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哲学审思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周 麟,龚 超

“一体”是与“分离”“对立”“二元”相对的概念,有整合、联合之意。在哲学上作为一种描述性概念,一体化指向部分高度融合成整体的状态;
在政治学上作为一种程度性概念,指涉一些密切相关的行为实体通过某种方式统一起来成为有机体的过程;
在人类学上被视为一种关联性概念,常常用来表达社会进程和发展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既是目标,也是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建构,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一项重要工程”。[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既可以归属到理论问题,也可以视为实践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在内涵特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评价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实践经验,但仍存有亟待完善和深化的空间。从哲学的角度再次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在必然性、应然性和实践性维度上阐发一体化建构的学理基础和哲学境界,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无疑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在唯物辩证法那里,彼此关联、相互融通,统构为整体。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认识都在变化发展,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动态平衡中渐次向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也同样如此,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在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中实现阶段性发展和螺旋式上升。鉴于此,应该用发展的视角、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审视这一问题,认识其长期性、整体性、层递性,把握其逻辑上的必然性。

(一)科学化发展与规律性认识的必然趋势

从德育一体化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建设长期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其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结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也需要用发展的视角和历史的方法,在动态上予以把握。

思政课一体化建构肇始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课程化探索。早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注,虽然那时候没有完整明确的“思政课”提法,也没有明确使用“一体化”概念,但可以通过“衔接”“有计划进行”“逐步”等语词初窥其态,如1979 年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就以《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为题开始进行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如何分工和衔接问题的讨论。[2](p76)分工和衔接虽然只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一部分,但这一表述也可以看作一体化认识的起步。1980 年4 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通过马列主义理论课、形势教育课、党团组织生活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有计划地进行”,[2](p81)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思政课程化”的自觉探求。同年7 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根据实践经验增设了高校课程门类,对于课程教学方针、大纲教材、教师队伍建设、领导体制都作出规定。[3](p9)1982 年10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要求高等院校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3](p16)1985 年8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改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要求“紧密联系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2](p106)通过对不同学段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出具体规定,初步恢复和重建了思政课课程体系。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下同)从1988 年颁布《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到1993 年颁布《小学德育纲要》、1995 年《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描摹和架构出相对完整的、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1994 年8 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2](p152)1998 年6 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注意各部分课程的衔接,注意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衔接,做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减少重复”。[2](p184)这些文件表明党和国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思政课一体化随着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而初见其貌,并趋于完善。21 世纪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尤其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践,围绕其性质、目标、任务、重点,提出了系列思想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打下了基础。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努力构建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并将学校德育体系化提上议程。2005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1](p316)2010 年7 月党和国家从战略发展高度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的观点,细化不同学段的德育内容及层级。2017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制定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工作目标,使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由浅入深、分层递进。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教育部还印发了《中小学工作德育指南》,具体规定了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实施途径。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之全流程管理的迫切要求。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及了思政课建设问题,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更多具体指导。《意见》在肯定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逐步深化,各类课程要进一步增强与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问题。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并提出推进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内容等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纵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不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进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阶过程,党和国家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至深的渐进过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之路也是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整体性意识与系统性建构的创造性实践

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性。系统论所持主张在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并非孤立存在,其中要素之间、要素同内外部均相互关联,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思政课同样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从学科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到教材体系,都具有整体的逻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诉求。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定位不同,功能各异,但课程内部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思想主线一以贯之,体现了其整体性特质,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既有纵向的延伸递进,又有横向的沟通联系。从纵向看,思政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有机构成的整体系统。小学、中学、大学,是三个前后相继、融会贯通的教育阶段,只有具有层级性的三个学段相互促进、环环相扣、协作配合,才能实现整个系统运作的最优化。尽管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但其内在的主线又将其合为一个整体。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同一育人目标便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来看,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目标与相邻学段之间的思政课教学目标是有机衔接,承前启后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就直接表明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2]目标就是方向,这些细化的学段方向共同指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总方向。与此同时,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虽然体系庞大、理论繁多,但也是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整体部署:小学阶段重在启蒙性基础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阶段开始体验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高中阶段则为常识性的“思想政治”教学,大学阶段走向了理论性、探究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相融相通中实现思想认识的阶段性飞跃。从横向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性也指向与其他学科课程形成合力,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本身就需要多方力量协调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3]这是一种整体性观念和共育思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在要求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各阶层、各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发力,凝聚育人合力,形成立体化、多渠道、全覆盖的教育整体格局。

