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媒介接触和流行文化认同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对上海大学生媒介使用、跨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呈现大学生在媒介接触、跨文化消费上的频率和特征,以及对国家文化认同态度、跨文化交流倾向等基本状况,并尝试分析其中的联系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媒介使用多元化,互联网在年轻一代的媒介接触习惯中已经占据主导位置;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中国、美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度高于日本、韩国;大学生身份认同趋向多重化,对本土文化倾向上持积极、开放态度等。

关键词:大学生; 媒介接触; 跨文化消费;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伴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的领土疆域,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联系。美国社会学家罗伯森对全球化考察突出文化维度,强调其中心地位,指出“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1]11它包括四个思考参照点:民族社会、个人、民族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各社会组成的世界体系)、人类,而联结这四个参照点的是文化。[1]36-39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个生动比喻广泛传播,全球化逐渐引起了学者们普遍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讨论也开始成为世界性话题,并渗透到国际社会的各个角落。[2]全球化通过文化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文化帝国主义的批评者认为通讯技术全球化带来的单边文化传播会威胁到非西方国家的文化自主空间,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通讯技术全球化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认为受众的媒体使用与其世界性倾向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外在经济技术全球化和内在发展的双重挑战下,当今世界的年青人必须不断地调整塑造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

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上海,信息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文化认同倾向又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呢?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08年1月在上海F高校开展的一项关于上海大学生跨文化媒体接触与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着重考察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主要以本国、日本、韩国、美国四国为例,统计大学生接触四国的电影、电视剧、书籍、杂志、歌曲、饮食等大众文化方面的消费频率,以及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倾向等。从而进一步探讨在多元文化流动的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东亚及全球地域下的文化交流的态度、对本国文化认同的喜好程度等。

二、研究的方法与假设

本次问卷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媒介使用频度和时长;对本土、日、韩、欧美的流行文化的接触及消费;文化认同。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417份,男性228人,女性189人,年龄分布是17~26岁。大一到大四年级基本平均分布,抽取了十个院系,社会科学及文史哲专业和自然科学专业对半。发放到不同院系的问卷比例与该院系在全校人数比例、男女生分布比例基本相等。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在开展调查之前,课题组进行以下四项研究假设:1.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大众媒介;2.当代大学生对欧美流行文化的接触超过对日本和韩国流行文化的关注;3.当代大学生在身份归属上更倾向于独立个体;4.当代大学生对本国流行文化持积极、开放态度。

三、研究的主要发现

1.大学生大众媒体使用频率分布和关注。问卷将大众媒体接触行为分为五块: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看杂志、上网。分别考察大学生接触各类媒体的频率和平均每次的时长。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相较其他四种媒体,大学生几乎每天上网的频率高达67.6%,而且60.5% 的大学生每次上网2~3小时或超过3小时。

仅次于网络的,是大学生读报纸频率。24.7% 选择每天读报,一周读2~3次的也占47.2%,但平均持续时间较短,比例最大的选项是半小时至1小时,占35.3%,其次是23.5%选择10~30分钟。38.6% 的大学生每周看电视2~3次,约67%平均每次收看1~2小时;接触频率较低的是杂志,比例最大的是44.6%平均每周1次看杂志,其次是31.2% 选择每周2~3次,持续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所占比例较高,达33.8%。听广播的频率则相对较低,占最多的是24.5% 选择每周2~3次,28.5% 平均每次收听半小时至1小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媒介使用是多元化的,而且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较为主要的大众媒体。从时间的分配上看,无论是上网接触频率还是每次持续时长,粘性较强。读报纸、看电视、看杂志也较为普遍,频率及持续时长则不及网络,但仍在媒体使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听广播则相对较少。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及相关数码通讯技术让信息瞬间传送到世界各地,年轻一代媒体使用习惯中,互联网地位不可或缺。

此外,我们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国际新闻接触的频率,接触对象同样以关于日本、韩国、美国、中国的新闻为例,从图表中(见表1)发现,超过75% 的年轻人每周4~5天或每天看/听关于中国的新闻,对于本国新闻的接收超出国外。同时,有近30% 大学生每周4~5天看/听关于美国的新闻,这个比例也较高地超过了关于日本和韩国的新闻。

2.大学生跨国流行文化接触频率。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爆炸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大众文化日益在全球流行起来,即时地、直接地撞击着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以消费主义盛行、大众传媒流行、英语交流普及等为特点的一体化世界文化,即“世界的基础结构无情地同质化,世界各地的任何东西都越来越相似”[3]。在大学生和国外联系的基本情况调查中显示: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而言,32.1% 有家庭成员或亲属住在国外,43.9% 与国外的人有联系,43.4% 有外国朋友,18.2% 工作或兼职中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44.8% 经常使用电脑访问国外网站,55.9% 经常购买外国品牌的产品,40% 经常玩外国的电子/网络游戏。

