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文斌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要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1]。《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

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需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解决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将通过智慧平台采集的教育大数据作为未来战略的核心要素,驱动传统线下教育的新一轮变革与发展。“双线融合”即采用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融合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空中课堂”名师录制的精品线上资源,让教师能应用于线下课堂和在线课堂,对线上、线下的学生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结合智慧平台生成的数据,驱动教学的再设计、学习流程的再造,以及优化调整教学评价,让课堂教学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精准[2]。

余胜泉主张搭建支持混合式教学所需的教学平台环境,构建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3]。一方面,“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突破了远程教学无法高效沟通和交流的局限。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相互补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对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而且对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也促进了考试测评与在线档案的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开展。祝智庭针对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在线教育暴露出的网络通达、教学能力及学习实效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混合式学习才是未来学习的近景,远景则是智慧教育。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来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优化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4]。

结合线上、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融合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再造教学流程是后疫情时代回归线下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创新未来教育新范式,将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从根本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深度与广度。融合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终使得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能落到实处。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每门课程对应一名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本学科的班级整体教学质量。而线上的资源,特别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空中课堂”资源,是由市、区教研员与骨干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精心制作而成,甚至吸收了不同学科教师教学的优点,多学科教师集体研讨,从而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优质课堂资源。任课教师运用这些优质资源,与线上名师共同完成“双师”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在后疫情常态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市教委“空中课堂”及其他线上优质资源,组织学生课前自学、自测,初识新知。例如,笔者在讲授初中信息科技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时,利用学校自建的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作业,课前任务单如图1所示。

图1 课前任务单

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在线上平台的“学一学”模块中观看“空中课堂”的微视频《初探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要素;
再让学生通过“想一想”模块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的人工智能应用;
最后,在课堂上利用线上平台的“说一说”模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机器是如何做到根据人们所选的食品来推荐与之相配的饮料的?这样借助动画形式抛出问题,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此的讨论相当热烈,有的认为是由于事先在机器里输入了相关数据,有的认为是通过编写好的程序让机器回应,推荐饮料。动画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之所以能够根据人们所选的食品推荐合适的饮料,当然是机器经过了“学习”的结果,从而引出本次的课题“初探机器学习”。这些优质的线上资源为线下课堂起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回归到线下的课堂教学采取双线融合的教学模式,变革了教学组织形式,再造了教学流程,必然也需要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

(一) 课前引导,自主探究

课前,教师设计好学习任务,整合资源,利用学校自建的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要求,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指南,利用配套资源或自行在网上查找资源,形成自学报告。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困惑也能及时反馈到平台并被记录。例如,讲授初中信息科技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编码》时,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空中课堂”的微视频切片“看符号做动作”模块,让学生在家玩一玩(图2)。

图2 “空中课堂”微视频《看符号做动作》

在完成“玩一玩”的环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不同的箭头代表了哪些信息含义呢?从而让学生认识信息编码的过程(图3)。

图3 自主探究信息编码的过程

学生获知什么是信息编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编码?如何进行信息编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编码应当具有唯一性,编码的目的是方便我们查询和检索信息。

教学平台获取学生每一次的作业数据,形成学情报告,能进一步指导教师进行备课。比如,教师可掌握整份作业或每道题目的得分情况、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归因、每名学生的解答情况等信息。教师通过学情数据统计分析(图4),在了解学生的答题轨迹后,能更加详尽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思路。此外,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及“空中课堂”的内容,提前做好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梳理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的互动环节适当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

