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向 卿,王莉薇

(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2.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其根本是以“内涵式”和“交叉融合式”发展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育。这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要求高等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提升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并推进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时,智能化、国际化的时代趋势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外语专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和国内日语学界开展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向。2020年5月,外指委又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国标》提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针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规定。与此相应,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很早就开始了“日语+X”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秦明吾、张正军、卜宪华、王晓梅、曹洁、闫晓玲等也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作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的途径[1]。2010年以后,学界又提出“跨文化交际型日语人才”“创新型日语人才”等概念,而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探究和实践[2-3]。不过,这种转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仍是复合型,体现了学界以此解决日语专业发展瓶颈的共识。但是,相关讨论仍存在未能充分顾及日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创新型人才定位不清等问题,故也导致了对创新型和基于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实施目标不明、培养效果不显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梳理国内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日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创新型人才定位等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对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问题,是讨论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迄今为止,国内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形成了可以用研究型和应用型、(外语)单一型和复合型等两大维度来表征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

1.偏研究型的外语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称为“A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仅重视外语技能,还重视人文性和研究性,以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为重要指标,也由此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可以说,A类是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之前三者真正落到实处的培养模式,也由此形成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人文性和跨学科性,其实施对壁垒森严的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具有很大难度,因而它实际上并不普遍,通常只见于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

2.偏应用型的外语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称为“B类”)。它的特点是在日语技能课程外配套几门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应用性的课程,体现了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志向。不过,在新时代下,这种“初步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显示了其发展瓶颈。

3.偏研究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称为“C类”)。这是近几年学界才予以明确并加以探索的模式,可视为A类的延伸。它不仅着眼于解决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也出于新文科背景下注重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国内,不仅部分一流高校率先开始了这一探索,《指南》也提示了这一方向。南开大学自2018年实施“非通用语+人文社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日语+世界史、国际政治、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五种双学位培养计划,前两者就具有明显的研究型性质。北京大学自2019年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和“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两个专业,意在培养研究型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指南》也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导思想,“日语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也可以建立双学位或主辅修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后又设立了“语言学”“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商务”“翻译”五种目前最广泛的复合方向,前三者是研究型方向,后两者是应用型方向。这种探索是及时、必要的,也引领了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不过,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多院系的联动,而这对于院系壁垒森严的多数普通高校来说较难实施。《指南》的做法虽无这一限制,但其所列课程仍未突破日语的窠臼,并且对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课程不够重视,如相关方向缺少了“普通语言学”“世界历史”等核心课程。

4.偏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称为“D类”)。我国学界关于此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起步较早,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大多数是日语与计算机、经济、法律等应用性学科的复合。近几年,部分高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在硕士层面开展了“日语+会计”的尝试;
湖南师范大学也开展了“日语+英语”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的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也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这种模式因为牵涉到不同专业的联动,故在实际操作上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多见于外语类或专科性大学,更多的高校仍是维持着B类模式,而且这种注重应用的复合,促使日语专业被进一步工具化,因而也导致了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导向过于市场化,学生人文积淀不够、跨文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

可见,关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从教育部外指委到高校、日语教师,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但是,重技能而轻思辨、偏应用而轻基础的人才培养导向,加之对日语专业学科属性和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和定位偏差,导致目前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有较大不足,尤其是失去了应有的人文价值取向和目标,不仅限制了学生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也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日语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科属性决定了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和内涵,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则决定了其价值指向。

(一)日语专业的学科属性

“外语(日语)”在我国学科体系下是“外国语言文学”的简称,它虽是文史哲类下的一门学科和专业,却又不同于汉语、历史、哲学等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它既有基础性学科的一面,又有工具性或应用性的一面。

首先,日语专业是一门文史哲类的基础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这种人文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理解和处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终极目标,并以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根本手段。换言之,人文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生产”或为其提供材料或数据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厚基础”和“高素质”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外语类专业需要开设“普通心理学”“逻辑学”“中国哲学史”“文学理论”等一些基础性、人文性的通识课程。

其次,日语专业还具有作为跨文化交流工具的应用性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并运用日语进行交际。在国内各高校,语言能力的培养一贯受到重视,而这种技能训练往往会导致学生懈于思考的不好倾向。加之,大多数学生属于零起点学习日语,又加重了这一倾向。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日语专业的工具性被无限放大,然而实际上即便是日语作为工具,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这也涉及到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更需要“普通心理学”等人文类课程的支撑。因此,即便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再怎么强调“厚基础”,如果培养体系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必然会产生其综合素养不强、逻辑思维不足等影响未来发展的问题,而这也已被证实成为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通病。

