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流行与预防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牛病种类很多,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如口蹄疫、流感、结核病等,以及最近广泛关注的疯牛病等,其次是寄生虫、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肉牛发病最多的是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如瘤胃膨胀病和食滞等,需进行综合防治。

1 流行特点

按牛的品种、性别、年龄、强弱等分群饲养。避免随意改动和突然变换,以保证牛体正常发育和健康的需要,防止营养缺乏症和胃肠疾病的发生。

牛舍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天能保暖,夏天能防暑,舍内温度以9~16℃,湿度以50%~70%为宜。运动场无积水。经常刷洗牛体,保持牛体清洁卫生。一般每天上、下午让牛在舍外运动1~2小时,使其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钙盐吸收,防止产后瘫痪,但夏天要避免阳光直射牛体。牛都需要大量的饮水,应满足饮水量和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水,保证牛体正常代谢,维持健康水平。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群的驱虫,通常结合转群、转饲或转场进行。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饲养场所禁止养犬,以防犬传播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避免饲喂有毒植物,发霉的饲草,变质的饲料等。

2 临床症状

白天养殖者在喂料和清扫牛舍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记录牛的采集及健康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置,防止疾病的发生。由于牛发病或发情时食欲低下,应注意是否有发热或疼痛情况。瘤胃食滞或膨胀症时,停止反刍。发热时鼻镜干燥。成年牛正常体温为38.0~39.5℃,育成牛为38.5~39.5℃。牛患肺炎、胃肠炎时40℃以上,胃肠炎时,粪为泥状有恶臭。正常牛每天排泄量和次数,粪约20千克,10次左右;尿8~12千克,8次左右。对照可发现异常。病牛流大量口水,呼吸急促,常由偷食精饲料或饲料堵塞食道造成。正常呼吸次数为,成年牛约20次/分,犊牛约40次/分。咳嗽、流鼻涕是发生肺炎和感冒的症状。

3 预防

计划地给健康牛群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抵抗相应传染病的侵害。主要传染病有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另外,根据不同地区疫情情况可进行狂犬病、破伤风、炭疽病、巴氏杆菌病等的免疫。

口蹄疫免疫,在可能流行口蹄疫的地区,每年春秋两季采用同型的口蹄疫弱毒疫苗接种一次,1~2岁牛1毫升,2岁以上的牛2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6个月。

布氏杆菌病免疫,在布氏杆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对检疫阴性的牛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两年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消灭区指标时停止免疫接种。尽早发现疫情并正确诊断,平时对牛群勤观察,发现一般传染病,立即将其隔离、治疗。烈性传染病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采取扑杀、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同时全场进行消毒,健康牛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大力提倡牛场和养牛户有计划地实行本场繁殖饲养,避免从外地买牛带进传染病。消毒是防疫措施中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疫病,以空气消毒为主;由节肢或啮齿动物传播的疫病,以杀虫、灭鼠来达到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疫病,以饲料、饮水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消毒为主。平时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每年春秋两季结合转饲、转场,对牛舍、场地和用具各进行一次全面大清扫、大消毒,之后牛舍每月小消毒一次。产房每次产犊全面消毒。诊疗器具和饲养工具及场地10天消毒一次,防止传染病原。

按照农业部的规定,所有养殖环节,禁止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肾上腺素能药、类固醇激素、玉米赤霉醇、已烯雌酚及氨丙啉等。避免养殖环境污染,重点采取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措施,优化肉牛饲养环境,充分发挥肉牛生产潜力。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原则,采取粪便杂物分离、干粪堆积益生菌发酵、污水沉淀生物发酵等方法处理粪便,实行零排放,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养殖业。

建立健全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肉牛投入品监管制度,对所用的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肉牛投入品一律建立台账,对进货时间、数量、使用情况等进行记录,实行可追溯制度。定期开展肉牛商品质量安全跟踪,实现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对各项标准的落实、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了动态监督。

推荐访问:预防 流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1/57822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