大众文化也叫日常文化,它是通过大众传媒来达到其商业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特征至少有三个:一是文化的生活化与共享性。二是文化的市场化与同一性。大众文化借助极为快捷的现代科技工具使批量生产和规模复制成为可能,其产品必然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因而具有同一性和平面性。三是文化的产业化和商品性。[4]因此,问卷的重点之一是通过考量当代大学生对本国、欧美、日韩等流行文化的接触频率,来总结当代年轻人在流行文化消费中不同地域国家的比例和大致的分布。

为考察日常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的频率和习惯,问卷仍以日、韩、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美国为例,将流行文化种类分成四项:连续剧、电影;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歌曲和饮食。

第一部分:连续剧、电影。我们发现年轻一代对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接触比例最高,24% 的大学生每周4~5天都会看美国电影、电视剧,35.5% 的大学生每周也有2~3天的频率。这也是四个部分中唯一一块大学生对美国的关注超出对中国本土的关注。欧美电影、电视剧作为西方强势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介的传播、全球化的营销策略等,一直也争取海外市场的票房和发行。2006年以来,随着《越狱》(Prison Break)、《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迷失》(LOST)、《24小时》(24Hours)等美剧的迅速流行,引来媒体和社会的热烈讨论。以情节曲折、制作精良取胜,加上校园网络的便利和资源共享,美剧自然也少不了大学生的追捧和评论。而美剧的口碑,从长盛不衰、出了十季的《老友记》(Friends)、《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等延续至今,余热不减,并且不断又有新的美剧加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几乎是美剧在年轻人中传播的首要媒介。针对美剧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也激发了更多人对美剧的关注。

第二部分: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超过33% 的大学生每天都会看中国的书、杂志等,还有31%是每周4~5天,这个比例远远超出看美国、日本、韩国的书、杂志或漫画(包括翻译本)。但在比较中发现,大学生对美国方面的读物关注度还是要超出对日本和韩国的关注度。

第三部分:歌曲。超过42% 的大学生每天听中文歌曲,31% 则是每周4~5天。紧随其后的是27% 以上的大学生每天听英文歌曲,每周4~5天频率的也占31%。中文歌曲和英文歌曲在大学生听的习惯中基本持平。而听日文和韩文歌曲则相对较少。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填写中,有对英文、日文、韩文等外语的掌握程度的勾选,给出的熟练程度选项分别是:完全不会、知道一些词、简单会话、日常对话、掌握流畅、近乎母语。其中,52% 的大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是可以日常会话,其次是30% 熟练掌握、12.2% 简单会话;日语是52.8% 的大学生完全不会、35% 知道少量词、6.7% 简单会话、1.4% 日常对话;韩语则是68.6 % 的大学生完全不会、23.7% 知道少量词、1.9% 简单会话。这和中国教育中,将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一外语有着很大关系。

第四部分:饮食。当代大学生在饮食上对四国典型小吃、快餐、料理的消费倾向。近15% 的大学生每天吃中式小吃,38% 选择了每周4~5天的频率。而超过42% 的大学生每周2~3天吃美式快餐。吃日式和韩式料理则比例相当,消费频率集中在每月1~2天。

综合上述四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在看书、杂志或漫画、唱中文歌曲、吃中式小吃等方面的消费频率都超出了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关注。但大学生对美剧、美国的电影的接触频率则超过了对本土电影、电视剧的关注。另外,整体上而言,大学生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和接触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对日韩两国流行文化的关注度和接触频率则基本持平。

3.大学生身份归属感和对本国文化的态度倾向。和上面对大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等跨文化传播的频率不同,这一块主要侧重探索年轻一代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本国文化上的倾向,以及对东亚及全球内的文化交流所持的态度。程度上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成有六个维度。

作为一种自身的主观定位(subjective position),“认同”是一种对所谓“归属”(belongingness)的情感。学者们把“认同”从一个行为科学的术语带入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所寻求的是某种群体的归属意识的形成过程。[5] 有关“认同”的话语在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中首先出现,但到上世纪90年代后,“认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围绕着这一概念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话语。