图4 学情数据统计分析

此外,教学平台能根据答题数据,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习惯。

(二) 课中互动,注重体验

线下课堂教学有大量互动环节,同样以初中信息科技第一单元第三课“信息编码”章节为例,设计活动一:什么是“信息编码”?其中的“玩一玩”环节,可利用“空中课堂”的线上资源,通过游戏“看符号做动作”,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使其了解什么是信息编码。在“连一连”环节,提供一个可开关的灯泡,让学生体会如何制定信息编码,并根据编码规则,对灯泡亮暗与对应的信息进行连线。在“想一想”环节,通过前两次的游戏体验,让学生体会“不举手”“举右手”“举左手”“举双手”4个动作各表达什么信息,从而让学生得出信息编码就是用预定的规则或方法编制代码来表示信息,而编码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利用线上资源,设计活动二:“设计信息编码”时,通过“分一分”模块让学生体验按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比如,宠物店要对宠物进行分类编号,学生会如何设计编码方案?学生可以按照动物类别分,如分成“猫”与“狗”;
按颜色分,如分成“白”与“灰”;
按眼睛大小分,如分成“大眼睛”与“小眼睛”,从而最终学会设计个性化的信息编码方案。再通过“说一说”环节,让每一只动物都有唯一的编码。如果出现其他特征,如长腿、短腿等,那么可以继续添加新的特征代码。通过“练一练”模块,让学生熟悉根据规则编制运动员编号的过程。利用线上资源,在线下课堂的学习方式上就能做到“讲—看—做”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注重实际的体验和感受。

在线下实践题环节中,教师利用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让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多种类(如文学类、科技类、历史类等)图书,尝试设计完成自己的编码方案,目的是方便大家借阅。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的互动学习,把学习结果上传到平台,并完成课后作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则由教师通过手机等终端,把学生的课堂表现、答题准确率等数据采集到教学平台,生成过程性评价数据,为教学评价、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 课后反馈,精准评价

融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重塑教学活动,回归线下的实践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起设计信息的编码,学生积极参与,了解信息编码的过程,达到了良好的整体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平台AI课堂观察,相比于传统线下课程的教学,运用双线融合的教学模式时,课堂参与情况整体而言良好,学生举手人数和回答问题人数都显著上升;
回答课前预习设计的三个问题时,学生的响应时长变短,而持续回答问题的时长变长;
从倾听讲课的情况来看,课堂前半段倾听人数和倾听时间都有所增加;
此外,从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小组讨论情况来看,讨论时长和讨论参与人数都有显著增长(图5)。

图5 AI课堂观察反馈

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布置设计信息编码作业,让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完成在线作业。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会针对作业完成点评,若作业是一些设计类的作品,则让学生进行生生互评。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消化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也提升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艺术鉴赏水平。

(四) 自我迭代,查缺补漏

在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在课堂上游离的少了,回答问题的多了。线下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线上平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向广度与深度延伸,让知识不断地更新迭代。

教学平台的深度使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应用方面也有所体现。一方面,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学习的精准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偏好,其反馈结果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参考,也能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提供依据[5]。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反复观看学习,方便学生进行查缺补漏。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在教学平台的辅助下进行知识的探索。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教学平台上的阶段性测试检验阶段性教学效果,构成过程性评价,而总结性评价检测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平台数据也为精准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与判断依据[6]。

如今的后疫情时代常态化教学,不仅让学生适应了信息化时代新的学习方式,也让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教育生态变革以及教学模式重构的必要性[7]。如何发挥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利用新技术融合双线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度的学习,将会是教育工作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的方向。

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课前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等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具体化,采用模块化方式将课堂内容打散,形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资源。结合新课标要求,将课前学习资源包导入到教学平台,做到了课前有趣充实的在线资源与课堂内容的紧密结合。课中利用多模式的交互形式,拓展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在章节的教学上,知识点更加完整,学习上更有纵深感与层次感。课后的作业反馈与深层次的学习拓展,使得教育数据更加具体和多维。教学平台再结合课前预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构建学生的学习能力模型,根据其学习偏好,组合出契合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案。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使得评价更加多元;
线上线下相结合,也使得评价方式更加合理与全面。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尚不足,自制力还不强,要想很好地完成双线融合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其次,需要家校共同参与,一些自控能力不足、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还需要在家长的陪伴、引导下成长。最后,教学平台也需要不断调整模型,数据的支撑更能促进平台的迭代,从而让教育数据更能识别每一名学生,构建出属于学生个体的精准学习画像[8]。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编码信息 生活中的编码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12期)2021-12-30《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2期)2020-08-13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为空中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年10期)2018-12-06Genome and healthcare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3期)2018-11-29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职教论坛(2017年15期)2017-07-20订阅信息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展会信息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依附空中课堂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14期)2009-08-28

推荐访问:在学 科教 探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3/61063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