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村楹联的价值解读及其文化传承路径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袁静云 江秋兰 张文光

江西自古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许多文人雅士隐居在江西的村落之中,因而成就了一批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的村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江西古村有着众多的楹联,一副副楹联的前世今生以及文化内涵都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蕴含的修身立本、自强不息、崇学重教等精神,也为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创新提供了动力。

(一)崇祖祭宗类

吉安渼陂村永慕堂楹联:“永地溯盘庚,堂构相承,自天子至熟人毋忘继述;
慕亲希虞舜,夔齐匪懈,历百年如一日乃底肫诚。”意在强调一代代人,从天子到百姓都不能忘记开基的祖宗,要仰慕亲情,诚挚如一地祭奠他们,不忘开基拓地之功。婺源流坑村屯田郎祠太和堂祀厅楹联:“ 甲榜乏龙代仰祖宗之德,科名继凤世近天子之光。”此祠主祀董文肇,其子为流坑董氏第一个进士(宋大中祥符〈1015年〉乙卯榜),官至太常寺博士,董文肇因儿子地位被恩封为大理寺丞赠尚书屯田员外郎,此祠是全村最重要的宗祠[1]。意在仰慕祖宗之德业,传承祖上荣光。

(二)功名耀祖类

婺源桃溪村潘氏宗祠楹联:“ 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意在向后人传达宗族在仕途上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功名对宗族地位的重要影响。吉安渼陂书院楹联:“经学毓仁贤文才堪盖世,宫门垂德范福寿自空容。”意在强调经学、仁爱、贤明、才学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勉励学子以此励志,作为榜样。安义县京台村墨庄(刘氏家族私塾)楹联:“道心如日月,鹅湖鹿洞长灿烂文思重风云,苏海韩江尽波涛。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在宣扬各大书院对文思的重视,以及通读经典书籍对个人思想境界的重要影响。

(三)处世哲学类

婺源流坑村九德堂的楹联:“积善自有好根苗,念先人到处尚余阴骘。读书能存真种子,看后裔接武步上青云。”(清道光年间永丰县进士张舒翰)意在强调善良的品格和发奋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婺源流坑村民居的楹联:“立德立言家世法,为忠为孝古人心。”此联为清嘉庆元年(1796年)榜眼乐平人汪守和(1765—1840年)所撰,用青花瓷镶嵌在木板上。此联意在强调德行、嘉言、忠心、孝心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吉安渼陂村三座房祠的楹联:“求在我者也,我备万物志于仁而已,仁绕四端。”三座房祠包括节寿堂、孝友堂、求志堂均有不少石刻对联,意在宣扬仁义、仁爱、志向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四)歌颂胜景类

婺源流坑村桥西的楹联:“阶腾淑气凌霄汉,池喷祥光映斗牛。”描绘了桥西台阶与池水的灵气,意在叙述桥西建筑的灵光与此地的人杰地灵。渼陂村求志堂的楹联:“工师已求,大木喜朴斫既勤,栋宇重新瞻日月;
父老有志,肯堂幸似续妣祖,规模依旧壮风云。”描绘的是求志堂修建竣工时,楼宇轩昂壮阔的景色,家族也借楼宇新修,要继续努力开拓,继承祖业,创造辉煌历史。安义县罗田村的楹联:“紫气东来,连街楼宇处处描金绘碧,问门外青山,山外白云,可比否尧天舜地烟岚西去,历夏经冬朝朝曳翠摇红,看堂前玉树,树前银花,终不失汉骨唐风。”描绘了罗田村街道、楼宇的金碧辉煌、景色的绚烂多姿,且传承了汉唐盛世的宏伟功业。

(五)闲情逸致类

婺源流坑村中巷明善堂小院影壁的楹联:“闲坐小窗勤索韵,曲凭栏槛静看花。”楹联的内容已从主流价值思想转向个人的生活情趣,楹联的创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生活有自己的感悟,生活也未受到世俗的烦忧打扰,洒脱恬静。同样,流坑村存仁堂的楹联:“感谢亲朋来祝贺,愧无美酒宴佳宾。”一方面表达对亲朋好友祝贺的感激,另一方面表达主人招待不周的愧疚,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婺源理坑村民居的楹联:“书房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楹联内容将诗梦与美景结合,且创作者对楹联的每个字都推敲炼选,体现了诗歌特性的一面。

