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诠释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贺 慧 霞

(包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以不同的方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存,形成了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来“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1]。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实体,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首先,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共生共存、携手共进、荣辱与共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3]。第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通过不断的演进,已发展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第三,中国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共识,有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第四,中华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史,留下过很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担共享、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更是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第一,蒙汉民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真诚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形成以来就是一个共生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各民族共同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乱局,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将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艰难的条件下,各族同胞齐心协力共建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引领下,各民族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早已成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塑于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进程中,确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实践中。”[4]

在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物资短缺,食品极度匮乏。当时,上海育儿院收容的孤儿们面临着各种疾病和生存的威胁。为了救助这些孩子们,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决定把孩子们送往内蒙古大草原,分散到牧民家中收养。于是,三千多名上海及华南地区的孤儿被分批送到了内蒙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据当时的统计,全区有11个城市、37个旗县接收安置了这些孤儿。而事实上,那时的内蒙古连年受灾,财政也非常困难,而且牧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缺医少药,要把这些嗷嗷待哺的孤儿们一个个养大养壮,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乌兰夫还是毅然决定拨款100万元,在各盟市新建立了10座育婴院,后又根据需要陆续拨款,保障育婴院的设施和物资。为了保证购买到孩子们必需的食品和营养品,盟旗政府紧缩开支,甚至压缩了冬季的取暖费。国家也没有忘记这些南方来的孩子,为了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在极其困难的年代想尽办法每月配给这些南方孩子每人10斤大米。牧民们更是节衣缩食,在艰难的条件下,草原的阿爸、额吉们克服各种困难去救助孩子们。天气寒冷,缺乏燃料,牧民们就把自己过冬的燃料送来。为了帮助孩子们战胜疾病、增补营养,保育员们从自己家里拿来了珍贵的酥油、红糖、奶豆腐,牧民们打猎、砸羊骨头(取骨髓),在暴风雪中给孩子们背回救济粮,在刺骨的冰水里为他们洗脏衣服,在灯下一针一线缝补孩子们的被褥衣服,想方设法让他们读书上学……患难见真情,孤儿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30年来,他们在草原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内蒙古人民养育他们的深情厚谊。[5]5

一次收养了六个孤儿的蒙古族妇女、共产党员张凤仙,当被问及“能否养得活”时,她真诚而坚决地说:“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孩子”。“我领回去保证他们安全过冬。我要把他们培养长大,努力教育他们成为有用之才。”[6]几十年的操劳,张凤仙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床,孩子们也知恩图报,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抚养长大的六个孩子一刻不离地守候在自己身边。按照张凤仙的遗愿,孩子们把她的遗体送回了内蒙古草原,并破例在她的坟前立下了一块石碑,镌刻了情真意切的碑文,感激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是草原母亲的丰碑,是蒙汉民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见证。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就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后,说:“党和政府给我颁发荣誉奖章,我衷心地高兴。内蒙古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各民族心相连、共患难的一段历史,应该铭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彼此手足相亲、命运与共,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各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团结一心、荣辱与共,才能有前途,才能有发展。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故事以事实说明了中华儿女相互扶持、共同奋斗的历程,印证了各民族同甘苦共患难的民族情深。在危难时期,中华各民族能以强大的凝聚力和伟大的团结精神经受住各种考验,克服各种困难,互帮互助、携手同行,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这种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民族团结精神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蒙汉民族的深度交融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相互依存、血脉相连的亲缘体和有机统一体。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国各民族是多元,一体包含多元,多元共同构成一体。中华民族与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与“多”的共生共存关系。历史上,中华各民族经过了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聚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种多元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7]。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当前蒙汉等民族错居杂处的分布格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通过相互交往交流、吸收、交融,不同民族增强了彼此的认同、亲近、共存共荣,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亲缘性和一体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民族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互动与相互交融。

三年困难时期,当南方孤儿一批一批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牧民们无私地接纳并养育了他们,保育员们亲切地称孤儿们“我的孩子”。呼和浩特的一位保育员马玉珍还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一个病弱的小女孩,而她自己的孩子却因奶水不够只能喝玉米糊。那时药品紧缺,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抵抗力,很多保育院的职工都给生病的孩子们献过血。从院长到医生、护士、保育员,甚至是食堂的大师傅、采购员、送水的临时工……最多的有人先后献血18次,却没有留下名字。[8]蒙古族同胞殷红的血液流入了南方孩子们的血管里,赋予了他们第二次生命。这种深厚的血乳之缘,是蒙汉民族深度交融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见证。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情缘亦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半分。

马利在《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书中,曾深情地写道:“去上海接运这些孩子们的工作人员忘我地匆匆南下,匆匆北归,他们苍茫的身影,在大上海不过一闪而过,大上海却永远地把她的一部分根系留在了内蒙古草原,深深地扎在北方边陲的黑色土地里,构成了一种无法割断的血缘的联系。”[5]47

如今,很多活跃在内蒙古不同工作岗位的上海籍南方人,却讲着蒙古语,他们说:“阿拉是上海蒙古人”。草原培养出来的孤儿温都苏说:“说我是南方人,我自己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我从小学的是蒙文,吃的是手把肉,喝的是奶茶,实际上我就是蒙古人。草原就是我的家,我的根”……

三千名孤儿,他们出生于南方,却成长于北方,他们是汉族出身,却又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融为了一体。在那个全国各地生活都很艰难的年代,蒙古民族以淳朴而深厚的情感给了这些“国家的孩子”最好的精神滋养,他们的灵魂和根早已深深融入了内蒙古大草原。

