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唯物主义真的是反主体性的机械论哲学吗?——对虚无化新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质疑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先鹏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一种对于新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虚无主义看法。持这一看法的学者一提到旧唯物主义,往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将其视作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创建新唯物主义的消极背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为旧唯物主义不是一无是处的,但是一提到“哲学革命”,他们就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予以忽视。在这些学者看来,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敌视人的”,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超越的对象,与新唯物主义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联系。例如,伊格尔顿指出,“无论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意味着什么,唯物主义都不是一个以世界由什么组成的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但是,这正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唯物主义的理解之一。……很难想象马克思能认同这样一种唯物主义”1[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第129-130页。。无独有偶,沃斯利也指出,马克思“拒斥当代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引者注),因为这种唯物主义主张人类思维单纯地‘反映’——可以说,自动地和明确地——我们自身之外惰性的物质世界”2[英]彼得·沃斯利:《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铁省林、许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作为一种对于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反叛,这种观点在我国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至当今鲜有提及旧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独特贡献者。也正是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部分学者已经不讲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属性,将其视作一种超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实践哲学”。1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部分学者主张,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哲学,不应当再用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的分类对其进行规定。参见孙熙国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十年》,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第72-73页。

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实际上割裂了以新唯物主义为代名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理论联系,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主张。这种看法固然“突出”了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理论贡献,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至少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

首先,这种看法忽视了新、旧唯物主义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根据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说法:“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这即是说,无论是新唯物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只要还以“唯物主义”为名,就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主张,即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强调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等。事实上,在继承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新唯物主义进一步将实践作为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从实践的视角解释意识的来源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旧唯物主义。

其次,这种看法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即与人们以往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印象相反,无论是恩格斯还是马克思对其都有着高度肯定性的评价。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赞扬旧唯物主义是社会生活的实践形态,是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有力武器,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能用18世纪的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17世纪的形而上学的衰败,仅仅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理论运动本身是用当时法国生活的实践形态来解释的。……同它那反神学的、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实践相适应的,必然是反神学的、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理论”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旧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指出,“当时的哲学博得的最高荣誉就是:它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迷途,它——从斯宾诺莎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并把细节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19页。。既然作为新唯物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恩格斯都高度评价了旧唯物主义,后世的研究者们又缘何对其发难呢?

再次,这种看法忽视了“旧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是恩格斯、列宁屡次揭示的重要事实。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新唯物主义“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2、434页。。同样,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完全继承了法国18世纪和德国19世纪上半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历史传统”6《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88页。。可见,忽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客观联系,实属一种对新唯物主义理论来源的虚无主义主张。

但是,以上的揭示对于证明旧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近代以来哲学的主旋律是主体性。如果旧唯物主义与这一倾向背道而驰,则我们今天大可不必重申新、旧唯物主义的理论联系(尽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本文以有18世纪“唯物主义圣经”之美誉的《自然的体系》为例,旨在证明旧唯物主义不仅没有与近代哲学的主流倾向背道而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它们的加强和发展。不仅如此,新唯物主义还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主体性的思想。这样即可说明,旧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而非“哲学革命”的消极背景。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但“真真享有理性或具有构成理性之条件和经验的人,在人类中却只是极少数”7[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09页。。实际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上帝以及世俗权威的崇拜,恰恰是主体性匮乏的体现。在霍尔巴赫看来,“他(指人类——引者注)创立了一些幼稚的假设,但从来不敢考察它们的基础和它们的根据;
他习惯于把这些假设视为神圣,视为丝毫不容有片刻怀疑的公认的真理。”1[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正因愚昧无知,人类才创造出了上帝,并赋予上帝统治自身的权力。

作为与启蒙学说遥相呼应的哲学理论,旧唯物主义旨在让人运用理性思考的能力,大胆怀疑,破坏一切未经反思的范例、旧习和权威。在《自然的体系》中,霍尔巴赫颇为赞赏地引用了西塞罗的话:“最大的愚蠢是不去寻找事物的原因,而把神当作事物的作者”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这是因为,对超自然存在物的崇拜不仅是人愚蠢无知的产物,还会加剧人的愚昧无知,造成主体性匮乏的恶的闭环。只有清除它们对于自然的支配,主体性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性。

除了超自然的上帝之外,世俗权力对于社会的支配也是主体性的大敌。霍尔巴赫对此有专门的论述:“政治,本该是规制人们的情欲并指导它们趋向社会福利的艺术,可是,太常见的却是,它成了武装社会成员们的情欲、进行彼此的毁灭,以及对本该给他们创造幸福的结合进行破坏的艺术。”3[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世俗权力的膨胀使得人们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无可奈何地沦为“乌合之众”,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完全丧失了。