总之,日语专业本质属性是作为“文史哲”的基础性学科。而且,无论是其基础性的一面,还是工具性的一面,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从这种意义上说,外语(日语)专业又是人文科学内部跨学科的专业。因此,在培养日语专业人才时必须“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技能,还要切实提高其人文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国内外学术界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就日语专业来说,鉴于其学科属性可以说就是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创新。

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首先是能进行知识创新的人才,具体是指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创造能力,能够进行知识生产或为它提供材料或数据,从而为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当然,对于人文科学的知识创新来说,其最重要的内容又是思维创新(知识生产),即提供一种理论或方法,而这应该成为大学人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虽然这种作业对本科生来说难乎其难,但人才培养体系至少要为学生的知识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和体验,必须使他们养成为了知识生产的必要逻辑思维能力。

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还可以是具有创新型技能的人才,具体是指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技能,能为经济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其中,翻译和写作是日语技能创新的核心和重点。在这方面,国内高校的英语专业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自2005年起,三所实力雄厚的高校试点开设了(英语)翻译本科专业,稍后部分外国语大学增设了高级翻译学院。近几年,部分院校如湖南师范大学还主要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创意写作班”等课程。这些探索不仅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或写作技能为目标,还以培养中英文作家或诗人为目标。可以说,这种技能创新也提供了一种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但对于招生人数偏少的大多数高校日语专业来说,其实施具有较大的难度。

不过,外语专业的知识创新和技能创新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后者须始终以前者为前提。因为只有知识创新才能为技能创新提供支持和前进动力。换言之,只有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素养,才能培养真正的“高质量”语言技能人才。

外语专业应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根基,以“通识型、复合型、创新型”为人才培养的本质规定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施可用人文性、研究性、实践性、国际化等维度来体现,且不同层次的高校日语专业也可以在这些维度上分类和分级实施。

(一)以“通识型、复合型、创新型”为目标

“通识型、复合型、创新型”成为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是日语专业作为人文类专业的内在规定,也是解决其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在这点上,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新文科建设”为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引了方向,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首先主要体现于各校的通识课程,一般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其次是面向本科生的各种讲座。前者由教育部规定,具有强制性,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保证;
后者则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目标和特色确定,呈现出各行其是的混乱状态。以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其关于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如此规定:第一,文科学生须至少修读2个学分自然科学课程。第二,理科学生须至少修读2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第三,所有学生须修读2个学分创新创业课程。第四,所有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须修读2个学分公共艺术课程。同时须按《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表》进行选课、修读。其所列课程全是由各学院自行申报的专题或素质拓展类课程,几乎没有“普通心理学”“逻辑学”等基础课程。显然,这些根本不足以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故构成了湖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最大短板。可以说除北京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外,绝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的通识课都存在这一问题。鉴于此,建议外指委或各高校召集文史哲等学科的专家,对这类课程进行充分研讨,自下而上地系统构建“研究型”(示例:普通心理学、逻辑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文学理论)“应用型”(示例:普通心理学、逻辑学导论、认知语言学、美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等不同级别的通识课程体系。

因为符合日语专业跨学科的特性,“复合型”成了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流方向。根据复合的程度和形式,它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日语(X方向)”的模式。《指南》的做法即是此类,以设立“语言学”“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商务”“翻译”等五个典型方向的形式确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湖南师范大学已实施多年的“2016日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采用这一做法,设立了“新闻传媒”“语言文学”“商务日语”等三个方向,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维持了日语专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不足是复合的程度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种是“日语+X”的复合模式。它又可分为“日语+应用型专业”“日语+文史哲专业”“日语+其他外语”等三种类型。其中,第一类经过多年实践在我国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和第三类则最近几年才开始探索实施,其人才培养成效尚有待检验。它的特点是能从制度上保证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足是需要跨院系的联动,有一定的实施难度。第三种是学生在接受第一种模式培养的条件下通过辅修或第二学位自行选择复合科目的类型。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自2016年学校实施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制度后,2016级日语专业5名学生(哲学1人,法律2人,金融2人)选择了第二学位,均已顺利毕业。它的优点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不足是学生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且部分高校还不具备开设辅修或第二学位的条件。综上而言,三种复合型模式各有利弊,需要各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前两者具有强制性,能从制度上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后者虽出于学生的兴趣,却需要额外的成本和不懈的坚持,故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创新型”是新时代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也是日语专业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实际上,这是目前国内高校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高校的通识课程尚未达标。就知识创新来说,它需要有合乎要求的通识课的强力支撑,即需要实现日语与文史哲各专业之间的内在勾连和深度融合,否则“创新型”人才培养最终只能沦为口号。就技能创新来说,需要改革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加大翻译类或中日文写作类课程的比重,以确保学生能以更好的语言技能为经济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服务。

