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恩禹,李萌萌,周 莹

(浙江大学 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杭州 311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系统布局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深度融合。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往往通过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有效整合多方力量,能够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动力,呈现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组建模式、集成化的功能定位、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市场化的科研布局等特点。近年来,各地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蓬勃建设,累计数量达到2 000余家,涌现出了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社会组织等实践模式,逐渐成为助力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生力军。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体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效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优势创新资源?如何厘清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如何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不少学者从协同治理、区域创新、价值链等视角入手,探讨新型研发机构的形成机理和发展机制。在这方面,协同创新理论梳理了不同创新主体互动方式,对正确认识企业、高校、政府等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对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就下一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运行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伴随着创新模式从“单一要素革新”向“多元主体协同”演变,协同创新通过整合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政府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知识增值和成果转化,逐渐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范式。该理论强调要协调不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在管理决策、资源投入、日常运行等方面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1],推动战略协同、组织协同、环境协同等各类协同[2],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组织模式[3]。在运行机制上,新型研发机构大多为政府、高校、企业等联合共建的创新平台,通过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运行体系,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基础研究到产业创新的协同联动,呈现出投入机制、考核机制、运作机制等多种机制的耦合,能够有效实现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主体协同和资源协同。

(一)坚持一条主线,做到目标协同

在目标定位上,新型研发机构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环节,而是演变为从前沿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够有效链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呈现出多功能、集成性、系统化等特征。一是聚焦前沿研究,主动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重大原创性成果;
二是聚焦技术攻关,深入对接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建立健全转化推广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二)把握两个抓手,做到组织协同

在组织管理上,事业单位性质、企业法人性质、民办非企业性质等新型研发机构均建立起自主决策、灵活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的制度优势,为创新要素整合和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一个混合制度空间和新型组织模式。一是以扁平化管理为抓手,实行理事会决策制和主任/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参与建设各方代表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决策重大发展事项;
主任/院长由法人代表担任,依托若干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做好各项管理工作[4]。二是以市场化运行为抓手,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培育和评价体系,建立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考核退出机制,建立与有组织科研相适应的项目管理论证机制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三)用好三大主体,做到主体协同

在建设投入上,新型研发机构坚持多方共建共管的基本思路,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不同建设主体共同投入优势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和发展,分别承担各自责任、履行相应义务,进一步推动各方优势互补和合作赋能。其中,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主体,能够提供学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支撑;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发挥重大科技规划中的出题作用和产品技术攻关中的协同作用,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能够在资金、土地、税收以及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快速集聚[5]。

(四)联动多元要素,做到资源协同

在资源整合上,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加强内部创新要素的互动合作,还主动吸引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参与创新活动,加强风险基金、创新政策、文化氛围等要素保障,实现内外联动、多点发力、协同发展。一方面,主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签署协议,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成立投资公司开展股权投资,推动科技成果向股权价值、未来收益的高效转化;
另一方面,深化“科技+金融”联动创新发展,建立全过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吸引以天使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为主的价值投资型基金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孵化提供基金保障。

(一)协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较多采用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联合共治模式,能够实现资源要素的快速集聚和统筹协调。但在管理运行中,需要把握不同建设主体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诉求,难以兼顾服务地方、助力产业、反哺学科等多重目标,导致建设目标和实际行动出现不一致;
尚未形成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具体管理责任,容易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等现象,不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形成良好的长效发展机制;
缺乏畅通有效的沟通互动体系,难以及时召开各类协调会议,容易引发决策程序繁杂、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内部管理方式有待优化

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性质、企业法人性质、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等,并在实践运行中创新体制机制、克服路径依赖,探索建立起市场导向、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模式。但在人才引育、科研管理、产权激励等方面尚未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制度体系[6],评价考核机制与科研工作目标不匹配,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
科研管理机制与科技创新规律不适应,导致科研人员单打独斗弊端难以解决。尤其在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难以突破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人员编制、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束缚,无法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行。

(三)资源政策保障有待强化

自2019年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激励性和引导性政策,加强资源要素投入和管理模式创新。但在具体操作中,尚未形成精准分类考核管理细则,导致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差异化建设路径的积极性不高,在功能定位上与区域需求和自身特色的结合还不够;
缺乏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系统性支持,较多通过重大任务和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投入,稳定、持续的支持经费不足;
缺乏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统筹布局,导致财政资源分散投入,平台的差异化和针对性不强。

(四)自我造血能力有待加强

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初期较多依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部分机构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但成果转化意识整体不足,成果源头把控有待提质,成果转化政策有待优化,自我造血能力有待增强,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甚至出现亏损现象,主要表现在缺少市场化的运行经验,难以开展面向企业发展需求的科研成果转化,局限于知识产权专利的零星转让和企业间的单项合作;
缺少以技术交易额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未能调动市场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缺少多样化融资渠道,难以有效吸引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成果转化,帮助孵化期企业进行技术嫁接和应用等。

(一)在协同运行管理方面

一是建立分级协调、决策清晰的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各级各类协调会议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或技术委员会做好咨询和评议工作,在人才引进、项目论证、科研管理等方面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统筹协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定位清晰、职责明确的共建共管机制。关注科学研究、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多种考核指标,梳理各建设单位间的管理范围、具体职责以及成果归属关系,在建设初期共同设计工作章程、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内容,确保新型研发机构规范有序运营。三是建立内部制度动态调整机制。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内控建设,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动态管理,逐步构建起“用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的现代化制度体系,切实提升科学决策水平[7]。

(二)在内部治理体系方面

一是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在充分考虑不同领域研究成果的具体导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分类制定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重大原创理论突破、重大工程或产业技术支撑、重要决策咨询建议等方面的贡献[8]。二是打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营造开放共享、协同合作、尽职免责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通过文化创新进一步凝心聚力、释放活力、激发动能。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强化风险防控教育,不断加强关键岗位、重要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同时发挥外部法律顾问和审计团队的参谋监督作用,建立起内外协同、专业高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在资源配置保障方面

一是制定分类管理政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新型研发机构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治理结构、功能定位等内容,建立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赋予基础研究类新型研发机构更多的科研自主权,加强成果转化类新型研发机构的产业贡献成果考核[9]。二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数据库,对现有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精准刻画和分类,梳理典型特征、特色做法和存在问题,提高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重点引导一批发展基础好、体制机制活、服务贡献大的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三是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在建设初期的引导作用,吸引和调动市场主体力量,汇集一批以天使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为主的价值投资型基金群;
同时,整合投贷联动、科技成果转化保险等多种金融手段,规避科技成果转化引发的各类风险。

(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一是拓展成果转化渠道。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中试基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网络,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引导科研成果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时段开展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二是组建专业服务机构。委托“科技中介”进行全流程的转化服务,成立针对性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开展根植性、定制化、陪伴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是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以市场化的方法和规则对科研项目进行年度考核、中期考核、综合考核,对研究定位和目标上偏离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要求且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上严重弱化的科研团队和研究项目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猜你喜欢 成果协同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9期)2022-11-02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07-02论碳审计主体财会月刊·上半月(2022年5期)2022-05-17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验收成果小读者之友(2020年8期)2020-09-01何谓“主体间性”领导文萃(2020年15期)2020-08-19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中国报道(2019年8期)2019-08-29“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2018数博会4大成果当代贵州(2018年21期)2018-08-29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中华诗词(2018年1期)2018-06-26

推荐访问:协同 视角 运行机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3/61090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