思政课集价值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贯穿大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始终。这样一种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建构,除了具有发展的逻辑必然之外,也在应然和实然的张力联动中力图实现更多育人价值。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4]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一体化的建构应该说是势在必行。

(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然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立德树人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核心目标。“人才培育一定是育才和育德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5]育人与育才、立德与树人相辅相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根本依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6]的根本问题。思政课的职责,就是给出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在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使其不仅拥有过硬的知识能力,更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7]这也成为了各学段思政课的共同价值追求,即从党和国家发展的长久大计出发,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现实诉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并非同一化,而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可能性之下的多样性统一。一体化建构实际上是从差别中的同一出发,明确我国育人的基本问题和着眼点,注重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同时,兼顾个体对自我完善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让思政课服务于根本性目标,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就为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打开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直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9]的问题。的确,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虽然得到高度关注,但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距离理想化目标仍存一定差距,这就需要以问题意识直面一体化困境,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推动其内涵式发展。

事物的发展根源来自矛盾,而问题恰是事物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方面,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内容重复、结构断层等。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中往往存在阐释知识点方式重复的问题,在同一学段中又存在教材内容交叉复沓的问题。各学段侧重点不清晰导致一体化出现盲区和断层,衔接不畅“稀释”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不充分表现为各学段沟通性不够、各模块协同性不足等。不同学段之间教师虽能够较好完成本学段教学内容,但对于上下学段课程了解不足,且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协同性的发挥有所限制,整体不连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10](p301)存在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因为这正是推动思政课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作为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结构性难题的重要手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与其内涵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内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内涵式发展更多强调的是对质量和内容的重视,是一种深层的质的要求。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被视为“将课程内外因要素、学校内外因要素统筹联动、整体统合、优化设计的过程”,[11]充分反映出思政课本质属性和本质功能。一体化建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是实现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保障,通过一体化的完成程度判断内涵式发展的实际效果;
内涵式发展是一体化建构的目的,只有在每个学段、每个模块都强化思政课的本质和内容,把握好培养时代新人的素质要求,才能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助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运演

“规律就是关系”,[12](p128)是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教育规律是一切教学实践的根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客观的、稳定的、普遍的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哨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必然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支配和影响。“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思政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行动指南。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容、目标、方法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党的传统和优势。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需要依循的第一规律。这就要求从全局角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并通过灌输形成人的正确思想,并最终行动起来。[1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中出现的各自为政的割裂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理解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大的育人格局,各学段之间的思政课并非生硬对接,而是承接递进的,只有通盘考虑,兼顾横纵,才能真正完成一体化布局。其次,教书育人规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中师生关系协调的基础。教书育人是文明传承的基本途径,是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从根本上看,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教书育人规律实际上回答了广大教师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的思想状况的变化,教师队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人才队伍,教师只有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才能帮助学生生理成人和精神成人,发挥好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4](p175)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最后,学生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价值基点。“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人的需求是一个逐步提高、渐次丰富的过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样需要在每一学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特点,寻求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适配性,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合理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学生成长规律是站在学生自然成长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角度,对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揭示和凝练,受主客观条件的多重影响。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往往在各阶段呈现更多的独特性,但从整体和长远视角上说,其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正是这些阶段性和整体性使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成为必要。价值观养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14](p17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需要在每一个扣子的连续性上下功夫,找准教育供给和社会需要,依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进行设计,接续升华其认知境界和道德情操,继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合规律性与目的性中的良性循环。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通过实践反复印证和继续发展。实践自觉指向了一种“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15]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实践自觉则涵括了更为广泛的现实意涵。在充分了解社会思维节奏和顺应一体化建构的逻辑基础上,我们要以系统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协同性思维和规范化思维共同守护思政课的价值追求,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作用,将个体行为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以更多理论自觉和反思重构一体化的实践,化难题为动力,用新突破引领新发展,开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航程。

