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临床应用现状与中医指导理论探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内热针是传统针灸与现代物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治疗仪器的出现是受到了传统温针灸的启发

。内热针的针体内安装有电热丝,在针尖刺入人体到达治疗部位后,通过交流电加热的方式,使得治疗部位的针体升温,并且这种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受控,见图1。内热针的针体直径有0.45 mm、0.7 mm、1.0 mm等几种规格,常规针体治疗部温度可在40~60 ℃调节。目前,内热针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其应用领域及其指导理论方面还都较为局限,临床报道的治疗案例多以疼痛相关疾病为主。在施治过程中,其指导理论始终没有脱离银质针治疗(见图2)理论的框架,均为按人体的解剖结构施针。从源头讲,内热针是来源于古代温针疗法,见图3。而温针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目前已经临床报道的病种涉及了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等多个学科

。据学者

考证,清代时期临床所用毫针针具较细者,其距离尖端1 cm处直径可达0.7 mm,而目前的内热针针体直径已经达到0.45 mm,较之古代毫针还要细很多。可见,内热针从针体的直径而言适用于毫针刺法。如果以传统针灸学理论来指导内热针临床治疗,理论上是可行的,且内热针温度恒定、可调,比温针灸受艾绒的纯度、湿度及用量等多方因素影响加热温度更具有积极意义,其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近年来,内热针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扩大,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其他疗法共同治疗,都取得了较为确切的疗效。对于此疗法的临床选点操作,有的学者在熟练掌握人体解剖结构的基础上选择传统的盲刺方式,也有的学者选择更安全的可以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的方式,在影像引导下进针,两种操作方法无论从临床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来看,尚不能证明存在差异。就内热针所治疗的病种而言,是以急慢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为主要治疗对象,尤其是对于慢性腰背疼痛病症的疗效,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直观推测,内热针治疗的疾病谱并未超出银质针的治疗范围,可能与其针具的发明是在银质针的基础上改良而来有关。

1.1 内热针的单独应用 一种疗法作用是否确切,在单独应用时对其进行评价更具有说服力。近年来,将内热针单独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很多学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风湿免疫性疾病一直是临床所面临的难题,僵直性脊柱炎困扰着很多患者。王军威等

以单纯内热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得出了该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疗效较好,且在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致残率、延缓病情等方面的疗效有更为显著的结论。占超等

对内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了机制研究,发现通过单纯的内热针治疗后,患者血清IL-6与TNF-α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CD

、CD

、CD

/CD

均呈升高趋势。张志晖等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内热针在工作温度为45 ℃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运动功能改善最为显著,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和抑制了炎性因子的生成有关。

在腰椎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内热针的疗效也得到了广泛的验证。钱嵘嵘等

选择了直径0.7 mm内热针在脊柱两侧多排选点,以恒定的42 ℃为治疗温度,持续治疗20 min,与常规毫针加电针的疗法相对照,无论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方面,都得出了内热针更优的结论。王文华等

采取与上述类似的治疗手段,同样取得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切疗效。石磊等

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将内热针的疗效与传统毫针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无论在近期还是远期疗效方面,内热针均优于传统毫针针刺。赵宇捷等

以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为对照,对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小关节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得出了内热针治疗效果更佳的结论,且远期疗效更佳。

3.1 武术对外教材“走出去”的现状 当前,在海外出版的武术教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武术协会与国际武术联合会或各国武术联合会共同出版的武术对外教材;
另一类则是在海外长期进行武术教学的教师或学者出版的外文教材。前者属于官方出版,后者属于个人出版。

内热针单独应用治疗疾病的临床价值正在被不断地证明,除了上述报道以外,学者们在对于跖筋膜炎

、梨状肌综合征

和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等的临床研究中同样获得了可以证实内热针疗效确切的数据。

[62]Edward M. Law Yone and David G. Mandelbaum, “The New Nation of Burma”, Far Eastern Survey, Vol. 19, No. 18 (Oct. 25, 1950), p.190.

