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优化策略研究——以池州市为研究对象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莉娜,殷贵林

(池州学院 商学院,池州 247000)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快速向前推进,池州市迎来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池州市如果能够把握时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大大提升发展质量。人力资本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其配置优化水平,将最终影响其与物质资本结合的质量,从而决定着产业结构是否能够顺利转型升级。

(一)人力资本存量情况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20数据,2019年池州市户籍人口总量为162.29万人,人口总量仅比黄山市稍多(黄山市为148.92万人)。拥有的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R&D)3 400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为2 029(人年),从绝对数量来看,在安徽省处于末位;
从占就业人口比来看,约为0.30%(池州2019年就业人口数为114.3万人),而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北、铜陵、蚌埠、滁州、黄山、宣城、淮南、安庆则分别为1.78%、1.67%、1.11%、0.82%、0.70%、0.61%、0.51%、0.44%、0.40%、0.36%、0.31%,在安徽省也处于低位水平。较低的R&D人员保有量,使得池州市产业升级和转型无法深入进行,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另外,池州高等教育学校只有3所,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9 989人,人数仅多于黄山、亳州、宿州;
中专6所,在校生为8 561人,人数仅比铜陵市稍多。总的来看,池州市高质量人力资本储备不够充分,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薄弱。

(二)总体文化水平情况

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20数据,2019年池州市每十万人口拥有的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略高于安徽整体水平,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占比较前些年有明显增长;
初中及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也非常大,在安徽省各市中处于高位水平。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数据显示,池州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74年,仅高于亳州、阜阳,在安徽省各市中处于低位水平。池州市的文盲率为4.95%,仅低于亳州、宿州、蚌埠、宣城。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为9.08%,仅低于亳州。从数据可以得出,池州人力资本总体文化水平在安徽省各市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这势必会成为制约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低文化水平对应着低水平的劳动力素质,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势必对应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很容易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环节,难以进行产业结构提升,从而在长三角价值链重构中被低端锁定。

(三)人力资本流失情况

由于池州经济发展长期较为落后,对人才吸引力比较小,且地理位置靠近江浙沪发达地区,受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外向吸引力影响非常大。从安徽统计年鉴—2020数据中可以看出,池州流向省外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中,流向江浙沪地区的人口比例占所有流向省外人口的比例高达77.21%,尤其是流向浙江的人口比例高达32.97%。且根据池州统计年鉴中人口流动数据可以得出,2019年池州市省内迁入人口为2 245人,迁往省内人口为4 005人;
省外迁入为2 077人,迁往省外为6 596人,人口流入流出差额为负,由此可以判断池州目前人力资本流失情况较为严重。人力资本流失会给本地企业造成招工难的局面,致使企业生产运营受限,并且很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给池州经济发展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四)人力资本配置情况

1.城乡人力资本配置情况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等制度原因,长期的城乡分离把农村劳动力排斥在城市之外,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池州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池州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 143 497人,城镇人劳动力资源为320 099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为823 398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滞留在土地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如何把农村人口纳入城市发展的轨道上来,解放转移农村的劳动力,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促进池州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2.产业间人力资本配置情况

我们可以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指标测度池州市人力资本在产业间的配置情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产业从业人员数所占比重减去某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差[1]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分别对应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短缺、劳动力配置合理。依据表1、表2数据计算,2019年池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6.01、-20.09、-5.84,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严重过剩;
第二产业劳动力严重短缺,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
第三产业仍存在较强的就业吸纳的提升空间。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测度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低,进一步说明池州市现有三次产业人力资本配置效果。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业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可以反映该产业的劳动就业情况及该产业的经济贡献情况[2]。依据表1、表2数据计算,2019年池州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8、1.83、1.15。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小于1,说明存在较多过剩的劳动力,产能拉力弱;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说明池州目前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处于工业化阶段;
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虽然大于1,但处于比较低位水平。究其原因,池州目前第三产业中主要以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个分析结果与池州近几年三次产业拉动率和贡献率情况基本一致。

表1 池州近五年来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单位:%)

表2 池州主要年份三次产业就业情况 (单位:万人)

(五)教育与科技财政支出情况

从安徽全省范围看,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20数据,池州用于教育与科技财政支出总体水平偏低,教育和科技财政总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为15.87%,在安徽省内仅比黄山市稍高(黄山市为14.10%)。另外,池州市用于R&D经费支出也在全省各市中处于末位水平,仅比黄山市R&D经费支出额略高。教育和科技投入不足,会逐渐降低这一地区人力资源的软实力,更加拉大与周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时,教育和科技投入也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本总体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因素,关系着区域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从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否顺利进行。

