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脾胃病【浅谈脾胃的用药规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关键词】 脾胃; 中医用药规律   脾和胃相对来说胃属阳脾属阴,而补脾胃,必用甘味,且宜用肝药、动静结合、有方有守,用量宜轻,据临床之补脾胃之经验,浅谈脾胃用药之规律,以咨交流。
  1 补脾胃,必分阴阳
  脾和胃相对的说胃属阳脾属阴,但是根据阴阳学说来看,脾和胃这两个脏腑中还有各自的阴阳。胃阴与胃阳都具有纳的作用,胃阳即胃气,胃阴即胃津。前人曾有“胃主磨食”之说,此磨动者也。食物入胃,必须经过胃中的磨动才能初步消化,胃之能磨即是胃阳的作用,在磨的过程中还必须加以水分才能使食物磨成粥状而进一步运化,这个水分即胃津,也就是胃阴。脾虽主化,但其中亦有脾阴脾阳之分,脾阳即脾气也就是脾的运化功能。脾阴即脾湿,脾属湿土,无湿则不能化,阴阳相济才可发挥脾的正常功能。临床辨证是用药的前提,因此,临床用药中我们要分清脾阴脾阳、胃阴胃阳,不可拘泥于“胃喜润而恶燥”、“脾喜润而恶湿”之说,见胃病多施养阴之品,见脾病则施助阳之物。
  胃阴不足则口干,食难下咽或饥而欲食,胸中糟杂或胃中灼而痛,或便燥结难通,此当滋养胃阴,清胃之热邪,宜以甘平、甘凉、濡润之品。胃阴虚而热者,用鲜生地,鲜石斛、沙参、元参、知母、石膏清之;热去而胃阴虚者,以茅根、麦冬、蔗汁、梨汁、藕汁清而润之。胃阳不足则口淡、不思食,或虽食而不能化,中脘板闷,或朝食暮吐等,此刚燥药所必用,轻者二术二陈,如香砂六君子丸,重者当用桂附之属。
  脾阳不足者,不仅食不入化,而且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瘦,或下利,或完谷不化,或停痰积饮,病理性代谢产物聚集,此当温脾阳,助脾运化,如附子理中汤。脾阴不足者则肌瘦而干,甚至皮肤粗糙,大便干结难通,或消渴等,此当滋养脾阴,恢复脾湿的特性。如脾约的麻子仁丸。
  2补脾胃,必用甘味
  胃燥脾湿相反相成,燥湿得宜乃正常生理现象,如燥湿不能得宜,燥或湿有了偏盛,脾胃的阴阳失去了平衡,则疾病发生,就不能运化精微,至于如何调补脾胃使燥湿相济,全在于选方用药的权衡。《素问・至真大要论》云:“夫五味入胃,各有所归所喜,故……甘先入脾。”《素问・脏气法时论》又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说明甘味药入脾经,有补养脾胃的功效。
  甘有甘温甘凉之别,阳不足者治宜甘温,阴不足者治宜甘凉。相对的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故治脾病多宜甘温以助其升。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治胃病多宜甘凉,以助其降。《脾胃论》中曾提到“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李东垣认为甘温药能助脾阳之升,因此他治疗脾阳不足,元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治胃阳不足的升阳益胃汤等方中都用了甘温之药。临床上常用的补脾方药如四君子汤等也是以甘温药为主。如前所述,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因此不可机械的认为补脾必用甘温。如果是脾阴不足则不宜甘温,而宜甘淡。《素问・刺法论》有云:“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生物,宜甘宜淡。”指出甘淡是补脾阴之药味,应予以怀山药、扁豆、薏苡仁、茯苓、芡实、莲子肉等甘淡之品。而脾虚亦有脾气虚、脾阳虚之别。虽有“气即阳也”之说,但在具体用药时是有严格区别的。如附子理中汤是温脾阳的,而四君子汤是助脾气的,假使是一个四君子汤证决不能用附子理中汤,否则就会出现燥象,相反如果是一个附子理中汤证而用了四君子汤,虽不会有大害,但一定不会生效。其理由是“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偏于气虚者宜予甘温补气。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炙甘草等。偏于阳虚者需伍以辛温之品以助阳。如桂枝、干姜、炮附子、筚澄茄等。
  叶天士一再说到“胃为阳土,宜凉宜润”甘凉者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胃阴虚证,如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等。此时多伍以酸味药,从五味上讲酸多归肝经,酸甘合用则有酸甘化阴的作用,能补胃阴,促进胃酸分泌,增强食欲,助消化。如白芍、乌梅伍甘草、大枣等。但胃也有胃阴胃阳之别,甘凉药只能益胃阴而不能助胃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胃属土而喜甘,故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及”此指胃阳虚而言,须用温阳祛寒药物。如临床上许多阳虚胃寒的中脘疼痛病。
  3补脾胃,动静结合
  一般来说补气、益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药谓之动药。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方可使其间阴阳相生相化。