总之,“通识型、复合型、创新型”应成为我国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目标。这要求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避免过度工具化的倾向,即克服重技能而轻思辨、重外语及相关知识而轻母语及相关知识的不良倾向,遵循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始终以学生人文素养之提高为核心理念,以对中外人文知识体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判断基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人文性、研究性、实践性、国际化等四个维度

根据日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笔者认为,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从人文性、研究性、实践性、国际化等四个维度来分类、分级实施。

“人文性”是日语专业作为文史哲学科的本质属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维度。它的实现仅依靠各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远远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研读通识类必读书目和参加必要的通识讲座。其中,通识课程和必读书目宜“专”而“精”,以“基础”“全面”“系统”为原则,应由各校召集文史哲方面的专家论证制定,且以后者为前者的补充。通识讲座则宜“通”而“博”,应注重文史哲学科之间的打通和扩展,既可以是各校举办的通识讲座如山东大学的“东方文化大讲堂”和湖南师范大学的“至善讲堂”,也可以是各校推荐的各种网络课程。而且,参加讲座也应具有强制性,应由各校就其内容、参加次数、听讲效果等作出具体规定。总之,按研究型或应用型分类、分级实施的通识课程、必读书目、讲座等应构成一个独立且自足的育人系统,以确保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取向和质量。

“研究性”是通过教师的“探究式”等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和研究能力的维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克服“将常识当作知识”的弊端,在教学方式上尤其在担任知识类课程教学时宜多采用“研讨式”“探究式”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从而达到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各高校还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导师制、大创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这些也都是国家近些年非常重视并大力推动的本科教学创新举措。以导师制而言,有条件的高校可在高年级为学生确定导师,依此建立若干学习和研究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研究。就大创项目来说,近四年湖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先后承担国家级等项目7项,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果。其中,1名本科生依托项目撰写的学术论文发表于CSSCI刊物。以论文写作而言,外指委、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等机构为了贯彻日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思辨与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自2018年起面向本科生开展了“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也于2019年初实施了“关于指导本科生发表成果的意见”,大力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鉴于这些有利因素,湖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总之,“研究性”的维度是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检验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但其各项目又受到学校层次、培养目标、教师水平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高校可根据其研究型或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区别实施,自行决定所拟实施项目的类别和实施强度。

“实践性”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维度。在新时代,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实习、毕业论文等传统实践项目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已力不从心,必须确立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践环节。根据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它们可以是:第一,公益性的“三下乡”、支教、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不可或缺。第二,社团活动、翻译服务等语言服务实践。湖南师范大学外语专业与湖南省外事、警务、社区等各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为其提供必要的语言翻译服务。例如,2019年8月在长沙举行的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上,湖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20余名学生充当了志愿者兼翻译,并获得了组委会的充分肯定。第三,演讲、作文、翻译等各种学科竞赛。湖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历来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并在近几年取得了极具显著的成绩。总之,有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检验并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全人育人”的目的。因此,各高校应对实践性环节予以足够重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力实施。

“国际化”是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全面锻炼其知识、情感和能力的重要维度。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力的增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对外接触的机会和途径也变得愈发丰富。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赴外(交换)留学,还可以通过赴外实习、研学、旅游等形式经历或扩大自己的国际体验,提升自身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这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国内多数高校已经比较成熟,也被证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颇具实效。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个维度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其成效也已被实践证明。因为这种模式不仅有“回归日语专业本色”的侧面,也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侧面。

为实现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社会、高校和日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一)对社会的要求

目前,社会对外语(日语)专业的认识有较大偏差,即没有认识到它作为文史哲学科的本质属性,只是关注其工具性的侧面。这导致社会上形成了日语专业学生只能从事翻译、日语教师等岗位或从事这些岗位才算“专业对口”等认识误区。实际上,外语专业的学生从事新闻、文秘、语文教师、作家等工作都算“专业对口”,这不仅是外语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也已由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所证实。

(二)对各高校的要求

高校对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作用。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通识教育并不符合这一要求。笔者建议,各高校应召集文史哲方面的专家论证并确立适当的通识课程、必读书目,将研究性、实践性、国际化等维度的相关项目也纳入学分,进而从课程设置等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日语教师的要求

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日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目前部分教师本身就是在“通识教育”不足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需要“回炉再造”,以弥补人文素养的不足。另一方面,“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因此日语教师在新时代还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持之以恒,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新时代给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为它提供了改革的契机。而外语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理念就是重归人文性和基础性。各高校应据此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实践、研究活动和国际化项目,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这也需要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保证足够的弹性和柔性,打破原有专业之间的壁垒而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平台,全面推进达标的通识教育,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文性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创新型日语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科技信息·学术版(2022年8期)2022-02-25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明朝日语学习研究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探索科学(2017年4期)2017-05-04通识少年“种”石油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通识少年·拿破仑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推荐访问:日语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8/63681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