正因如此,霍尔巴赫以对物质的强调去清除超自然存在物以及世俗权力对于社会的支配。但是,一个将霍尔巴赫指责为机械论、反主体性的证据就是,他的哲学中强调“物质”概念。在批评者看来,旧唯物主义无非是以同样抽象的“物质”取代了抽象的“上帝”,仍属于近代形而上学。首先,我们必须厘清旧唯物主义强调的“物质”,究竟是何种物质。仔细阅读《自然的体系》,不难发现霍尔巴赫有着如下论述:“事实上,以为物质是同一性质的物体,各部分有区别只是因为它们形状有所不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我们认识的属于同一类别的个体中,完全相似的是绝对没有的”4[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可见,霍尔巴赫在这里强调的“物质”根本不是先验的超自然存在物,而是从经验物的总和中抽象出的共性。这也就是恩格斯主张的:“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其次,我们必须查明旧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用意。对此,霍尔巴赫有一则颇具启发性的论述,阐明了他为什么要从物质及其运动入手开始他的哲学体系建构。在他看来,既然承认“物质是并不能完全消灭或是停止存在的(这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引者注);
那么,不能停止存在的东西却曾经能够开始存在,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这个说法呢?”6[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这就揭穿了“神创说”的荒谬之处。可见,霍尔巴赫对于“物质”的阐释仅仅为证伪上帝的存在,除此之外,并无更多用意。事实上,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与制约性,是正确发挥主体性的重要前提。不能因为旧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就将其视为一种反主体性的机械论哲学。

事实上,霍尔巴赫哲学是高度强调主体性,即个体作为主体所获得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判断的能力。对主体性的强调,在霍尔巴赫的哲学著作中大量存在,由于篇幅限制,笔者在这里仅罗列两处文本证据。比如霍尔巴赫说:“依照人们不成文的法规,金钱是能提供一切人们所能希求的好东西的,唯有一样它不提供,就是怎样知道利用金钱。有钱而不知享用,就犹如拿着一把宝殿的钥匙而自己却不能升堂入室;
挥霍金钱,就无异于把这把钥匙抛在河中;
把金钱用于坏的用途,这就等于用来残害自己。”7[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又比如,霍尔巴赫说:“由于人类疯狂的结果,许多民族的全体人民不得不为少数丧失理智的人、某些无用的人的豪华、奇想、腐化而劳动、流汗、以眼泪灌溉大地”8[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这即是说,一部分人主体性的滥用,导致了另一部分人主体性的丧失。这正是个人主体性的表现,和马克思后来阐释的“异化劳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何以认为旧唯物主义不讲主体性呢?

可见,在强调主体性的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同的。它们都主张人是自由的,只是彼此对“自由”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唯心主义看来,自由是指“具有能够不受任何外力支配而活动的能力”9[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74、116、24、23、279、289、298页。。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唯心主义主张的抽象的、绝对的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恰恰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旧唯物主义主张用一种具体的、有条件的自由对其进行替代。

(一)主体性的滥用导致人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误读

主体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然而主体性的滥用却妨碍了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人以自身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将对自然的认识当做自然本身,实则是对自然的根本性误解。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的,知性为自然立法,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层面谈论问题。在霍尔巴赫看来,想要准确认识自然,就要形成对主体性的正确认识。“自然界的秩序和混乱其实是并不存在的;
我们是在适合于我们生存的一切事物中看到秩序,而在不利于我们生存的一切事物中看到混乱。”1[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这即是说,无论主体进行何种建构,建构的结果都不能取代事物自身。只有明晰了这一点,才能形成对于自然界的准确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旧唯物主义所做的工作先于康德,具有开创性。

不仅如此,滥用主体性还会使人丧失反思能力,陷入谬误之中。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性为自身立法。因此,康德悬设了灵魂不朽、意志和上帝这些自在之物。但是,这一道德悬设仅仅在实践理性的领域才能奏效,是非真实的存在。康德坦言:“它们(指灵魂不朽、意志和上帝——引者注)是非真实的概念这一点,也是任何诡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从哪怕最普通的人的确信中夺走的。”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在现实中,必须考虑物质环境的制约性。将主体性凌驾在物质环境的先在性与制约性之上,必然会遭受失败。霍尔巴赫对此进行了揭示,“人在考察自己时犯了种种错误,正如我们不久有机会要予以指明的那样,根源就在于他以为他是自己运动的,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而活动的;
在他的行动中,以及在作为他行动的动力的意志中,他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不受自然的一般法则的支配,也不受这个自然往往在他不知不觉,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就使之对他起作用的那些事物的影响。”3[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

