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熊继新 徐雨悦 顾佳丽 张馨臆

(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2.舟山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有限公司,浙江舟山 316022)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对于全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能动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国家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疫情防控心理小组并制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以此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问题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日积月累,容易产生焦虑、郁闷和恐慌等情绪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负面作用。因此,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免疫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朱静林(2020)认为学生自身、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才产生影响作用;
曾道萍等(2021)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维度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齐晓颖(2021)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得出疫情常态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表现存在差异性的结论;
武路广(2021)[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山西某农业大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二是部分学者着重分析不同区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师凤莲(2021)对山东某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在性别、年级、专业等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维度和总分存在差异化特征;
王平风等(2021)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等结论;
张婕等(2011)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相近,均呈上升趋势。张慧超等(2021)对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测评发现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三是部分学者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杨蕊(2021)认为应当推进生命、抗挫和适应教育,拓展社会实践,重视校园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来扩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李萌等(2021)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出高校应当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建议;
陈涛(2021)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从政府、父母、民办高校自身和学生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综上已有文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有了颇深的研究,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旨在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此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对策。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推动国家未来蓬勃发展。以下将通过数据来阐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情况

据国家心理研究所有关调查显示,我国62.6%和41.9%的大专生和本科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优秀,32.6%和46.3%的大专生和本科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5%和9.0%的大专生和本科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3%和2.8%的大专生和本科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良好及以上。

(二)大学生抑郁焦虑情况

流动中心抑郁量表(CES)的评分标准为:0-9分表示无抑郁风险,10-16分表示有抑郁风险,17-27分表示存在抑郁高风险。从大学生抑郁角度来看,我国有81.5%的大学生无抑郁风险(0-9分),18.5%的大学生存在抑郁风险(10-16分),4.2%的大学生存在抑郁高风险(17-27分)。其中女本科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女大专生高5.7%,男本科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男大专生高5%。从学生焦虑角度来看,我国有8.4%的大学生存在焦虑倾向。其中女本科生存在焦虑倾向的可能性比女大专生高9.9%,男本科生存在焦虑倾向的可能性比男大专生高10.1%。由此可见,本科生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高于大专生,即不同学历之间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情况差异显著。从整体上看,我国女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远大于男生,出现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女生性格敏感等自身因素和心理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困扰情况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来源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和身体健康等多个方面。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各种心理困扰因素中,有70%以上的大学生因学业而困扰,40%以上的大学生因就业而困扰,30%以下的大学生因外貌与身材、人际交往和恋爱等其他因素困扰。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和就业问题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

(四)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

据相关数据表示,我国一周有几天、超过半数时间、和几乎每天睡眠不足的大学生分别为43.8%、7.9%和4.4%。其中48.2%和40.50%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一周有几天睡眠不足,12.9%和4.10%的本科生和大专生超过半数时间睡眠不足,6.90%和2.60%的本科生和大专生几乎每天睡眠不足。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有50%以上的大学生睡眠不足。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令人担忧,这可能近几年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及心理困扰等。

就其他群体相对而言,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大多数的大学生心理状态仍处于青中年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难处会产生困惑和焦虑等情绪,日往月来,会导致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就现状而言,大学生暴露以下问题。

(一)行为认知方面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返校复课,但受疫情管控影响,学校仍处于封校状态,学生在校基本过着“宿舍—食堂”两点一线的生活,缺少必要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导致学生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严重下降,从而产生焦虑,恐慌,胡思乱想等心理问题。据科学院院士相关研究表明,疫情的爆发大大增加了人们换应激障碍症的概率,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而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水平较低,还未形成健全的人格,故受疫情对大学生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和教育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缺乏科学的指导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增长,我国大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渐加重。由于个人隐私和面子问题,大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不愿意向专业人员求助。据国家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我国有80.5%和69.9%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会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解决心理困扰,78.0%和73.3%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会选择与朋友诉说(人际交往)的方式。由此可见,舍友或朋友已经成为大学生倾诉心理困扰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遇到心理困扰通过发泄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缺少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解决方式,进而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

(三)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当大学生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时,会逐渐对产生自我怀疑,严重的会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行业已经恢复运营,但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餐饮业、娱乐行业和外贸行业等人口聚集型行业仍受到疫情的冲击,部分行业失业率有所上升,这无疑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就业难度,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遇。此外,大部分同学对就业有较高的期望值,为了追求薪资、热门岗位、经济发达区等,进而错失很多就业机会,使求职道路变得狭窄,从而导致就业情况不乐观,日往月来,容易产生压抑等心理问题。

(四)大学生睡眠质量和情绪问题突出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和学业、就业等心理负担的加重,大学生熬夜比例逐年上涨。据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我国有3/4以上大学生在11点以后入睡。由此可见,大学生熬夜现象已经趋于普遍。睡眠时间的长短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大学生白天困倦乏味和心情低落,产生忧郁和焦虑等情绪。此外,长时间的熬夜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困扰。周而复始,情绪和睡眠质量成为制约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且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人格的塑造提供内驱力。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免疫力和心理教育工作作为今后德育教育的重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服务体系,保障提供的心理服务专业、科学和及时。做到早预防、早疏导、早干预,快速并有效控制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大高校每个学院都应当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线上心理咨询活动,以匿名或非面对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既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和缓解尴尬,可以毫无顾虑的抒发心中的负面情绪,也可以使老师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意识和心理免疫力。此外,高校还应当积极发挥心理委员朋辈作用,建设宿舍心理联络员并定期与老师汇报同学心理情况。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借助慕课和学习通等APP开设心理趣味小课堂,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率。

(三)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沟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推剂。高校应加强家校沟通,借助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家校交流平台,使家长和学校之间都能相互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交流更加便利。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高校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云讲座和推送心理小视频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使家长从思想上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此促进家长在理念上与学校达成共识。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家庭信息系统,以便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能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

(四)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的精神依托,也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同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起到提高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积极打造校官微,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安全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可以通过3.20和5.25心理健康活动日,举办各种各样的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同学们排解长期在校的苦闷情绪,使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心理健康小知识。除此以外,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云宣讲,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本科生心理健康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3期)2022-05-26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2期)2019-09-10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4期)2019-09-10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传奇故事(上旬)(2018年7期)2018-10-30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阅读(中年级)(2009年6期)2009-07-16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4期)2008-11-12

推荐访问:健康状况 大学生心理 对策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13/5834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