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笋溪河中山镇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 亮 高 峰

(1. 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1;
2.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笋溪河属綦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为典型的丘陵区河流,受地形地貌控制呈“S”形展布。河道内基岩滩地较多,河床宽窄不一。笋溪河中山镇河段位于笋溪河中游,流经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中山镇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设置的笋里十二都。2005年11月,中山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镇是一座体系完整的多功能古镇,镇内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尤其是沿笋溪河而建的特色中山镇老街,全长1 586 m,是中山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代表,当地人称“三合老街”,又称“龙洞场”。整条老街自南向北沿笋溪河延伸,共分8节,以青石板铺设的街面为轴,东西两排而走,街面宽3~5 m不等。建筑物为穿斗式木结构或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建筑群巧妙利用三合场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地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依靠河岸树木采用吊脚楼式建筑。建筑多为1~3层,用木桩、木板、竹夹做墙体,屋顶全用青瓦铺盖,整条老街有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的特点。中山镇老街建筑群被民居建筑专家评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

笋溪河中山镇河段左右两岸均无防洪护岸,河段左岸为框架吊脚楼群,右岸为连绵不断的山体。但该河段现有防洪标准不足。根据水文分析计算,现有河道部分断面岸顶高程低于设计防洪水位,不能满足20 a一遇的防洪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针对笋溪河中山镇河段开展治理工作,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加强对中山镇古街河段的防护,增强古街建筑群的抗冲刷能力。该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增强中山镇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加速中山镇经济的发展,对中山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根据《江津区中山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中山镇2009—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逐步建设成为江津区南部产业发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竞争力强、富有现代气息的,以古建筑、古街道为主要特色,提供休闲娱乐、游览观光服务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产业发展战略为推动第一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导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等。

因此,重庆市笋溪河中山镇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的总体定位为人水和谐、生态健康。当地希望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对笋溪河中山镇河段进行综合治理,使该河段达到防洪标准,保障岸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改善中山镇人居环境,从而加快中山镇经济发展,维护中山镇生态环境和谐稳定。

2.1 工程任务及规模

笋溪河中山镇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是中山镇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性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以防洪为主,兼有岸坡治理、环境美化等综合任务。

根据工程规划,笋溪河中山镇河段综合治理长度2.60 km,起始桩号0+000位于中山电站厂房处,终止桩号2+600位于新镇政府广场,整个工程可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中山古街河段桩号0+000至0+700,长0.70 km;
龙洞桥以下河段桩号0+700至2+600,长1.90 km。该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 a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洪水流量为1 380 m3/s,相应防洪堤工程级别为4级。

2.2 工程布置要点

第一,岸线布置平顺,尽可能保持河道的蜿蜒性,避免折线,并与河势流向相适应。第二,满足设计标准洪水行洪要求,做到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第三,岸线布置应因地制宜、合理布设,与中山镇总体规划相适应,且应注意与已有工程的良好衔接。第四,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中山镇人文景观条件,对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布置方案。第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尽量维持现有地形岸线,防洪堤的堤脚线不侵占现有河床断面,原则上不侵占河滩地,不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2.3 平面布置

笋溪河中山镇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分为上下两段,治理内容为河道左岸防洪护岸建设。

2.3.1 中山镇古街河段。中山镇古街河段桩号0+000至0+700,全长0.70 km,有大量的吊脚楼群,是中山镇的特色建筑。根据1∶10 000地形图,中山镇河段处在笋溪河的凹岸顶点,河弯半径过小,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中山镇侧将会受上游来水顶冲,吊脚楼台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存在安全隐患。工程设计在河岸底部,沿现状坡面进行防护,保护吊脚楼台基免遭洪水侵蚀。为尽量保留现有“人水合一”的原生态景观,施工人员根据治理河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两种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第一,防护吊脚楼以下河岸,沿现状滩面铺设护坡,坡底设马道。第二,新建潜坝控制河势,保护吊脚楼台基。

经对比,中山镇古街河段采用方案一进行防护(见图1)。岸坡防护采用格宾护坡+格宾镇脚防护吊脚楼以下河岸,沿现状滩面铺设护坡,坡底设马道,马道宽2.0 m;
外侧设护栏,格宾镇脚尺寸为1.0 m×1.0 m×1.0 m,镇脚至设计岸顶采用0.3 m厚格宾护坡,马道以下格宾护坡下铺设土工布。

