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www.zhangdahai.com--考察材料】

  【摘要】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办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糖尿病(DM)是慢性终生疾病,对DM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两大方面探讨如何开展DM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旨在寻找最佳教育模式帮助DM患者有效掌握DM各方面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QOL),让DM患者在最大范围内享有健康。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62-02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肿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大致人死亡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WHO1998年5月发表的《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到了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亿人之多。我国糖尿病患者率已达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而全面有效的控制DM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DM患者的教育在DM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真正实现病人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可是在目前的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开展不够深入,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欠佳。因此,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DM的教育模式
  教育程序和护理程序一样也是有五个步骤组成,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但侧重点不一样。护理程序是以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来制定计划,实施护理,最后评价病人的状况;而教育程序主要以评估病人的学习需要来制定计划,实施对病人的宣教,最后以病人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来评估教育效果。教育程序中更强调病人参与的重要性。协同教育模式就能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教学互动,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宣教。协同教育模式分如下五个步骤:
  1.1评估并确定病人和家属的教育需求在病人的健康教育中,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交谈,参阅病人的医疗档案,除了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内容外,还建议让病人自评心理状况和自护能力以及对DM的了解程度,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求。
  1.2共同建立教育目标根据病人的评估资料,应与病人及家属充分讨论后,共同制订教育目标,通常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类。近期目标为帮助DM病人了解DM一般知识,营养学常识,检查和治疗目的及护理要点等;远期目标为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同病人一同制订饮食运动计划,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DM病人生活质量等。
  1.3选择教育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我们应因人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可分为视觉为主的方法,听觉为主的方法,和触觉为主的方法,综合多种感宫刺激来加深印象。对认知情感领域的学习内容,如DM定义、临床表现、饮食知识、运动疗法、并发症的纺织、足部护理知识进行讲解、讨论,辅以实物模型、图片、手册和幻灯片等教学工具。对精神运动领域的学习内容,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测定,采取示范、实物模型和图片为主的方法。
  1.4协同执行教育计划在确认病人及其家属对学习有充分准备,并在生理上无障碍,心肺功能稳定,心理无焦虑状态下采取适当形式实施计划。国外目前采用的教育形式可分为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多为三种并用。集体教育属于开放式教育,多采用演讲会、沙龙、俱乐部、电影会、试餐会等方式,进行宣教、解答,亦可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小组的形式自由,可为一个病房病员间交流,小组的优点是允许患者讨论、提问,组员之间可互教互学,还可亲自实践注射胰岛素、练习测血糖等;单人教育可作为前两者的补充,一方面对有一定文化程度或有一度DM知识的病人,结合各种技术指导对患者进行更深的教育,另一方面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或个人隐私情况较多者,要反复耐心教育,用病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解,例如用圆圈来解释细胞,用钥匙和锁来解释胰岛素对细胞利用糖的作用,用等边三角形来解释饮食、运动、药物三者平衡在控制血糖中的作用。在按计划实施教育外,大量的教育工作需随时进行,非正式教育融合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如日常铺床、服药、注射等护理活动,直接作用于病人身上,使他们得到心理支持,也能取得明显效果。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育个性化,更要注意病人的反应,双向化施教,教育要坚持持续化,还要有必要的考察办法,如引导患者复述,提问,出院时进行知识问卷考察,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
  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要广,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加大教育的力度。
  1.5进行质量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评价是对病人教育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患者出院前的问卷调查或自护能力测评,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二是患者出院后复诊或随访情况,电话回访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病人易接受的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病人家里的有效手段,是了解患者对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主动程度。
  
  2DM健康教育内容
  DM教育主要包括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并发症防治教育五大方面。
  2.1DM心理教育糖尿病的发病,同其他疾病一样,在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而社会和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DM病程长常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消极悲观情绪,即便初次入院,患者也会出现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激过程,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实践中发现,DM患者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悲观等,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认识的改变必须经过未仔细考虑期、考虑期、行动期、维持期、巩固期和反复期,我们应把握患者各个时期的心理,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在于患者首次交谈中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让不同的患者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从密切护患关系入手,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再着手进行健康指导。
  2.2DM饮食教育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步,决不能忽视对饮食疗法重要性的教育。除了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还要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忌吃甜食,当然饮食控制不是不吃、饿肚子,没有哪一种食品或水果是绝对不能吃的,可以少吃,控制总的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份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饮食控制对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着战略意义。
  2.3DM运动指导运动一定要接受专业医生护士的指导和制定运动处方。首先要全面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症,以此决定运动方法。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的症状,及时停止运动并采取措施。运动时间也应注意,I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90min运动降糖效果最好,餐后60min次之,而餐后30min最差;I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不限。运动中要注意适量、持续,更要注意安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病人更要严格掌握运动指标。
  2.4DM药物指导不管是住院患者还是非住院患者,都就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长改药、停药。医生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理,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方面加强病人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在出院前教会患者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以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目前还有更为方便的胰岛素泵,也可对病人推荐指导。不管用何种药物治疗,都要讲科学系统,切忌讲迷信,仅凭一面之词而中断正常治疗,贻误病情,有的病人对胰岛素认识不够,认为注射胰岛素与吸毒一样,会成瘾,而去相信某种功能治愈糖尿病,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
  2.5DM的自我监测与并发症防治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可引起多方面损害,对眼睛、肾脏、末梢神经和血管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所有的DM患者都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及早识别并发症。测量血糖、尿糖的方法简单易懂,但要教会患者识别正常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DM知识教育中最薄弱的关节是糖尿病足的护理。加强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特别对于老年DM患者建议经常测试足部感觉,包括关节位置觉、足部振动动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压力觉等,有关人士指出:糖尿病足部护理应坚持一特制(既要穿特制大小和式柔软舒适的鞋子)二帮助(即请家人帮助检查足部,如有异常请医生帮助就诊)三必须(即每日必须检查鞋袜是否平整,每日必须查看足部皮肤是否完整、足部感觉是否完善,每日必须用温水泡脚)四不宜(即不吸烟、不赤足行走、足部不用刺激性药物、不宜用热水袋或火炉暖脚)。以后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这方面知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aochacailiao/2019/0404/546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