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4篇

【篇一】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作者机构:无

来源:青海经济研究

年:2010

卷:000

期:001

页码:P.53

页数:1

中图分类:F12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解读;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着力在加快速度、提升质量上取得新进展,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篇二】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2019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做到新的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就业比较充分,十分不易.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做到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做到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农村公路2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1项.新增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3.4亿、光缆线路550多万公里.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棚户区住.

  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很不寻常.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突发多发的外部环境,面对的是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面对的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能够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这再次表明,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创新和加强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去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难抉择,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来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制定实施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扩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负担约4000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广义货币M2增长11.3%,低于13%左右的预期目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促进消费升级措施.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等政策,投资出现企稳态势.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二是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结构有所改善.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分流职工得到较好安置.支持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直接融资,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着眼促进企业降成本,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加大补短板力度,办了一批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大事.

  三是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批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举措.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性,推进互联+政务服务.推动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资源税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出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耕地轮作休耕改革等试点,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深港通开启.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逐步回稳.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除少数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外,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300多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四是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深入推进互联+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部署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设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08%.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五是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又有1600万人进城落户.发展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

  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推进水污染防治,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严肃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推动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七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情况下,民生投入继续增加.出台新的就业创业政策,扎实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就业工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为1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残奥会上再创佳绩.去年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等灾害,通过及时有力开展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900多万人次,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恢复重建有序进行.

  八是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3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件.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认真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政务公开,省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布.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组织开展第三次国务院大督查,对去产能、民间投资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严肃查处一些地区违规新建钢铁项目、生产销售地条钢等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数量继续下降.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依法惩处一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同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得到加强,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持续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联系更加密切.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经济外交、人文交流成果丰硕.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隆重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示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彰显了全国人民走好新的长征路、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篇三】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一)

  2019年,洪湖发展进入"高速时代",一项项经济指标跨越赶超,一幅幅美丽画卷恢宏铺展,一个个精彩故事如期而至,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人心。在迈入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全市上下超常规地谱写了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华美诗篇,展现了勇立潮头、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演绎了奋发有为、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

  ★洪湖声音唱响全国

  首次承办央视《唱响新时代》、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活动盛况空前,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完美举办洪湖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六届清水螃蟹节,老区发展新成就亮相各大新媒体;
成功协办湖北省防汛综合演练、全省高速公路三年攻坚现场推进会、荆州市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等一批重大活动,洪湖相关工作得到中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洪湖成就闪耀荆楚

  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贡献单位、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市、省级健康教育示范县市等荣誉。全城总动员、全民齐上阵,向"创卫"发起总攻,城市大街小巷焕然一新,即将跻身国家卫生城市行列。

  ★洪湖发展领跑荆州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增长8.8%;
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5亿元、10亿元大关,增长8.9%、6.9%;
固定资产投资143.3亿元,增长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亿元,增长1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9%。县域经济全省排名两年前进5位,绩效考核位列荆州第一,经济总量跃居荆州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荆州前列,为历史最好,实现"一年一突破、三年大变样"。

  ★洪湖精神砥砺初心

  历经十年磨难、三年攻坚,洪监高速公路终于全线建成通车了!洪湖至嘉鱼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洪湖段全线通车,"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新人民医院、新堤中学投入使用。新滩新区建设渐入佳境。集中三年时间补齐水利短板,实现堤防加固、沟渠疏挖、涵闸整治全覆盖,新增外排能力200m3/,"水患"逐渐变为"水利"。

  ★工业效益历年最优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增长15%;
完成工业性投资52亿元,工业入库税金4亿元,增长30%,效益历年最优。长江石化设备、洪乐电缆、华贵食品等9家企业成为全省隐形冠军企业,新增四板挂牌企业8家。全国第一条3mm超薄岩板生产线投产。淡水鱼糜、农药中间体等工业产品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金湾酒店全面竣工,洪湖旅游港正式运营,环湖绿道一期、悦兮半岛二期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创历史新高。龙街文旅引爆夜市经济,华洪大市场、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加快建设,成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市、全省淘宝直播村播试点县市。县域金融生态指数位居全省第二。

