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他者形象建构——以BBC与CCTV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邢嘉文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澳门 519020)

(一)BBC《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概况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与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纪录片频道联合制作的历史纪录片,于2020 年4 月在BBC 官网首播。纪录片《杜甫》时长为59 分钟,包含走访解说、情景再现、专家访谈等多个环节,完整地介绍了杜甫的一生,同时融入了杜甫创作的15首诗歌。

纪录片参考了洪业《杜甫:中国最大的诗人》和霍克斯《杜诗初阶》等多部文献。制片人迈克尔·伍德作为主持人亲身来到中国寻访杜甫人生足迹。邀请了宇文所安、刘陶陶、曾祥波、杨雨四位中外学者,多角度解析杜甫本人的特点和唐朝的时代背景。

(二)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采用“他者文化认知系统”为理论支撑。萨义德认为,西方国家眼中的东方并不是建立在真实依据上的,而是西方学者和民众陷于认知者本身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和已有观念中,想象而成的“他者”。造成我者与他者形成的核心问题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不对等情况[1]。BBC《杜甫》纪录片中仍然存在制作人对他者文化的窄化问题,[2]认为纪录片出现的“杂乱的街景镜头”是制作者特意而为,反映出西方对于“他者”的负面刻板印象。

叙述技巧上,BBC《杜甫》通过现时、历史、艺术三层时空叠化叙事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3],对于杜甫诗人形象塑造则采用英雄叙事和平凡叙述相结合[4],技巧上值得后续作品借鉴。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近年来,“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类型的纪录片已不罕见,内容的生产者怎样处理“他者”的特有的文化价值的问题值得关注。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BBC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如何建构杜甫这一“他者”形象的?2.BBC 他者文化形象的建构方法对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哪些启示?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进行分析。

(一)叙事结构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纪录片采用单线叙事结构,即按照杜甫的人生经历,主要囊括了诗人“出生-青年漫游-长安求官-安史之乱-迁居成都草堂-迁居夔州-迁居潭州-病逝平江”的多个人生重大时间点。仅在“长安求官”部分还加入了杜甫与李白等人的交友分线。根据纪录片的时间安排,BBC《杜甫》着重刻画了安史之乱后杜甫的生活变化和诗作,突出诗人因战乱大背景被迫多次迁居的动荡无奈,符合“苦难中成就的伟大诗人”这一主题。

(二)选材偏好

1.选诗偏好

BBC《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纪录片共选入了15首杜甫的诗作,其中3 首为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感怀(如《壮游》);
2 首为对国家战乱的悲愤(如《春望》);
其余10 首取材来源于诗人的生活,包含了交友、赏景、务农等多方面的生活题材,反映情感多是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从数量分布上看,BBC所选诗作中个人题材多于国家题材。

个人题材的诗篇中有关杜甫的政治抱负仅一篇,为前期求官时所写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安史之乱后体现诗人政治理想和济世思想相关的诗篇没有再选入。表达诗人战争流亡之苦的诗作有两篇,主要介绍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中国强调杜诗的史学价值不同,BBC并没有选入《石壕吏》这类反映战乱后百姓疾苦的诗作,而更青睐刻画杜甫日常生活中美的题材。

2.故事化素材偏好

迈克尔·伍德化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介绍了杜甫早年患病的神奇故事:一位“女巫”告诉杜甫的姑姑,只有在屋子东南角才能获得吉兆。姑姑于是把杜甫放在了屋子的东南角,结果自己的孩子病死了,杜甫活了下来。伍德点评杜甫是个有天命的人,具有生来就不同于常人的传奇色彩。从现代的视角去审读这篇《墓志铭》,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杜甫的姑姑竟然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来救侄子。这个素材因“女巫”“吉凶”带有神秘色彩,同时结局也带有争议性。制作组使用故事化素材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为了构建他者文化背景下的杜甫,制作组一方面介绍引入“我者”理解范围内相呼应的内容,引起共鸣,另一方面也强调“他者”的特殊性,加入一些文化不适应的内容引起观众讨论思考。

