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可爱华,史淑静,郭军,孙爱华,王文婷,颜卫峰

1.北京市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2.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18;
3.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81;
4.北京市海淀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029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症状多表现为气促、喘息、咳嗽、胸闷等,病情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重症支气管哮喘通常在急性期发生,随着病情加重将出现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恶劣工作环境等均是导致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因素[1]。及时就诊并接受规范化治疗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并对患者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进行纠正。上述治疗虽然在短时间可以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治疗相对单一且疗效不一,为提高治疗效果还需不断寻求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2]。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及临床使用经验积累,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不错成效,其具有无创性和安全性,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能改善其气流受限情况及肺功能,促进预后康复[3]。本文为探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在2017年7月—2021年7月选取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各39例。参考组中男23例,女16例;
年龄24~73岁,平均(48.57±1.11)岁;
病程1~11年,平均(6.12±0.57)年。研究组中男24例,女15例;
年龄25~75岁,平均(48.64±1.14)岁;
病程1~10年,平均(6.22±0.3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病情与《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一致;
年龄18~80岁;
入组患者及家属均已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对所用药物不耐受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性疾病者;
肝肾功能代谢异常者;
因其他因素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吸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H20140475)、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23020333)治疗。对参考组实施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国药准字H20123351),静脉滴注,0.2 g/次,2 次/d,连续治疗1 周。

研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生产企业为飞利浦伟康公司,设备型号为V60。经合适的面罩或鼻罩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采取自主呼吸/时间切换(S/T)通气模式,设定备用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为12~20 次/min。将呼气压力初始设定为4~6 cmH2O,在6~8 cmH2O 和12~20 cmH2O 间调节吸气压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呼吸机监测指标予以动态参数调整,调节供氧浓度在30%~40%,通气时间控制在4~6 h/次,2~3 次/d,连续治疗1 周。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观察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①在治疗前后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 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②在治疗前后利用床旁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FEV1/FVC。③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项维度。咳嗽、憋闷、喘鸣音、气促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评估为显效;
咳嗽、憋闷、喘鸣音、气促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评估为有效;
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甚至有加重表现则评估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PaO2、SaO2指标显著高于参考组,PaCO2指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较参考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喘鸣等临床症状,病情易反复,对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5]。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在急性发作期间存在进展为重症支气管哮喘的风险。一旦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支气管出现大面积痉挛,气管壁呈现黏膜水肿,伴黏液增多,可能诱发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6-7]。临床常以药物干预方式对病情加以控制,促进预后,其中以茶碱类、雾化吸入制剂、全身糖皮质激素等最具代表性,用药后能够有效扩张支气管、强心利尿,改善患者肺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不确定性[8-9]。随着对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及无创呼吸机临床实践积累,无创辅助通气在该类患者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同时受到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好评[10]。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参考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组间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后,研究组血气指标较参考组显著更优(P<0.05);
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考组(P<0.05);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参考组79.49%(P<0.05)。本研究结论和李红等[11]在相关研究中得出结论相一致,其围绕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研究,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2.30%,高于常规组72.90%(P<0.05)。进一步证实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12]。分析原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气道正压通气的结合[13]。在患者吸气时,对其实施正压通气,有效降低病情发作时的气道阻力和耗氧量,增加潮气量,抑制生成过多二氧化碳,并增加二氧化碳排出[14-15]。在呼吸时,对其实施气道末正压通气,抑制小气道萎缩,促进萎缩气泡开放,排出二氧化碳,实现肺部气体的有效交换,调节气血平衡[16-17]。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利用迷走神经和胸壁的传入机制和反馈机制,激活上气道开放肌群,保持上气道畅通,有效缓解呼吸力学上的异常表现[18]。

综上所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不会对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具备一定安全性,在常规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该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纠正低氧、高碳酸等症状,促进预后康复。

猜你喜欢 支气管气道通气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2期)2022-04-19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2期)2022-03-29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2期)2021-12-30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4期)2021-07-31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4期)2021-07-31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1-26不通气的鼻孔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推荐访问:正压 支气管哮喘 通气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4/60686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