  ★特色农业享誉全国

  "中国淡水水产第一市"、全省产粮大县地位持续巩固。再生稻、水生蔬菜、小龙虾、清水蟹形成农业主导产业,成为水生蔬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农机综合作业率达82.72%,全省领先。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县市、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洪湖莲藕"成为区域公共品牌、唱响央视。

  ★招商引资历年最多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精心组织武汉、常州、上海、深圳等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开展龙舟赛、螃蟹节等大型招商活动。新引进国投生物、广州雅居乐、长江路桥、重庆秦经等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全年新签约项目81个,总投资达305亿元。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数、工业项目数为历年最多。

  ★有效投资荆州领先

  全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27个,长利玻璃深加工产业园、大江润业、南雁科技、武汉智普等一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泰三期、三立车灯、美好新材料、威弘二期等2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有效投资领跑荆州。重大项目库、长江"两库"、乡村振兴库等项目储备达1000个、规模近7370亿元。新增债券资金13亿元,向上争资21亿元。

  ★城市建设群众满意

  完成985户3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建成江滩二期、贺龙公园等5个城市公园,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新建改造9条市政道路、10个老旧小区,实施了一批城市绿道、高速路出入口、示范路等提升项目,城市净化、畅化、亮化、绿化大幅提升。洪湖园获得省园博园文化创意金奖。

  ★美丽乡村愈发靓丽

  一体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春行动""夏季攻势""秋冬战役",共清除违章建筑、乱堆乱放约15.7万平方米,农村市场化清扫保洁达65%。汉洪线美丽乡村先行区基本建成。12个村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64个村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整治村,美丽乡村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翻天覆地

  江北高速东延段和洪湖至赤壁长江大桥建设投资超过60%,洪湖新堤港综合码头试运行。峰口集镇改线、329省道新滩至燕窝段、大同至乌林、长河至黄家口等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等项目全面完工。东分块蓄洪工程建设加快;
腰口泵站、高潭口二站建成;
洪湖围堤加固、东荆河堤整险加固、洪排河治理等防洪"关大门"工程基本完成。

  ★生态治理水清岸绿

  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顺利完成,完成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完成岸线复绿6万亩。全面打响河湖"清四乱"攻坚战,261处"四乱"点位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基本消除沿湖劣五类水体,四湖总干渠新滩国考断面水质主要污染物首次达标。

  ★生态建设亮眼答卷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首战告捷,完成厕所革命年度任务,城乡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项目投入试运营,乡镇污水处理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新增造林面积13.12万亩,瞿家湾镇成为"湖北省森林城镇"。实现长江、大湖、洪排河等河湖退垸退渔退耕12万亩,新增汤山湖、杨柳湖两个湖泊。

  ★聚焦改革激发活力

  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峰口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销8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启动86家事业单位改革。城投、文旅投探索转型。着力提升"安静工程"。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179户、增长18%,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量居荆州前列。

  ★聚力创新打造高地

  大力推进"名院名校名所"建设工程,中科院水生所博士工作站落户洪湖,新增蓝天安环、华贵食品2家专家工作站,与华中农业大学结成科技合作关系。新增技术专利150余项,技术交易额超过5.4亿元。长利玻璃、春露合作社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思搏盈科研团队成为全省双创战略团队。引进中部之光等创新主体,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达46家。

  ★聚心服务优化环境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工业项目"零审批",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减税降费、金融"保优扶困"等政策全面落实,帮助企业稳岗5000人,为企业减税降费1.4亿元,为133家民营企业新增融资28.64亿元。

  ★脱贫攻坚卓有成效

  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主线任务,全面完成上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
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指标,彻底解决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投入3.16亿元,精准实施开发式扶贫和综合保障性扶贫政策措施。全年实现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070户、9468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8%。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