(一)教化民众思想

宣扬追远立业的宗族观念。吉安渼陂永慕堂内楹联:“永昼夜而思维祖德宗功,敌厚天高,问我辈欲继承,何以酬深恩万一。”表达了要日夜永远记着祖宗的功德和功业,我辈要时刻感恩,将宗族传承的功业发扬光大。婺源流坑村董氏宗祠敦睦堂楹联:“以祖宗之心为心,自求多福;
若先王之法不法,人此何颜。”表达了要继承和尊崇祖宗志向和要求,秉持先人的处事之道,恪守王法,将宗族事业发扬光大,推崇仁信孝贤的儒家思想。萍乡市杨氏宗祠楹联:“宋祖过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耕惟读。”表达了宗族从宋朝开始就秉持和传承的家风家训,只有勤劳、俭朴才能传承家族功业,在村落中要务实耕种和勤奋读书,在传承家族耕地的同时,通过读书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楹联中也会出现各种独特的、表达个人感悟的内容,对村民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萍乡市石观泉村戏台楹联:“铁锤是铁,铁砧也是铁,铁锤打铁砧,还是铁打铁;
做戏是人,看戏也是人,台下看台上,又是人看人。”这种楹联既有民间打油诗的特点,又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看戏如看人,写尽人事,对村民有思想启蒙、教化的作用。

(二)传承文学之美

江西古村的音韵美。江西古村楹联平仄的特点为以古汉语四声为确定平仄的标准,用字平仄必须交错,联句尾字上仄下平,中长联各分句尾字上、下联平仄相反。婺源古坦乡水岚村楹联:“成人不待宾朋劝,立志须当自己为。”上联声调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严格按照对联平仄的要求行文,使得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并非所有的古村楹联都能严格遵照平仄的原则,因古村民众文化水平有限,有些楹联的平仄也不是十分严格,比较自由,但大部分都努力按照平仄的要求来写作,具备较好的音韵美。

江西古村的修辞美。吉安渼陂古村永慕堂楹联“思永而慎修而来,允若兹礼以制心义以制事;
孺慕贵终身不改,喻其意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为押韵联,这副楹联上联尾字“来、事”与下联“改、形”,为押韵联且押的是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婺源水岚村民居楹联“事事如意人欢乐,岁岁平安家欣荣”为叠字联,事事、岁岁为名词重叠,如同珍珠点缀,流光溢彩,读起来悦耳动听。婺源流坑村高明广大坊楹联“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州”为夸张联,明代状元罗洪先为刑部郎中董燧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对才子所写文字和获取的功名加以夸张描绘,赞叹了人杰地灵。古村中的楹联修辞非常丰富,让读者感受到灵活、丰富的修辞美。

(三)佐证地域历史

永丰县南沙溪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讲学、祀父的地方,有著名胜迹西阳宫,附近有宝锡院、泷江书院、欧阳修父母之合葬墓[2]。在西阳宫石柱上有楹联:“亮节失青春,叹离莺苦唱,别鹄凄吟,五夜怆神深渗澹。恩伦褒丹陛,忆弋雁失群,丸熊课读,卅年回首尚辛酸。”西阳宫右侧是泷江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以及《泷冈阡表》碑亭。这副楹联简要概述了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郑氏夫人自誓守节,在沙盘上教导幼年的欧阳修读书写字,成为教子成才的佳话。吉安县文家祠堂位于吉安县福田圩文家村,为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故里宗祠,在宗祠的大门、大厅等地的楹联都涉及文家的历史。如“封公赠侯,北阙思荣连五世;
成仁取义,西江忠贞第一家”“兄状元,弟进士,二宋科名载史册;
忠比干,孝微子,一门忠烈贯乾坤”。点明了文家创建的功业、文家兄弟考取的功名以及家族门第的忠义仁孝。在分宜县城郊区严嵩故里介桥村的严氏宗祠,祠堂前建砖石牌楼,上层、二层、中门两侧都悬挂或篆刻了楹联,如“春风先到藩侯第,瑞色平分宰相家”“ 介水流长,连绵甲第金瓯固;
笏峰俊秀,璀璨人文玉树芳”。记载了严嵩任朝廷宰相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但却不见明显反映严嵩奸贪枉法的一面。