(一)以系统性思维明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整体方向

系统思维是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层次性、条理性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在地要求要客观而全面地观察事物,“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16](p37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7](p56)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要以系统性思维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统筹教材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第一,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材体系。科学的教材是思政课教学权威性的基础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18](p346)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完整科学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完备统一。首先要考虑教材的时空场域,确保其兼具政治性与时代性。要组织有经验的专门团队,及时梳理剪裁各学段、各门课程教材中的重复内容,注重差异性和适度性,对有可能重复的地方予以补充说明。同时,保障教材的内容供给适配学生的接受度和喜好度,促进教材体系如何更好地向教学体系过渡和转化。第二,系统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师资体系。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水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系统性思维和“一盘棋”理念,避免各行其是的尴尬育人境地。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一体化建构机遇,加强对一体化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程度,通过理论宣讲、集体备课、互相赏课等方式,跨学段、手拉手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集中培训和建设,及时理解一体化的方向思路,共同书写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答卷。第三,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成效的重要途径,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一方面邀请专家教学评估,考察一体化执行情况和教师教法的合理性,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尚存难题,克服短视行为,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动态地、持续地获取不同学段学生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否定性评价,诊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中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高质量发展。

(二)以协同性思维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合力效应

协同性思维是系统性思维的延伸,是统筹各要素和对象之间联系以更好协作的思维方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过程既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影响,又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要协调好多重因素,规划好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蓝图。第一,发挥多学科、多领域联合建构的聚力优势,以育德为先推动各类课程同思政课联动,同思政元素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于知识的传授之中,推动一体化理念全覆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贯穿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所有课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9]同时,分门别类设计好课程方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适时化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将思政元素与逻辑思维巧妙融合,形成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一体化模式。第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需要走进社会大课堂,充分运用一切育人元素实现资源共享、方式互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校环境的积极影响,使之整体联动、高度协作,摆脱孤岛困境,形成圈层效应,发挥正合力作用。第三,挖掘政府、企业、社区多方面资源,建构多位一体的思政课育人模式。运用横向资源协作、纵向资源拓展的方式,信息互通,整合互补。“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分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补充,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取经,搭建大思政架构和实践育人共同体,有效推进全过程育人的实现。

(三)以规范化思维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育人实效

规范化思维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某一事物的共同规则认知的思维模式,蕴含了一种对标思维的原则。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建构长效的规范机制,加大制度保障。当然规范化并非一刀切地排斥灵活性,而是融多样化于其中,保障一体化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保留不同学段的教学特色。第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制度设计。问题源于对现实的关注,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各学段思政课尚未形成统一连贯的管理共识、建设缺乏紧密沟通协调、整体性开发不足、组织相对条块化和分散化等问题,需要在制度中予以重视和处理,要分层设计阶段性目标任务,从浅层次常规设计升级到深层次规范探究,改造一体化建构的操作制度体系,并做好规划和政策支持。第二,严格责任落实制度,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科建构的制度安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中央和地方、学校和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和结对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需要依托国家战略和重点政策,建立指导委员会,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一体化建设责任落实考核明细,持续改进组织保障。第三,建构资源整合机制,保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资源供给。教学资源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础性支撑,完善资源开发整合成为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效的重要条件。设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展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学术沟通机制,引导和鼓励组建一体化教研团队、一体化网络课堂和教学基地,实现资源交流常态化和制度化协作,共同实施保障有力、衔接有效的教学环节。重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方法性经验交流转化为学术研究,多重深化思政课资源的价值。同时,有效整合其他人文资源和人才资源,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人文特色和专业优势。

(四)以开放性思维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创新发展

开放性是系统协同的本质要求,创新始终是发展的时代主题。第一,开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新形态,打造思政课信息化发展引擎。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核心需求出发,运用新媒体、新媒介、新技术以及鲜活网络素材,拓展育人的更多渠道和更多形式,探索移动思政课堂。将互联网空间学习作为思政课与学生之间的黏合剂,以此引导年轻人的思维和行动,促使思政课与时代同频共振,勇立潮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核心,审时度势调动思政课育人主体,打通思政课移动育人平台,发挥移动互联优势,串联思政课教育内容,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第二,同步更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构的话语体系。网络信息的万象繁复容易造成话语表达的混乱,思政课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角色,其中话语体系的设计与输出尤为关键。注重不同学习阶段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层次设置,避免同一概念、同一问题的解释差异较大,避免被错误信息数据牵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理解能力和需求,设置话语难度层级和语言转化方式,实现学理性、规范性和趣味性俱在,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的网络话语体系。

总的来看,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包含了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况与深层结构的整体性把握,通过现实实践促使内蕴其中的规律性认识和哲学性视野得以显现和确证。要立足更高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思维方法,探寻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关联和整合思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向更高维度提升和扩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建构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情境—建构—深化—反思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5期)2021-04-13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9期)2021-01-04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建构游戏玩不够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6年12期)2017-05-24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他们用“五招”育人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建构 大中 哲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7/63643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