  以全国基层民政能力提升试点工作为总抓手,实施城乡低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完善"三直达"工作法,健全"三留守"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对建档立卡未脱贫的特殊对象全部兜底保障。建成老年儿童快乐之家213个;
启动福利院医养综合楼项目,新增养老床位270张;
完成峰口、燕窝两个殡仪馆新建和85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新增城镇就业7548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62万人次,综合参保率达100%。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文泉中学、贺龙中学、实验小学等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城区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职教整合顺利完成;
成立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
中医院风湿大楼加快建设;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成果不断巩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推行;
工人文化宫公益回归工程有序推进;
圆满承办全国U17男子篮球决赛;
洪湖健儿吕凡普勇夺赛艇世锦赛冠军;
市老年太极队荣获全国太极拳总决赛一等奖。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黑恶案件41起,成功审理全国首起长江流域非法采砂涉黑命案。"禁毒预整治"成效显著。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里程位居荆州第一。创新"七五"普法、"律师三进""伯婶说事"等新模式,社区"微治理"全面推行。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成为全国典型。警务保障"洪湖经验"成为荆州法院系统参考范本。退役军人各项优抚政策得到落实。一批重点涉稳涉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实现全市食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安全零事故。重点金融风险化解成效显著,不良贷款率稳控在3.54%以内。

  ★廉政建设全面深化

  持续推出《每周聚焦》《电视问政》《政风热线》等栏目,政风行风进一步转变。开展政策落实、预算执行、政府投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查处违纪违规资金4500万元,节约政府投资1.3亿元,压减"三公"经费支出5%,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篇四】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2010《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0年,被广泛认为是“极其复杂的一年”,然宜昌“风景独好”,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昨日,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市长李乐成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用1.6万字的篇幅,展示了“十一五”辉煌成就,描绘了“十二五”宏伟蓝图,提出了2011年工作思路与安排。
弯道超越,迈上新起点。“十一五”时期,是宜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这是《报告》的一个重要判断,符合宜昌实际。过去五年,宜昌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历史罕见。我们成功克服雨雪冰冻、暴雨山洪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化危为机,难中求进,创造了“宜昌速度”,实现“弯道超越”,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谱写了宜昌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报告》用事实说话,高度概括了“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绩,既有定性描述,又有数量分析,数据运用达136处。过去五年,宜昌发展,亮点纷呈。亮点之一:综合实力跨越发展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154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9.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倍、3.2倍、3.1倍和2.4倍。五年开工建设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608

个,是“十五”时期的2.1倍,三峡全通涂镀板一期、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综合实力显着增强,跃居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发展前列,进入全国百强。亮点之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六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5%。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7家,农产品加工年产值584亿元。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化工、食品医药、电力产业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加快转型。五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672万人次,旅游收入374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5倍和1.6倍。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全面推进。金东山市场、中心商务区一期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营运。金融业稳步发展,兴业、浦发、汉口银行相继在宜昌设立分支机构。
亮点之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国有企业改制卓有成效,宜化、兴发、安琪等一批企业活力迸发、快速壮大。行政审批提速,审批环节减少16%,审批时限压缩67%。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农村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宜昌被纳入国家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引进产业项目864个,实际到位资金766亿元,分别为“十五”时期的1.6倍和5倍。对外开放成绩斐然,五年完成出口40亿美元,年均增长32.4%;
利用外资8亿美

元,年均增长14.5%。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五年争取对口支援资金209亿元,经济合作项目211个。亮点之四:城乡面貌巨大变化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三峡机场航空口岸顺利开通。沪渝高速、荆宜高速、江南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宜巴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建设顺利。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47公里,铁路总里程444公里,港口年吞吐量3614万吨,85%的县市区通达高速或一级公路,95%的县乡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所有行政村通达沥青或水泥路。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提升。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过100万人。沿江大道延伸段、城东大道、发展大道、临江溪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城区新增绿地53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9平方米。宜昌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秭归、宜都、兴山获得“国家园林城”称号。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7%。亮点之五: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3.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5万人。五项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332.7万人次。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扩大到14.4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五年建设经济适用房14256套、廉租房7324套,发放租金补贴22401户,改造棚户区住户10570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得到缓解。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落实各项惠农补贴23.3亿元。新建