  就脾胃而言,居于中焦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气化协调则其它脏腑能得以和调而营其正常生理功能,反之,升降失调则会发生诸多病变。“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只有保持胃之舒畅通降之性,才可使脾胃功能和谐。从致病来说,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脾胃之病,多由胃而引起,自发脾脏则甚少,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发生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血淤、痰结、食积、火郁等病理产物聚集,失其通降之性,其病理特点可归结于一个滞,临床可见呕吐、泛酸、烧心等症状,利用现代检验可见胃酸分泌过多,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胃镜下胃粘膜淤血表现,而临床并未有淤血的特征,究其成因无外乎脾胃气机不畅,郁而发热,热而成瘀。
  而滋补之剂多属静品,其性壅滞,如何使用动药调和气血,开达胃气成为治疗脾胃病的的关键。湿浊之邪壅塞胃气者,则以白蔻仁、砂仁、霍香、佩兰、鸡内金、谷麦芽等芳香开胃之品,胃气开,食欲复,脾胃健。调气之品则以佛手、陈皮、苏梗、香附、枳壳、大腹皮、绿�梅等平和之品,行气而不耗气破气,苏梗、香附又有宽胸理肝的作用,枳壳,大腹皮具有通降之性,加强胃肠蠕动。和血之物则以金铃子、延胡索、丹参、蒲黄、五灵脂、刺猬皮、九香虫等。动静结合中动药宜轻,重则耗气,反失其意,且多用平和之品,辛温燥烈之品多弃之不用,防其伤气碍胃。阴主静,阳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重用静药,因为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轻用动药,由于阳升则阴长,阴得阳则化,补养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可煦之起,从而起到调补脾胃得作用。
  4 补脾胃,宜用肝药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性善静,必赖肝木疏泄始职司运化,又胆附于肝,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气疏达,经气泄于肠胃,以助胃之腐熟水谷之用。故肝木疏泄能使脾气升发,脾之精微上归于肺,并使胃气下降,将腐熟水谷畅送而入小肠。叶天士曾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就是指肝气郁结易导致胃病,欲疗胃疾,不忘治肝。《金贵要略》云:“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说明了肝与脾胃在病机上的密切联系。故脾胃之病,多用疏肝之药恢复其条达之性,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苏梗、佛手、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香橼、白芍、代代花、玫瑰花等,根据证情选择用药,但需注意,选用方药时应考虑一药多性,既利于疏调肝木,又有和胃健脾而无伤胃滞脾之弊的药味。再则,肝性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选方用药要注意润燥得宜,刚柔相济。
  5 补脾胃,有方有守,用量宜轻
  脾胃病多属慢性病,中药虽有效但亦应该实事求是,并非一剂知,二剂愈,常需数月甚至数年服药,几剂汤药下去可能毫无反应,此时医者不可放弃,更易它方。从临床经验来看,只要辩证精当,患者服下去无不良反应,就是有效,应该守方,长期服用。其间应明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病程较久,不守方则难获全效。有时久病沉疴,临床看似痊愈,其实只是向病情好的方面转化,发生了量变,还没有到达质变的地步,此时停药稍有诱因即可复发,这也是脾胃病难治的一个关键所在,需待其质变,才可抵御各种诱因。但长期大剂量服药,对病人经济是一个负担,对脾胃本身而言,亦是一个负担。脾胃本虚,药多量重,再加丸散、西药,一日三次,药入胃中,饱不知饥,影响消化和饮食,反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不同程度的影响脾胃功能,反使原有病情有所加重。所以,医者不可急于求成,动则十几、二十多味药,一味几十克,而应从汤剂、丸散小量服之,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积慢慢起效,如春起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
  参考文献
  [1]何富东.李航.杨少山.杨少山名老中医脾胃病诊疗经验撰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9(3):152

推荐访问:脾胃 浅谈 用药 规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19/0327/3895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