亚通公司一直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始终积极投身于中国水利事业。2013年是亚通公司稳步发展并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一年,在建设水生态文明、推进水利现代化等方面更是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非特异性疼痛的治疗中,梁育磊等

验证了内热针可以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试验组及对照组腰部竖脊肌的杨氏模量值进行了评定,通过对肌肉张力状态的量化改变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内热针的有效性。别凡等

采用了与梁育磊相似的治疗及评价手段,对非特异性颈痛进行了临床研究,通过对内热针治疗前后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等颈部相关肌群弹性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同样验证了内热针疗效的确切性。

在内热针联合中药治疗的探索中,陈雪锋

选择了以内热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观察结果发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数据评价分析优于口塞来昔布的对照组。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传统名方,有学者

曾经对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了总结,从症状改善及治疗机制等多方面肯定了其有效性。江育明等

运用内热针配合内服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发现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内服独活寄生汤治疗组。邹兆坤等

以三痹汤联合内热针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与普通针刺联合三痹汤组的对照研究,发现无论临床症状还是血清IL-6与TNF-α的检验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1.2 内热针的联合应用 临床治疗工作中,多疗法的联合使用往往可以出现协同治疗作用,达到单一疗法无法取得的疗效。在运用内热针治疗疾病时,也有很多学者探索了将其与其他疗法联用的方案,其中较为多见的是内热针同物理治疗的联合应用。

陈志礼等

运用内热针联合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并且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刘武等

以内热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方式治疗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发现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且P物质和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也有学者将内热针各自与磁振热

及减压系统

联合应用,在相应的治疗中也获得了积极的临床数据。

此外,以内热针联合手法治疗疾病在临床也较为常见。陈勤等

以推拿手法联合内热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从临床症状及血清TNF-α、IL-6、IL-1β、hs-CRP水平检验层面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化验指标显著减低,各项数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万山山等

将内热针疗法与持续关节松动手法相结合,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治疗,与常规毫针针刺联合关节松动手法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确切。

首先,农民是一个庞大的集体,占据了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的农民,绝大多数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远程教育的智慧应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3 内热针的选点进针方法 在临床运用内热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目前多数学者选择了与银质针疗法相同的选点进针方法

,即采用体表解剖结构进行定位,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取治疗点。这种依靠体表解剖定位进针点的方式要求操作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且要对局部解剖足够熟悉,对于中医专业的学者来说应用起来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医用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的学者也从安全角度考虑,为了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损伤,采取了在影像引导下进针的方式。张书力等

在颈椎前后位X线透视引导下进针,行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对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6个月的对比中,患者疼痛改善明显优于阻滞疗法。曾明军等

在治疗冻结肩时,将肌骨超声引导下布针法与常规布针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超声引导下布针的疗效更佳,且解决了常规依靠经验定位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按照1.2.9处理细胞后,将收集好的细胞进行超声破碎10 s后,10 000×g离心10 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破碎物。继续按照1.2.7方法测定细胞上清中SOD、GSH-Px、CAT的酶活力。

还有学者

运用取阿是穴及病灶局部取穴法,并以《黄帝内经》中的五刺法为依据,应用内热针进行了合谷刺施针手法操作,在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 改 良Ashworth 量 表、Fugl-Meyer 量 表 及 改 良Barthel量表三组数据分析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张颖颖等

同样在病灶局部周围取穴,以内热针行输刺手法,治疗了肩关节周围炎冻结期的患者,经多重量表数据分析,结果均优于对照的温针灸治疗组。

在内热针的临床应用报道中,有关针刺点及进针方法的选择,更多的学者们采用了银质针的密集布针法。此种方法虽然在局麻下操作,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治疗过程中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这也可能是此种布针法未能大范围推广的原因所在。以影像引导进针,虽然可以减少针具的用量,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但由于影像技术本身及治疗成本所限,此种方法在临床尚未见广泛使用。此外,在影像引导下进针也并非绝对安全

