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准入条件需标本兼治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随迁子女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平心而论,除了第二条“学生要迁入所在地就读”,其他两条门槛均不低且语焉不详。

何谓稳定工作,什么样的群体才是城市发展需要,这些都要经过多方利益博弈,充分酝酿讨论才能拟定出具体翔实的规则。如果缺乏具体翔实的细则解读,这些条目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和主观发挥余地。如果项目过于苛严,随迁子女享受升学的教育权益就会被剥夺。如果条件设置不合理,难以保证教育公平。对于长期进城务工人员,虽然他们没房没低保,却干着城里人不愿干的苦活、脏活、累活,他们子女的升学教育权益难道城市没有义务保障?

允许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但为什么千呼万唤不出台?矛盾不具有普遍性,像山东已经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屏障,主要得益于山东流动人口不算多和高考分数线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是如果在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随迁高考就是一块坚冰。一方面因为北京、上海随迁子女急剧增加给当地带来巨大压力,这不仅挑战当地经济、教育承载力,而且面临诸多利益重新分配。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高校数量多、名校扎堆,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一旦京沪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本地户籍考生升学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或者引发新一轮以子女教育为诱因的高考移民潮。

更大的问题是: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因为教材、考纲、考试模式的不衔接,即便回到户籍所在地,也无法适应当地高考。如何解决随迁子女高考升学问题,又不影响当地考生的权益,这考验施政者的智慧。

笔者以为治标之策就是改革高考制度,结束各自为政的时代,全国统一教材、考纲、考卷,这样,异地上学、本地高考、本地录取就不成问题。如果全国一盘棋不太现实难统一,那么可以对异地考生执行全国统考政策,然后通过技术数据折算成户籍所在省份的分数。

治本之策,要跳出高考的框框条条,充分赋予高校和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参照国际做法,中学毕业后参加会考,凭借会考成绩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把会考成绩和面试成绩并排后按分数由高到低录取。好的大学,如“985”院校可以采用组团联合招生的方式,而且允许一年设置多次这类考试。

推荐访问:标本兼治 高考 异地 准入条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5/58022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