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教师激情共生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陆春怀 周海忠

(1.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 南京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认同,既反映学校发展运行的轨迹与惯性,也呈现当下学校的教育生态、师生现状与信念愿景,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学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走向。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加拿大心理学家瓦勒朗(Vallerland)将激情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喜欢的活动的强烈倾向,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是重要的,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并将其内化为自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1]本文所指的教师激情,既有教师个体的激情,也有教师个体的激情在团队层面的延伸,侧重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激情集合。

对教师激情,人们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某项具体教学活动中,通过激情对教学效果产生的作用论证教学过程中“激情”的必要性,而对学校文化和教师激情结合起来的研究关注甚少。激情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教师的激情和学校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如何彼此影响,特别是学校文化对教师激情如何影响,是个有趣且很值得思考的课题。

学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2],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之一。可以从个体、群体、学校三个层面考查教师激情。

(一) 对教师个体而言,激情是职业素养的反映

教师的激情,是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自信,是创新精进的动力,也是主动服务的热情,还是一种敢于在困难面前站出来的勇气,一种能够带动群体的动员力。和其他行业不太相同的是,教师以育人为主要工作,无论个性如何,离开了激情,课堂会死气沉沉。激励人、鼓舞人、启发人,甚至是批评人,都需要教师投入真情。其中最为难得的是激情,尤其是能够保持的激情。

正因为如此,激情已经是必须修炼的职业素养。许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认真备课,教学设计的环节一个也没少,但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原因就是缺少激情。有的老师误解了激情,以为那是歇斯底里式的高调门,而自己天生“嗓门低”就没办法有激情。其实,激情是身心投入的情绪调动,甚至是一种调控节奏的高超艺术,需要突出的重点之处,必须强调的关键之处,或者是分享自己体悟到精妙之处,才会两眼放光、激情迸发。

教师个体的激情水平,是教师生态系统、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局部细节表现。

(二) 对教师团队而言,激情是组织文化的体现

如果说教师的激情是浪花,那肯定不能是一朵孤独的浪花。无论按年级编排的教师团队还是按学科归类的教师团队,暮气沉沉的集体氛围里,偶尔出现的激情,顶多就是寂水微澜。“推波助澜”,可以形成此起彼伏的激情波涛;
加以引导,激情可以感染激情,后浪可以推动前浪,一个团队组织文化的功能就在于此。

笔者发现,碎片时间里团队成员的“话题”或者“兴趣点”,是观察团队整体成长“长势”的重要指标。很难想象,业余时间都在聊吃喝玩乐的团队,能在业务上有多强的上进心;
一有机会就聊学情、找资源、想对策的老师,教学质量又怎么会得不到提升。

团队组织文化中,带头人起到关键的作用。团队里的教师各有所长,自然也会各有所短。任何时候健康向上的朝气都是激情的助燃剂。当出现低迷情绪、遇到困难挫折时,带头人要做好爬坡的头羊,用自己的状态唤起群体激情和斗志。团队精神和激情文化往往能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集体智慧,还能自觉重构内部组合,协调内部关系,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文化的调节下,偶尔出现的“单兵突进”也会自动照应整体步调,取得大局最大的效能。

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必要的有力度的奖惩,都是保护“激情”的取向与选择。

(三) 对学校而言,激情是发展潜能的外显

学校层面,激情表现为校长或整个班子的行事风格、动员能力、推进水平。激情校长才会带出激情员工,激情教师才能成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情促使教师将自我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扩张两者规划的交集,学校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容易形成集体的发展自信。学校的发展力体现在校领导的决策力、学校团队的凝聚力、教师的执教力、学生的学习力、学校的影响和辐射力上,激情是这些方面取得成绩的重要支点,也是提升品质形成特色的重要亮点。