(六)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

从池州市2021年第二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数据来看,池州目前需求压力主要在第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用工缺口非常突出,主要集中在普工层次;
第三产业用工集中在餐厅服务员、快递员等低层次用工需求方面,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明显。这说明池州市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二产业还没凸显出对高端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强劲需求;
第三产业中的金融、科技和IT等行业也还没凸显出对经济的较强拉动力,因此,如何使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是池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另外监测报告表明,池州2021年第二季度求职人员构成群体中,本市农村人员占比为27.83%。因此,促进农村人员顺利完成劳动力转移也是提升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重要一环。

(一)形成人力资源供给新格局

首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向前推进,池州经济发展不断向集约、高效转变,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这就必然加大对专业型和中高级人才的需求;
其次,产业转移同时会伴随着技术与资本的输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新的产业市场有着极强的吸纳能力,形成新的人才需求导向,使人力资本供给趋向这些新的产业集群。但就池州目前的人力资本存量来讲,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原有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可能会出现某些产业出现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形成招工难的局面,致使产业发展失衡。所以如何保证人力资源供给稳定,关系到池州市在长三角价值链重构过程中的平稳过渡。

(二)有可能会加剧池州市本地人才的流失

长三角一体化将逐渐消除长三角区域内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这对池州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江浙沪发达地区在现有的有利条件下,生产、研究、流通、营销等环节的分工更加合理,更容易促进各要素在空间上的聚合,特别是人才的聚集。而池州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安徽省内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在周边发达地区的极化作用增强的情况下,池州原有的各种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极有可能会出现向经济发达地区加剧流出的现象。如果一旦在长三角价值链重构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处于被低端锁定的风险就非常高。所以,如何改善人力资本流失的现状,增强区域人才聚集力,也是池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三)对池州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承接产业转移对池州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契机,如果池州市能够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能够在长三角区域价值链中避免“低端锁定”的局面。池州目前承接的产业主导领域为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大健康领域等,要想做到绿色承接、高端承接、精准承接,则需要处理好要素投入、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池州市人才的层次、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政府的人才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本优化中的基础作用,加大教育投入

通过前面调查发现,池州市目前人力资本总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做好基础教育工作,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使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其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不同学科和不同培养方案,建设更为完善的中等教育体系,提升区域职业教育水平。最后,池州拥有三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校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聚焦高端人才培养,特别是重点培养一批有能力、有胆识,能够带领团队从事重大开拓性创新的人才群体。

(二)完善城乡劳动力转移机制,消除劳动力转移壁垒

调查显示,池州目前企业用工需求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需求压力主要在第二、第三产业,且用工需求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普工层次,这一层次用工对人员的技术等级和文化程度要求都不高,可以考虑将第一产业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过来。要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是消除城乡转移的制度障碍,使其转移成为可能;
二是使剩余劳动力具备转移的能力。如果能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实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方面的衔接,将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而涉及提升转移劳动力转移能力问题,则可以考虑多管齐下,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思路。首先,政府可以结合区域实际与经济发展战略,对转移劳动力培训进行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其次,企业应作为转移劳动力培训的主体,承担起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政府层面可以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约束与鼓励,比如给予税收优惠或其他方面的奖励;
另外还可以鼓励转移劳动力自己主动参加相关职业培训,政府给予相应的培训费用补贴或奖励。

(三)优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提升人力资本配置水平

基于前述调查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池州第二产业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力疲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思路可以考虑进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的优化。可以结合池州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对池州生产性服务业区位进行优化布局,使其能够与池州产业结构形成良好的协同协作关系,打造第二、第三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结构,并实现上下游企业联合协作,积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的专业化分工、工资溢价和技术溢出效应,使其吸引并激发高素质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与其他区域联合构建人才共享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效率

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大城市极化作用的影响下,池州人力资本向周边江浙沪发达地区流出趋向明显,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常态,安徽省内其他区域也同样面临该问题。随着城际高速交通设施的大量修建和高速通信网络的建设,人才利用完全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发挥其效用[3],因此,可以考虑构建人才共享机制,实现区域人才互通,以此实现各区域的合作和共赢。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顶层设计功能,建立起政府层面的合作与联系机制,积极探索同安徽省内城市及周边省份的人才战略合作机制,在合作的规模、领域和层次上寻求突破,从而实现对安徽本省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池州市池州第三产业 杜牧池州诗歌研究今古文创(2022年36期)2022-11-01池州武傩文化研究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池州印象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1期)2018-03-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投资北京(2018年1期)2018-01-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投资北京(2016年10期)2016-11-23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5期)2016-10-19《池州抗日战争史稿》出版铁军(2016年2期)2016-02-25小小书画廊红蜻蜓(2015年3期)2015-04-10善用国学经典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11期)2014-12-15

推荐访问:池州市 人力资本 研究对象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8/60893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