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要:天水古民居是天水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天水古民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概括古民居的特色与价值,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全面复兴、现状保留、规划控制、市场运作、功能置换、群众参与等措施,促进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天水古民居;特色与价值;保护与利用

Abstract:With typic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ianshui Ancient Dwelling is a uniqu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Tianshui Ancient Dwelling,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Ancient Dwelling and sticks to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combination.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measures such as comprehensive recovery, preservation, planning control, market operation, functional replacement and mass participation, etc.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dwelling.

Key words:Tianshui Ancient Dwelling;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2-52(5)

作者简介:焦新德 天水市建设局副局长

在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天水市新城区迅速扩张,老城区大规模改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有效的保护老城区古民居,传承城市文化并使之有机更新,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已成为天水市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天水古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天水古城自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置县,历经24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王朝更替,至清嘉庆年间形成东西排列、形如串珠的五城相连格局。东关、大城、中城、西关、伏羲五城东西长3.38公里,南北宽0.24~0.88公里,总面积1.99平方公里,周长12.84公里。清朝至民国时期,城内建筑不断增多,古城格局基本未变。自1949年10月拆除西关城雕楼开始,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拆掉工农路等处旧城墙,古城城楼、城墙、城门基本全部拆除。

天水古民居伴随古城的变迁与发展,从新石器时代的穴居到商、周时期的西戎板屋,再经历代演变逐渐形成现存的土木和砖木结构,从早期的地下到地面再到民国时期的个别地上三层。其中元、明、清为古民居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古建筑技术的成熟时期,除祭祀和庙宇建筑外,古民居为古城的主要建筑,民国时期,街区多达160个。对古民居的拆除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84~1986年,修建民主路、建设路、民山路,拆除临街建筑和房屋1396.5间,2.02万平方米;然后直到上个世纪末,伴随旧城改造的思路和城市化的浪潮,几乎拆掉了东关、大城、中城的全部古民居;本世纪初,又拆掉了西关城解放路,自由路等街区的部分古民居。2004年,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加强,古民居拆除的厄运才告结束。

现存古民居主要分布在伏羲城和西关城,有枣园巷、大小巷道、三星巷、育生巷、忠义巷、自治巷、澄源巷七个历史街区,以及石家巷、士言巷、自由路三个片区。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有143个院落,其中:国家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县级文保单位9处,核心保护院落101处。最具代表性的有胡氏民居、哈锐、张庆麟、石作瑞、连腾霄、门克新、任士言、张育生、冯国瑞等名人故居。现状条件是:

1.周边被现代高层建筑包围,内部被现代建筑分割,整体风貌破毁严重;

2.居住人口密度高,院内增建、违章搭建建筑多,院落空间被挤占 ;

3.潜藏安全隐患,供水、供电设施老化严重,排水、消防、供热、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不配套;

4、木朽墙危,“5·12”地震后普遍成为危房。

二、天水古民居的特色

天水古民居因其地理位置、文化风俗、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以及建造年代等原因,不同于陇东南、河西乃至全国其他地方的任何居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平面布局、结构形式、构件元素都体现着天水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反映了房屋主人的文化修养与经济水平。

1.布局特色——组群院落,中轴对称,道法自然

(1)由厅房、东西厢房、倒座、耳房等单体建筑和庭院、入口门道、院墙等基本元素组成的独院式四合院。

(2)连进二至四院的组合式建筑群。一院——过厅——二院——三院串联式中轴对称大宅院,沿开间方向横向组合多轴线并联式院落群。

(3)厅房或倒座的楼房形式与前楼后园的庭园布局。

(4)房屋前面带廊,廊室连体,庭院四周环廊,院内广置花木盆景

2.结构特色——土墙木架,抬梁构制,外隐内敞

墙体:砖石勒脚,土坯筑墙,青砖山尖。

柱梁:立柱纵梁横檩的间架单元,梁上叠梁以支横檩,檩上钉椽以承瓦板的一坡架构。

屋顶:反曲屋面,兽吻屋脊,如翼屋檐,灰瓦屋顶。

3.构件特色——精巧玲珑,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门:大门有屋宇式、柱廊室、墙垣门三种。等级礼治的建筑规模,庄重朴素的建筑造型,土木为主的建筑用材,淡雅流畅的建筑装饰;二道垂花门造型壮丽,气宇轩昂,做工机巧,雕刻精美。

影壁:仿木砖雕,与屋同构,土坯基层,方砖璧心,凹凸有致,曲直协调,阴阳对比,刚柔相济,构图均衡,意蕴祥和。

窗:构成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图案千变万化,题材广泛多样。

雕刻:因为就地取材的原因,天水古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木、砖、石、瓦。土坯墙,柱钉石,滴水、瓦当等都是对原材料的进一步加工,而雕刻艺术主要体现在木雕和砖雕,造型生动逼真,刀工深厚细腻,构思独特高雅,内容寓意丰富。