“一池三改”农户20.7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912户,建成末级渠系3908公里。解决了9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减少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13.3万人。移民搬迁安臵顺利完成。
客观分析宜昌历史方位,可以得出三个判断: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期、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宜昌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五年大有可为。美好愿景,呼唤新跨越
《报告》科学描绘未来五年宜昌发展蓝图:基本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三城”愿景,是把宜昌放在全省、全国、全球的视野来定位,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目标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功能定位,“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特色定位。三者有机统一,统一于宜昌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五个发展”。
一是跨越发展。推动发展新跨越,是省委省政府对宜昌的厚望,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经过近几年努力,宜昌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惯性,拥有跨越发展基础。如何推进跨越发展,《报告》突出了经济总量、城市规模两个重点。提出: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下大力

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升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继续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
呼应武汉、重庆两大城市圈发展,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把宜昌建设成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三峡旅游龙头;
到“十二五”期末,生产总值超过3500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万人左右。二是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客观需要。当前,制约全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仍然存在,这个瓶颈不突破,很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报告》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速度与质量、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有机统一。
三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和贫困地区是难点。必须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面貌大改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中心城区、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支持三峡库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四是创新发展。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推进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使创新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五是和谐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提出: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维护公共安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突出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逐步建立科学完整、有机衔接、相互配套的民生保障机制,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力争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提速转型,力创开门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局影响全局,做好今年工作,对实现发展新跨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报告》立足好中求快确定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增长指标,较往年高1至2个百分点。制定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积极进取且切实可行,展示了市政府登高望远,奋发有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对2011年工作,《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举措之一:项目给力园区领跑
以项目增量推动发展转型,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观点,要求调结构、促转变,必须落实在项目和投资上。《报告》强调,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工作首位,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好项目用地、能源、资金、用工等要素问题,促进全通涂镀板二期和三期、三新硅业、联邦电缆、富程科技等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不断完善招商机制和办法,推进招商资源共享,整合招商力量,形成招商合力。加大培育和服务市场主体力度,推进全民创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
把开发区园区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独立成章,重点阐述,是《报告》的突出亮点。《报告》指出,加快宜昌高新区和沿江园区开放开发,是拓展宜昌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将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创新机制,重点突破,把沿江一带建成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全力推进宜昌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放大高新区带动效应,统筹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全面提升东山、猇亭园区,加快发展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磁电子高科技产业园。创新园区投入机制,采取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BT、BOT等办法,拓宽园区建设投入渠道,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开发。推动产业向开发区、园区集聚,

明确各类开发区、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分,引导沿江开发区、园区和沿江城市群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融共进、相辅而行。
举措之二:两轮驱动三产协调
当前,宜昌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鉴此,《报告》突出了两个重点: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以旅游和物流为重点,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要做大做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高制造业能力和水平,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具体有三大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经济信息化水平。力争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装备制造业突破480亿元,食品加工业突破42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尽快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尽快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培育壮大。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一是加快旅游业转型步伐。高标准编制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效益。积极应对高铁时代来临和交通格局新变化,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5亿元。二是加快推进三峡物流中心

建设。全面实施三峡物流中心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物流服务功能。三是拓展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业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评估评价、法律事务、检验检测、会议展览、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推进服务外包。积极发展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宜昌,积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力争有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农业要提质增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报告》从特色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快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6个百亿产业,力争加工产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3个,过50亿元的园区3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70亿元。举措之三:区域统筹二元互动
统筹区域、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报告》表明,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区域、城乡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出了一系列任务:改造低丘岗地15万亩、低产林8万亩,建设高产农田10万亩。新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
继续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完成“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3万户。

