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马丹丹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主旋律 影视作品作为在当代最具受众基础,传播效果最好的宣传媒介之一,在弘扬时代主流思想意识,奏响社会主旋律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从电视剧《外交风云》《山海情》《觉醒年代》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悬崖之上》《革命者》,这些影视作品不仅收获了众多好评与肯定,而且也昭示着我国国产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拓展创新。以《觉醒年代》为例,它作为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因素与时代精神的反映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创建过程的影视作品,自播出以来便受到广大观众的追崇,并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追剧学党史”现象。根据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的数据显示,“震撼”“热血沸腾”“吾辈自强”“超级好看”“心潮澎湃”等成为观剧后的高频词汇。故而,对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探寻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探讨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主旋律影视。其次,要充分把握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征。最后,在概念与特征两者基础上找到主旋律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即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一)主旋律影视作品

主旋律影视是一个特定的概念,1987年,中国电影局首次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口号[1],在此背景下,1989年上映了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开国大典》。而后到了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继续沿用这一思想, “会议将‘主旋律’规定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和表现党和军队光荣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2](527)。再后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基于此,主旋律影视作品可概括为“综合了电影作品的娱乐功能、传播功能、导向功能和教化功能,是一门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的现代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片等形式”[3],在价值观念上,更多地承载着当今社会的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真善美的弘扬,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主旋律影视作品特征

同其它影视作品,如都市剧、偶像剧、悬疑剧相比,主旋律影视作品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特征,统观以往作品发展,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政治色彩的同时,不忘艺术性。主旋律影视作品一般泛指在政府指导下的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电影,带有政治色彩,承担主流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以往人们的认知中,主旋律电影仿若政府的红头文件般,政治理念直接而空洞,人物形象一概地“高大全”,题材也仅仅局限于“重大革命历史”这一层面,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保有自身的神圣与权威。因此,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往往是“德育代替美育”,艺术审美往往得不到实现。直至到了21世纪,这一现象有所改善。2002年,《英雄》上映,由此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与此相适应,主旋律影视作品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伴随着《建国大业》《风声》等主旋律大片的出现,中国主旋律电影也已经进入了大片时代,发展至今天,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创作也越来越与大众审美接近,而不再是由于强调国家意志,就居高临下地进行权威说教,而是重新对国家、集体与个体的诉求重新整合,将艺术创造感染力与政治性融合统一,以更好引人入胜,达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如今年上映的《悬崖之上》中,导演对视觉元素、听觉元素,以及蒙太奇的运用都更加让观众产生临场感和环境的真实性,在传达影片内容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更多的艺术内涵,渲染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第二,注重时代要求的同时,内含历史性。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时代性与历史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它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也是历史的回望与传承。一方面,主旋律影视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它体现着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状况、思想文化、以及理想追求,与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遵循着时代发展变化的逻辑,始终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保持一致。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与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传入中国,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喧哗与骚动,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众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信仰的确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影视作品无疑是传达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最好的媒介,另一方面,主旋律影视作品也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变革。如《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影片便以四个片段故事的结合,共同反映了建国70年以来人民与国家之间的故事;
再如《觉醒年代》这一电视剧而言,亦反映着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一群以“陈延年、陈乔年”等为代表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通过主旋律影视作品再现历史,有助于人们把握历史规律,总结经验,不断前行。

第三,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富有思想性。“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4]因此,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必定是遵循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性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故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主旋律影视作品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6]。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亦蕴含思想性。思想性是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影视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且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灵魂所在,也是其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象观看,并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喜好与多层次需求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主旋律影视作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并使其有所顿悟,也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在奋斗中感到愉悦并更加努力地追求美好事物。

第四,注重本身娱乐的同时,自带教育性。影视作品作为人们娱乐放松的主要手段,是需要赢得市场,获得观众的,若不然其社会、经济效益发挥就无从谈起。故而,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中必须要注重观赏效果和娱乐精神,力求达到主旋律影视作品社会效益与市场效应的双赢。但是主旋律并非仅仅是注重娱乐性的,从其概念界定上来讲,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多的是本身还自带有很强的教育属性,这与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定义是一致的。任何一种形式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向观众传达和普及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正如同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国家价值理念的传递者,便是寓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等于娱乐之中的形式,是让广大观众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有力方法。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性质与品味决定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境界,在社会价值多元化与传播媒介多样化的今天,对于肩负中国发展与进步的人民大众,尤其是年青一代有着重要影响。以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定位与特征为出发点,探讨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及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就尤为重要。以《觉醒年代》在青年群体中形成的“追剧学党史”现象为例,通过对身边大学生的观察与访谈,发现主旋律影视作品不仅迎合和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正能量和新思想。基于此,探寻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便是顺其自然的一个过程。从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征出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与特点,两者的契合与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契合“三贴近”原则,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主旋律影视作品适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三贴近”的时代彰显。当代大学生已然以“00后”为主,他们被称之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也不为过。因此,面对这一教育对象,教育者也应考虑其实际情况,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元素,将其应用于课堂以真正吸引学生,会激发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有利于达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是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种各样的讯息,满足学习、生活的不同需要。其中,通过互联网观看影视作品便是一种常见的业余消遣方式,毋庸置疑,主旋律影视作品亦属于此。

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例,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契合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主题,集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在描写反腐斗争深度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大学生中引起了热议。因此,将其所展现的部分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中,那么必然会引发大学生的共鸣,增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中的民主政治建设、“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容的理解。以该部剧中“‘丁义珍’式窗口”为例,将此部分片段引入课堂,设置问题:如何评价这种窗口的设置?回忆自己或身边朋友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此种情况?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通过剧情分析、剧中与剧外对比等方式,更容易了解我们党和政府的职能,了解如何做才算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较于教师的单一灌输,这种融入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方式会更契合“三贴近”的原则,会带来更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