庭院:院外天井、“四水归堂”、院廊相映的功能空间;影壁上题诗绘画,门额柱面上匾额楹联的诗画意境;花草茂盛、树木扶疏、观鱼赏石的园林景观。

三、天水古民居的价值

天水古民居是天水城市建筑最精华的部分,它见证了天水从过去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城市居住模式的变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建筑价值。

1.人文价值。每一处院落都是诗意栖居的理想环境,是富贵安逸的人生追求,是道德信仰的精神寄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天水人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正院与偏院、外院与内院,正房与厢房、主房与耳房,前庭与后院等空间的主从、内外划分,房屋大小,面阔开间,门楼形制,台基阶数,屋顶高低,雕刻内容,装饰色彩等,均适应封建礼教尊卑、上下、亲疏、贵贱、男女、长幼、嫡庶的等级观念。

坐北朝南寓意的面南而治,四面房中间院寓意的天圆地方,东南角巽位的院门、西南角坤位的厨房,震位东厢房居男、兑位西厢房居女等对应的阴阳、五行、八卦的“风水”习俗。

中轴对称、厅房位于轴线正中、左右厢房均衡对峙,庭院居中,四面围合,对应的是中正思想。

基于厚重的文化积淀和道德修养,以及受江南居住习俗的熏陶感染,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在院内筑篱铺路、种花植树、置石养鱼,在影壁上题诗绘画、在门额柱面挂贴匾额楹联的园林情趣。

院落外观封闭,高墙深巷;大门简单古朴,垂花门豪华精致;房屋体量适宜,尺度适中的内敛心态。

2.艺术价值。天水古民居历经人工制造和天然趋势的演进调和,符合实用,坚固,美观原则,其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实用、造型、环境空间三个方面的艺术价值。

实用艺术:院落东西窄、南北长以保证正房充分接受日光照射,同时又给予厢房以充分的空间;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木、砖、石、瓦的就地取材;土木结构,抬梁架制的“墙倒屋不倒”;斜屋顶利水而不积雪,屋面反曲缓解檐下溅水而不阻挡采光,屋顶与顶棚之间形成的过渡层使房间夏天凉而冬天不冷;墙体砖石勒脚避免柱根潮湿,山尖青砖砌筑以防雨水淋打;外墙高峻封闭,大门两道门扉,院外天井的安全防盗。

造型艺术:组群的恢宏与个体的质朴,整体的统一与局部的变化,外观的简单与内饰的繁复;墙体、屋面等主体手法的单一与门窗、影壁等构件手法的细腻;具有西北的质朴敦厚,带有北方的庄重开朗,兼有江南的秀丽灵巧;在粗犷庄重的建筑风格中,浸透着隽秀典雅的江南风韵。

空间环境艺术:以厅房为中心,左右对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形态;由街进大门、穿门道、过天井、经垂花门由外入内,垂花门到檐廊、穿堂过院、由院内到室内的空间变化;从房到檐廊,从廊到院的建筑实体与建筑空间的虚实过渡;对联匾额,影壁雕刻,门神窗花,题诗绘画,脊饰兽吻,瓦当勾头的环境感受;体量适宜、脊高檐低、土墙灰瓦的建筑与花园居中、叠石成山、种花栽树的景观构成的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3.经济价值。天水古民居既是城市演变的成果,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其经济价值主要包括自身的资产价值,承载的资源价值和潜在的利用价值。

资产价值:是城市独特的物质遗产,是产权人宝贵的稀有财产。

资源价值: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凝结着历代天水人的智慧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城市的地域特点和风俗习惯,展示着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承着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建筑的因袭变化。

利用价值:是塑造城市特色的独特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文化载体。

四、天水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1.保护为主,整修为辅,设施配套,风貌协调

一是对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依据《文物保护法》原址、原物、原状保护,做到原汁原味,修旧如旧;二是对风貌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外观依原貌维修,内部按现代生活需要增加设施;三是对墙体、门窗、屋面已有较大改动的古民居,进行构建整修使其恢复原来的面貌;四是对结构已遭较大损毁成为危房的古民居,更换结构进行修缮或改建;五是对院内有现代建筑的古民居,拆除增建建筑,改造现代建筑,保持院落完整;六是配套排水、供热、燃气、消防、电视、通讯、卫生等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2.保存历史真实性,保护风貌完整性,保持生活延续性

维修古民居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结构、原尺度,保存历史真实性;既要保护房子、也要保护院子,既要保护建筑本体、也要保护周边环境,保护风貌完整性;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维持使用功能,保持生活延续性。

3.置换功能促进古民居利用,聚集产业实现古城复兴。

挖掘古民居的潜在价值,发挥古民居的独特优势,转换单一的居住功能,开办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举办文化活动、旅游活动、民间活动,经营土特产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聚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休闲产业,以保护促进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实现古城的复兴。

五、天水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经验,高度重视天水古民居的保护,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整治环境,配套设施,搬迁居民,修缮房屋,置换功能,整体地、完整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天水古民居。