强调加大国家水利投资争取力度,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3座,新建、改造末级渠系460公里,建设抗旱水池5000口;
抓好沮漳河泵站更新改造、东风渠灌区节水改造,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6处;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解决10万人以上饮水安全问题。
明确提出,支持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加快发展,引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鼓励库区县、山区县到沿江开发区、园区兴办项目,发展“飞地经济”。
同时提出,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确保搬迁扶贫4000人。积极争取三峡对口支援项目和经济协作项目,力争到位资金40亿元。积极扶持库区移民生产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举措之四:双向拓展扩容提质
宜昌已进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快速聚集、功能快速提升、产业快速转型的加速期,正在向现代化大城市迈进。《报告》明确了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向东延伸、跨江发展。强调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逐步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积极支持宜都、枝江、当阳向中等城市发展,加快与中心城区融合,与“宜荆荆”城市群对接;
合理确定中心镇和重点镇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促进城市和城镇功能互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加快提升综合交通功能。重点是:加强公路、铁路、港

口、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交通投资80亿元;
加快太平溪港二期、茅坪港、云池港二期等港区建设,完善集疏运功能,着力建设亿吨组合新港;
确保沪渝高速龙舟坪连接线、伍家客运枢纽站等工程年内基本完工;
加快318国道万城大桥至云池段改建,加紧建设小鸦等一级路,力争陆渔路建成通车;
支持保宜和宜巴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加快建设。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继续抓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东山四路、城乡路二期等城市骨架项目建设,加快城东生态新区、火车东站片区、唐家湾片区开发;
取消夷陵长江大桥收费,争取庙嘴长江大桥项目立项并提前启动,抓紧实施江南大道、谭艾路改扩建,改善点军发展环境。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强化城区网格化和数字化管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争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加快建设猇亭、点军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试行城区垃圾分类收集,改善垃圾处理系统。抓好城区沙河、合益沟治理,抓好三峡库区、清江、香溪河、黄柏河、运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左右。举措之五:改善民生成果共享
《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继续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臵,提出: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


化校企合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缓解企业用工难;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力争进入国家创业型城市行列;
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300万元,增发小额担保贷款1.8亿元,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确保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再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万人。
社保是民生之依。《报告》加重笔墨安排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参保总人数达到340万人次;
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就业和养老保险等问题;
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力争城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5%以上;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基本实现“全员纳入、应保尽保”目标;
进一步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城区新建公共租赁房1460套;
扩大城区廉租房保障覆盖面,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且人均月收入不足600元的困难家庭纳入廉租房租赁补贴范围。
教育是民生之基。《报告》强调,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育网点布局规划,加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
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宜昌职教园建设;
支持三峡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快发展。卫生是民生之急。为逐步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报告》提出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任务:科学编制规划,逐步调整城

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支持重点医院争优创名,增强区域性服务能力;
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切实办好乡镇、社区和村医疗卫生机构。
文化是民生之魂。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提出:加紧筹建宜昌文化产业园,引导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
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艺娱乐等文化产业;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剧目,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加强城乡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文化站点和文化中心户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报告》还用较长篇幅,明确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好国家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
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
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排查化解机制;
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 感悟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 2022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感悟大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323/574203.html

  • 相关内容
  • 03-23 党建责任落实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精选推荐】

    《问题》是美国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于1939年11月创作的诗歌。在该诗中,爱默生表达了他对当时教会形式主义的不满,揭示了教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他提出了通过大自然、通过心灵直觉感受神灵存在的神性原

  • 03-23 乡村振兴局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推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ījìn,形容对事物的运动状态施加影响,使其继续朝一定的方向运动(向前运动)。在军事上指以武力强力前进即为推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局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 03-23 研判意识形态当前形势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还是来自于想像或

  • 03-23 团员100周年建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体会,读音为tǐhu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体验领会,出自《朱子语类》卷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团员100周年建党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团员100周年建党心得体会【篇1】团员100周年建党

  • 03-23 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新闻稿(全文完整)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一个人可以得到持续变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