图1 中山镇古街河段典型断面

中山镇古街街面高程为237.30~245.33 m,吊脚楼地下一层的防洪标准只能达到8 a一遇防洪标准,吊脚楼街面以下一层现居住人口约350人,建筑面积1 500 m2。考虑到吊脚楼依山而建,只要地基稳定,一层做好防水处理,短时间过水对整个吊脚楼的安全性影响不大。为保护中山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虑两种移民安置方案。第一,将古街街面以下的一层房屋作为台基的组成部分,居民搬至设计洪水线以上;
第二,居住在洪水位以下的居民采取临时撤离措施。2008年,中山镇河段遭遇80 a一遇洪水,古街多处房屋进水,但仅2 h水位就回落至河道正常水位。考虑山区河流具有洪水陡涨陡落的特性,居住在洪水位以下的居民可不搬出,但河道管理部门要加强预警,制订严密的防洪预案,同时在中山镇上首建立自动化水位监测系统,一旦河水超过警戒水位,就安排居民及时撤离。

2.3.2 龙洞桥以下河段。龙洞桥以下河段桩号0+700至2+600,全长1.90 km,左岸为新规划的滨河大道和新镇政府广场。根据1∶10 000地形图分析,该河段相对顺直。从近期河势演变分析,该河段河势相对稳定,所以此次工程设计保持原河岸线不变。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各堤段平面布置如下。

第一,桩号0+700至0+840河段。左岸现状岸坡为Ⅱ类岩质边坡,坡比为(1.0∶0.7)~(1.0∶0.9),对该段不再进行防护。第二,桩号0+930至1+280河段。左岸现状岸坡为Ⅲ类混合岸坡,坡底见基岩,边坡上覆0.5 m厚乱石夹黏性土质砂,局部覆土厚度约0.6 m,坡比为1.0∶1.8,对该段不再进行防护。第三,桩号0+840至0+930、1+280至2+600河段。左岸为Ⅰ类天然土质岸坡,现状岸坡为冲洪积的粉砂或砂壤土组成,部分段落为岩土混合岸坡,现坡比(1.0∶0.7)~(1.0∶2.5),该土质最大允许不冲流速约1.00 m/s,天然洪水各断面平均流速为3.15 m/s,最大流速4.58 m/s,最小流速1.73 m/s,断面平均流速大于允许不冲流速。因此,需要对该段岸坡进行防护,防护工程布置如下。

①桩号0+840至0+930、1+280至1+900河段。左岸边坡比(1.0∶1.4)~(1.0∶2.3),现状岸坡较陡,岸坡植物稀疏。该河段采用格宾镇脚+格宾护坡,镇脚至设计岸顶采用0.30 m厚格宾护坡,坡比1∶2;
中间设浆砌石结构马道,宽2.00 m,顶高程226.86 m,外侧布置钢筋混凝土护栏;
马道以下格宾护坡后铺设250 g/m2土工布,格宾护坡坡面覆盖0.10 m厚种植土(见图2)。

图2 桩号0+840至0+930、1+280至1+900河段典型断面

②桩号1+900至2+600河段。河岸边坡比(1.0∶2.0)~(1.0∶6.7),现状岸坡较缓。该河段竹林茂密,为保留现有竹林,仅对马道以下护坡进行防护,对马道以上岸坡进行整平。该河段采用格宾镇脚+格宾护坡,镇脚至设计岸顶采用0.30 m厚格宾护坡,坡比1∶2;
中间设浆砌石马道,宽2.00 m,顶高程226.86 m,外侧布置钢筋混凝土护栏;
马道以下格宾护坡后铺设250 g/m2土工布,格宾护坡坡面覆盖0.10 m厚种植土(见图3)。根据地质报告,桩号1+880至2+600堤脚以上5.00 m范围均为粉细砂,存在易冲刷等问题。为防止冲刷,格宾镇脚外采用散抛石防护(见图3)。

图3 桩号1+900至2+600河段典型断面

3.1 清基

施工前,工作人员要清除施工范围内杂草、腐殖土、砂石等,清理范围应超出设计基面边线0.3~0.5 m。岸坡垂直清理,清理厚度0.3 m,主要采用74 kW履带式推土机清基。