(二)毫无约束的主体性引起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

异质性人群的大量存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产生矛盾冲突的重要根源。“人们气质的多样性,就是他们的情欲、兴趣、对于幸福的观念、各种各样见解的差异之自然的和必然的源泉。所以,每当他们论到他们认为极为重要的未知事物的时候,这个多样性就会是他们争论、仇恨和不公正之命定的渊源。”4[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必须在社会普遍承认的基础上建构道德规范。

毫无约束的主体性必然会引起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结果往往是任何个体的主体性都无法得到充分实现。这就是说,必须为主体性立法,从社会的角度对自我和他人、个体和集体间的关系进行理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集体与他人的利益。诚如霍尔巴赫所说:“善与恶、不德与德行的区分,就是建立在这些结果的必然差异之上。这个区分,像有些思想家所想的,绝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之上,更不是建立在一位超自然存在的虚幻的意志之上,而是建立在存在于结成社会的活着的人们之间的永恒而不变的关系之上的;
只要人和社会存在一天,这类关系也就存在一天。”5[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在此,霍尔巴赫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承认现实的因果性是发挥主体性的必要前提

在霍尔巴赫看来,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由原因和结果构成的无尽的锁链,因果性构成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法则,主体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普遍联系和因果规律的基础上。这一主张乍看起来十分“机械”。但是,霍尔巴赫主张的因果性并非是抽象的,而是建立在主体性之上的因果性。“当我们看到一个罕见的结果,又没有发现它的原因,碰到这种时候,我们的精神便开始活动起来,这个结果越是重大,我们的精神便越感到不安。”6[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这就是说,霍尔巴赫探寻因果性的目的在于让人的心灵平静无纷扰,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这个意义上,旧唯物主义并非漠视人,恰恰是关乎人的。

众所周知,霍尔巴赫哲学是十分强调必然性的,它主张:“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自然中的每个存在物,都是处在某些环境中,并且依照某些既定的特性活动,绝不能以任何别的方式活动的”7[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0、62-63、150、111、36、42页。。那么,又如何理解“必然性”,这里的“必然性”是否真的是机械的“必然性”呢?霍尔巴赫的如下论述值得我们反复琢磨,“必然性就是原因和结果之间万无一失的、恒常不变的联系”1[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42、48-49、91页。。可见,霍尔巴赫语境下的“必然性”意义有二,一是强调联系的普遍性,二是强调自然的因果性,除此之外,并无更多含义。“假若把实质上最不相同最不调和的一些东西发动起来,集合起来,那么,由于一系列的必然的现象,在它们中间也会形成一种全然是另一种样子的秩序。”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42、48-49、91页。这即是说,霍尔巴赫强调的必然性,仅仅是秩序在形式上的普遍存在,而非秩序在内容上的唯一可能。自然界必然存在秩序,至于其具体内容,则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恰如其分地说,霍尔巴赫不仅不反对人的主体性,还主张以现实的主体性取代抽象的主体性。“我们人类个体的特殊机体组织使自己可能具有的种种不同程度的能动性,造成了在他们之间的无限的差异和难以令人相信的分歧,无论在他们肉体的机能方面,还是在我们称之为精神的或理智的能力方面。”3[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42、48-49、91页。这就是说,在霍尔巴赫看来,由于在因果链条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不同个体之间运用主体性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必须从现实性的角度考察主体性,不能一概而论。

可见,旧唯物主义不仅不反对人的主体性,还主张从因果性和普遍联系的角度入手,以现实的主体性取代抽象的主体性。这即是说,旧唯物主义不仅没有像流行见解认为得那样,是一种反主体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学说,反而是对主体性学说有力的推进与发扬。

(一)批判忽视主体性的机械论学说

作为一种高扬主体性的学说,新唯物主义对以往一切忽视主体性的机械论学说展开了猛烈的批判。首先,新唯物主义批判了宗教神学对于人的主体性的遮蔽。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意识形态精心建构的“真理的彼岸世界”,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30、527页。,起着麻醉和欺骗的作用。“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30、527页。质言之,宗教是对现存秩序的维护而非否定,不可能寄希望在宗教世界中寻求人的解放。要想实现现实的人的解放,就必须要“消灭宗教”。

其次,新唯物主义批判了漠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机械论国家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颠倒“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机械论国家观,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重要原理。在马克思看来,将政治国家凌驾于市民社会的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必然会导致市民社会成员的个性和主体性的丧失。“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在新唯物主义看来,国家并不是永恒的“伦理实体”,而是市民社会的产物。此外,国家是统治阶级奴役被统治阶级、实现自身阶级统治的工具。要想实现现实的人的解放,就必须要“消灭国家”。

再次,新唯物主义批判了将主体性置于社会历史之外的直观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批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
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30、527页。。这就是说,“直观唯物主义”没有以一种过程的思维方式对世界及其运行方式进行把握,难以理解事物生成、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在这种学说看来,哲学的任务是在思维领域把握世界,而不是在现实领域改造世界。这种看法人为地贬低了主体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以“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直观唯物主义”,主张“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30、527页。。

