂地狱的宗教迷信,或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世道的某种看法等等,这便是所谓的自觉地艺术生产方式。
  另外,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保持社会习俗或社会制度;将个人与集体联系为一体;帮助人们宣泄情绪等,它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得到解释,并可以使人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大家都无可厚非地承认神话在远古时期的重要性,但却忽略了它的现代意义。
  一、神话中的人性决定本时期神话产生的可能性
  我在这里姑且先认为神话在客观现实中是不会产生的。实际上,神话的问题相当复杂。判断一个文本是不是神话,要看其内容是否具有虚幻性,主要形象是不是“神”,表现手法是不是象征的。事实上,我们翻开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会发现神话是其他一些文学体裁的根源,这也说明艺术本身是相通的,当然硬要把纯粹的艺术加之政治的功能,我想这就大大缩小了艺术的范畴了。因此,自然而然我们就可以把复杂的神话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神话专指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古代神话,广义神话则包括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神话鬼怪为内容的故事。由此看来,提倡判断神话还要看它在社会生活中是否发挥着信仰的功能(信仰神话的真实性),那本身就是违背了艺术的纯粹。所以我可以肯定的是神话在艺术的客观上还是要求继续发扬下去的,这也是如我这类人在主观上的美好愿望。
  就是因为我们有些人主观地认为神话已经不可能也不需要产生,而使我国的艺术瑰宝从此黯淡,所以笔者从几个方面强调神话“回流”的现实意义,认为神话在今天仍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回流”除了是一种化学上的现象外,还代表一种社会潮流,“回流急售”、“举家回流”、“毕业回流”……而我讲的便是“神话回流”。
  无论神话中有多少奇特的神灵,有多少诡异的事件,有多少匪夷所思的仙乡神地,它们最终指向的一定是人。神性却是在不断地淡化,而人性在持续增强。在远古神话中,神灵的行为更像是人间的悲剧英雄。我认为,这是在那个时代,人对自身有信心但又对这种信心有一丝怀疑的思想状态。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的神话应该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都说明了先民自信心的增强以及与外部世界抗争。这抗争或许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终会有所收获,这些收获将为人类所享有。这里,需要一种更深刻的解读。有了这一解释,相信大家就不会太多地去排斥“神”这一虚幻的思想了,相反,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那不再是一种“不自觉”呢?
  于是我们首先看一下原始神话的人文性。中国远古神话的整体发展态势是从上天向人间下落,最终达至人类自身。神话英雄和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身上人性的因素在不断增强。从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意识从神灵世界向人的世界的转向。远古神话反映出中国思想一贯的对人和人性的关注,从而构成了先秦时期人性论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长久以来,对于远古思想,人们大多认为充满了荒诞和迷信。大量商代卜辞的出土似乎也更加深了我们的成见:在诸子时代之前,人们的思想是神鬼的王国,人还不知道自己是人,可我们应该看重思想的连续性,相信神话所反映的更久远年代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影响,并成为他们智力创作的素材之一。
  另外,我承认,今天虽然已经是科学的时代,卫星火箭的上天,航母技术的展示,所有许多先民们以前不能理解和解释的事情绝大多数都可以用今天或未来的科学知识去帮忙解决,过去许多神秘的自然现象现在在科学面前也一览无遗。可是,现在的自然界中还存在很多人类至今仍无法揭示的奥秘,而这些奥秘会不会成为未来神话的材料呢?我想答案应该已经知晓了。现实的客观依然要求神话能不折不扣地发展。
  二、艺术的创作要求决定本时期神话存在的必要性
  我清楚记得,前文中提到了“自觉”与“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其实我们通过前一节的古人的人性分析,已经足以证明,神话的产生也是文艺创作者“自觉”的艺术创作方式,但这里我们依然可以把它和后现代的“四幻”作品比较一下, “四幻”即科幻、奇幻、魔幻、玄幻。这几类都属于幻想类的文学作品,从名称上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它与神话的区别和联系。一来它们虚幻世界里发生的事,二来它们所谓的“自觉”创造艺术也无非是沿袭古人神话的创作,这些大家可从它们的释义中得以发现。也许有人会说现代的“四幻”创作少了英雄性,乐观性,崇高美和悲剧美,但这不就是更加说明神话的人性色彩吗?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大。一方面它为后世提供了文学素材(神话原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表现手法(例如比喻、象征、拟人、夸张,以及大胆的想象等)、欣赏效果(如神奇的想象带给人的震憾、兴趣,象征性内容带给人的无限遐想等等)。
  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孩子、成人接触了超现实的现实,使大家情感、科学等世界中的一切美好荡然无存,人变得实在无趣起来,更明白点说,五六岁的孩子满眼便是金钱、利益和权势。相反对于梦想、未来确实设计不出任何的图画,变得枯燥、干瘪、乏味。其实孩子本身爱幻想,爱规划,爱英雄,也爱超现实的伟大,但是由于生活中大人给予他们的太少,太过强加成人和世俗的东西,导致了如此后果。因此也有人开始有意识地挽救,让孩子憧憬圣诞老人的到来,让他们体验小矮人的森林世界等等,我想人们无非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原来已经慢慢走向误区的深渊,而想及时回头吧。
  三、神话的存在对现代社会产生的现实意义
  首先,娱乐性。神话作为艺术作品,本来就是作为后人欣赏的艺术宝库,这令众多喜爱文学作品的读者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神话的虚幻情节,一系列夸张的英雄人物,以及作品中艺术的创作方法,让人不得不赞叹。因此,不管是研究文学的专门人士,还是一些幼童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从神话中得到了愉悦。可以说,在此也更加肯定了神话在当时的创作并非只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不管从使用艺术手法上,还是对英雄人物所构成情节的创作,都毫无疑问采用了“自觉”的创作,从而使我们今天的人能如此欣赏它。
  其次,经济性。我们考察神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古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无法解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能不说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我们对进入月球的期盼,精卫填海的故事振奋了人们对大海威力的征服。人工降雨的实施,宇宙飞船的上天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不正是因为有前人提出了那么多疑问后才有今天的解答吗?
  再次,人文性。在关注这个问题之前,我跟众多读者一样,一直认为神话只不过是原始人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一种“不自觉”的创作,但是今天我却肯定地认为神话的创作,尤其是神话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古人在创作过程中精心设计的英雄,他们不仅是天上的神,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能解决难题的人。他们的思想不仅代表遥远的天神,更集中了人间的真谛。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他们的思想是达到了人神合一的境界。而这一思想的精髓,作为后人的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感受到它依然适用,直至我们的后代。
  最后,创造性。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今天在科技的熏陶下,孩子们及早涉及了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过早进入了成人的世界,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特有的想象,在大人的影响下,他们知道了后羿射日是假的,女娲造人是假的,相反航天、电脑、克隆等知识冲满了头脑。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也会跟老师强调那只是些假的东西,虚幻和想象只会造成不现实,最终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彩色的梦,取而代之的只是因循守旧罢了。
  迟子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及当代科技极其发达的情况下,在大多数人眼里,孟姜女哭倒长城是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假的。所有的神话在“科学”的手术刀下,已全然经不起解剖。大自然的退化,剥夺了神话产生的土壤;全球化的进程,消解了神话生存的保障。可如果有一天神话真的绝迹了,人类也就到了消亡的边缘。
  诚如史华慈所言:“中国神话是碎片化的。”但我认为神话应该创造出它更丰富的、更系统的故事。瑰丽的神话故事在民间长久流传,也必将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推荐访问:现实性 回流 浅谈 神话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aochacailiao/2019/0317/1982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