网络时代,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既反映了学校文化的生态,也反映了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态度,反映学校发展的状况,甚至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内涵学养等“校本基因”“校本特质”。这些传播平台上宣传的主角是不是学生便能大致判断是不是真的“以生为本”;
这些页面有没有美感,是不是注重了每一个细节,让人觉得不仅入眼入耳,还入脑入心,就能感受到有没有真抓“美育浸润”。

学校发展的“速度与激情”,相互表征,校长往往是学校文化的激情代言人。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主张,体现在不断调整创新的运行机制,不断拓新的教学资源,不断探新的国际化交流合作中。更多的激情,不是体现在“说”上,而是体现在“做”上。

人们说文化是有惯性的、有力量的、有能量的,真正考查教育生态文化时,我们把“能量”看作影响发展的累积作用。不妨建立类比模型,定性能量输运趋势。

(一) 学校文化与教师的能量模型

学校的教师群体是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教师激情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做出了贡献,而教师团队的成长,学校文化究竟如何发生作用?

能量是一切系统的生命。我们把学校文化生态系统比拟成一架秋千,教师团队(系统)比拟成秋千上的人,动态的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十分有趣。系统运行,可以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推动秋千增加能量,也可以是人通过自身运动提供动能。秋千的构造约束人的行动(人自身也会自觉约束自己),人的努力增加整个系统的能量,而且人的动能可以转变为文化的势能。蓄势之后人会获得更大的动能,从而达到新的高度。彼此和谐、协调、配合,才会形成“共振”。

学校文化与教师群体的相互作用大致如此,起承转合,循环上升。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对教师生态系统的主要作用与影响,主要以能量传递、转化的形式发生。

(二) 学校激情文化及其赋能

激情可能在一定的时空发生,但影响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不妨把这类有能量的文化叫作激情文化。激情文化相当于处于高位的势能,能够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方式转化为行动的动能。学校激情文化对教师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持续的多方面的能量或营养的输送。对校内师德先进的褒扬,就可以形成强烈的场效应。黄大年同志以他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榜样。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教育40余年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将这些学习榜样、理想信念最大的价值认同融进学校文化,就会催发“发自内心的认同”,就会生成集体自觉、行动自觉,提携后人、帮扶薄弱,积极奉献就会蔚然成风。

激情文化对于教师的赋能,关键在于及时确立正确的目标。目标驱动是有益于稳定、持续、快速地推进目标的行为,业务水平上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团队建设上“四有”好教师的目标,都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修正偏向的动力因素。理想的状态是教师的“内驱力”不断发挥着作用。内驱力不是人人天生自带的,时间久了还会出现倦怠、困顿、迷惘,产生动力缺失。学校领导的要务就是唤醒、激发并努力维护教师的这种内驱力,让学校文化发挥推动作用。“浸润”“滋养”等描述,形象地表达出了能量传递讲求效率的过程。

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都会对教师激情产生影响。大多数的能量输运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漫灌、快充。但是,阶段内学校重要建设项目的实施,如转型、升级、兼并、联办,重要的创建活动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巨大推力,有利于激发斗志和拼搏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经得起诱惑、扛得住压力、守得住底线,用一以贯之的言行操守铸就自己的品格魅力。

(三) 学校文化对教师激情的制约

激情是有能量的,焕发激情是需要能量的。这种能量可以源于内生的动力,也可以来自外界的激发。对教师团队而言,学校文化系统是其上位的最近距离的能量源。教师团队的和合发展,取决于有目标的适度竞争、成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动态平衡的能量管理。

《教育家》2022年9月第1期上刊出了一篇文章,题为“把成长自由还给教师”。文章呼吁要让教师从密不透风的教学管控中解放出来,从千篇一律的成长模式中挣脱出来,从泡沫科研的盲目跟进中转身出来。[3]笔者以为这是回归教育生态学规律。不给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怎么能不焦虑和迷惘?形式主义的培训如同不问你成长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对教师也搞“填鸭式”灌输。对教师的评价导向机制和教师的成长方式应当变革,教育环境更加开放和包容,鼓励更加自觉地教学创新。