“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最好地诠释了各民族同胞都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家人,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诠释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的亲缘体和有机统一体。各民族彼此认同、心理与共、情感相通、命运相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今,中华民族已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得到巩固。各族同胞只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结为一体,共同奋斗,才能保障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第三,无私抚育孤儿的壮举折射出中华民族珍视生命的传统价值理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整体认同,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有精神家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思想传统。乐善好施、救人危困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强调崇仁重义、道德至上。同样在内蒙古大草原,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也是蒙古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蒙古民族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要尊重一草一木,更要尊重人的生命的价值。蒙古族有句谚语:“鸟儿被鹞子赶到草丛中,草丛还要救活它”。蒙古族同胞具有非常强烈的生命意识,哪怕是草原上的一只小羊羔,牧民们也会尽心尽力地去救助。如张凤仙对自己收养六个孤儿的善举,很轻描淡写地说:“草原上断了奶的羊羔还给配奶哩,当妈妈的收养没娘的孩子还不是平常的事。”可见,珍视生命、救危扶困是中华各民族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超越了各民族在血缘、历史、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凝结成为具有共同体意识和共同文化特质的民族实体。

“共同体意识,就是特定聚合关系中的成员,在感知自我与他者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基础上所具有的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凝聚意愿”。共善规范的共同体意识意味着“成员之间愿意彼此交往交流、共同生活,也愿意一同追寻和创造更有意义和更美好的生活”[9]。共同体意识需要有共同性关怀,当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成为各盟旗牧民共同的价值理念。他们无私地担负起了养育孩子的重任,倾其所有、全力以赴。当时牧民们要领养孩子,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自己没有子女,要有抚养孩子的能力和条件,养父母政治上要可靠,思想品德好,有责任心和爱心,还要爱劳动讲卫生等等,如此细致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对生命尊重、对孩子负责的良苦用心。

来到草原的孩子们或姓党或姓国,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人民楷模”都贵玛,当年只有19岁的她,将28名南方来的孤儿抚养长大。她说,孩子就是草原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张凤仙在抚养六个孤儿的时候说:“国家把你们交给了我,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养大成人。”这些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心中的爱早已经超出了母爱这种血亲之爱,而是上升为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同胞的大爱。

3000多个孩子被千里托孤,为了孩子们,无数人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共同行动起来,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国家行动,是蒙古族同胞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深沉表达,这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情感上的认同,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有了共同的认同意识,就会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和共同的荣辱感[10]。他说,“在和众多的少数民族直接接触中,我才深切体会到民族是一个客观普遍存在的‘人们共同体’,是代代相传,具有亲切认同感的群体,同一民族的人们具有强烈的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一体感。”[11]这种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中华各民族据此而凝聚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理念,树立了共同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浸润着民族团结,推动中国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的一段佳话,他们以至诚抒写了人性中最温暖而博大的情怀。这种淳朴而真挚的深情厚谊,是中华各民族共通的情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有的心理特征。这些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根基,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宝贵财富。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离不开各族同胞的彼此认同、相互接纳、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共同的历史生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

第四,超越地域和血缘的互帮互助、共担共享体现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诠释了中华民族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毛泽东就强调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3]乌兰夫在《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若干政策问题》中也明确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支援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保证。”[14]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依然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频繁交流、杂居交融的地方,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团结互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既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也促成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的形成。

当三千多名幼小的孤儿被接到内蒙古后,乌兰夫同志专门作了指示:“接一个,活一个;
养一个,壮一个!”他们是国家的孩子,是民族的希望,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放弃。这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民族政策,在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承诺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直以来,各民族平等交融汇聚、追求团结统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继续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继续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是维护社会安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也是自治区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15]

当年,蒙古族同胞历尽艰辛把这些“国家的孩子”抚养成人,经历了苦难的孩子们,也知道感恩图报、回馈社会。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早已走入各行各业,他们的职业有工人、解放军军官,有苏木、嘎查或旗里的干部,还有教师、医生和科学家,更多的人留在了内蒙古成为新一代牧民。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的建设贡献着力量。

八个月大就来到达茂旗草原的南方孤儿苏布达,在草原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当自己的儿子博士毕业后,毅然让他回到达茂旗从事现代畜牧生产。他说:“总书记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我们在草原得到超越地域和民族的大爱,如今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做民族团结的表率。”草原上长大的孩子们为了回馈社会,经常做公益,组织募捐,帮助有困难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1岁的梁引梅和她的91名兄弟姐妹以“国家的孩子”的名义为抗击疫情捐款。他们说:“60年前,国家给我第二次生命,草原抚育我成长。疫情当前,应尽微薄之力,回报祖国母亲。”这些长大成人的孤儿们还在苏尼特左旗成立了“国家孩子”爱心协会,专门致力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情故事也感动了社会各界。原广东省纪检委常委、秘书长、《羊城晚报》总编辑张宇航有感于此,联合广东的爱心人士组织“草原爱心助学活动”,捐助草原上濒临失学的贫困孩子重返校园。亲情之花绽放在草原上,民族间的大爱仍在延续。正是这种互帮互助、和衷共济,确立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中华民族凝聚成为一个共生共存的利益共同体。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7]中华民族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需要各族同胞互帮互助、共担共享,凝聚为一个休戚相关、利益共通的整体。

为了切实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扶持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政策,使各族人民在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交往交流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合作、共通,为凝心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民族交往都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贯穿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始终”[1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自然生成并不断强化地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三千孤儿入内蒙”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生动诠释,它鲜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以事实说明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程。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促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17]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各族人民要进一步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传承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凝聚起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砥砺前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奋斗,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交融孤儿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让“事实孤儿”不再“事实孤独”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真美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20年12期)2020-12-23清单满族文学(2020年1期)2020-02-14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2期)2020-02-06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赵氏孤儿故事作文·低年级(2017年2期)2017-03-01交融的独特优雅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推荐访问:内蒙 佳话 共同体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4/60681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