3.2 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

工作人员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将开挖料临时堆放于岸边,用于后期的围堰和堤坡土方填筑。由于桩号0+000至0+700河段工作区域较狭窄,该堤段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料由胶轮车运输至场外;
石方开挖采用100型潜孔钻,人工装卸、胶轮车运石渣,1.0 m3挖掘机装石渣,10 t汽车运输;
护岸堤身填筑料采用斗容量为1.0 m3的挖掘机挖装,12 t自卸汽车转运,59 kW推土机平土;
人工洒水,振动碾碾压;
开挖过程中的弃土渣料直接运往渣场堆存,渣场设在游渡河大桥上游左岸700 m外炫瓦石砖厂。

3.3 砌体施工

石料外购运至各工区后由胶轮车或人力抬运就位安砌,以人力施工为主。砂浆采用0.25 m3砂浆搅拌机拌制,再由人工推胶轮车运至施工点,人工勾缝、抹面。浆砌石采用铺浆法砌筑,人工施工,同时在砌体的转角处及砌体的交接处砌筑。对于因其他原因不能同时砌筑的工作面,预留临时断面,并在断面处形成斜槎,确保施工质量。通常砌体之间采用厚度为20~30 mm的灰缝勾连,若块石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可先利用砂浆进行填充,之后塞填小石块[1]。

3.4 格宾护坡施工

第一,坡面整平。工作人员清除坡面上的草根等残留物,根据图纸开挖或回填坡面,夯实护坡工作面。第二,铺设土工布。工作人员在坡面和格宾石笼之间铺设土工布,避免格宾石笼下部土壤流失。土工布铺设包括铺设、拼接等主要工序。土工布采用人工铺设,由坡顶缓慢展放至坡底,土工布铺设时应平顺、随铺随压、松弛适度、留有余幅;
土工布拼接采用搭接或缝接,其中搭接宽度为30~50 cm。第三,铺设格宾。工作人员将组装完成的格宾放置在坡面预定位置,确保各笼之间连接可靠,利用扎丝沿接触面侧边连接相邻格宾,每隔1 m在与堤顶轴线平行的格宾间设置一道隔片[2]。第四,填充石料。工作人员将格宾布置并连接好,充填石料。石料可就地取材,人工填充,严禁使用锈石、风化石,容重不得小于2.4 t/m3,粒径不小于7 cm,填充时超出格宾顶面25 mm 。第五,覆土撒播草籽。

3.5 格宾镇脚施工

第一,格宾组装。工作人员现场将格宾的各个组成部分立起、组装,使其呈盒状;
系扣间距小于25 cm,用绑扎钢丝在网片相接处双股绑扎,间隔为20~25 cm;
相邻格宾笼组的上下四角各绑扎一道;
相邻格宾笼组的上下框线或折线每间隔20~25 cm绑扎一道;
相邻格宾笼组的网片接合面则每平方米绑扎两处。第二,填充石料。工作人员向格宾笼内填充石料时需要分层装填;
石料可就地取材,容重不得小于2.4 t/m3,粒径不小于7 cm。装填完石料后填充石料顶面,宜适当高出格宾笼3~5 cm,封盖与格宾笼边框相交线,每间隔20~25 cm绑扎一道,双股铰紧[4]。

笋溪河中山镇河段治理工程将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与中山镇规划相结合,利用河道、岸坡治理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打造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提升了中山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将窄深式河道变得宽阔,增加了水景;
另一方面在河道平面布置上,尽可能保持了天然河道的蜿蜒性,河岸护砌采用了通透性材料,保持了河流横向连通性和形态的多样性,工程建成后生态环境效益显著[5]。

猜你喜欢 土工布溪河护坡 河套灌区下游排水暗管外包料筛选试验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4期)2022-05-13聚丙烯针刺土工布及其复合土工膜的力学性能分析产业用纺织品(2022年1期)2022-05-09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2022年4期)2022-04-23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9期)2021-07-16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珠江水运(2020年15期)2020-11-28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裂土工布应力吸收层施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年10期)2019-11-05四川省南充市长乐初中螺溪河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20期)2017-07-08钟力中华诗词(2016年10期)2017-02-22美丽的泗溪河创新作文(1-2年级)(2016年4期)2016-05-14圈围工程中高强有纺土工布加筋垫层变形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4年1期)2014-01-20

推荐访问:河段 重庆市 河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2/60624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