管理的关键在于赋能的方式、大小控制、适应性的把握。拍脑袋、抖机灵式的决策只会挫伤教师激情(积极性),影响到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文化中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消极因素,会制约甚至打击教师激情。就如背离了单摆振动的能量转换规律,胡乱推动,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混乱。

需要指出的是,激情管理不是激情地去做管理,而是严谨地审视全局,关注到影响教师团队与个体的社会面的影响因素,科学地平衡调节好“光照、温度、养分”,给每一位成员创造最大的成长空间。同时,还要用好团队与个人输出的激情能量。给教师团队创造最大的成长空间,就是给学校发展创造最大的空间。

学校文化与教师激情之间明显存在共生关系,其主体都是有生命的人。如何优化学校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育人这个主跑道上实现文化与激情和合共生、学校与教师互融共进?笔者以为,应当采取积极唤醒、深入体验、自主选择、立体支持等措施。这些措施之下,既激发、维护、发展了教师激情,也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品质。

(一) 积极唤醒

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许久没被关注的人可能就是激情缺失者,而这样的状态久了,再想激发活力,难度很大。积极唤醒教师激情,意味着从早、从快,从进校前的面试、谈话,到开讲第一课,唤醒的工作刻不容缓。任务驱动、骨干带动、机制推动等都是及早介入唤醒的有效方式。日常工作中了解教师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关注点、需求点对及时唤醒激情十分重要,而因人施策、讲究时机、艺术性强的作为,能够提高有效性,防止唤而不醒,醒而不动,也能够“兴头不减”,增加激情的行动持续效果。

(二) 深入体验

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领导带头积极参与,让每一位教师身处浓郁的学校文化中,感受激情的文化与文化的激情。如新课改下,学校实施“选师制”“双(多)师制”“导师制”、分层教学,教师置身于良性竞争氛围中体验激情。学校的“广课程”“大课堂”“活教材”“真情境”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校本教研的展开、校本资源的建设等,各科教师都能进入实景、实践体验的时空,每个人都有“想干”“能干”“干成”的广谱激发源,杜绝“一人干、十人看”地消极生态。

(三) 自主选择

学校生态管理观认为,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处在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中,是可生、共生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是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4]教师激情不可能是一种样态,教师激情的多样性也是学校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尊重教师的生命状态,尊重教师自我实现的权利,实际上就是给教师自主选择权。尊重教师的选择、尊重教师的劳动,无疑能激发教师“值得好好干”的心理共鸣。在充分相信教师基础上顺势而导,让教师的价值实现与学校系统发展的最优化合拍。

(四) 立体支持

在教师发展的社会生态圈中,学校管理是重要力量源泉。[5]从学校管理层面思考教师激情的问题,应当立足于生态、系统,在更加开放的范围内考虑文化生态系统内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关系,采取多元的立体的支持措施,点燃、保护、发展教师激情。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生态系统成长的关键,与教师成长相关的还有教研生态、学生学习生态、课程生态、家校生态、研修平台、评价机制等,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减少教师不必要的精神与体能负担就是在为教师充电。同时,对可能影响到教师激情的交通、环境、社交等外界因素,努力通过后勤保障与工会凝聚力,助力教师发展。

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修炼,提高激情素养;
团队应当合理配置,协调成长,提高激情水平;
学校应当科学治理,提高激情品质。教师激情为学校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学校文化又能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给养赋能。

共生而共荣,教师激情不败,学校文化长兴。

猜你喜欢 激情能量学校 能量之源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期)2020-01-19我们的激情瞬间新民周刊(2018年29期)2018-08-09户外激情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2018年3期)2018-07-26激情从未止步车迷(2018年5期)2018-06-07诗无邪传递正能量中华诗词(2017年4期)2017-11-10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开年就要正能量都市丽人(2015年2期)2015-03-20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中国火炬(2010年12期)2010-07-25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

推荐访问:共生 文化与 激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26/6308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