(一)开发特色建筑

1.植入村落古代文化建筑

楹联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形式、文化载体,与文化建筑传达的精神气质是高度契合的。江西古村落中的文化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古代留存下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如祠堂、民居、戏台、牌匾、桥梁、庙宇等等。这些标志性文化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寄托了当地村民丰厚的情感,是传承村落文化的核心建筑。因此在这些凝聚着深厚历史和情感的古代文化建筑中,应当将古代留存的楹联进行翻新、修缮,制作相应的解说宣传牌。一些没有楹联的古建筑,也可邀请当地文化水平较高、具有知名度和威望的人,为其创作楹联,营造浓厚的楹联传承氛围,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

2.融入开放公共场所建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党和国家对农村展开了新农村建设,实施和受益的村落范围广阔,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的管理水平,增强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江西许多古村都新建了文化广场、图书馆、公路、纪念馆、展览馆等现代化的建筑,成为当地的新兴建筑,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标志。在这些新时代的建筑中,应积极融入楹联特色,围绕建筑的修建背景、当地的历史文化撰写楹联,并将楹联篆刻在建筑上。通过楹联的方式,影响村民特别是青少年村民铭记历史、感恩祖国的繁荣昌盛,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开创楹联宣传标识建筑

古村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制作宣传楹联的广告牌、宣传栏、楹联墙等标识建筑。比如在民居、名人故居等地,可以收集历史楹联或创作新楹联,制作成门联、厅联、宣传牌、广告牌等,悬挂或摆放其中;
在村民聚集的公共场所,制作楹联墙或宣传栏,将古村中的著名楹联以图片、手写加解读的方式张贴出来,配以定期的宣传活动;
在学校、文化馆、图书馆等青少年较多的场所,可以邀请少年、儿童共同创作标识建筑,如为教室、会堂、大厅撰写楹联,制作室内的楹联墙、楹联窗等。

(二)丰富学校建设

1.增添楹联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中,可以增设与楹联相关的课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了解楹联的深刻内容和文学价值,习得创作楹联的简单方法;
在历史课中,可以增设解读楹联历史和当地楹联概况的篇章,让学生了解楹联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
在书法课中,可以增设楹联欣赏、书写、创作的内容,通过欣赏高水平的书法作品,提升书法水平和审美水平;
在综合实践课中,可以围绕楹联的传承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向家人讲解一则古村楹联、寻找古村楹联踪迹、诵读古村楹联、书写楹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打造楹联文化楼宇

为营造浓厚的楹联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氛围浓厚的校园楹联文化氛围中,学校可以在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学校楼宇中张贴或镌刻楹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楼宇的创作中,在广大学生中征求各楼宇的楹联,将优秀楹联张贴到学校宣传栏,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佳并悬挂在楼宇上。楹联下方也可以配以相应的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楹联的创作者、创作背景,欣赏优美的楹联诵读等等,以此营造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

3.组织文化活动

(1)节日送对联活动。农村的传统文化氛围甚至比城市更为浓厚,农民群众比城市居民更加看重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会举行一系列隆重的仪式。因此,可利用活动庆祝的契机开展送对联的活动,让家家户户张贴上由书法家撰写的对联,既烘托了节日的隆重氛围,又起到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2)整理宗族楹联活动。村落宗族非常重视族谱的修订和家风家训的传承,宗族楹联就是佐证家族历史和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但却一直处于被遗忘的境地。因此,村委会可开展整理宗族楹联的活动,让村民搜集和整理宗族、建筑里的楹联,编入族谱,以此丰富族谱的内容。(3)拍摄村落楹联活动。江西古村落数量多、面积广,村中楹联散落各地,古村楹联的搜集和整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楹联的整理和保存非常重要,是村落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村民拍摄村落楹联的活动,让村民参与到楹联收集的活动中,这样可大大提高古村楹联的收集效率,并能获得丰富、真实的楹联原图,起到传承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婺源古村楹联 《古村小巷》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9期)2022-11-09古村新景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古村之晨文化交流(2020年11期)2020-12-08古村——大芦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乡愁里的婺源心声歌刊(2018年4期)2018-09-26孔府的年节楹联对联(2018年2期)2018-05-28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星火(2017年3期)2017-05-15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台声(2016年6期)2016-09-13我与楹联缘不浅对联(2011年24期)2011-09-19楹联简史三字经(八)对联(2011年6期)2011-09-18

推荐访问:楹联 江西 传承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8/6367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