对于你认为自己是从属哪个群体的问题上,问卷设置了四个条目,从世界、东亚到中国和独立个体。从表2上可以明显看出,超过91% 的大学生赞成或强烈赞成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对本国认同度毋庸置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更多大学生更强烈赞成认同自己是独立个体,而不是从属于东亚的一份子(35.5% 强烈赞成,30% 赞成,15.3% 比较赞成)。比较起“世界”和“东亚”范围,大学生更偏向认同“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26.6% 强烈赞成,42.2% 赞成),认同“自己是东亚的一份子”的比例相对较小(16.3% 强烈赞成,34.1% 赞成)。大学生在高度认同自己所属国家的情感基础上,既承认自己的全球化意识,“是世界的一份子”,但同时对自己的独立个体身份也相当在意。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即文化身份,实际上是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守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6]无论是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抑或从政治、伦理、宗教、语言、心理等不同方面,都是一种共享的经验或体验。文化认同也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所形成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与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从表3中的曲线图比较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就“希望中国流行文化带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基本持赞成态度。(14.9% 强烈赞成、32.5% 赞成、42.2% 比较赞成),紧随的是大学生认为自己所看/所听得反映了其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9.9% 强烈赞成、27.8% 赞成、40.3% 比较赞成)。而针对“中国流行文化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和“中国人应一直看中国电影/电视剧及听中国音乐”这两项,大学生持比较反对的态度最多,(分别为36.6% 和33.7% ),另外,还有25.8% 的大学生并不认为中国人就应该一直接触中国的流行文化。

这些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开放心态,面对来自欧美、日韩等全球流行文化的冲击,年轻群体并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土的流行文化上,他们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渠道来广泛吸收、选择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但在选择自由多元的基础上,大学生们对本土流行文化仍抱有较高期待,希望增添更多中国元素,并认为自己所看、所听的反映了个体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表4反映的是上海大学生对于东亚国家之间、东亚国家和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看法。从曲线图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东亚国家之间,还是东亚和美国之间,大学生都赞成国家之间应该有更多文化交流。但就“如今在东亚国家之间,共同点多于分歧”,大学生则更多持“比较赞成”的保留态度。反映在东亚国家是否可以拥有一个共同身份认同上,持“比较反对”的比例不容忽视,大学生对能否构建东亚的整体身份坚定度不高。从中也可窥,在民族国家观念依然盛行的今天,文化认同更多的指向民族层面,以东亚为价值核心和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

四、结 语

全球化对文化认同的一个冲击体现在文化身份的流动化。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增强、民族疆界的渐渐打破,世人在感受自己本地的生活方式时,经常介入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相互的隔离感在慢慢地淡化,共有的知识正逐步增加。全球化中的世界不断地整合,各部分之间的互动迅速增加。现代交通方式和传媒的面世加快了全球场的运转速率,身份的流动性随之凸现出来,使全球政治往来愈益频繁。[7]国际社会跨文化交流深化的见证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学生年轻群体中,流行文化的脉络更能显示出年轻一代在选择上的多样丰富性。人们越来越多地介入超出他们身体所在位置的网络之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超市及购物中心等中介,不同的异域文化触手可及,世界主义成为日常生活体验的一个方面。[8]

本次调查数据大多印证了之前课题组的假设,当代上海大学生大众媒介使用多元,网络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不再偏安一隅,而是通过移民、电子影像媒介等因素越过现存的国家疆界。在电影、电视剧这一块,美国电影和美剧在年轻人中得到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总体而言,大学生接触本土书籍杂志、中文歌曲、中式小吃等方面的频率较欧美、日韩高,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接触又高过日本、韩国。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对多元文化有着开放胸襟,这与大众媒介的发达和全球化传播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对本土流行文化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但针对本国文化是最首要的观点持保留意见。“地球村公民”和“独立个体”两种意识并存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建构中。无论是东亚国家之间,还是东亚国家和美国之间,大学生都赞成应该有更多地文化交流,认为不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年轻一代已根据自身精神需要,对多国流行文化进行吸纳和整合,倾向于文化多元形态发展。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各民族之间的大众文化,不能相互完全取代,而要兼容并存、共同发展。如何加强东亚各国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议题。

参考文献:

[1] 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代莉.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J].2007,6(112).

[3] 斯科尔特. 全球化——批判性的入门书[M].纽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2000:23.

[4] 冯向辉.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社会科学战线[J],2007,(1).

[5] 范可.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世界民族[J].2008,(2).

[6]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4):102~107.

[7] 赵善青,魏海燕.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岱宗学刊[J].2007,12,11(4).

[8] 刘建明,文化全球化与地方文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32(4).

(责任编辑焦德武)

推荐访问:媒介 视角 认同 跨文化 接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7/580979.html

  • 相关内容
  • 04-07 艺术档案工作概说

    内容提要:艺术档案是艺术工作与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手

  • 04-07 另一种“双簧信”

    文学革命初期,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但文学革命的主张

  • 04-07 “风流寡妇”在中国

    奥地利经典轻歌剧《风流寡妇》没有理由不在中国家喻户晓,它不仅是上世纪50年代被上演次数最多的外国歌剧

  • 04-07 改要恰到好处变应本其灵魂

    我去年对高考两类材料作文进行了微探,此文发在《现代语文》杂志上。我在文中列举了几年来高考材料作文出现

  • 04-07 驻场演出:实验“东方百老汇”的一种可能

    打开文本图片集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本城的文艺青年们多少都注意到了一桩妙事,那就是曾经每年来上海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