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 陈燕萍

新课改提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切实做好教学行为的优化,继而实现全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对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进行归纳,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问题,希望可以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学科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乃至是教学策略,都要切实地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进去。而核心素养培育价值观的树立,就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效益发挥的重要路径之一。

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是符合素质教育诉求的,其很好地树立了一面课改的旗帜,继而引导各个学科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实现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核心素养多数会被归结为如下六个方面,即实现初中生知识底蕴的夯实、塑造学生的法治思想、推动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注重科学思想的嵌入、实现道德修养的塑造、关注探究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生态可以得以架构,继而使学生能进入更全面的发展格局。其一,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能力得以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是关注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因为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学生眼前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可能在今后就会落伍,此时就需要学生有着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以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行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引导下架构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可以得以塑造,自主学习能力会得以锻炼,自然可以更好地在未来适应社会;
其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上学到的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确保知识应用能力得以锻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上学习的概念可能是比较抽象的,并且偏向于理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教师会引入对应的生活现象。学生在这样的生活现象与学习内容关联中,自然可以将知识迁移到实践中,继而使知识理解进入深度的状态,夯实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质量不断提升;
其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学科教师要改变粗放、单一的教育思维和模式,确保自身对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有着正确的认知与深度的理解,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策略,积极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继而使课堂能朝着更有效的方向进展。在此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新课改政策执行也有一段时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探究经验也有所积累,部分课程生态的确得到了改善,学生的诸多素养也出现了明显提升的倾向。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不少的课程尝试和探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集中体现在:其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是很到位。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嵌入课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践,都可以看到对应改善的节点,但是多数情况下课程还是依照理论讲述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实际体验的板块、学生实际操作的板块还是比较少,这样就可能使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实现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其二,教学策略创新和优化意识比较差,在此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为了实现核心素养培育,教师就要使用多样化的教育策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模式,以新的教育思维来进行教师,同时对旧的教育策略进行优化,需要更多的切合教学目标的“真学习”,这样才能在新旧之间做好权衡,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效益才会不断发挥出来;
其三,在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与初中道德法治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很好地将情感教育因素融入进去,这样也可能对实际课堂的有效性造成不良影响。在对课堂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往往难以深刻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也不能正确看到立德树人理念的价值,继而难以合理地嵌入情感元素,学生的认知处于浅层次的状态,虽然能够分辨对错,但在情感上并不能让正确的认知成为行为的导向,这样就难以使学生的品质得以锻炼。

核心素养培育与实际初中道德法治课程的融合,是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融入课程的过程,是初中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工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在此过程中的投入,继而确保实际的课程朝着更有效的方向进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切实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秉持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实现学生认知素养的锻炼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正确认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效能,继而切实地依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初中生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并且在不断思辨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育也会因此进入更理想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的时候,教师就积极地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挖掘,结合实际情况设定了对应职业道德的课题,并在课题中让学生探究什么是职业道德,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职业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职业,或者自己熟悉的职业融入,实现现实生活与实际课程内容的关联。并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开始意识到职业道德是从业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特定的道德规范,对职业健康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促进行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同的职业往往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人们在未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后,也要秉持职业道德,继而切实地将其融入工作日常中,这样自然可以使职业道德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在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其中德育的素材,并且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对应的概念,在有了深度理解之后,再去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自然可以进入更理想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格局。上述案例中,教材关于实际职业道德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教师可以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入手,探讨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敬业精神对社会价值和对自身的价值,正确理解个人兴趣与国家社会需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入手进行适当的拓展,自然可以进入更理想的学科学习格局中去。

(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架构核心素养培育环境

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并且将教学策略与实际核心素养关联起来,这样才能架构理想的核心素养培育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其一,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往往是真实发生的,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将多个学科知识点融入进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可以将此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民主生活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很多实际的案例,如初中生刘同学,在看到城市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之后,就积极地对这样的情况进行调研,并且将调研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打通了12345市民热线,讲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对应的意见和建议。很明显,在这样的案例中,对象是初中生,他们可能社会经验不足,但是在社会现象分析和审视中是有自己权利的,因此他们会将自己的意见,依靠有效的渠道反馈出来,这是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参与民主生活的集中体现,能有效培育初中生的公共参与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能做一个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人,身边发生的人或者事情都与自己有关,初中生也是建设美好家园和社会的重要一员,不要总是做看客,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效能,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依靠这样的教育策略,学生对参与民主生活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因此得以塑造,自然可以使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育朝着更理想的方向进展。其二,切实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定义来看似乎掌握了,但是一旦到实际知识应用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因为知识理解处于浅层次的状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十分不利。为了规避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上使用情境教学法,依靠情境的架构,使初中生更深刻地理解对应的概念,并且迅速地将其使用到问题解决和现象解析中去。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章节时,很多学生可能会从字面上理解自强,但是对如何自强往往难以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就难以有效地进入对应德育的格局。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应积极设定对应的情境,以某小张同学为例,对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概述,然后让学生去进行判断,这是不是自强?如小张同学在学习上努力上进,并且将成为科学家作为自己的远大目标,但在一次考试中失利,因此闷闷不乐很久,从而消极上课,也不去主动分析原因,不思考改进的方案,同时在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别人不认可,就主动放弃。由此可见,上述的情境与学生学习生活是关联的,学生可以快速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继而开始对自强有着更正确的认知,并以自强为导向,反省自身的言行举止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上述的情境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感是很强的,甚至可以进入反思改过的状态,这样自然可以架构理想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其三,微课教学法。微课教学可以在预习环节,可以在课堂环节,可以在复习环节进行嵌入,这样可以架构自主探究、自主归结和自主复习的学习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实际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多样化,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顺利地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融入其中,继而使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时,教师就在微课中进行了引导,播放了一段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发言,要求学生对这样发言的背景进行探究,并且思考发言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可以迅速地让学生进入预习的状态,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对应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这样可以使自主预习的能力得以锻炼。

(三)开展实践性活动,解放学生素养发展的时空

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还应该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将课堂中学到的理念与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开展实践性活动,依靠多样化实践方式使学生素养发展时空得以解放。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章节时,教师就设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其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地区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调研,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对其发展历史进行归结,并且思考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效用。其二,积极鼓励学生围绕文化血脉是否需要延续的话题来进行探讨,设定小型的辩论赛。在这样的辩论赛中,学生会组成不同的双方,相互辩论,实现思维的碰撞,继而以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文化血脉延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三,鼓励学生在文化血脉延续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撰写一篇对应的倡导书,将文化血脉延续与实际中学生生活关联起来,这样可以使实际的活动效益得以提升。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高度关注课题的实践性和交互性,引导更多的学生融入进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这样实践教学法的综合效益才会发挥出来。也就是在上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也渐入佳境,学生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还要融入生活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需要切实地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进去,在新型课堂架构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念的革新,实现教育策略的调整,并且切实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架构理想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2期)2019-08-24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蟑螂小猕猴学习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6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推荐访问:素养 法治 培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7/62649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