第二,丰富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变量,助力自身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当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不仅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受互联网的影响,而且对互联网的一些新媒体表达方式也更加适应和接受;
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以学校宿舍住宿为主,因此其获取影视作品的主要渠道便是网络,网络是其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主旋律影视作品剧情结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那么便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所谓亲和力,其“内在实质为教育目的的人本性、教育主体的感召性、教育方法的恰适性、教育载体的相宜性、教育情境的相融性等多种因素有机融合以满足受众思想情感需求的能力。”[6]故而,从这一点来看,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便是教育主体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在教学模式上实行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两者之间产生亲近感、认同感。

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自上映起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讨论也是随处可见,与影片的同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传唱。因此,将该部影片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引起共鸣,从而使思政课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其中的片段“回归”为例,讲述香港回归祖国,我们要保证五星红旗分秒不差的扬在香港上空,为此,升旗手、女港警、外交官、修表匠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虽身份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心愿。将此片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二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之中,能够以更加形象而生动的画面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如为了能够让中国国旗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在香港升起,中英双方谈判了整整16轮,这是我们对主权的坚守,也是我们为了捍卫主权的努力体现;
再如升旗手当时为了准确升起,不断练习,练习次数超过了五千遍,最后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都可以在四十五秒内准确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这是爱国主义的践行,是为了捍卫国家荣誉的不懈努力。如此种种,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融入,会让学生更加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及要求,坚定爱国主义信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提高学生参与度,有助于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流价值引领。而今,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入我国的范围更加广泛,手段也更加多样,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交流碰撞,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和确立。故而,面临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要讲好思政课,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教育、引导之外,还要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借助其中主旋律影视作品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引领力,引导师生在参与中培育家国情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

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这是一部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也描绘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仁人志士们的逐渐觉醒与探寻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一方面,该部电视剧自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好评,得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个群体的欢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将该部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那么便势必会引发学生的广泛讨论,提高其参与度。另一方面,从该部作品表达内容来讲,亦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流价值引领。新时代我们要时刻牢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史就是“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被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怎样深刻改变中国和世界的”[7],据此,将真实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觉醒年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和把握,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涉及全体大学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融入,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大学生对各种影视作品的鉴别和辨别能力。如2021年大火的《觉醒年代》,其中蕴含的艺术手法、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不仅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提高自身审美品味,树立高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了合适的素材之后,还需找到正确路径,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贯彻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达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8]的新要求。当前,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成为其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应发挥好自身能力,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师生需求,选择自然、恰当、巧妙的路径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教学之中助力教学,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第一,从课前准备环节来看,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育目标,选取合适作品素材,探寻融入方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好教学安排。主旋律影视作品所传达内容各有侧重,在学生中的讨论热度有高有低,因此,在选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对这些作品都有所了解,并熟悉掌握其主要剧情提要,以便快速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片段。而计划融入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从时长上来讲,也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将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呈现给学生,所以,只能根据课程内容,选取其中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片段。以今年大火的《觉醒年代》为例,其内容涉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大学生群体、工人、农民等多个方面,因此,若是选择该部影视作品中的素材融入课程之中,那么我们必须要根据当下课程内容、目标选取合适的部分,而不是以整部剧的简介,或是以某一集的概括一笔带过。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应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安排,做出实质性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第二,从课堂教学中来看,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做好教学环节的每一个安排。首先,从导入环节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上好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有精彩而又生动的导课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部分讲授的时候,便可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微工作室出品,中青在线承制的青春正能量歌曲《强国一代有我在》mv来导入,这样不仅符合课程导入的时间安排,而且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其对于当节课程内容的思考。其次,从课堂内容讲授环节来看,主旋律影视作品片段能提供极其丰富的案例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选取与课程相关联的点,将其直接运用或剪辑为相关的视频片段,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中,我们要给学生讲中共一大代表时,便可运用影片《1921》的相关片段,将相关人物名字与前途命运以视频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并从其人生轨迹中获取关于自己人生的思考。最后,从课堂小结环节来看,若是以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融入来结尾,若是运用得当,那么便会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在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便可在课堂内容讲述结束之后,选取并剪辑电视剧《外交风云》的相关片段,回望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结合课程所讲的今天外交成就,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演进历史,更好掌握当今的外交政策。

第三,从课后作业布置、总结来看,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融入方式、路径,寻求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思政课效果。一方面从作业布置来看,教师不仅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观看完整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形成观后感或者观看心得体会,而且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旋律视频制作。这样便有助于大学生在观看并形成心得体会观后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参与一定主题相关主旋律视频的搜集、制作过程中,锻炼其实践能力,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从课后总结来看,因为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次融入之后,都做好总结工作,改进不足,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新时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达欲望相较于以往年代的学生来讲,是比较独立和强烈的。因此,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思政课堂的的融入,不仅仅是教师将相关视频一播放这么简单,而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需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积极讨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因此,每次课后,教师都应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师生在该部分互动中存在的不足,做好记录,以在下次课程中改进和优化,不断创新师生互动方式,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对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主旋律影视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它通过精心刻画的鲜活人物形象,接地气的叙事模式,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展现出了特定历史背景下千千万万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中国人风采。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在贴近学生实际之中,引领其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对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推荐访问:探析 政治理论 主旋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9/60926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