,仍然需要操作者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和足够的心理素质,并要严格地遵守操作规范。以传统中医经络理论指导进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报道中尚属偶见。

循经取穴后定点进针的方式在临床偶见报道。尹晶等

以内热针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选点为患侧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和阿是穴,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果,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4 内热针治疗的病种 目前有关内热针治疗疾病的临床报道中,多以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疼痛相关疾病

为主。随着临床学者在应用中不断探索深入,内热针治疗的疾病谱也在不断扩大,但鲜有超出疼痛相关疾病的治疗范畴。李悦等

曾经以内热针联合火针、毫针及穴位埋线疗法,成功治疗乳腺湿疹样癌一例。陈丽丽等

将内热针应用于脑卒中后足下垂并配合运动再学习Bobath等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如以上两则非疼痛相关疾病报道为临床仅见,尚无法引领内热针疗法的治疗方向或趋势。内热针的针具脱胎于银质针,因此,其治疗病种的局限原因,可能与其受限于银质针治疗的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基础相关。

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获得序列与标准株NC001357的遗传距离为0.3%,在基因树上与标准株、 泰国株 (GQ180784、GQ180785、GQ180788~GQ180792)和浙江株(KY457836)等处于同一分支。HPV18在基因进化树上主要分为3个谱系分支(A、B和C),所获毒株均属于谱系A的A1亚系。见图1。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前提和基础,理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也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动态地发展变化。在临床工作中,任何一种疗法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支持,而这种理论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学者对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深入了解而不断变化。软组织外科学专家宣蛰人教授提出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学说,是目前银质针治疗的理论基础,他据此创立的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是通过松解软组织,强刺激痛点,达到消炎止痛的功效

。内热针具脱胎于银质针,故其应用的理论基础也自然承袭了银质针疗法。临床工作中,还可见陆氏银质针

的应用,其依据中医经络学说,按照循经取穴,以痛为腧的方式确定进针点,但目前鲜有将此理论应用于内热针治疗的公开报道。

回顾近年来的内热针临床应用状况,无论单纯采用内热针治疗还是联合其他疗法共同治疗,内热针的疗效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就其所治疗的疾病种类而言,仍多与疼痛相关,疾病谱偏窄。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可能与目前学者所运用的指导理论相关。

温针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历史悠久,其最早应用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传统观点认为,该疗法具备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治疗作用,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可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治疗作用。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温针灸治疗时,往往会在点燃的艾绒或艾柱与人体皮肤之间加上隔热板以防烫伤,真正起到治疗作用的热量是通过针体传导至病灶部位的。学者在运用温针灸治疗疾病时,是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经络学说的前提下来确定取穴处方的。在临床应用中,除了可以治疗疼痛相关疾病外,温针灸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面瘫、妇科的不孕症、消化系统的慢性腹泻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从治疗形式上看,银质针与温针灸都是将针体刺入治疗部位后,以艾火加热针柄,通过针体将艾火热量导入治疗部位,配合针体对局部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银质针所用的针具及艾火体积明显大于温针灸,可以看做是温针灸的放大版。而内热针又是在银质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理解为银质针的进化版。三者的治疗机制是相同的,而内热针明显去除了温针灸及银质针热源不稳定,无法量化的缺点。如此可以试想,若将内热针置于温针灸理论框架下应用于临床,发挥其操作安全且热源稳定可调的优势,或许是一种新的应用思路。如此,以内热针替代温针灸,无论对于扩大内热针的临床治疗范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还是进一步探索其应用条件,获取最佳疗效,都是值得期待的。

[1] 钱金龙. 内热式针灸治疗仪:CN101940528A[P].2011-01-12.

[2] 穆妮热·赛买提,吴惠清,马忠.温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37(1):180-182.

[3] 伍秋鹏.清代及近现代传世针灸针具实物举例[J].中医药文化,2015,10(3):35-38.

[4]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专家组,刘堂华,刘庆,等.慢性腰背痛康复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1,17(6):570-579.