(二)批判资产阶级不受约束的主体性的消极影响9新唯物主义对“不受约束的主体性”的批判,并不是对一般主体性的批判,而是对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的“不受约束的主体性”的批判。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由于生产资料为资产阶级私人占有,工人阶级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不存在“不受约束的主体性”。

唯心主义哲学虽然强调主体性,但是它所强调的“主体性”是抽象的,即不顾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片面高扬人的主体性势必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与之相反,新唯物主义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极为注重对主体性进行反思,着力突出现实主体性的唯物主义定向,揭示出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对人类社会、自然界与心灵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为划定主体性的界限提供前提条件。

首先,新唯物主义对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破裂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52、158-159、163页。然而,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却导致了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每一点前进,都是以人和自然关系的倒退为代价的。在私有制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表现为和谐共生,而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自然报复人类。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52、158-159、163页。

其次,新唯物主义对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导致的人与人关系断裂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启蒙精神告诉我们:人生而平等。然而,主体性的滥用导致了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局面出现。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要想存续下去,就必须对工人进行无情的剥削。诚如马克思揭露得那样,“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52、158-159、163页。资本残酷的剥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鸿沟,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再次,新唯物主义对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导致的人与自身关系分裂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与自身关系有一句很精彩的描述,他们指出资本主义“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警醒我们,不受约束的主体性正在把人们引入一种可怕的境地,甚至连无价的尊严都可以用有价的货币进行衡量。身心合一的类本质,日益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关系破坏。

实际上,主体性的滥用与主体性的匮乏是殊途同归的。如果说,主体性匮乏是机械论的表现,那么滥用主体性,同样会导致人与人的类本质的相分裂,导致人的主体性被物化为“雇佣——剥削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诚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52、158-159、163页。

(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重构人的主体性

新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地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关于高扬主体性和反思主体性的主张,将其进一步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早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就意识到不受约束的主体性是不可能的。“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因此,必须要以“定在中的自由”取代自由的抽象理念。具体到社会历史中,这种“定在中的自由”就是要在承认物质世界的优先性和制约性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和因果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或用恩格斯的话来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留给新唯物主义的重要遗产。

此外,新唯物主义从德国古典哲学中汲取思维智慧,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取代直观的思维方式,从过程的角度理解自由,将自由与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联系到一起。但同时需要注意,德国古典哲学中抽象的主体性原理和原则是无法被运用于现实的社会历史领域当中的。因为这一原理和原则本身并不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复杂性,所以只能局限于事物表面,而不能深入事物内部揭示其发展规律。恰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8[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页。这种思维方式与新唯物主义有着本质差异。因而,德国古典哲学只能从方法层面为新唯物主义提供营养。

在吸收和借鉴旧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学说和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的基础上,唯物史观将“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视作“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加以重点考察。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519页。一方面,对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的考察,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得新唯物主义与以往一切机械论和宿命论学说相决裂。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与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不仅通过理论认识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改变世界,使得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领域)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这就是新唯物主义对于现实的主体性的理解。

另一方面,对于“物质生活条件”的考察,又突出了环境与客观规律的制约性,使唯物史观没有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之中。这包含两个要点:其一,“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要建立在既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即前人活动成果的基础之上。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无论是人的思考,还是人的行动,都难以脱离具体环境的限制。一切忽视社会历史条件和因果性的唯心主义主张,都必然在实践的检验面前遭受失败。其二,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指‘现实的个人’——引者注)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制约性时不是无能为力的。藉由“实践”活动,人类可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改造,使得新的“实践”可以在新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新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和环境制约性的关系的辩证阐释。

总而言之,新唯物主义辩证地对待旧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学说。一方面,与片面高扬主体性的唯心主义哲学相反,新唯物主义吸取了旧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对待主体性的主张,在高扬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反思不受约束的主体性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领域产生的恶劣影响;
另一方面,新唯物主义扬弃了旧唯物主义主体性学说的形而上学性,将辩证方法和过程的思维方式引入到主体性学说之中,使自由与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上,新唯物主义鲜明地继承和发挥了旧唯物主义。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 最有思想的句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1年13期)2021-06-15我可以咬你一口吗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0年10期)2020-10-20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锦绣·上旬刊(2019年11期)2019-09-10商务印书馆120年全国新书目(2017年3期)2017-04-17试述近代经验论哲学发展的逻辑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3期)2016-11-19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商(2016年25期)2016-07-29抉择全国新书目(2016年3期)2016-04-20人民出版社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推荐访问:机械论 的是 主体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25/58949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