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环保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之前由于我国对于环保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认知程度较低,很多地方企业和政府为了有效发展自身经济,对于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近几年来,环境问题尤为突显。洞庭湖不仅是我国著名景区之一,更是规模较大的湿地,保护湿地是现阶段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基于此,以洞庭湖为例,全面论述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如何有效做好生态农业发展,期望找到该地区生态农业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湿地保护;生态农业;洞庭湖

中图分类号:F323.22;S1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5.066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想要继续保持目前高速发展的态势,在根本上需要加强国家生态农业方面的建设。我国过去的农业发展多为荒地开垦、围湖造田等形式,虽然耕地面积大幅度提升,但对于环境却造成了严重破坏、以长远发展角度而言,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会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未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对于现阶段农业形式进行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洞庭湖是我国规模较大的湿地,在近年来也面临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对于洞庭湖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该地区有效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流域面积约262 800 km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14%。洞庭湖不仅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是著名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1]。在改革开放初期,洞庭湖因为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因不规范的农业发展手段,成为现阶段农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无序扩张的农业与养殖业给洞庭湖造成了沉重的环保压力,据湖区多地的环保部门介绍,近年来养殖业污染占据群众投诉量的近50%。目前洞庭湖区域的居民正在面对着守着洞庭湖但是却没有干净的水源饮用的局面,因此,针对于洞庭湖进行专项整治,有效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势在必行。

2 洞庭湖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发展成本明显提升

洞庭湖自古就是我国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的地区,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对该区域的不断开发,传统农业生产与发展不再依赖之前的耕作手段,转为由石油化工作为能源的耕作形式,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加之洞庭湖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对于该能源没有进行科学的使用规划,导致在现阶段在洞庭湖地区,有关石油化工能源的储量直线下降,居民的农业生产的成本直线上升。同时因为该能源对于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上破坏,在该地区大量使用类似能源也成为自身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

2.2 基础设备落后,同时洪灾难以有效控制

洞庭湖自身地理位置特殊,实际流经区域较为广泛,因此,水流量会受到其他湖水很严重影响。“上通、下堵、中淤”六个字能够很形象地描述现阶段洞庭湖水流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因为自身对于该地区水流的治理不够科学彻底,导致实际发展过程中,水流淤堵现象更为严重,前几年洞庭湖因自身高水位、危水位、上涨快、下泄慢,导致洪涝灾害频繁。虽然国家通过对于三峡的治理,有效地缓解了洞庭湖淤堵的现状,但却没有彻底解决。同时,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陈旧、以农业养殖为例,在洞庭湖地区养猪行业较为发达,但自身养殖配套设备落后,对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等垃圾没有进行良好处理,使得养殖业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在洞庭湖很多地区居民都反映,在打井的过程中,向下挖几十米全是猪尿[3]。

2.3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明显

洞庭湖自古被称为“八百里洞庭”,这生动地诠释了其流域和范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当地农业出现了飞速发展,不仅养殖业火爆一时,在该地域“围湖造田”的现象也极为盛行,在这种不规范农业生产下,洞庭湖自身的面积正在以每年33.12 km2的速度减少。如果不有效治理该现象,那么不到百年时间,曾经的大泽将会变为平地。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农业作物更好地生长,免除虫害困扰,当地居民将有机肥料转化为农药,虽然对于产量有明显的提升,但因为农药过量喷洒,对于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洞庭湖湿地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策略

3.1 发展农业生产新理念,降低生产成本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农业生产地区,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种类丰富,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必要为了获得市場,放弃自身的农业优势。有效加强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积极与当地农民进行有效的沟通,转变之前的市场发展理念,以地理优势为发展基点,发挥出自身的经济优势。例如,在洞庭湖地区,很多以农业作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县市发展较为缓慢,针对该情况进行生态农业发展,首先要改变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有计划地使用自身资源,在生态农业的视角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利用自身湿地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湿地,无论是旅游资源还是矿物质存贮都极为丰富,因此当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极大优势,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这是在改革初期,国家给予该地区极大的帮助,使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没有真正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仍采取牺牲环境的发展形式。在生态农业框架下,对于当地农民形成一种经济诱导制度,将生态有机农业生与当地市场有机结合,在根本上纠正农民发展思维,明白农业生产并不只有养殖与种植,积极发展自身资源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实现多元化的经济开发,帮助农民真正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

3.3 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有效保护环境

洞庭湖地区大部分处于平原地区,因此极为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该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加强对于当地环境的整治,首先合理规划当地工厂,因为在洞庭湖地区,每年排污量极大,只有控制减轻当地工厂污水排放才能够有效降低污染。在生态农业的前提下,将农药再次转换回有机肥料,对于农药以及化肥等化工产品,并不是完全摒弃,而是将其与有机肥料有效结合,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保持对于当地环境不会形成损害。有效保障生态农业在该地区的实际效用,真正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才能够真正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4 结语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为了有效保证我国在未来国际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力,急需解决之前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洞庭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较大地区之一,在该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农业发展成本明显提升、基础设备落后,同时洪灾难以有效控制、对于自然环境破坏行为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新理念,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自身湿地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有效保护环境三项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手段,期望对于洞庭湖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新荣.湿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以洞庭湖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8):104-109,112.

[2]杨新荣,吴忠才.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洞庭湖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2(6):97-103.

[3]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湿地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2):124-126.

(责任编辑:赵中正)

推荐访问:湿地 农业发展 生态 模式 保护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10/5822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