1.转变观念,以全面复兴促进保护

充分认识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高度重视保护古民居的现实意义,古民居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古民居保护具有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脉络,彰显城市特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彻底转变以往拆迁改造的建设思路,确立“古城保护,旧城更新,城中村改造,新区开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转变就一处院落,或一座建筑的保护方式,而以西关城、伏羲城的全面复兴为目标,拆除各类违章搭建建筑和院内增建建筑,拆迁改造所有的现代建筑,恢复古城区的整体历史文化风貌;既要加强对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又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生活习俗的延续,做到对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全面保护。

2.加强监管,以现状留存促进保护

“5·12”汶川地震使天水古民居普遍成为危房,居民灾后重建的需求非常迫切,借机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天水古民居所存已很有限,如不加强监管,妥善处理保护与改善现住户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过不了多久,天水古民居将会消失殆尽。古民居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发挥监管职能,将古民居保护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采取公房腾让、危房搬迁、私房鼓励维修等政策措施,安置现有住户,严禁私自拆除改造,确保现存古民居一间也不再减少。

3.科学规划,以规划控制促进保护

依据城市发展空间的变化和功能布局的调整,修编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古民居保护的范围,确立古民居保护的法律地位;编制七个历史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各个街区的功能定位,划定原物保护、原貌保护、环境风貌特征保护的界限;制定古民居保护修建性规划,确定修缮、整治、维修、改造、复建等不同的保护模式;制定古民居保护统一的建筑技术标准,明确传统公建、传统民居、传统商铺的建设要求,以及强制性技术规范;实施现存古民居建筑测绘,开展古民居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献调查,建立古民居历史文献档案,为实现古民居的全面保护奠定基础。

4.构建平台,以市场运作促进保护

天水古民居的保护涉及市区两级政府和规划、建设、房管、文化文物、综合执法等多个部门,是一项牵涉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在政府财力有限,住户普遍困难的条件下,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古民居保护运作机制,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古民居的保护。一是切实加强对古民居保护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古民居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古民居保护的组织、协调、建设工作,推进古民居保护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制定古民居保护政策,按照“谁所有,谁保护”、“谁使用,谁保护”的原则,给产权人或使用人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鼓励符合古民居保护规划要求的居民家庭对所住古民居进行修缮;三是组建运作平台,为了确保保护质量和住户的妥善安置,古民居保护最好不要让开发商介入,政府可采取注入资本金,组建代表政府实施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经营的公司,作为古民居保护与更新利用的实施主体,维护现存,恢复已失,培育新的业态,赋予新的使用功能,筹措保护建设资金,搬迁安置住户,实施古民居保护,负责古民居利用。

5.转换功能,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

天水古民居因其结构形式、空间尺度、配套设施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和生活习惯,维持传统居住功能的保护,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立足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利用古民居处于城市中心区,区位条件优,人口密度高,商业气氛浓等优势条件,赋予其新的发展功能,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休闲等产业,举办展览、展销、展示等活动,形成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功能……通过功能转换实现利用与复兴,通过开发利用实现整治和保护,通过保护与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从而推进古民居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6.扩大宣传,以全民参与促进保护

天水古民居见证了天水古城发展演进的历程,是城市发展的珍贵资源,是居民情感的精神家园,加强古民居的保护,既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广大居民的迫切愿望。要把古民居的保护变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广泛宣传古民居的价值,古民居保护的意义,挨家逐户宣讲保护政策,保护规划,保护方法,征询居民意见,鼓励居民参与保护。通过宣传,形成古民居既是产权人的财产,更是全社会的财富,自己无权拆除改造的共识;形成保持历史风貌才具有价值,改建为现代建筑将丧失其价值的共识;形成搬迁补偿费用加自拆自建的投入完全可以异地改善居住条件,不按规划和保护要求,自行改造破坏风貌损失价值得不偿失的共识。主动配合政府的保护,自觉抵制破坏古民居的行为,积极参与古民居的保护。

(责任编辑:蒋亚林)

推荐访问:天水 利用 保护 古民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9/581984.html

  • 相关内容
  • 04-09 试析《红楼梦》中的园林艺术

    摘要明清文人本着修身养性、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而建造的以诗情画意著称的明清园林,代表着当时私家园林的主

  • 04-09 跳舞的剑是另一种毒

    江南我曾无数次幻想那些无边浮动的声色:连绵多日的烟雨将粉墙黛瓦笼上一层轻薄如翼的水色,干净的石板街缓

  • 04-09 祖庙建筑语言里的人文符号

    [摘要]建筑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文伦理、自然环境、审美追求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人类

  • 04-09 石桅显荣耀,帝师乃依之

    打开文本图片集在三汇众多古遗址中,惟蒲氏宗祠独领风骚,笔者近日专门前往四川渠县三汇镇重石村作了实地考

  • 04-09 一部书引发的国宝争夺案

    10年前,著名导演陈凯歌拍了一部大片名叫《无极》,这部电影引起了持续的轰动。说是持续,是因为有个叫胡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