(三)“他者”杜甫的形象特征及原因

1.鲜活的杜甫

纪录片按照杜甫的人生经历给每一个阶段的杜甫做了评价。包括了“天命之人、儒学践行者、苦难中成就的诗人、农民诗人、热爱生活的人。”在点评杜甫诗作时强调他“注重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于将日常融入艺术创作、刻画生活的甜蜜。”其中儒学践行者的点评存在“窄化”倾向,节目评价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是一种乌托邦的想法,同时也提到杜甫虽然是位优秀的诗人,但为官能力却并不突出,借此隐含杜甫作为儒学英雄的不切实际。

除此之外,结合选诗偏好可以看出BBC不同于国内将杜甫定位“诗圣”的传统评价,杜甫虽是苦难中成就的诗人,但又不拘泥于刻画苦难,描写生活趣味美丽的诗篇仍有很多。纪录片借学者宇文所安的访谈内容表达了这个观点:“苏轼评价杜甫‘一饭未尝忘君矣’。我非常不认同这个观点,他(杜甫)写了很多关于吃、关于饮食的诗歌,比其他要多很多。”BBC 纪录片建构了一个鲜活的杜甫形象,强调他是一个关注“人”的诗人,没有将他固化成忧国忧民的文化符号。

从他者文化认知系统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选材偏好和人物评价倾向都和西方“我者”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即重视个体弱化集体,重普世价值弱化忠君爱国思想。因此将代表东方文化符号的杜甫纳入到自我认知系统后,会避谈、少谈杜甫认知异质的部分。

2.“杜甫”的传承

BBC 对杜甫人物评价缺少爱国、济民的深入分析,但它也通过镜头记录下中国人对“杜甫”的敬仰与传承。纪录片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首尾呼应,公孙大娘舞剑的技艺由弟子传承,杜甫的诗文也由中国人传颂至今。“杜甫是一位爱国的诗人。”“杜甫关心穷人的生活。”等评价让观众看到了这位诗人对中国的影响之大。节目加入中国普通人采访的部分也呈现出中国文化代代传承的延续性,引发观众的触动与思考。

对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情怀,不能仅依赖西方制作者去讲述,更重要的是由国人主导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下面将分析BBC《杜甫》纪录片带给国内跨文化传播作品的启示。

(一)时空叠化叙事

BBC《杜甫》纪录片采用时空叠化叙事技巧,制作组通过取景西安复刻原来的长安,借用大雁塔、西安古城墙等古迹联动唐长安的恢弘,用市民街巷的热闹喧嚣联系唐长安繁华的市井。主持人寻访解说的设计增强代入感,如游览杜甫早年的宅邸时前一个镜头在以主持人为主视角,拍摄打开门锁推门的动作,下一个镜头主持人成了客体,仿佛旧屋见证着又一位客人的到来。这些时空叠化的叙事技巧值得后来作品借鉴。

(二)运用比较消解文化壁垒

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模拟”可以有效地消解文化壁垒,尤其适用于历史文化介绍方面。如BBC纪录片中介绍杜甫作为诗人的影响力相当于西方的莎士比亚、但丁;
唐代长安城的繁华程度就像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
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就像酒神于日神一样。在隐性层面上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技巧,如纪录片邀请英国国宝级戏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用莎士比亚戏剧腔朗读英译本杜甫诗歌,将杜甫放在和莎士比亚同等的地位去对待,将相似的文化内容一同解说也可减轻跨文化对象的理解负担。

(三)辩证看待文化折扣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文化折扣问题,一方由于不了解他者文化无法完全体会到他者文化的特点。BBC《杜甫》也不例外,诗歌翻译上英译版本很难复原中国诗歌特有的韵律,意象、意境还原更是艰难;
为了便于理解,一些诗篇诗序上也做了调整,打乱了诗歌原有的结构。因此BBC《杜甫》牺牲了诗歌部分的文学价值,重点在于塑造杜甫本人的人生轨迹。

本文围绕BBC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结合他者文化认知理论分析制作方通过选材倾向,建构了一个鲜活的,注重“人”的诗人杜甫。一方面这反映出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杜甫热爱生活的形象建构也是对以往“诗圣”形象的补充。同时,借由BBC 纪录片中采用的叙述技巧探讨跨文化传播作品的启示,时空叠化叙事、比较模拟解说和辩证处理文化折扣的态度都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杜甫跨文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杜甫改诗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8年11期)2018-12-04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绝句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8期)2016-08-11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江淮论坛(2011年2期)2011-03-20

推荐访问:杜甫 为例 建构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4/61117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