[5] 王军威,欧国峰,袁普卫,等.内热针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3):242-247.

[6] 占超,吴群,丁一,等.内热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1):2693-2695.

[7] 张志晖,吴群,蔡毅.不同温度内热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34-37.

[8] 钱嵘嵘,陈圣柏,唐毕峰,等.内热针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21,7(11):9-12.

[9] 王文华,尚凯,郭旺旺.内热针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8):1125-1127.

[10] 石磊,路远征,刘笑萌,等.内热针治疗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9,25 (23):82-84.

[11] 赵宇捷,刘景,王颖燕,等.内热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病的 临 床 观 察[J].现 代 中 医 临 床,2020,27(4):21-24,30.

[12] 梁育磊,高谦,桂昕,等.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评价[J].颈腰痛杂志,2019,40(2):197-200.

[13] 别凡,高谦,周萍,等.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超声弹性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9):1062-1066.

[14] 姚硕,李源,段超,等.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6):50-53.

[15] 李观庆,车伟军,曹洪铭,等.内热针导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1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3):70-71.

[16] 黄丽萍,王刚,高谦,等.内热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0,41(12):1202-1205,1221.

[17] 陈志礼,卢锦钊,罗伟华,等.内热针联合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及血清MMP-3、MMP-7 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1,39(2):164-166.

[18] 刘武,戴甫成,张维,等.内热针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及血清SP 和TNF-α 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7):34-37.

[19] 唐海燕.内热针配合磁振热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 效 观 察[J]. 实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临 床,2021,21 (6):79-80.

[20] 曾思远,杨少锋.内热针配合减压系统治疗肾虚型慢性腰痛28 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2):59-61.

[21] 陈雪锋.内热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21,37(7):31-32.

[22] 阿古达木,陈薇薇,徐杉,等.独活寄生汤临床运用及药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0):163-167.

[23] 江育明,余长江,靖泽友,等.内热针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103-106.

[24] 邹兆坤,王俊华,朱小虎,等.内热针联合三痹汤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6):85-87.

[25] 陈勤,赵新,余帅江,等.内热针联合推拿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7):27-31.

[26] 万山山,张朝霞,陈敏明,等.内热针疗法结合持续关节松动训练对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21,30(2):32-33.

[28] 张书力,李敏,李少军,等.X 线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研究[J].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医 学 版),2022,51(1):78-81.

[29] 曾明军,朱立新.肌骨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技术治疗冻结肩的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7):743-744.

[30] 宋秀娟,胡莉莉,高彦斌,等.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病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3):274-276.

[31] 张颖颖,欧阳钢.内热针输刺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7):1223-1225.

[32] 尹晶,李熳,张照庆,等.内热针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 患 者38 例 临 床 观 察[J].中 医 杂 志,2019,60 (18):1578-1582.

[33] 陈升星,卢笑逍.内热针穿透颈髓1 例[J].中医正骨,2022,34(2):74-76.

[34] 李悦,郝重耀,张琳,等.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乳腺湿疹样癌医案一则[J/OL].中医临床研究:1-3[2022-05-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895.R.20220506.1143.008.html.

[35] 陈丽丽,高宗尚,郑刚,等.内热针配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J].名医,2019(5):6,8.

[36] 罗任.从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谈经络腧穴学说[C].北京:2011 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4.

[37] 陆念祖,程少丹,钱作尧.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内热针灸疗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疯狂英语·读写版(2022年5期)2022-04-29外出踏青排内热祝您健康·文摘版(2022年4期)2022-04-02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16期)2019-09-10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智富时代(2019年6期)2019-07-24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智富时代(2019年6期)2019-07-24针灸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2期)2019-01-12臭菘靠“内热” 融冰的花儿森林与人类(2018年9期)2018-03-04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故事作文·高年级(2017年2期)2017-03-01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10期)2004-03-08

推荐访问:内热 探析 临床应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10/58241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